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母亲去远行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4-04 07:12: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带着母亲去远行随笔

带着母亲去远行随笔

王老席跟儿子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五天。第一天他刚从老家来到省城的时候,儿子王哲只是给他安排了旅馆,却连他来干什么都没有问一句。他提出要去儿子的家里看看,却被儿子拒绝了。王老席很恼火,没有住旅馆,走了。

恼火归恼火,王老席第二天又给王哲打电话。父子俩再次见面,王老席说:“见两次面了,你都没有问问你妈妈的情况……”王哲忙问:“妈妈还好吗?”王老席重重地叹了口气:“你妈妈去年春天去世了。当时给你打了几次电话,你都没有接。”

王哲“啊”了一声,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起了转转。他记得自己当时正在外地出差,猜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加上心疼手机漫游费,所以就没有接。回来后,他打电话给家里要钱,说自己要买房子,父亲说你妈妈有病,哪里有钱,最后只寄来了区区八千块钱。

王哲一气之下,结婚时也没通知二老,只是婚后发了个短信,算是让他们知晓这事,随后就更换了手机号码。现在想想父亲一定是从村主任那里知道了他的新手机号,因为他曾向村主任借过钱。

王老席继续说:“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守着二亩薄地,也没有什么意思,我寻思着,早晚要让你养老,不如早来适应一下城里的生活,还能帮你带带孩子。”

王哲喃喃地说:“爸,您可能还不知道,我买的房子连60平方都不到,挤得很,再说小倩又爱干净,她一定不会答应你来住的。”

王老席“叭”地一下把筷子拍在桌子上,问:“那你说该怎么办,家里的老房子都卖了。总不能让我睡大街上吧。”王哲听完,默不作声,最后父子两人不欢而散。

后来父子俩又见了几次面,谈来谈去,都没有任何进展。王老席叹了口气,说:“从小到大,当父母的为你吃了多少苦,你知道吗?这些年,我一直为没有机会孝敬你奶奶而难过……”王哲听了,没说话。

今天是“谈判”的第五天,这回王哲是带着老婆小倩一起来的。小倩看了王老席一眼,嘟囔道:“结婚前,王哲说他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他是孤儿,没想到今天蹦出来个爹……”王老席听了这话,气得差点晕死过去。

王老席想了想,恳求道:“可不可以在你们家附近租个房子?”

小倩马上惊呼:“房租很贵的,没有两千根本租不下来。”王老席就不作声了。

过了会儿,王哲说:“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家的车库还是挺大的。”小倩一听,忙说:“那怎么放车啊?”王哲说:“我已经量过了,在角落里放一张床,不耽误停车的。”王老席一听,眼前一亮,忙点头说:“可以可以,能放张床就行了。”

正说着呢,王老席的手机响了。他忙接起来,电话里传来村主任的声音:“老席啊,你现在在哪儿?快回来吧,告诉你个好消息,你的老母亲回来找你了。”声音很大,王哲和小倩都听到了。

王老席惊讶不已:“这,这是真的吗?不大可能吧……”村主任说:“当然是真的,她说是从东北过来的。要不让她老人家跟你说几句吧。”王老席听到这里,就拿着电话出去了。等王哲追出去的时候,王老席已经迈开大步走远了。

不一会儿,王哲接到了村主任的电话。村主任说:“王哲啊,你爸爸在你那里吧?他倒好,跑到你那里享清福去了。我给他打电话,让他回来接他老娘,他却说他不管!你赶紧让他回来!”

王哲听了,惊讶极了:“我爹不在我这里,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挂了电话,小倩在一旁笑着说:“看看,你爸爸都不养老,还让我们养他的老,真是岂有此理,对了,你这又是从哪里来了个奶奶啊?”

王哲告诉小倩,他奶奶一直是跟着在东北的大伯生活的,可是十多年前,东北发了一次大洪水,他们就跟大伯一家人联系不上了,父亲去找过,但是没有找到,以为他们已经遭到了不测。不知怎么回事,奶奶现在突然一个人回来了。

后来的几天,王老席都没有再打电话来,王哲的手机却被村里的乡亲们打爆了,他们全是催王老席回村的。村主任在电话里说:“你爹真行,一听你奶奶来了,就吓得躲起来了,你们家现在都快成全村人的笑料了。咱村还没出过一个像你爹这样不孝顺的人呢!”

王哲又给王老席打了好多次电话,终于打通了,他急忙把村主任的话转述了一遍。王老席在电话里支支吾吾了一通,然后不耐烦地说知道了,就把电话挂断了。

三天后,王老席终于又来电话了,问他们把车库收拾得怎样了,要是弄好了的话,今天就把被褥拿过来。王哲没好气地说:“我们还没有收拾呢,您在这里住下了,我奶奶怎么办?您还是先回去照顾奶奶吧!”王老席想了想,说:“先不说这事,你要是有空的话就过来一趟,我想让你见个人。”接着说出了一个地址。

今天正好是周末,王哲和小倩便按照地址,开车来到了郊区的一个院子里。“是小哲来了吗?”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王哲循声走了进去,正是自己的母亲。

“妈,您怎么在这里?您不是……”王哲又惊又喜。

王老席过来说道:“孩子,实话告诉你吧,你娘去年春天生了一场大病,高烧几天不退,我以为她不行了,后来在医院里抢救了过来,但是眼睛却落下了毛病,一只眼睛完全失明,另一只也有损伤。之所以上次跟你说你娘死了,是被你气的啊!我本想先到你家里看看,等你们小两口同意了,我再把你娘送过去,可是谁知道,你竟然连家门都不让我进。我要是把你娘这个病人送过去,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王老席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虽然我在家里完全可以照顾她,但是我放心不下你奶奶,这么些年了,我坚信她一定还活着,所以我就做了这辆车,先把你娘送过来,然后准备拉着这车去东北找你奶奶。”王哲和小倩这才发现院子里有一辆带篷的板车,里面还有电视,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您就是拉着这车从老家赶过来的?”小倩吃惊地问道。王老席点了点头:“这样不仅可以省去倒车的.麻烦,还能省钱呢!”王哲生气地问:“那您知道我奶奶从东北来了,怎么不回家啊?” 王老席拉开另一间屋的门,高兴地说:“孩子,你看看这是谁?”王哲往里一看,床上侧躺着位老太太,已经睡着了,一旁还站着村主任和村会计。

王哲见状,顿时愣住了。王老席说:“是你两个叔把你奶奶从老家送来的。”村主任看了看王哲说:“孩子,你要向你爸爸学啊,为了找到你奶奶,他这几年可是没少吃苦啊!”

王哲说:“那您为什么在电话里说我爹不要我奶奶了?”

村主任说:“我那天告诉你爹,你奶奶回老家了,他高兴得不得了。可我问他安顿好没有,他却支支吾吾。我猜,你们父子俩一定有矛盾。我很生气,就故意在电话里那么跟你说,还发动乡亲们给你打电话,就是想让你知道,要是不孝,会受到多少人的指责!我知道你父亲要照顾你娘,就把你奶奶给送来了。来到这里后,我又教你父亲在电话里怎么跟你说。孩子,叔也知道,在城里生活成本高,可是再怎么样,也不能不要父母啊!”

村主任和村会计走后,王哲问父亲下一步打算怎么办。王老席从奶奶包里拿出一本病历递给王哲,王哲打开一看,诊断结果是癌症。王老席神色黯然道:“她也是快80岁的人了,我都不敢想象她是怎样从东北一个人找回老家的。你伯父今年去世了,家里照顾不了她了。”

“那应该把她送医院啊。”王哲催促道。王老席说:“我问过医生了,化疗放疗和输液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大。所以我准备在最后这段日子,带老人家去各地走走。”

王老席解释说:“我小的时候,你奶奶领着我和你伯父讨饭,每次讨到了饭,她总是让我们俩先吃,说自己不饿,那时我就跟她说,等我长大了,挣到了钱,一定要让她吃到天下所有好吃的食物,可是这么些年,却与她失去了联系。现在她回来了,是上天给了我这么一个尽孝的机会。所以我要带着她去外地走走,兑现我的诺言。我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妈。”

王哲听了,说:“爸,您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妈妈的。”

王哲和小倩把妈妈带回了家。晚上,妈妈问车库在哪里。小倩却摆摆手,忙着去收拾另一个卧室。妈妈从衣服里掏出一个包递给他们,里面是几万块钱和一封信。

信是王老席写的,信上说:这几万块是卖老家宅子和牲口的钱,都是给你们的。请你们不要挂念,我有修车的手艺,可以边打工边带奶奶去旅游。能跟自己的老娘在一起,我心里很踏实,也很幸福。另外,你妈妈虽然眼睛不好使,但是生活能自理。等你们有了小孩,她还可以帮着带孩子呢。

王哲和小倩看完,激动地说:“妈,您要好好活着,以后我们也带着您去旅游。”

妈妈喃喃道:“就是不知道你爸爸的身体能吃得消吗……”王哲忙追问是怎么回事,妈妈只好说了实话:“孩子,你们看的那份病历其实是你爸的。”

王哲一下惊呆了,他含着眼泪给父亲发了一条短信:爸爸,要是感觉到累,您就回来吧,这里永远都是您的家。

第2篇:带着母亲去爬山散文

带着母亲去爬山散文

儿子喜欢爬山,国庆长假,他提议去离家不远的莲花山,我欣然应诺,自然心里想到了母亲,因为每次对母亲说出门游玩,母亲总是高兴地说一个字:去!

母亲今年七十有八,身体还算硬朗,但已患“三高”多年,天天靠几粒小药丸来降低“三高”指标。想起七年前母亲的那次大病,或许是母亲前世修来的福分,阎王爷生生地把母亲还给了我们。

重新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母亲,生命力似乎更加坚韧了,性格更加豁达了。

母亲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认不得写不出,可母亲骨子里的朴素、坚韧、善良,让我一生敬畏并受用无穷。

一大早起床洗漱完毕,与儿子吃过早餐,径直驱车奔向母亲那里。母亲独居多年,每次我们兄姊三人恳切地要求母亲与我们住在一起,母亲总是找着各种理由搪塞。我知道,善良的母亲不愿打搅我们的生活,不愿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只好作罢。

到达母亲住所,提醒着母亲带上药和证件,母亲兴致满满地答着:“都装好了!”

下了高速,入乡间小路,打开车窗,顿觉凉风习习。天空瓦蓝,白云悠然,视野开阔,沃野百里,恍惚间回到了儿时在家乡田野里肆意奔跑的少年时光……

前方不远处,山连山,峰连峰,蜿蜒叠嶂,苍翠欲滴,想必就是莲花山了。

循着导航,到达了山脚下的停车场。儿子竟睡了一路,叫醒儿子下了车,领着母亲,沿着景区小路寻找着入口。

买上票,进入景区。虽是旅游旺季,这里的游人显然比闻名遐迩的大景区少得多。拿着门票,看着景区的简介与介绍,知道莲花山享有“观音胜景,北方普陀”的美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观音道场,齐鲁第一佛教名山,秦始皇东巡曾驻跸于此,汉武帝也巡幸莲花山,求仙访道,建离宫、筑侯城,留下了众多遗迹和传说。

给母亲支上准备好的伸缩拐杖,沿着菩提大道来到了观音院。母亲逢庙必进,逢像必拜,如此的佛教场所必是母亲心中的圣地。

站在母亲身后望着母亲虔诚地跪拜,母亲嘴里念念有词,想必是心中希望菩萨保佑自己的子女幸福美满、平平安安。

跪拜完毕,母亲照例从包中取出些小钱给菩萨奉上香火钱。

继续沿着上山的中路向前走着。儿子喜山,精力十足地跑在前面,我却不敢怠慢,形影不离地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

到了通天河,一架绳索吊桥出现了眼前。望着晃晃悠悠的桥,母亲有些害怕,我鼓励着母亲,接过她手里的拐杖,让她双手扶住扶手。我搀扶着母亲向前蠕动着,安安稳稳地渡过了桥。

山路崎岖,台阶错落有致,每处的台阶经过人工修整,还算规整。我劝母亲休息一会儿,母亲说:“慢些走吧,一歇息就没劲了。”望着路边台阶旁休息的游人,心底里赞叹母亲的精神头!

护着母亲向前走着,忽听身后“噗通”一声,随即小孩的哭声响起,回头一望,一小孩被台阶前的一块凸起的石块绊倒了,母亲赶紧回身弯腰想扶起孩子,我连忙挡住母亲,去帮母亲扶起小孩。

我无暇顾及两边的风景,中途劝说母亲小憩了一会儿,喝了点水,不多一会儿就来到了索道乘坐处。儿子说要爬上去,我知道母亲坐过几次索道,就让母亲自己坐上去,母亲爽快地答应着,从包里掏出一百元钱给我,我故作生气地推搡回去,只听着母亲嘟囔着:“你现在困难……”我转身径直走向窗口,拿出了手机,为母亲买了往返的索道票。

嘱咐好母亲应注意的事项,叮咛母亲出站后在出站口找个地方坐着等我们,我和儿子就沿着山路走去了。

一路上我不住地担心着母亲,每走一段路就掏出手机给母亲打电话,问声状况。我和儿子奋力地爬着山路,近两小时的山路,我俩只用了一小时就到了索道终点处,见到安然无恙的母亲,我急切地问母亲感受,母亲高兴地回道:“没事儿,就是太快了有点晕。”

我们继续向前走着,中午时分到达了云谷寺。饥肠辘辘的,我提议去寺旁唯一的一座饭店就餐,母亲说还不饿,我晓得母亲是担心饭贵舍不得。我执意走进饭店,找了个空座,安排母亲和儿子坐下,随了母亲的意思要了三碗面,偷偷地要了两碟小菜,不敢多要,害怕母亲吃得不顺心。母亲困苦节俭了一辈子,总是劝我不要浪费。

饭毕,小憩了一会儿,继续前行。来到弥勒殿前,望着高耸的台阶,问了问身边返回的游人,穿过大殿山顶就不远了,那里有玻璃栈道。

母亲说不愿爬了,在这里等着我们,让我和儿子上去。我也担心母亲的`体力,享受不了玻璃栈道的惊险,只好嘱咐好母亲在指定的地方等着我们,母亲答应着。

随即我与儿子马不停蹄地拾级而上,穿人群,过栈桥,体验玻璃桥的刺激惊险,接着又一溜烟来到西峰玻璃栈桥的观景台。扶栏远眺,奇峰列阵,叠嶂峰翠,美景尽收眼底。

心中挂念着母亲,不敢逗留许久,原路下山折回。快到弥勒殿时,看到景区的指示牌写着“北天门”。时间尚早,意犹未尽的我蠢蠢欲动,随即与山下的母亲通了电话报了平安,放心地带着儿子沿着指示牌方向爬去。

相比人头攒动的木栈道景点,这里倒是清净了许多。登上山顶,一处突兀高耸的石峰展现在眼前。爬上峰顶,惊奇地发现一所圆形石屋废墟,地基还完整,倒塌的石块散落在周围,并且有燃烧过的痕迹。旁边还有一处不规整的石桌石凳,寻摸一周也没发现任何的指示文字标识。

真想在这里多待会儿,探究这里曾发生过的事情,揭开历史尘封的面纱。“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想起余先生的这句话,人生何尝不需要点“废墟精神”?废墟是顿悟,废墟是昨天,更是今天及明天的开始。

诺大的石峰就只有我和儿子,与山下热闹的景区相比这里似乎荒凉落寞了许多。儿子站在石墙上,我被墙上游人垒的祝福石塔吸引了,随手拾起几块石块垒在上面。远远望去,像极了秦皇汉武帝头戴冕旒帽、身披朝服、拱手祭天的形象,嘴里不住地称赞着儿子的神来之笔。

望着山下绿水环绕,宫殿林立,苍松翠柏,点缀着莲花圣山,心中想着陶潜的达观与惬意,尘世中一切的纠缠与不快,名利与挣扎,瞬间都成了云烟。心中顿觉畅然,随即躺在脚下巨大的石头上,仰望蓝天,发现三朵白云从小到大,一字排开,悠哉地飘着。我忽觉,这白云何尝不是我们三人?母亲的大爱与无私造就了我,而我又影响成就着儿子,脉脉相承,永恒不绝。

我站在山上看风景,山下的母亲在看我;天空装饰了我的梦,母亲才是最美的风景!

想罢,爬起叫上儿子,不顾疲劳,一路小跑,与母亲汇合。

远远地望见母亲,见到母亲,母亲的一句累不累,彻底摧毁了我坚硬的外壳,眼睛湿润,扭头望向别处,不敢迎视母亲那温柔的目光……

稍作停顿,我搀扶着母亲往山下走去。

在即将到达下山索道入口,看到一处分岔口,景区指示牌上写着“南天门”。感觉母亲有些游兴未尽,就领着母亲与儿子向前游览,没成想,与索道越来越远了,问了问上来的游客,此道也能下山。已经给母亲买了双程的索道票,母亲说:“不回去坐索道了,回去上山更累。”

过圣水瓶,登南天门,下十八盘,过快活二里,看着母亲高兴的样子,我甚感欣慰。

此路人烟稀少,台阶突兀,道路狭窄,有些路段还没有台阶,怪石凸起,我未敢懈怠,一路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母亲,年近耄耋之龄的母亲竟然毫不费力地走完了全程,倒是儿子嘟囔了一句:“真有点累啊!”我嗔怒地回了他一句:“你还累?你奶奶还没说累呢!”

母亲听罢,开心地笑了……

第3篇:带着快乐远行作文

带着快乐远行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带着快乐远行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带着快乐远行作文1

人是应该学会生活的,否则就太不现实了。

老一辈没赶上上好年代,拖儿带女一大帮,一辈子为了家庭,也为了儿女,基本上没有享着清福。而我们情况有所不同,正如一首歌唱的“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

当然,现实也非歌曲唱得那样,楼房越盖越高,一年工资买不了几平米;物价飞速上涨,大蒜卖到八块几,眼看就要吃不起;百元大钞一拿,商场里转一圈,你买不到一双鞋子;小吃部一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带着梦想远行作文

带着梦想远行作文

开学了,又是一段旅程。这样小小的旅程在人生中有多少段呢!只是谁都希望,会在某段旅程中走的很远,很成功。

那么,就请带上梦想吧。

梦想,就像是阳光,可以照亮前行的路,就算到达不了目的地,也能远远地看一看它的闪亮与美丽。否则,在如黑夜与大雾的迷茫中,能前行多远呢?对于一个准备向成功出发的人,梦想决定了他的路。所以,对于每一位向未来前行的人来说,梦想决定着他们能走多远,当然,坚持与毅力是另外一回事了。

请珍惜梦想,因为拥有梦想是件幸福的事。

梦想,无论何时都拥有神奇的力量,它能使一个内向软弱的人变得执着和坚强。它是最好的疗伤药,即使满身伤痕也会因它而重新站起来。再次看到韩庚在舞台上演出,欣喜之中也带着辛酸。喜欢他的人都了解去年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他在他所在的韩国唱片公司受尽委屈,不得不离开,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带着母亲去上课五年级作文

带着母亲去上课五年级作文

春暖花开的一天,妈妈带我去风景如画的农林大学踏青,四处盛开的桃花、梅花让我流连忘返。

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拿起相机,正准备拍下它,它却一溜烟飞走了。我追上前去,发现它落在马路对面一间教室的窗台上。

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它,看见教室里坐满了学生。我很好奇,大学生是怎么上课的呢?就踮起脚尖往里看。这家教室真大呀,里面至少有一百多名学生。咦,怎么第一排坐着一位银发苍苍的老奶奶呢?

只见她专注地看着讲台上的老师,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从她端正的坐姿,我仍然可以感觉到她的认真。

授课的是一位四十几岁的男老师,正用英语讲解着什么,台下的学生在专心做笔记呢!她到底是谁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小声说:“这不是郑老师吗?”我赶紧问:“妈妈,那位老奶奶是谁啊?”“哦,这是郑老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带着母亲去远行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带着母亲去远行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