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4-03 07:12: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目标:1、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对话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使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通过本文的学习,认识到在封建社会,由于封建思想和势力对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的摧残和破坏而酿成的悲剧及其社会意义。同时也了解并感受一下青年男女为了争取美好的爱情和婚姻所做的努力和斗争。结合现代的社会实际,树立正确的爱情和婚姻观。

3、学习欧洲戏剧的代表作品,通过莎士比亚这个剧本领会人文主义理想。

教学重点:理解剧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感悟和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二、教学设想:

本文的欣赏重点是品味作品诗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把握剧作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经典爱情,是青油孤灯下的泛黄的线装书,它需要读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经典爱情,是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它忠贞的泪水足可以哭倒长城;经典爱情,是王宝钏寒窑中的爝火,它虔诚的热力足以消融武夫的铁石心肠;经典爱情,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饮鸩而亡,同栖一穴魂灵的矢心不二,之死蘼它;经典爱情,是哭瞎眼睛的阿炳的二泉映月;也是简爱对罗彻斯特远隔千里的呼唤…………经典爱情在追求的过程中透出美丽,它使“等待”比“获得”更具魅力。经典爱情的琴弦上常常谱满离恨曲,经典爱情的花笺上每每写满断肠诗。

杨永慧

第2篇:人教必修四《苏轼词两首》教案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

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安徽省无为牛埠中学

授课教师:黄小三

职称:中学二级

授课年级、学科:高一 语文

课题:《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④《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无为牛埠中学

黄小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通过分析豪壮的景物、英武的人物,深入品位作者深沉的情感。3.感受苏轼的旷达豪迈,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比较阅读,认识婉约和豪放两种词风的不同特点,感受两种词风的不同魅力。【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豪壮的景物、英武的人物,深入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比较阅读,感受不同词风的魅力。

【教学难点】

解读“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领会苏轼旷达的胸襟。【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设想】

先诵读全词,感知内容;再以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领略豪壮宏伟的景象,扣住作者着意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地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最后比较阅读,体会豪放与婉约的不同词风,进而背诵全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柳永的《雨霖铃》,词中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今宵酒醒”后的凄凉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孤独。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与《雨霖铃》风格迥然不同的词作,这就是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出示投影(词作),教师范背。2.学生齐读。(板书课题)

三、鉴赏分析

1.由题材类别引出鉴赏思路。

由题目“赤壁怀古”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怀古词,通常怀古词的写法,都是作者因眼前的景物,进而联想到相关的历史人事,从而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感慨。

(出示投影)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人事 抒一己之怀

2.欣赏“观眼前之景”部分

(1)速读上阕,讨论:上阕是不是写了眼前之景?眼前之景有什么特点?找出最能反映眼前之景特点的句子并加以鉴赏。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明确:

上阕的确写了眼前之景,景物的特点可以用词中的一个短语加以概括:江山如画。最能反映眼前景物特点的句子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这几句中的动词非常具有表现力。“穿”写出了山崖高耸入云的态势;“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出了雪浪的汹涌,形象真切。

这几句中形容词用得也很好,“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惊”写巨浪声势。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好地把握了上阕写景的句子,在上阕中,作者营造了壮阔雄浑的意境。

(出示投影)

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讨论探究。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①“惊涛拍岸”一句,在黄庭坚抄录的版本里,写成了“惊涛裂岸”,请问是用“拍”好还是用“裂”好?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有以下观点:

“裂”显得更有气势,更具表现力。

“拍”有拟人色彩,好像江水也富有感情,在拍打着江岸。“拍”使得画面活泼,具有动态美。

“裂”与“惊”更能相配,是“惊涛”就应“裂岸”。“拍”有美感,而“裂”只能给人有恐怖感。…….……

教师小结:同学们有的从词语的表现力,有的从修辞,有的从上下文关系,有的从美学方面,多角度地探讨了“拍”与“裂”的不同。你们思考的每一个角度都是对的,都值得肯定。既然两种版本都能流传到今天,本身就说明了它们各有千秋。

②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地震引发海啸,掀起了巨浪。这能不能用“惊涛拍岸”来形容?

讨论明确:海啸引发巨浪,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是人类的灾难,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因此不能用“惊涛拍岸”来形容。

(学生还可能提出其他问题。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应合理地加以引导,大家共同解决)

(3)学生诵读这几句写景的句子,要求读出壮美之势。3.欣赏“思历史人事”部分

(1)下阕有没有对历史人事的联想?上阕哪一句话将眼前之景与历史人事串联起来? 明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一时”指的是三国时期,“一时多少豪杰”,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一个豪杰?(让学生一人回答一个)(3)三国豪杰层出不穷。那么,苏轼想到的又是谁?(明确:周瑜)讨论:作者苏轼联想到周瑜的哪些事情?分别写出了周瑜的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明确后,出示投影)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年轻有为

三国周郎

羽扇纶巾

儒雅潇洒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指挥若定(4)齐读描写周瑜的部分,要求读出韵味。

诵读指导:“遥想”一句,应读出穿越时空之感,“羽扇纶巾”一句,要读出周瑜的儒雅之势,“樯橹灰飞烟灭”一句,要突出周瑜指挥若定的英雄气概。

4.欣赏“抒一己之怀”部分

(1)思考:三国那么多英雄,苏轼为什么只想到周瑜,而不是其他人,比如曹操,刘备,诸葛亮?

(学生思考、讨论后,出示有关写作背景的投影)

教师小结:看看人家想想咱。作者想到周瑜实际上是将自己与周瑜进行比较,以周瑜的建功立业来衬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下面我们就来多方面地比较一下,体会作者的失意之情。(出示二者比较的投影)(2)齐读抒怀部分,看看苏轼是不是仅仅抒发了失意之情? ①找出表现苏轼失意情怀的词句。(学生讨论后,出示投影)人生如梦

多情、笑

一尊还酹江月

②讨论:除了失意之外,还有没有表现苏轼其他的什么情怀?“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以下观点供教师参考:

观点一:我觉得作者的意思是,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看到这千古不变的江月,不禁感慨月之永恒、生之短暂,然后他就把自己杯中的酒敬给这亘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的人生态度有些消极,充满了怅惘和伤感。

观点二:我不认为作者是消极的。虽然在充满了怅惘和伤感,但他并没有想到隐退或表现及时行乐的情绪。诗人只是以“人生如梦”自慰,但并甘于消极。他遥想公瑾当年,感叹壮志难酬,正表现了他积极用世的精神。

观点三:我觉得这正表现了他旷达的胸襟。在《水调歌头》里,他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既然月亮都有阴晴圆缺,那么人的悲欢离合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

教师小结: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算得了什么。在这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来敬给千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能够迅速地从怅惘失意中解脱出来,表现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5.集体诵读全词,完成背诵。

四、比较阅读,巩固提高(投影,学生讨论)

比较《雨霖铃》和《念奴娇》的不同风格。

五、总结

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写景

壮美

思人

风流

抒怀

旷达

第3篇:窦娥冤教案 高一必修四

窦娥冤[一]

一、教学目的通过课文教学,深刻认识元代社会的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

理解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二、教学重点

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三、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唱词、科白

四、教学方法 诵读、解析、鉴赏

五、教学过程

[一]点拨——元杂剧知识

1、构成要素: 唱词:①宫调、曲牌。②韵文 科:戏剧动作的总称。

白(宾白):①对白;②独白;③旁白;④带白。2、形式:四折(四幕)一楔子(序幕)。

3、角色:末(生;外末─老生;正末─小生。扮演剧中主要男性人物角色。)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雷雨》教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课前预习

助读材料:

一.曹禺和《雷雨》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华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信条》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王宝杰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注意学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学重难点

领会文章主旨,品味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老人:“您是在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继续说:“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方分一半给小伙伴;永远不要打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伤害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教案1

教学目标

1.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信条》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信教计划(人们教高中必须修四)

【教学目的】

知识和能力

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2.注意学习语言的文字,摘录着名的格言。

过程和方法

掌握主要观点和理解关键材料以支持观点的基本趋势。

2.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思考,探索书中的疑惑和困难,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愿意与他人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信条,引导自己的生活方向。

教学困难

了解文章的主题,品味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进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在巴黎,问一位老人:你在哪里学到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平静地回答说:那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老人继续说:在幼儿园学到了:自己的一半东西给小伙伴;从不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带走;事情要整齐;人们想道歉;在吃之前洗手;知道害羞,有一个无耻的心;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知识,把握戏剧冲突。

2品味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把握人物思想性格。

3理解潜台词的内涵,分角色朗读,扮演剧中人物。

重点难点:

1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

2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理解潜台词的内涵。

课时:两课时。

教具:采用投影仪。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结构,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内容:

一、导入新课:

一百年来,在中国上演过的话剧难以计数,但是,若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则非《雷雨》莫属。因为《雷雨》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同时,它从面世开始就成为最卖座的剧目,是国内演出次数最多的一个剧,《雷雨》里塑造的一系列人物,繁漪、周朴园等已成为世界话剧舞台的经典人物,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中国的莎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