第1篇:江水悠悠散文
江水悠悠散文
她总是那么温婉,像一个处子般娴静,不急不燥、悠然的在岁月里徐徐流淌着。不管时光如何流逝,光影如何交替,世间风云如何变幻,她始终一如既往,淡淡的透着一种诗词般的优雅韵味,像一个美丽清秀的江南女子,有着她特有的风情万种——这是我家门前那条江给我最初的印象。
这条江水从蒙山发源,称为蒙江流域,它一路蜿蜒而下,弯弯曲曲最终汇流于浔江。两岸是青山秀岭 ,村落和乡镇,这里的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条流域两旁开垦耕种,安居乐业。
这条江的两岸种满了竹子、荔枝树和龙眼树,江边的山峰上长满了松树和常绿的灌木,所以这里一年四季看起来都是郁郁葱葱的满眼绿意。晴天,江面上波光潋滟,清风徐徐,秀岭和翠竹倒映在水面上,鱼儿穿梭在水中,偶尔会有小船或竹排划过,弄碎了一汪清幽!雨天,山色空濛,云烟氤氲,江面浩浩淼淼,水雾缭绕!
每次雨后,江面都会笼罩着一层轻绡薄纱般的雾 ,袅袅绕绕。若撑一艘小船或一个竹排置身其中,你会觉得清风拂面,流水鸣琴,如梦似幻,心旷神怡!此时仰望江边的山峰,含烟蓄霞,云烟袅娜,我总幻想着是不是天上的素女青娥腾云驾雾到此来觅人间有情郎。
春天,江畔的龙眼树和荔枝树开满了一簇簇黄色的小花,花的香气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小鸟也忙着在花间穿梭斗嘴,不时,落花会跌落在水面上,花虽然不引人注目,但也有着落花流水的意境。那时的江面,是四季中最为灵动且有诗意的,黄花绿树翠竹互相陪衬,与江水山色互相掩映,若恰好有一两只白鹭或沙鸥在水面上掠过,一幅绝妙的清旷飘逸的山水画就呈现在眼前。
在春天的清晨,我总爱在江边的村路上漫步,那时村中的人们不会起太早,我便可以独享各种鸟语婉转和晨露从竹稍嘀嗒而坠的声音,这种幽静时常使我产生一种幻觉,仿佛天地之间的灵气全在我的左右,任我天马行空的畅想一番。但有时也会什么也不想,只是静静的看着,看着……
偶尔,在春雨绵绵的时候,我会撑着一把小伞,沿着码头的石阶拾级而下,任雨点在我的伞上谱写动人的`乐章。
雨中的码头是静寂的,几个竹排静静的横卧在水面上,它的不远处停着一艘专职横渡的船,用来方便人们到对面的村子里去。两岸的翠竹在雨中低垂着竹稍,一阵风吹过,发出一阵哗啦啦的响声,无数水珠便跌落在江面上,溅起点点晶莹的水花。春天的江畔总是开着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远远看去,也是姹紫嫣红的一片。而码头斜对面的沙滩上长着绿油油的嫩草,总有马或水牛在贪婪的享受着美食。沙滩上不远处是碧绿的水田,田里长着茁壮茂盛的庄稼。
但若是在晴朗的早晨,你会看到许多村中的妇女在码头的石阶上搓洗衣服,谈笑风生,东家长李家短的讨论着,时常笑声响彻两岸。在夏天晴朗的傍晚,这个码头则会成为人 们游泳戏水的好去处。
站在码头上,顺着江水的水流望去,一个陡峭的石壁从水面升起,高约二十多米,形成了一个悬崖。从悬崖上顺着水流向下望,是一个平坦的水中沙滩,如练如绸的碧水被沙滩分隔成两股水流,在沙滩的尽头又合成一股。说起这个悬崖和沙滩,其中还有一段流传已久的故事:
也不知是在那个朝代,传说有一个富有的财主,有众多的妻妾,但子嗣寥寥无几,眼看年近六十,膝下还只是有一个年方十八的女儿。他暗暗着急,找来一风水先生,行山走岭,想觅得一方宝地以葬祖先的骨殖来助自己发丁致富。
一日,风水先生指着一块地说:“你把祖先的骨殖葬在这儿,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下葬,葬后不用两刻钟你会遇到你命中的贵人。那个贵人会助你丁财两发的。”
财主依言而行,按照风水先生的嘱咐,把他祖先的骨殖下葬后便静静等待着风水先生所说的贵人出现。但六月的太阳热辣辣的烤着大地,那儿有半个人影。财主才一会儿便觉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暑热难耐。正在不耐烦之间,忽闻一阵歌声从林中传来,一会儿便看见一个年岁约二十岁模样的年轻樵夫,挑着一担柴从林中一边唱着山歌一边走来。
“小伙子,等等!等等……“财主急忙叫住樵夫。
“嗯,有事吗?”樵夫放下柴问。
“你能把你的水给我喝吗?我口渴极了!”
“行,给你。“樵夫把装水的葫芦递给了他。财主”咕嘟咕嘟“的把水喝了个底朝天,他可从来没有这样口渴过。
樵夫把空了的葫芦拿了过来正准备挑着柴回去,财主却又把他叫住了。财主想起了风水先生的话,心中好生疑惑,面前的人明明是个樵夫,哪儿有半点贵气,怎么先生说我会遇到贵人呢,莫不是先生为了骗财故意胡诌的。但他又不想放过发丁致富的机会,且让他试探一番才行。
“小伙子,今年多大了,家中娶妻了没?”
“二十二,尚未娶妻。怎么了?”樵夫回答。
“也没什么,问问而已,你每天都上山砍柴,会不会碰到老虎什么的,要是碰上了你怕不怕?“
“怕什么,我有一身力气,老虎不敢伤害我!有一次我碰到一只金睛白额的大老虎,三下五除二的把它打跑了。”
“谁信,呵呵,小伙子,你真会吹牛啊。老虎来了怕会把你吓尿了。”财主嘿笑着说。
“你不信?我……”耿直的小伙子急了,笨拙的口才让他半天说不出话来,不知如何使财主相信他的话。
“呵呵,若你敢从这个悬崖上跳下去,我就相信老虎来了你不会吓得尿裤子。”
“跳就跳,若我敢跳下去,你总得有点表示。”小伙子也不傻。
“谅你不敢跳,若你敢跳的话,我把我的女儿嫁给你为妻。”
“你说的,可别后悔!”小伙子因为父亲早逝,家中贫穷,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的,方圆十里八里的姑娘没有一个愿意嫁给一个穷小子,这从上天跌下来一个娶媳妇的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他探身查看悬崖的高度,好家伙,悬崖深测测的起码有二十多米深,下面一汪清澈的江水汩汩而流。他不禁有点后悔跟财主打赌。他思索良久,左踱右看,就是下不了决心。
这时财主的声音又响起:“哈,我就说你不敢跳吧,你倒是跳给我看看,胆小鬼!”
“谁说的,我只是看一下从哪儿跳下比较合适。“
当樵夫试图蹲下身子再次察看,别在腰带后面的砍柴刀一下碰到了地面,使他重心不稳,一个趔趄的向前,身子径直的朝江里跌下去。好在他水性谙熟,没等沉入水底便一个翻身向岸边游去。
却说财主看见小伙子跳下了悬崖,他后悔了,实在不应该啊,这么草率的把自己唯一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一个樵夫,但说出的话又不好收回,只好另生计谋了。他思来想去,好几天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终于想出一条绝佳妙计。
一日,他把小伙子叫到跟前,说:“年轻人,本来我应该实现诺言,让你和我的女儿完婚,但昨夜天上的月老托梦给我,说你和我的女儿必须再经历一次考验。”
“什么考验?“小伙子也知道财主有意刁难,但女儿是人家的,自己也是没办法的啊。
“明天你就知道了。“财主说。
第二天一早,江边两岸的高处站满了人,每个人都想知道这场考验的结果,因为财主为了表示公证,早就放话让村民来做证人,一时之间两岸的山头上人头攒动,人声哗然。
只见财主命令村中两个年轻人把一根大竹子用刀劈开,然后抬至江边。分别委派两组人,每组两人,各撑一个竹排,拿着分开的半边竹子,至江中静静的等待着财主的一声令下。财主说“放!“两人同时把竹子放进了相距十米的江水中,两根竹子便顺流而下。随后财主大声宣布:”若这两根竹子到下面的沙滩中可以合在一起还原成一根竹子,我二话不说,让小女嫁给这个年轻人。“财主说完拍了拍身旁那个樵夫的肩膀。
人群里一片哗然,这怎么可能,分隔那么远的两根分开的竹子怎么可能合在一起,这小伙子没有希望娶财主的女儿了。那樵夫自己也觉得没希望了,却做声不得。财主以为稳操胜券,渐渐笑逐颜开,喜上眉稍。
时间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守在沙滩上的人来报:“竹子合在一起了呀,在一起了。“人群里又一阵哗然,财主不相信,急急的乘着竹排去查看,只见刚刚那两根分开的竹子贴贴实实,天衣无缝的合在一起,静静的躺在在沙滩前的水面上,若不细看中间那条细缝,还以为这根竹子从没有分开过呢。财主无奈,望着沙滩两边缓缓流向远方的江水,长叹了一声:”天意呀!“
从此以后,这个沙滩被人们称为“合竹滩“,那个耸立在江边的悬崖被称为“赌妇崖“。
“咔嚓,咔嚓,轰隆,哗啦……“一阵响声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江中的私人采沙船正在作业。顿时,清清的江水中间夹杂了一条混黄的水带。我不禁气恼。近十年来,那些贪婪的不法分子,疯狂的对这条江底进行毁灭式的采挖。每每到秋天的枯水期,江面便会露出一堆堆采沙船留下的鹅卵石,江水浩淼不再,而是被分成许多股细流绕着石堆百转迂回,弯弯曲曲的向前淌远。石堆上的杂草丛生且枯黄,在瑟瑟的秋风中颤抖,使整条江看起来千疮百孔,伤痕累累,让人触目惊心,不自禁生出悲凉的感觉。
曾听别人说,这条江以前鱼虾蟹鳖和石螺特别多,特别是石螺,随便在江边的石头缝隙下一摸一大把,但自从采沙船把这条江底翻了一遍,要找一个石螺是难如登天,鱼虾蟹鳖也是少之有少。
我在采沙船轰隆隆作业的声响中,怀着惆怅的心情,看浊水分隔着的江水悠悠的淌远,心里有一种忧虑——或许若干年后,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使我们再难看得到清澈和波光潋滟的江水,合竹滩到时也仅仅只是一个传说了,美丽的江景也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第2篇:江水悠悠,乡情浓浓
江水悠悠,乡情浓浓
国庆节的时候我又去上海住一段时间,无论在哪里,我早起晨练的习惯不变。
住在黄浦江东边的一个小区里,离黄浦江只有三里多路。因为我喜欢清净,所以很少到居住的小区健身场所去锻炼身体。每天早上绕过一群晨练的人,沿着通往黄浦江边的一条路跑步,不快不慢,来回大约有半小时。这条路上行人很少,靠近江边的路两边是农田和大多是两层结构的民房,每排民房前都有一片农田,田里的水稻棵棵都低着头,露出半边泛黄的脸,仿佛不太欢迎我这个外乡人似的。而路两边的野花野草却列着混乱的队形含露迎接,此情此景此境充满了乡土气息,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也是一直向往的去处。
或许是因为我出生在故乡一片贫瘠土地上,闻惯了泥土特有的芳香,还有那份已渗透泥土的情愫以及度过的艰苦岁月的原因,对水泥钢筋铸就的城市很不习惯。所以每到一处我都会去寻找周围有泥土的地方呆上一会,体会一下与家乡的味道是否有着不一样的芳香。我一直在想,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处山青水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土肥草馨的地方,把自己置入其中,或许就能忘却繁华闹市、复杂红尘所带来的一些烦恼,然后悠然地终老一生。
当我在那个国际大都市的乡村路口,远远望去那些房子都被一片金黄色的稻子包围着,近前瞧瞧黄中还有一丝绿意未退,而且发梢上都有一个露珠,晶莹剔透睡意未消,难怪人们不急于收割呢。再看看那好多条不同品种的小狗聚在一起嬉闹的样子,就像我小时候的村庄一样,我很怀念小时候那个鸡鸣狗叫的日子。可天生小胆的我面对陌生的小狗们开始害怕起来,于是想返回,但小狗们看到了我停住了嬉闹,只竖起耳朵、睁大眼睛、摇着尾巴,仿佛忘记了吓咬生人的本性,我轻轻地弯下腰友好地唤了两声,它们都向我围拢过来,亲切地像见到了故友,我亲昵地抚摸着它们的头,它们居然用舌头舔舐我的手,这让我害怕的情绪荡然无存。
当我起身继续向江边前进时,它们也跟在我的后边,我跑它们也跑,我停它们也停,像一群跟屁虫边走边闹,让我不得不想起它们的主人来。既然小狗都对我这个外乡的陌生人那么友好,主人也一定是很好客的吧。不是吗,想着想着又遇见了一个六十多岁模样的本地人,只见她放下肩上担着的两个箩筐,用上海话和有点怀疑的目光指着一群小狗问我,意思是“这些小狗都是你家的吗?”因为我不会说上海话,所以只好用普通话回答不是,并告诉她我是江苏人,她似乎也听懂了。
一个筐里是满满的小青菜,一个筐里是芹菜和茼蒿,看样子是去市场卖,要不然怎么天天都如此呢,她不说我也不便问。以后再遇见就会相互打个招呼问个好,有时从箩筐里拿出一个装满各种蔬菜的塑料袋送给我,仿佛是早就准备了好的。我想,彼此只是萍水相逢而已,怎么能收下她的劳动成果呢,可盛情难却,而且在心底渗出一份感激。原来上海人也不是传说中那样地高傲,或许居于上流社会的人就不一样了吧,不管了,只要别人对我好,我也一样地尊敬别人。
时间久了,自然更熟悉了,原来她是闲着无聊才种些蔬菜去卖。尽管这样,我还是买了好多营养品回敬给她。这就是我在上海认识的第一个农民朋友。而她天天早上担着那两箩筐蔬菜去市场或者小区门口卖的情景,让我不禁感叹:一个多么勤劳、善良、纯厚闲不住的农民形象啊,这与我记忆中家乡的农民又是何其地相似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折射出的是相同的勤劳形象。
秋风清爽,秋色怡人,我就喜欢在这个季节的早晨,去乡间农田里时不时地深呼吸,嗅一嗅城区所没有的新鲜空气。而那几条小狗每天都不约而同地陪着我,给我的晨练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到达江边一眼望去,江面上风平浪静,对面停泊的船只仿佛还在睡梦中,只有几点渔火闪烁,两岸的风景以及建筑与外滩比起来相差很远,实在没什么好欣赏的而且凉意有点袭人。
其实东岸沿岸是不知有多长的原始森林,森林边有一块石头,上面写着禁止捕获野生动物几个字,至于有哪些动物就不得而知了,只听到天天早上各种小鸟把森林闹翻,还有看到好多散养的草鸡以及在江边浅水处,用塑料网围圈的一群鸭子,那些鸭子或许是因为主人刚把它们放进去的原因,嘎嘎地叫个不停。我想那一定是上海本地一户人家,在江边盖了几间简易的房子专门搞养殖的吧。这让我敢肯定无论是鸡蛋还是鸭蛋都比其它地方的要香好几倍。但毕竟自己是外乡人,即使想买上几斤带回家也不好意思,又害怕人家不愿意卖,弄得自己没面子,所以只能想象一下了。
其实地处原始森林又靠近江边,这种环境是最适合养殖的。
我在江边逗留一会便回头走,小狗们也紧跟着我的脚步,有的小狗贪玩尽掉队了,当发现孤单时就死命地追赶上来。每当这时我就会停下脚步等待,然后抚摸一下由于追赶速度快而造成气喘吁吁地伸着舌头的小狗,再继续向家的方向或走或停地游荡着。
时间过去了半个月,那一片金黄色的稻子已粒粒归仓。我想,喝着黄浦江水长熟的稻子,机出的新米,煮出的粥一定很香很甜很粘稠吧,于是下楼在小区里寻着上海话新米新米的叫卖声买了五斤米,结果煮出的粥却跟之前在超市里买的好几种米一样不尽如意。总之没有一种米比家乡的米好吃,或许家乡的水比黄浦江的水从根本上多了几分香甜,也或许是家乡的水里溶入了一份永远割不断的亲情友情所致吧。
说来也巧,没过几天小区北门口来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女,电动三轮车上摆着几袋二十斤包装的江苏大米,还有草鸡蛋、鸭蛋在那卖。看到江苏二字就觉得有亲切感,莫非她是我们江苏人?但周围有几个本地人在讨价还价,我不便多问。听她不标准的普通话,我知道她不是本地人,我又想,要是江苏人的话,怎么会有那么多草鸡蛋、鸭蛋呢,难道是从江苏运过来的?疑惑间,周围的人都走了,我上前一步,边买鸡蛋和米边问她是哪里人,结果真是江苏人而且还是苏北人,是真正的老乡哦!她听我说也是江苏苏北人时,我买的鸡蛋和米钱怎么都不肯收下。
这时我很瞧不起自己,要是把钱付过再问或许也不至于这样吧,真是死脑筋。但我转口说,如果你不收钱的话我就什么都不要了,说着放下鸡蛋和米想一走了之。这时老乡连声说收下,我觉得这样我心里才能舒服些,因为我知道出门在外,像这样谋生的方式是很辛苦的。就在她收下钱的同时,又从车上拿出两个鸡蛋塞到我的包里,我拗不过她只好收下两个鸡蛋,或许这就是那份扯不断的乡情的缘故吧。
其实无论离开家乡多远,那份乡情总是缭绕在耳边,或者相遇在身边。要不怎么会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说法呢。
江苏大米几个字迫使我认识了老乡。或许老乡为了生存外,也想标明自己走到哪都是江苏人的身份吧,这就仿佛给了同是江苏人的一个明暗号,想叙乡情的就大胆地来吧。老乡,我来了!
接下来我在老乡的叙述中,了解到江边那户人家就是她和老公的住处,那些鸡鸭都是老乡养殖的。原来她老公是上海打捞局的一名工人,也是江苏人。由于当年两家大人都不同意他们俩的婚姻,所以两个人就私自离开家乡来到了上海。可家里人说走了永远都不要回去,回去就打死她,这句话老乡着实很害怕,所以一直不敢回家。
老乡由于整天无所事事,就常在森林边转悠,突然想起这地方要是能养一些鸡鸭多好啊。所以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就搞起了养殖赚点钱贴补家用。因为太想念家乡想念家人,所以一直都想让人知道自己是江苏人。期待或许在不久的一天,有老乡把自己生活的境况传递给家人,让家人接受并祝福这份真情。
时间过去三年,在三年中老乡时刻都盼望能回家,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回到父母温暖的怀抱,并向亲人倾诉在外流浪有多不容易。有一天终于认识了一个老乡把梦想传递。
其实家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想呢,毕竟骨肉亲情是人间最深厚的情,血永远浓于水,至此一切圆满。而夫妻俩一直留在上海打拼,如今在上海一个小区里也有自己的房子。只是与江边的那片水域、花草、树木、鸟类以及附近的人,已共处了近二十年,这份情仿佛已根深蒂固。但亲情,乡情永远是一脉传承。就这样,我每到江边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向老乡所居住的地方以及那群鸭子望去,企图能看见老乡忙碌的身影,有时也会前去问候一下就觉得怡然了。
我又一次站在江边,望着一江幽水,回忆着那个卖菜的朋友和养鸡的老乡以及一群友好的小狗,整天与泥土打门道的情景,一个个纯朴忙碌悠然的画面,心里不免惦念起家乡的一些人、一些事。特别是家里养的许多花花草草以及小金鱼和两只十一岁的乌龟,还有离房子不远处有两张床面积大的菜园……
第3篇:江水明月伊人散文
江水明月伊人散文
江水明月伊人散文
都市的夜是寂静的。每当华灯初放的时候,在黄昏落日的余晖中,我都希望能够到长江边走一走,去吹一吹那江风,看一看夜景,感受一下都市的夜给我们带来的那一份独特的宁静与安详。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带上一卷凉席,独自踏上了去江边码头的征途。约莫十来分钟的车程,到达了目的地中华路码头。
码头也失去了白天的喧嚣,但水泥地上余温仍在,我只好将凉席铺在水泥地上,席地而坐。
隔江相望,对面就是繁华的汉口。这天下四大名镇之一的汉口,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之后,仍旧是那么繁华。想来也无愧于逸仙先生要把武汉建成“东方的芝加哥”的夙愿了。这时,江面上驶过一艘豪华的游轮,那低沉的汽笛声如一位年迈的老者在缓缓地讲述武汉百年来的兴衰史。我眼前不禁浮现出1931年武汉的`特大洪水及武汉保卫战时的情景。虽
第4篇:富春江水写景散文
富春江水写景散文
到富阳,而且我是常去的客,算不上陌生的了。
人人都说天下美在苏杭,我却不觉——这两城市如今都是沾了浓浓的铜臭气,早已寻不得丁点儿的灵秀气,而那些诗词里的美景亦只能在背诵时怀想了。我走过西湖边,想静静地坐湖里的船上,把脚伸到湖水里,回思古人的诗句,可是怎么也连不上,甚至疑心古人们写的本不是这儿的景,今人牵强附会罢了。
而我到富阳,爱上富阳的却首先是在小吃店里吃的面条。早上从上海的虹桥乘高铁出发,到了杭州再转坐巴士,两个小时就到了富阳县城。此时往往已中午了,找一间面食店,点一份笋干肉丝面,边吃边看店门前的人来人往,慢慢嚼着梅干菜和笋丝,喝着略带甜味的囱汁,吴越诗意风情已在唇齿间不经意留香了。
我到富阳去春江,这一段路我每每只喜好徒步,不想错过从车站到大桥的这一段。倒不是没车,因为我总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