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质量检测练习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4-03 07:12: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长恨歌》质量检测练习题

《长恨歌》质量检测练习题

《长恨歌》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下文是有关这首诗的质量检测练习题与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长恨歌》质量检测练习题篇1: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倾国(qīnɡ)  回眸(móu) 霓裳(ní)

B.鼙鼓(pí) 千乘(shènɡ) 萦纡(yú)

C.驭气(yù) 仙袂(mèi) 凝睇(dì)

D.人寰(huán) 参差(cī) 临邛(qiónɡ)

答案: B 纡yū。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尽日君王看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九重城阙烟尘生 城阙辅三秦

C.到此踌躇不能去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上穷碧落下黄泉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 D(A①不够,②不值得;B①指宫廷,②指长安;C①停留,②得意的样子;D地下的泉水,都是用的“黄泉”的本义)

3.下列句子中的“顾”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君臣相顾尽沾衣。

B.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答案】 AC(都当“看”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千乘万骑西南行

B.上穷碧落下黄泉

C.春宵苦短日高起

D.梨花一枝春带雨

【答案】 D(A中的“西南”,B中的“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C中的“苦”是意动用法,D中无活用词)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②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③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④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⑤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⑥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⑦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⑧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⑧

C.①④⑥⑦ D.③⑤⑥⑧

【答案】 D(排除①②⑦即可。①“颜色”,这里指娇媚的姿容;②“可怜”,这里是“可爱”、“美好”的意思;⑦“睡觉”,这里是“刚刚睡醒”的意思)

6.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六宫粉黛无颜色 B.缓歌慢舞凝丝竹

C.温泉水滑洗凝脂 D.梨花一枝春带雨

【答案】 D(D是比喻,其它是借代)

7.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足见杨贵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展示了她的魅力之不可抗拒。

B.“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写唐玄宗沉湎美色,这正是他日“长恨”的外因。

C.“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三千”与“一身”形成对比,突出了杨贵妃得宠专房,独占君心。

D.“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写出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之至,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答案】 B(“外因”应为“内因”)

8.对“揽衣推枕起徘徊……梨花一枝春带雨”六句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揽衣推枕起徘徊”,用了四个动词极有层次地展示出杨贵妃听说天子使臣到来之后的一连串动作,透露出她在仙界朝思暮想的殷切期待。

B.“花冠不整下堂来”写杨贵妃急于听到“汉家天子”的音讯,因而来不及整理衣冠就走出了厅堂。

C.“风吹仙袂……犹似……”一句,诗人借助想象,让杨贵妃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

《长恨歌》质量检测练习题篇2:

一、

1、千乘万骑西南行( ) 2、 花钿委地无人收( )

3、翡翠衾寒谁与共( ) 4、 临邛道士鸿都客( )

5、珠箔银屏迤逦开( ) 6、 风吹仙袂飘飘举( )

7、含情凝睇谢君王( ) 8、 钗擘黄金盒分钿(

9、临别殷勤重寄词( ) 10、缓歌慢舞凝丝竹( )

二、选择题

1、提出“文章合不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 )

A白居易 B王安石 C曾巩 D苏轼

2、存诗最多的唐代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3、白居易的文集是

A《白氏长庆集》B《乐天文集》C《白居易文集》D《白香山文集》

4、“香山居士”是指(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韩愈

5、“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顶针 D拟人

6、白居易诗歌的风格是( )

A平易晓畅 B沉郁顿挫 C色彩瑰丽 D想象奇特

7、“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排比 C对偶 D顶针

8、下列词语中拼写不正确的是

A金屋藏骄 B惊天动地 C孤灯挑尽 D排空驭气

9、下列词语中拼写正确的是

A比翼鸟 B连里枝 C娥眉 D城阕

10、“渔阳鼙鼓动地来”一句中的“鼙”是指

A战鼓 B古代军队中所用小鼓 C古代军队中所用大鼓 D铁皮鼓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1.(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2.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5. 答案:(1)“望”字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侧重怀古。

第2篇: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练习题

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练习题

一、听力快车。

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健康的午睡以( )至( )分钟最恰当。健康的午睡要养成( )和( )的习惯。

2.这篇短文摘自《 》。

3.请你写一句广告语劝告不午睡的小朋友睡午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汉字,拼得准确,写得美观。

cànlànmǐnjiécónɡrónɡbúplǎndujūnyúnzītàibùyī

三、用“____”划出正确的.答案。

鸟瞰(ɡǎnkàn)空(kōnɡknɡ)隙(燥 躁)热融(洽 恰)猫把院子里的花草折(zhēshé)腾得枝折(zhēshé)花落。

四、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昂首东望 骑乐无穷B.金壁辉煌 不可思议

C.草翠花开 豪不相让D.生气勃勃 柳暗花明

五、用“然”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的太空灿烂的()()地发展()地发现打得()说得()发扬()发挥()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星星在夜空中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颐和园是个大公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刘翔冲向终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猫满月的时候不是更可爱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和指导员去印刷厂取回了教科书。(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这本书是你的?这本书是他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会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分)

①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作业。

②我们一定要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好学生。

③小明因为饿着,也不愿意吃面条。

7.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每空0.5分,共8分)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②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_________,没有重叠起来的________,也不留一点儿。

③鹅的高傲_________,更表现在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中。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

⑤《题西林壁》有两句流传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⑦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

⑧四面荷花三面柳,________________。

8.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林侧成峰,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3篇:《质量》练习题

《质量》练习题

一、是非题

1.把一根铁棒拉成铁丝,质量变小了. ( )

2.两根电线杆间的电线在夏天伸长了,质量也就变大了. ( )

3.1米3的水质量是1吨,所以1米3=1吨. ( )

4.把一块铜全部熔化成铜的液体,质量不变. ( )

5.氢气球能迅速上升,说明氢气球内氢气是没有质量的. ( )

6.把一个物体搬到高山上,质量没有变化. ( )

7.在一个密封的容器内把2千克水烧成水蒸气,质量也变大了. ( )

二、填充题

l.质量是______的属性,不论是固体、______体,还是______体都有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而改变,也不随物体的____而改变.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单位.

(1)成年人的`质量:70______; (2)一杯水的质量:200_______;

(3)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长恨歌》参考资料与练习题答案

《长恨歌》参考资料与练习题答案

引导语:《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下文是相关的资料以及练习题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长恨歌》参考资料

汉家的皇上看重倾城倾国貌,立志找一位绝代佳人。可惜当国多少年哪,一直没处寻。杨家有位刚长成的姑娘,养在深闺里没人见过她容颜。天生丽质无法埋没,终于被选到皇上身边。她回头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同时显现出来。六宫的粉白黛绿啊,立刻全都褪掉了色彩。正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她肌肤如凝结的油脂。侍女扶出浴,正娇懒无力,初承恩就在这一时。花一般容貌云一样鬓发,金步摇在头上颤。美好的春宵,春宵太短!太阳多高天于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长恨歌》质量检测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恨歌》质量检测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