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优秀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4-04 07:12: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郊游》优秀教案

《郊游》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郊游》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郊游》优秀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

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教学反思:

在音乐欣赏方面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聆听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要给幼儿留有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音乐有内容,但没有固定的内容。因此,音乐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实践者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引导幼儿去主动的聆听和欣赏。对于某一音乐作品如何理解,对于一首歌如何表现,我们都应鼓励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结果,有更多的表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音乐教育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

《郊游》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学生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科学合理消费的思想。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计划安排、决策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合理计划、安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

2.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我们去郊游”这个话题。

二、活动

1.那游玩前我们应考虑哪些问题呢?

(1)小组讨论

(2)汇报(地点、时间、租车、费用、安全)

(3)小结

说明:“我们去郊游”这个生活化的问题,活动过程中的郊游准备活动包括游玩地点、时间、租车等方面问题,基本上都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解决,体现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过程。

2.地点确定

我们该去什么地方呢?学校想组织我们一年级4—6班的小朋友参加这次活动,课前我们已作了调查。

(1)我们应该去哪呢?为什么?

(2)小结:在集体活动中,我们还应该满足多数人的意愿。

3.时间我们什么时间去比较合适,爸爸、妈妈又该什么时候来接我们呢?

(1)小组交流一下,确定一下时间。

(2)汇报。

4.租车

(1)租车前先要考虑什么问题?(我们共有多少人去游玩)

(2)出示:一(4)班31人一(5)班28人一(6)班29人

(3)你知道我们共有多少人参加郊游活动呢?怎么算的?

(4)如果每辆客车能乘坐50人,需要几辆客车?2辆客车够吗?你怎么知道的?

(5)小结。

说明:在郊游准备活动的各要素提出中,如游玩地点的选择及时间的确定学生都出现了不同意见,在产生矛盾时,通过小组内与小组间的讨论,满足大多同学的意见,从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计划与决策能力。

5.费用

我们在哪些方面需要用到钱?(车票、门票、游玩、买食物)

(1)统一交费

①那我们应该交多少钱呢?

出示:往返车票:4元

门票费(不包括游玩项目费用):6元

②汇报:

(2)游玩项目

①合理安排一下你的游玩计划,填写方案1,并算一算你需要花多少钱?

②汇报、评议:你认为他的游玩方案怎样?

③小结

(3)食品

①制定自己的`购买计划,填一填方案2,并算一算你共需花费多少钱?

②汇报、评议。

③小结。

说明:活动中游玩项目的选择和食品的购买都由学生自己去计划,不限制金额,不作统一规定,寻求不同的计划方案,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总结

通过本节课使同学们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郊游》优秀教案3

一、忆郊游——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录像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好吗?(播放录像,再现郊游活动场面,激发情感兴奋)。

2.引发回忆。

师:告诉我这是一次什么活动?你参加过这样的郊游活动吗?想一想哪些人、事、景、物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学生自由答)

3.闭目想象。

师:闭上眼睛,伴着音乐,把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再回忆一遍。(播放一段轻音乐。)

二、说郊游——开拓思路,引吐真情

1.小组交流。

师:把刚才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就怎么说,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师:好,接下来,同学们把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或景讲给全班同学听听。其他同学可以围绕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具体,进行补充、评议。

①谁愿意讲讲让你感受最深的人是谁?他(她)为什么令你感受最深?(个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②谁愿意讲讲你感受最深的事是什么?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

③谁还愿意讲讲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说说景色的特点。

④谁愿意讲讲其他方面的内容?

3.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讲得生动、精彩,能把感受最深的情节,具体地、形象地描述出来,令听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写郊游——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还有许多同学要讲,可由于时间关系,这样吧,请你提起笔,无拘无束,自由自地写下你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的片断,体裁不限,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写真话,吐真情。

2.学生进行片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品郊游——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写好了读,让小组的同学评议,有没有把意思表达满楚。

2.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3.小结延伸:

同学们,作文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小朋友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自己改一改,抄一抄,贴在教室的习作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第2篇:《郊游》教案

《郊游》案例

桐城市同安小学 汪银芝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歌曲的三、四、五乐句。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唱歌曲。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随《郊游》伴奏音乐律动。

2、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欣赏大屏幕上的画面,这些图片美吗?猜猜看什么样的季节才有这样的画面?(春天)

师;那同学们能说说有关春天的诗句,名言,歌曲吗?(学生回答)那春天这样美好,你们在春天里最想干什么呢?(郊游等)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把同学们的描述总结成了一首歌谣。

师出示课件:歌词

师生活动:

1、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带领学生聆听。

2、学生集体有感情按节奏的朗读歌词。

3、师﹕请一学生说说歌词中描写了哪些内容?(二)聆听歌曲 体验感受:

师:刚才我们用图画的形式、语言的形式,感受到郊游的快乐场面,同学们想不想用歌唱的形式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呢?

师:播放歌曲录音或多媒体动画《郊游》

生:随音乐哼唱。

师:同学们真的很棒,已经能合着音乐演唱这首歌了,只是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有把握,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着琴学一学。

师生活动:随琴教唱,了解歌曲相同的部分,找出难点。

难点学习:

教师讲解:这个乐句中的“飘”字和“柔”字,都是一字多音,是这首歌的难点,但也是最好听的地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唱好它!师:播放课件难点部分的歌词和旋律线 师生活动:跟着琴,边画旋律线边歌唱。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非常棒了,可是在歌曲的处理上还有进步的空间,你们说说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最好呢?(欢快的)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欢快的心情如何来体验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自编的童话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猫,小狗,还有大象,狐狸他们去参加一个驴友的郊游活动,活动内容有钓鱼比赛,篝火晚会,自由大家唱„„

师:我想请同学们做个游戏,我让你来代替小猫,小狗来参加这样的郊游活动,学生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做游戏。(生做游戏时体验到的开心情绪可以带到演唱歌曲中)

教师找出一两名做游戏的学生示范唱。

播放《郊游》歌曲的伴奏,全班同学一起演唱全曲。

(三)音乐活动 即兴创编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歌曲,那能不能用其他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呢? 学生回答。

教师组织: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学生准备活动 师:好!让我们高兴地在这里唱吧,跳吧!

学生活动:随音乐即兴的表演(舞蹈,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 等)

三、结束部分

师:同学们今天玩的很开心,那同学们知道在郊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吗?

生:在郊游时要注意安全,不能乱丢垃圾,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做环保小卫士。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天色已晚,我们坐上小火车回家吧。播放乐曲《郊游》的旋律。

学生活动:站成一排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郊游”的游戏,使学生在反复聆听歌曲之后对歌曲有很深的印象,然后通过个别乐句的教唱使学生学会整首歌,再用自编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继而再让学生表演童话故事亲身体验郊游的心情。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练习歌曲的演唱,达到学会唱歌曲、用适当的情绪表现歌曲。从而也在游戏中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目的。

第3篇:郊游教案

郊游教案(集锦14篇)由网友 “一只大鸡腿”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郊游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郊游》教案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游戏中获得愉快地情感体验。

2、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与同伴相互合作,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大胆地表演。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提出与幼儿一起去郊游,讨论用什么方式去公园,以孩子们的决定做随意的动作进“公园”。

二、请幼儿与同样商量合作表演公园里的景物。

三、提出问题,并进行表演。

1、你们放过风筝吗?都见过怎样的风筝?(幼儿自由回答)

2、风筝是怎样放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

3、教师与幼儿一起合作放风筝。

4、教师与全体幼儿配合放风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郊游》教案

《郊游》教案

教学目标:

1.对描写动物的乐曲感兴趣,在仔细聆听的基础上,能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想象中的乐曲意境及动物神态。

2.能区分歌曲《郊游》中相同的不同的部分,并能用歌唱、律动及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3.能熟练地演唱歌曲《郊游》,演唱时声音自然,情绪饱满。4.知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应与他们和睦相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集中精神聆听管弦乐《快乐的小熊猫》,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区分歌曲中相同和不相同的部分,并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图。师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你最喜欢干什么?(放风筝、游玩)

师总结:是呀!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百花争艳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尽情的游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郊游》优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郊游》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