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舍身救学生 梅馨映师德--记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教师殷雪梅(教师中心稿)
【新闻回放】
3月31日,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中午12点40分左右,该校一、二年级的数百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中排队向金坛城区金沙影剧院进发。队伍刚走出校门,一辆小轿车由西向东飞驰而来,危急中,52岁的殷雪梅老师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六七个学生推到了路旁。她自己却被小轿车撞飞到25米外落下……
4月3日,记者来到金坛市城南小学采访时,殷雪梅老师由于伤势严重,生命垂危,仍在该市人民医院抢救。记者采访了学校领导、教师和部分学生。这位英雄教师在她30年的从教生涯中,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对同事特别是青年教师热诚相助,教学工作兢兢业业,是一位深受学生、家长爱戴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殷老师对孩子十分爱护,无微不至,我们非常感谢她!”
城南小学校长蒋英平告诉记者,殷雪梅老师参加工作近30年来,深受学生、家长爱戴,先后多次获得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殷雪梅1954年生,1976年参加工作,中师毕业。先后在虹桥、城东、城南等数所小学任教低年级语文,长期担任班主任。
每次分班,殷雪梅总是把差生和弱智孩子留在自己班上。有一名叫刘臻贤的弱智孩子,由于缺钙走不好路,殷雪梅平时十分关照他。2002年的冬天,刘臻贤在与同学玩耍时,不慎将一桶水泼在自己身上,全身湿透。殷雪梅一边借来取暖器,一边通知家长。她脱下刘臻贤潮湿的鞋袜,把他的脚放在自己怀里温暖。在场的师生非常感动。刘臻贤的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殷老师平时对孩子十分关心、爱护,无微不至,我们对她非常满意、也非常感谢她!”
在她班上,一个叫周盼的学生在学校玩耍时碰破了脸皮,到医院检查时,却意外发现他患有白血病。殷雪梅急得几天几夜睡不着。她向校长建议,并发动全班学生捐款。在他治疗期间,殷雪梅不辞辛苦地照料他。孩子转院后,她两次乘车到苏州市儿童医院去看望。情绪平静下来的家长,专程到学校向殷雪梅表示感谢。
殷雪梅的家境并不宽裕,可她经常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垫付书杂费,送学习用品。碰到天气不好,她经常带饭菜给学生们吃。她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的途中,遇到自己班上的学生,总要抱一个放在后座上带着走。孩子们在自己的写字本上写道:“为了我们,老师的额头上有了许多皱纹,头发也花白了。但是,她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目中永远年轻漂亮。我爱我的殷老师。”
“她不仅在工作上经常给予年轻教师指导和帮助,在生活上也是关心备至。”
殷雪梅总是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带动和影响着身边的教师,处处替别人着想。在办公室里,教师们有时对自己的职业有些怨言,说下辈子再也不当教师了。殷雪梅说:“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跟孩子们在一起,永远充满活力,下辈子我还做教师。”
她给同事们的印象是:“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两年前,由于她工作出色,学校经过不记名投票一致推选她当“优秀辅导员”,但她说什么也不接受。她说:“我都这把年纪了,荣誉的光环再多也没有用了,还是让给年轻教师,因为他们才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啊!”
殷雪梅特别关心青年教师,每次听公开课后,她总是很投入地与青年教师谈心,把自己的想法与经验供献给大家。她时常提醒青年教师,应该对孩子进行哪些教育,对调皮的孩子如何关心教育等,甚至连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都一一嘱咐到位。
平时最受殷雪梅关照的周涛老师在记者面前泣不成声,她给了记者一份书面的回忆文章。她写道:“我和殷老师朝夕相处了五年。我和她是同事,是朋友,更像母女,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她不仅在工作上经常给予我亲切的鼓励、悉心的指导和帮助,在生活上更是对我关心备至、体贴入微,就像对待亲生女儿。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仿佛就在眼前,难以忘怀。”
已经调到别的学校任教的许静老师深情地回忆在去年年底一个周五的傍晚,她在路上遇到了殷雪梅。殷雪梅推着自行车和她边走边聊,关心她在新环境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后来,殷雪梅热情地请她吃水饺。因为有事,她对殷雪梅说:“下次我请你,也请其他帮助过我的同事一起吃饭。”说到这里,泪流满面的许静说:“现在,我也许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若不是她一把将这几名学生猛地推到路边,学生肯定有死伤。”
3月31日上午,金坛市城南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踏青活动,下午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原先安排一年级的班级先走,殷雪梅主动找一年级的教师协商,考虑到孩子们上午疲劳,还是她带的二(1)班走在最前面。队伍刚走出校,灾难就发生了。现场目击者说:“若不是她一把将这几名学生猛地推到路边,学生肯定有死伤。”
据金坛市人民医院介绍,殷雪梅被送到医院时大脑弥漫性挫伤、盆腔积血、左肩锁骨粉碎性骨折,后背肋骨断两根,腿部也严重受伤,院方随即展开全力抢救。至4月3日晚,殷雪梅在监护病房仍然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事故发生后,金坛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邓行和教育局领导分别到医院探望,并与院方就抢救事宜进行磋商,要求院方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抢救。而在殷雪梅舍己救学生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群众和很多殷雪梅教过的学生及家长纷纷到医院探望。
4月1日,二(1)班的全体学生在班上痛哭,他们自发地走到黑板前,写下一个个“活”字。以他们特有的感情、特殊的方式为殷老师祈祷,他们期待着奇迹出现,期待着他们敬爱的殷老师康复,期待着殷老师回到他们中间……
第2篇:《病梅馆记》教案A(教师中心稿)
重点:
1、 了解作者的寓意
2、 托物言志手法的使用
3、 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古代咏物的诗词很多,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通过莲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今天要学习的《病梅馆记》就是一片托物言志的好文章。
二、 朗读课文,疏通字音
三、 齐读课文,思考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
1、 梅
为何托梅?
“皆产梅”--充斥着作者的眼界--人才济济
“文人画士”之爱---------选用人才
古来以青松、翠竹、白梅、黄菊喻志士仁人,以它们的苍劲、坚韧、俊俏、雅洁来喻人的品格。
思考:如果你“托梅”,会写些什么?
本文真是“托梅”吗?
2、 病梅
“病”得怎么样?--曲、敧、疏
怎样“病”的?--斫、养、删、夭、锄、遏
齐读第一段,背:
1、“梅以曲……密则无态”
采用什么手法?(对比)
表现了什么?(评选人才的标准)
2、“斫其正……皆病”
此处表现什么?(摧残人才的行径)
四、 言志的志,作何理解?
1、 志向
2、 想法、主张
作者言何志?
救梅(疗梅)
怎么疗?齐读2、3段
1、 购(准备)
2、 纵、顺、毁、埋、解、复、全(方法)
3、 辟馆(场地)
4、 多、多、广、穷(决心、愿望)
如何理解疗梅的方法
解放人才,追求自由
五、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本文一字一句关情,哪些地方表现了什么感情?
1、 两个感叹号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统治者扼杀人才的满腔愤怒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挽救人才的誓言
2、 泣之三日(痛心疾首)
3、 甘受诟厉(无怨无悔)
六、 再次朗读全文,感知文章托物言志的手法和强烈的愤怒
七、 作业
八、 板书:
病梅馆记
一、托物言志
梅
病梅(摧残)疗(解放、自由)
二、字句关情
第3篇:殷雪梅崇高师德震撼人心 十万群众痛别人民好教师(教师中心稿)
舍身救护6名学生而光荣殉职的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教师殷雪梅的追悼会,今天上午8时在她生前工作过的金坛市虹桥小学隆重举行,10万多名群众自发参加了追悼会和为英雄的灵柩送行,肃穆、壮观的场面使在场的人深刻感受到殷雪梅老师崇高师德的强大震撼力。
3月31日,殷雪梅在学校门前为救护6名学生被汽车撞成重伤,生命垂危,住院抢救。4月5日凌晨一时,经多方抢救无效,殷雪梅与世长辞。在抢救殷雪梅期间和她去世后,江苏省教育厅、常州市委、市政府、金坛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看望、吊唁殷雪梅。4月6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受王斌泰厅长委托来到了金坛虹桥小学,代表省教育厅对殷雪梅的不幸去世表示哀悼,慰问了家属并送上了慰问金。省教育厅副厅长周稽裘4月6日在吊唁殷雪梅时眼含热泪说:“孩子在她心中有多重,她在人民心中就有多
第4篇:《病梅馆记》教案B(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重点:
1、 培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 朋友比较鉴赏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一、 导入
今天学习《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己亥杂诗》。(请一学生默写在黑板另一端)
二、 梅花,大家见过,也学过不少关于它的诗词,一起回忆一下。
三、 分析“病梅”:齐读第一段,用一个字概括--“病”
病得怎么样?如何造成的?
在作者眼中,梅之“病”,实乃--“祸”
严重吗?--两个“皆”
病梅之祸,谁之罪?鬻梅者乎?文人画士乎?
四、 面对病梅之祸,龚自珍岂能“自珍”,袖手旁观?
齐读第二段,一个字概括--“疗”
“疗”的实质是什么?
五、 齐读第三段,写什么?
疗梅的决心
很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
六、 小结全文
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花,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于用人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