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励志日志:职业无贵贱之分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4-02 07:15: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大学生励志日志:职业无贵贱之分

2014年我即将结束在北大的硕士学习生涯,也面临着毕业的选择,我选择了开一家米粉店。就亲友的期待而言,我或者应当去律所(律师事务所),或者应当去机关,或者应当出国。从6岁上小学开始当学生一路过来,评判我个人价值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考试与得分,所以我思考的问题大多关注在是什么,即标准答案是怎样的,而很少放在为什么上。

现在即将进入社会了,我发现自己的身份不再是学生,我同时也发现过去事事都有标准答案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很多人生选择如果不问个为什么,你就无法为它找到合理性基础。比如有的朋友告诉我,他要留在北京,要通过奋斗在北京有车有房,我便疑惑,要有车有房而不是当国家主席,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机会成本在北京实现这一在任何一个三线城市都很容易实现的目标。这时朋友便会抛出另外一个论点,北京的机会很多。可是在我看来,北京的机会是有门槛的,比如在没有户口之前,北京的一切福利都和你无关,所以这里面还是存在着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

连续着问了无数个为什么后,我开始畏惧每天挤两个小时上下班的律师生活,也畏惧循规蹈矩的公务员生活,最后简直不知道自己去干什么好。持续了大半年后,我想通了,因为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我去驾校学车,和驾校的教练聊天,对话如下:

教练:你们大学生都好找工作吧?

我:嗨,不好找啊,形势不好啊。

教练:你们一毕业出来工资水平大约是多少?

我:七八千差不多吧。

教练:嘿!那工作还不好找啊。我小学毕业,觉得全国就业形势好着呢,到处都是工作机会。这也是我图舒服,当驾校教练,原来开出租挣得多。就是我啥也不会,去工地搬砖,还一天300管吃饭呢。怎么工作就会不好找呢!

这件事情让我忧豁然开朗之感,如果找工作的定位仅仅是谋生手段,那我发现我的谋生手段有一万条更多,而绝不仅限于这么两三条。当然,道理想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就像北大的那位卖猪肉的校友,哪怕已经做成企业了,演讲词还是要一个劲地说对不起母校,给母校丢人。人毕竟是社群动物,都得在乎家人、周围人的期待和目光:是大学生,就得做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给我触动更大的一件事,是我的导师吴志攀先生给我的教导。在我的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里面,我曾经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无论未来如何,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体验过程而非结果,生活着而不是生存着。纵使将来去扫大街,若能获心安,也自认是人生大温拿。”这段话在我看来,是表达了我的关于人生的想法。结果先生看到以后,就批评了我。他告诉我,环卫工人和其它职业一样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我的表述有问题。这时我才想起先生经常对我们的一句教诲:“岗位无高低,只是分工有所不同。”

通过这件事情,我读出来了事情根本就没有“是大学生做的”和“不是大学生做的”的区别。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做好,用心去做,最后都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

我的另外一个顾虑,是学习了六年的法律,却从事和法律没有关系的工作,好像有一些浪费。但很快我也就想通了,法律在我看来,除了具体的条文,背后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和思维。六年法律学习带给我的,其实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法条我早已忘记了大半,更主要的是我由此敢腆颜地说自己掌握了一些法律、法学的思维与做事方式。用一种思维去做事情,我觉得行业就不一定那么限制了,就像互联网思维,你可以拿它去做互联网,也可以拿它去做金融、房地产、餐饮。这样看来,假设世界上有一种法律人思维,那我拿它来做餐饮,似乎也可以。

心理的负担都七七八八卸下得差不多,我开始认真考虑开餐馆的问题。我开始问我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岗位无高低,分工有不同”这句话,道理每一个人都懂,可是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大概这也是小学文化的驾校教练觉得工作好找而我这样的大学毕业生觉得工作不好找的根源所在,不是不好找,而是很多工作看不上。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不再以“北大学生卖猪肉”、“清华学生当保安”这样的新闻当炒作和噱头,我们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尊重每一个职业岗位时,我们的这个社会才算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或许我们很多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至少,大学生就业,不会如此困难了。这就是我的理想,去开一个餐馆,坚持自己的选择和生活方式。就像《寿司之神》里卖了一辈子寿司的二郎,因为尊重职业,所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大概我的人生目标,就算是实现。我最后联系了三位朋友,和我一起来做这件事情,这也让我很受鼓舞与感动。这个团队里,有硕士、有MBA、有公务员,我们经营米粉,也经营一种生活方式。

第2篇:哲理故事:理想无贵贱之分

哲理故事:理想无贵贱之分

浮躁人世,喧嚣人间,守住内心的快乐,这也是一种多么高贵的理想!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哲理故事:理想无贵贱之分,希望读者喜欢。

哲理故事:理想无贵贱之分

这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他在美国录制节目。在马路上,他看到一辆大卡车停在路边。他发现这辆卡车很大、很漂亮、很气派,车上装着满满的货物,但这辆卡车却很干净,车上还挂着许多小装饰,可以看出主人对这辆车十分爱惜。

卡车司机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身体很壮,戴着一顶棒球帽,穿着西装,胡子刮得很干净,刮过的皮肤泛着铁青色。他的这一身行头,如果不说,你无法想到他是一名重型卡车司机。

当他听说崔永元要采访他,便热情地拉着崔永元的手,让他上了他的这辆卡车。

这辆卡车驾驶室的后面,有一个书桌,书桌上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本书,车壁上有书柜、液晶电视、电冰箱、沙发,里面甚至还有卫生间和洗澡间。

崔永元羡慕地说,这辆卡车简直就像是一个流动的家。

卡车司机说,对,它就是我流动的家,我人到哪儿,我的家就跟着我到哪儿,我已经快走遍全美洲了。卡车司机一脸兴奋和自豪的神色。

崔永元被这位卡车司机的热情和开朗性格感染了,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萌发要开卡车理想的。

卡车司机柔声地说道,在我6岁的时候,就有了长大了要开大卡车的理想。那时,我常常遐想,开着大卡车跑遍全国各地,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和幸福的事。

崔永元大吃一惊,心想,他怎么没有想到将来当科学家、律师、医生、教师这些理想?而只想到将来要开大卡车这样卑微的理想?

看到崔永元疑惑的目光,卡车司机笑道,在我6岁的时候,一天,爸爸给我买了一辆玩具卡车。我看到,那辆卡车很气派,又大又长,开关一开,它就非常灵活地在地上跑了起来,还会爬坡、拐弯。我兴奋地将这辆玩具卡车紧紧地抱在怀里,对爸爸说道,我长大了,也要开卡车,跑遍全国许多地方。爸爸高兴地将我紧紧地搂在怀里,说道,好儿子,有志气,只要好好努力,将来一定会开上大卡车的。

就这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树立了将来要开大卡车的远大理想。之后,爸爸就给我买了许多各种玩具大卡车。这些玩具卡车,我会自己拆卸和安装。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还有学校的老师们,听说我将来想开大卡车的'理想后,都纷纷夸奖我,还要同学和他们家的孩子向我学习。

中学毕业后,我报考了汽车职业学校,父母都非常支持我。毕业后,我顺利地进了一家汽车运输公司,终于开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卡车。当爸爸、妈妈看到我真开上了大卡车,激动得热泪盈眶。

说起开卡车的经历,这位卡车司机仿佛沉浸在一种巨大幸福和喜悦之中。

崔永元不无感慨地说道,理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将卫星送上天的人,受到人们尊重;能将自己开的大卡车装扮成像一个流动的家的人,同样受到人们的尊重,这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生动体现。

这个故事,对当下抱怨理想渐远、梦想无望的年轻人来说,是否有一丝触动呢?浮躁人世,喧嚣人间,守住内心的快乐,这也是一种多么高贵的理想!

第3篇: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作文

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其实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人间,发出第一声啼哭时就继承了一项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生命”。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是每个人拥有的生命都不一样,这也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知道我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是继承的东西却不一样呢?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从婴儿到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最后到老年,而且每个人都经过生老病死,从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到最后闭上眼睛的那一瞬间,就这么短,但是只有你带快要死的那一瞬间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短暂,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含义!

人和人都是一样的!没有贵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尊重没有贵贱之分初一作文

尊重没有贵贱之分初一作文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在街边,坐着一个很老的乞丐,他的脸肮脏不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他的旁边有一根长棍面支撑他行走,身前有一只有了许多缺口的碗,看上去很破旧也很脏,但是大街上来来往往那么多人,竟然只有5%的人好心的.人们给了他一角钱,或者是五角。但是老乞丐并没有生气也没有高兴,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只是每当给他钱的人走后他会默默地看着那个人的背影,好像是感谢。这时。来了一位很有钱的人,似乎是大老板,那个大老板顺手就从钱包里掏出了500元放在碗里,对着老乞丐说:“唉!现在怎么这么多的乞丐!真是老天爷不显灵啊!”老板的话似乎让老乞丐听见了,老乞丐的脸上并没有显示出失落的神色,只是猛地把500元顺手丢到了一边,这个举动令路人惊呆了!老乞丐说:“请你把你的钱收回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无私母爱,何来贵贱之分_600字

无私母爱,何来贵贱之分_600字

有句儿歌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啊,妈妈是世上最好的人,母爱又有什么贵贱之分呢?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有一个拾荒的母亲,一开始他觉得又难过,又无奈,可体验了母亲的生活后,才知道母亲的伟大和母爱的无私:父亲患病后,母亲不得不南下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儿子知道了母亲并没有去打工,而是去拾荒,儿子开始厌恶,但看过母亲住的地方和生活的方式后,儿子就变了,母亲早出晚归,中餐也只吃5角钱的煎饼,就这样,供了两个孩子读书。

儿子消除了对母亲的偏见,也消除了母爱是贵贱之分的想法,他把偷拍的母亲生活照晒到了腾讯网上,照片很朴实无华,被拍成了公益广告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儿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对母亲的一份感激之情竟会感动这么多人。世界上对自己最好的人是母亲:你生病了,她会陪在你身边;你失败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大学生励志日志:职业无贵贱之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励志日志:职业无贵贱之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