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柿子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4-02 07:13: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苜蓿柿子散文

苜蓿柿子散文

我既不懂吃,也不会吃,也不能下厨,更不懂厨艺,只不过借吃感恩一份爱的味道罢了。

上小学时,对西红柿,是归水果,还是归蔬菜类,发生了质疑,因为教我们的老师,是民办老师,她也没接触过这道菜,更没品尝过这道菜,因此不敢妄下结论。于是,便去请教那些有学识的正式老师,何为正式老师?就是有资格证书的老师。后来,经请教,得知,凡是能生着吃又能炒着吃的,都要归于蔬菜类。

就此,产生了疑问:西红柿怎么能是蔬菜呢?它炒着吃,能好吃吗?

小学六年的生活里,从未品尝过这道菜,也没故意去纠缠母亲为我做这道菜。后来,有幸去了距家十三里路的中学就读,在那里,又有幸结识了和我母亲是本家的四姐一家人,通过她们的悉心照料,我方才安心读书。

一日,因遇雨,路难行,兄未骑摩托来接我,就此,住在了姐家,由于中午回去吃饭不太方便,于是,姐就把做好了的饭菜,装在一饭盒里,把饭盒放在一红色塑料袋内,拎着,越过一道一米多高的砖墙,走过一条由红砖铺就的小路,再穿越一月亮门,向东走上七八米,就进了我们的教室。她走进来后,来到我的座位前,面带笑容地把拎在手中的红色塑料袋放在了我的课桌上,一面往出拿饭盒一面对我说:“来,小老弟,吃饭了,尝尝四姐今天的手艺,苜蓿柿子,看好吃不。”

这时,姐已把饭盒打开,将红塑料袋内的一双筷子拿出来,递到了我的手上,我“哎”一声,点下头,接过筷子,把筷子伸到饭盒内,刚要夹菜,抬头看姐一眼。

姐冲我笑笑,示意我吃。

我低头一看,所谓苜蓿柿子,就是西红柿炒鸡蛋啊!以前从未听过。看来,这西红柿果然是蔬菜,既能生着吃也能炒着吃。不过,这种糊涂吃法,是哪位糊涂厨师发明的呢?一定很难吃。由此,我迟迟不敢下筷儿。

“怎么不吃啊?”姐充满疑惑的看着我,“不愿意吃吗?”

我很是尴尬,不吃,又怕辜负了姐的心意;吃,又怕难以下口,真是处于两难的境界啊!唉,没法,只好以摇头回答着姐,不是不愿意吃。然后,硬着头皮夹了一大口西红柿,送进了嘴中,接着一股难以承受的酸溜溜的味道就溢满了嘴,使我不由自主地挤眉弄眼。

姐看后,忙疑问道:

“怎么,不好吃吗?”

我赶紧舒展眉头,不让自己的面容僵硬下去,把嘴闭得紧紧的,点点头。

“真不好吃吗?”

听到姐再次发问,我这才知道自己这一动作是否定的作答,因此,不得不立即纠正,快速摇头。

姐听后,又恢复了她面带笑容的态度:

“那就多吃点儿。”

在姐的监督下,我夹的那一大口西红柿,连咀嚼都没咀嚼,偷偷地闭起眼睛,直接囫囵吞枣吞进了腹中,唉,真是可怜了我的胃了,被我逼迫着遭了此罪!

这就是我第一次品尝苜蓿柿子的经历,几乎没品尝出什么味道来,只知道有一股酸掉牙的味道,并且难以下咽。从那以后,我决定了,再也不吃这道菜了,什么啊,难吃死了!

看着姐拎着空空的饭盒走出教室的背影,我扶着课桌,慢慢站起,以左手掀开遮挡阳光的白色绣有图案的窗帘,把头伸出去,张开嘴巴准备把刚刚吃的那些酸溜溜的东西一股脑儿的吐出去,不让我的胃再承受这难以消化的苦楚,可我刚要往出呕吐,这时,不意间,我发现了姐回家的身影,就此,我赶忙又闭紧嘴,缩回头,坐回到原位,不能呕吐出去,这是姐的一片心意,呕吐出去了,就等于把姐的心意一同吐出去了。于是,抚摸起肚子默默祈祷,肚子啊,肚子啊,求你慢慢承受着这消化之苦吧,我这是没办法的事,我吃下的.不只是难吃的菜它同样也是一片爱心啊!

不知是因对姐的恩情念念不忘还是怎的,后来,我居然翻起了这道菜的菜谱,并加以琢磨了它的做法,苜蓿柿子是东北的叫法,俗称西红柿炒蛋——

一备料:鸡蛋,柿子,白糖,盐,葱花,花椒面,料酒。如三个鸡蛋易用两个中柿子或一个特大柿子。柿子不易过多或过少。少了汤汁少,多了汤汁会有柿子酱味道。柿子要选择熟透的,既汁多些的,硬的品种的柿子不适合。白糖的加入要看自己喜欢什么口味的,如果喜欢酸点的就少加白糖,反之,多加;盐要适量!不然成菜会有苦味。

二初步加工:

鸡蛋加葱花加少量花椒加料酒打碎(附料去鸡蛋腥味);柿子切块,注意柿子的汤汁千万不要浪费。

三炒制:

A放油,先炒鸡蛋。油不易过多,过多成菜会有豆油的油腥味,影响味道。油要烧的热些,五成热以上,鸡蛋炒的时候,不要搅动过多,过碎。要把蛋液充分炒熟。不熟的蛋液在汤中烹制后,同样在成菜后有鸡蛋的蛋腥味!

B锅中的鸡蛋刚炒熟时,放入切好的柿子,加白糖,加盐,鸡精,然后大翻勺,把柿子压在下面炒制。刚炒时先不要翻动,保持中大火,快速加热柿子,待有汤汁出来时,翻动拌匀鸡蛋和柿子,尽量把柿子和锅充分贴上。然后再盖上锅盖,小火加热炖制。注意不要添水。菜会很快就成熟,尤其是汤汁多的柿子。待锅内的柿子的汤汁充分出来后,就可以出锅了。注意不要加热过长时间,不然柿子会稀烂,影响口味。

没想到小小一盘苜蓿柿子,做工却如此的精细,姐当初在为我做这道菜时,或许已很熟练,并不觉得有什么难的,可在我眼里,已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份珍贵的关怀之情。我的命运是坎坷的,老天为我设置了很多障碍,可我又是幸运的,我遇到了太多关爱我的人,或许他们不介意我是不是能够回报他们一些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仅是举手之劳的事而已,可对于我来说,却是用金钱都买不到的东西,我感激于心,并时时激励自己,一定努力好好的生活,快乐的生活,做一个自己也能发光发热的人,让更多和我一样见不到光明的人,有勇气有信心好好地活着,这辈子真是遗憾哪,不能亲手体会一下做菜的滋味,不然,我定会爱上这道菜,它也将会成为我最拿手的一道菜,传递这道菜,推送这道菜,使每个人都能品尝到这道加了恩情作料的菜!

人真是古怪的动物,越不爱什么却偏要爱什么,像和自己较劲儿似的,我由最初闭着眼睛吞咽苜蓿柿子到如今居然喜欢上了这道菜,或许是为了将姐的恩情铭记于心吧,以此惊醒自己。

辍学,回到家后,母亲时常会给我做这道菜,它现如今也成为了我的最爱。不过,现在,吃起来,却有了两种味道:一、菜的味道;二、一种浓浓地爱的味道。

第2篇:苜蓿散文

苜蓿散文

四月初的一天,邻居在劳动时摘了一些苜蓿,回到家给我们分了一些,一再叮嘱我们说:“这是好东西,我费了好大劲才摘的,它富含维他命k,营养价值很高,一定要吃掉,一定啊!”我们睦邻友好,有了好的东西都会分享,我们收了苜蓿,一番感谢后,便谋划着用那种烹调方法享受这些稀有的苜蓿。

苜蓿在甘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喂养家禽家畜的,白银地区牲口喂养量少,因而本地人不喜种植苜蓿,工作生活在煤城这片热土十多年了,很少能吃到苜蓿,今看见绿油油的苜蓿,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小时候挖苜蓿和吃苜蓿的欢乐往事。

说起吃苜蓿,最美味的苜蓿莫过于初春时期新生苜蓿嫩芽。我生长在甘肃陇东,每年二月份左右,当微微的春风吹遍陇东高原的大地,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苜蓿芽便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地面,在向阳的地方初露姿容,它犹如一株三叶草一般舒展着绿油油、鲜嫩嫩的头颅,向顽皮馋嘴的孩子们招手,引诱着孩子去采摘它。于是乎,经不住诱惑的孩子用胖乎乎的小手去石头缝里,荒草窝里掐苜蓿芽,仔仔细细地,不让那些枯萎的野草混入鲜嫩翠绿的苜蓿芽中,边行边掐中,孩子们的四个兜兜渐渐鼓了起来,大一些的孩子动作比较麻利,当他们把苜蓿装满了四个口袋以后,看见小伙伴还在努力仔细地掐着苜蓿,便将自己装在口袋里的苜蓿往瓷实里压一压,继续掐,等回了家,鲜嫩多汁的苜蓿将它绿色的汁液染到了孩子们的衣襟上,少不了遭大人一顿爱怜的训斥,但当美味的苜蓿变成美食进入全家人温暖的胃里时,一切都显得那样甜美幸福,这便是初春第一茬苜蓿的味道。它在我幼小的胃里扎下了初春的第一抹纯美绿色的`希望与畅想,也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

在故乡,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块地用来种植苜蓿,苜蓿可以用来喂养家禽家畜,冬天还可以用干苜蓿代替草料喂养牲口,苜蓿产量高、耐寒、耐旱、经济实用,很受家乡人民的喜爱。苜蓿好成活,有再生能力,当我们掐去了它柔嫩的小头时,不出几天,春风又会将它的生命再次激活,它长得更是强壮了,等长高了,人们就会去收割,割一茬长一茬,一茬比一茬硬气,一茬比一茬高挑,一茬比一茬茂盛,这就是苜蓿的品格: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有不服输的精神、有朴实无华的外表,像极了家乡人的坚强勇敢、无私勤劳、敦厚善良的品质。

把苜蓿作为餐桌上的菜肴,吃起来就有些讲究了,不论头茬、二茬或多少茬的苜蓿,挑剔的人们只吃苜蓿刚长出来新叶茎的前三四节。苜蓿的吃法有多种多样:凉拌、清炒、烙饼、蒸菜疙瘩、做汤面等。若吃凉拌的,先用清水将苜蓿冲洗干净后,开水焯熟,再入凉水浸泡十余分钟以后味道就会更鲜,而后捞出沥干或用双手捏干水分,切上小葱花、红辣椒丝、蒜泥等后用热油一炝,顿时香味扑鼻,吃起来味道鲜美,爽口清脾,故乡人喜喝酒,用苜蓿菜来下酒亦别有情趣。

故乡人总会按照自己的爱好将苜蓿做出许多种花样来。陇东是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所以,苜蓿的做法大都与面食相辅相成。用苜蓿烙的菜饼蒸的菜馒头,那菜饼菜馒头雪白中透着点点晶莹的翠绿,当菜饼菜馒头从锅里冒着白晃晃的热气露出庐山真面目时,只一眼,就会让人馋涎欲滴,欲罢不能,而后,苜蓿特有的气味便随着你鼻翼的翕动猛烈地钻入到你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使人毫不忌惮菜饼菜馒头烫手的热量,抓了一个,用手倒换着,跳着脚,用嘴吹着热气,撕一口菜饼菜馒头扔入嘴里,嚼一嚼,那沁人心脾的苜蓿的本味便扩散到了你身体的各个细胞,使你情不自禁开怀大吃,直吃得弯不下腰才肯罢休,而且也不必担心菜饼菜馒头吃多了伤身体,因为苜蓿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美味解馋又治病,这便是家乡苜蓿对家乡人默默无闻的最美奉献,勤劳勇敢的故乡人如这耐寒又实用、朴实又幽默的苜蓿,骄傲自豪、热情奔放地生活在这片热土、生生不息。

人的一生,无论走过多少山水,经历多少磨难,忘记多少忧伤快乐,但在自己的心里,永远都会有一个温柔的地方,为故乡的记忆深情留存。当听到久别的乡音、闻到熟悉的味道、看见一件儿时的物件、梦见故乡的容颜、忆起乡亲们的憨实,这种感觉会更强烈温馨,我知道,那是一种刻骨铭心记忆的味道,这种味道让我时常感念故乡、感恩亲人、铭记根源。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苜蓿,承载记忆。一缕味道,荡气回肠。大千世界,唯有真情难忘,唯有铭刻家乡味道的记忆难以抹去。在这草长莺飞的四月天里,一束苜蓿让我的思绪又重回了一次故乡,让我的记忆在这桃红柳绿、蝶舞蜂鸣的日子里再度神游故土。

第3篇:偷苜蓿散文

偷苜蓿散文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各种植物,都已经开始发芽,麦子、油菜,还有各种蔬菜,就不用提,最让人回味的,还是苜蓿。差不多就在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零年中间,在那个艰苦的年月,生产队种的用来喂牲口的苜蓿,救活了千家万户百姓的生命,这要感谢大地,感谢万物,感谢大地的无私,感谢谢万物的恩赐。

苜蓿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俗称“三叶草”又名金花菜、草头(三叶草亦可称其他车轴草族植物),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是牲畜饲料。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三出羽状复叶,小叶小,有小齿,叶脉伸入齿端;托叶与叶柄合生;花小,组成腋生的短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萼齿近相等;花冠黄色或紫,旗瓣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近无柄,龙骨瓣钝,比翼瓣短;子房有胚珠多数,花柱短,扁或锥状;荚果旋卷,常呈贝壳状或弯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苜蓿花开散文

苜蓿花开散文

在甘肃环县一带的山上,苜蓿花漫山遍野铺展开,远远看上去,山坡变成微微的紫色。苜蓿花寓意:希望和幸福。

那天爬山,见到这些紫色小花很是欣喜,紫色的花簇摇曳在阳光下的风里,像是碧绿的毯子上点缀的紫色花饰。女人爱花,见到野花情不自禁地上手就摘,一把一把拢在怀里乐得屁颠屁颠的,忘了行路。

野山野花没人管,不会有人突然跳出来大喝一声:不许摘花!

我喜欢野山,更喜欢野花,自由得很。

曾经有个人给我出了一个对子,上联是:三月杜鹃,子规啼血映山红。上联一出,脑里子满山火红色的杜鹃花疯狂的燃烧着。满山坡的野花壮观得很!就像这苜蓿花一样蔓延了整个山梁。

我边走边摘,手里掐了一大把,抓也抓不住了,还是耐不住欣喜不停地摘花,老家伙要是看到了,一定说:贪念难除。

老三说:“别摘了,前面有的是。”我嘴上应承着,手上也没停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苜蓿柿子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苜蓿柿子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