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云州秋望》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4-02 07:15: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古诗词《云州秋望》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古诗词《云州秋望》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云州秋望

屈大钧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③。

【注】①屈大钧(1630-1696年),明末清初诗人。②觱篥:一种少数民族乐器。③龙堆:泛指西北边疆戈壁沙漠。

(1)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4分)

(2)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4分)

参考答案

(1)遥寻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守节不降的苏武的崇敬,(1分)不上一句则体现了他对叛国变节的李陵的鄙夷。(1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追求。(2分)

(2)作者描写柳树叶落的景象,体现节令特征,(1分)照应题目,营造了凄凉残败的意境;(1分)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1分)表达了内心不可遏抑的悲愤与无尽的伤感。(1分)

阅读练习二: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诗歌的颔联所运用的手法及其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歌的三、四联分析一夜落龙堆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诗歌的颔联主要运用了用典的手法。这两句就游踪言志,敬重汉代出使匈奴、持节不屈之苏武,鄙视降志屈节之李陵,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

2.诗人首先在颈联中联想到群鹰随风而动,万马驰骋,携压城乌云而至,最后笔触落在关河两岸的柳树一夜尽落关外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决心奋起反抗、誓将满清王朝驱赶到遥远的.塞外的志向。

(主观题意对即可)

赏析:

《云州秋望》是清代诗人屈大均的诗作。清康熙七年(1668)秋,屈大均携妻王华姜北出雁门,来到云州。诗人在西北已留居三年,奔走联络,毫无结果,但他的豪情壮志并未稍衰。塞外雄奇壮丽的风光,激起了昂扬的诗情,于是诗人便写下这首诗。诗的颔联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就游踪言志,敬重汉代出使匈奴、持节不屈之苏武,鄙视降志屈节之李陵,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颈联中联想到群鹰随风而动,万马驰骋,携压城乌云而至,最后笔触落在关河两岸的柳树一夜尽落关外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决心奋起反抗、誓将满清王朝驱赶到遥远的塞外的志向。

第2篇:《云州秋望》阅读答案与赏析

云州秋望

屈大钧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③。

【注】①屈大钧(1630-1696年),明末清初诗人。②觱篥:一种少数民族乐器。③龙堆:泛指西北边疆戈壁沙漠。

(1)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4分)

(2)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4分)

参考答案

(1)“遥寻”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守节不降的苏武的崇敬,(1分)“不上”一句则体现了他对叛国变节的李陵的鄙夷。(1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追求。(2分)

(2)作者描写柳树叶落的景象,体现节令特征,(1分)照应题目,营造了凄凉残败的意境;(1分)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1分)表达了内心不可遏抑的悲愤与无尽的伤感。(1分)

二: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诗歌的颔联所运用的手法及其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歌的三、四联分析“一夜落龙堆”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诗歌的颔联主要运用了用典的手法。这两句就游踪言志,敬重汉代出使匈奴、持节不屈之苏武,鄙视降志屈节之李陵,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

2.诗人首先在颈联中联想到群鹰随风而动,万马驰骋,携压城乌云而至,最后笔触落在关河两岸的柳树一夜尽落关外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决心奋起反抗、誓将满清王朝驱赶到遥远的塞外的志向。

(主观题意对即可)

赏析:

《云州秋望》是清代诗人屈大均的诗作。清康熙七年(1668)秋,屈大均携妻王华姜北出雁门,来到云州。诗人在西北已留居三年,奔走联络,毫无结果,但他的豪情壮志并未稍衰。塞外雄奇壮丽的风光,激起了昂扬的诗情,于是诗人便写下这首诗。诗的颔联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就游踪言志,敬重汉代出使匈奴、持节不屈之苏武,鄙视降志屈节之李陵,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颈联中联想到群鹰随风而动,万马驰骋,携压城乌云而至,最后笔触落在关河两岸的柳树一夜尽落关外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决心奋起反抗、誓将满清王朝驱赶到遥远的塞外的志向。

第3篇:《云州秋望》阅读答案与赏析

《云州秋望》阅读答案与赏析

云州秋望

屈大钧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③。

【注】①屈大钧(1630-1696年),明末清初诗人。②觱篥:一种少数民族乐器。③龙堆:泛指西北边疆戈壁沙漠。

(1)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4分)

(2)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4分)

参考答案

(1)“遥寻”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守节不降的苏武的崇敬,(1分)“不上”一句则体现了他对叛国变节的李陵的鄙夷。(1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追求。(2分)

(2)作者描写柳树叶落的景象,体现节令特征,(1分)照应题目,营造了凄凉残败的意境;(1分)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1分)表达了内心不可遏抑的悲愤与无尽的'伤感。(1分)

二:

1.请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云州秋望》全诗翻译赏析

《云州秋望》全诗翻译赏析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出自清代诗人屈大均《云州秋望》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注释

1、云州:唐置,曾一度改称云中郡,故治在今山西大同。

2、白草:草名。生长在西北地区。

3、黄羊:哺乳动物,毛黄白色,有光泽,角短而稍弯,尾短,四肢细,生活在草原和半沙漠地带。肉味鲜美,毛皮可做衣服。

4、觱篥(bì lì):汉代传自西域的一种管乐器。

5、苏武: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留,劝降不允,徙北海,持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留匈奴十九年,及还,须发全白。归国后,任典属国。

6、李陵:李广之孙。武帝时奉命出击匈奴,兵败投降。燕然山有李陵台。

7、鹰击:《左传》文公十八年,鲁大夫季文子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鹳之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古诗词《云州秋望》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词《云州秋望》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