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试题考点分析和专项练习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4-02 07:12: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文学常识试题考点分析和专项练习

文学常识试题考点分析和专项练习

一、知识要点与复习策略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作家和作品。了解小说的常识:小说的一般特点,小说的分类,小说的要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了解散文的常识:散文的分类,散文揭示中心的独特方式,散文的线索。了解诗歌的常识:诗歌的分类,诗歌的基本特点。了解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要注意几种文学体裁的不同特点,深刻领会散文的形散与神不散,要注意诗歌与小说的不同的分类方法,注意正确的分类。这部分知识需要记忆,但不宜死记硬背。可自己动手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涉及到的作家和作品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便于记忆。要结合具体课文的内容、特点记忆,这样记得具体,有形象感。这部分知识的测试,常常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或者判断其正误

二、几种特殊文学样式

1.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文学体裁。如:《皇帝的新装》。

2.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2.杂文:广义的散文的一种,一般是反映社会事件或社会倾向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论文。其特点是:①议论精辟;②形象鲜明典型;③语言生动幽默,尖锐深刻。

三、几种古代文学样式

1.说: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韩愈的《马说》等。

2.记:多记叙事件,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

3.铭:古代刻在器物上告诫自己或歌颂功德的一种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多是押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4.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5.序: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体,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赠序是古人专为送亲别友而写的文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试题解析

例1 下面对几种文体的有关常识叙述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和新诗。

B.散文这种体裁,精粹简练,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自然环境。

D.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

解析 本题考查文体的有关常识。C项对小说的三要素的表述,人物和故事情节这二要素是正确的,另一个要素应是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种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有助于表现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性格,而后者决定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主人公或悲或喜的命运。二者比较起来,社会环境更为重要,所以C项表述不完整。

例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就表达方式说,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黎明的通知》是抒情诗,《木兰诗》是叙事诗,《有的人》是说理诗。

B.“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剧本的特点是:①必须适合舞台演出,②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③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D.小说的情节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几部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学体裁方面的知识,其中A、B、C三项说法正确,而D项有误,题中把小说的情节误为记叙的六要素。小说的情节应该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例3 对下面四句话的出处和人物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藤野先生》藤野)

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今儿你欠我的帐,说到天上也要还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郑屠)?

C.“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贾雨村)?

D.“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我的叔叔于勒》克拉丽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课文中的内容和他们的作品中的人物掌握情况。它的重点放在对小说和戏剧的识别上,所以要认真审查每一项所给的内容,可以采用排除法解答此题。这道题的A项、C项和D项都是完全正确的。只有B项,“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今儿你欠我的帐,说到天上也要还呀!”是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逼迫杨白劳还债,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恶霸地主的语言。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是节选自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与《白毛女》毫无关系。应选B。

第2篇:文学常识练习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练习题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 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和《 》。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 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9、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 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 》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 ”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 》,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 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 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 ”、“ ”、“ ”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 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 》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 ”,“ ”,“ ”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 ”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 ”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 》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 》。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 与 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 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26、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 》一书后,才可去玩。

27、《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28、《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

29、鲁迅是 家、家、家。

30、鲁迅原名,字,后改名。

31、第一篇白话小说。

32、《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写于 年 月 日

33、《风筝》这篇文章中描写作者是在哪个季节放风筝?

练习题(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百草园 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 三 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活无常。

9、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 新学堂 与 旧学堂 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无常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 藤野先生 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范爱农。

26、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一书后,才可去玩。

27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 件事。28的怀恋 29想 革命 30寿 豫才 周树人 31狂人日记》 32,1926 10 12 33.冬天

第3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专项试题练习【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精选专项试题练习【1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光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字敏轩,选入本册书目的是《范进中举》。

D.《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表:古代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考点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考点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考点,欢迎查看!

中国古代文学

1.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他是春秋时代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和思想主张收录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之中。

2.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逍遥游》。

3.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人独立创作诗歌的开始,他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叫楚辞,又叫骚体诗。他用这种诗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另有代表作品《九歌》《九章》《天问》。农历五月初五是他的纪念日。

4.我国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教育家是荀子,原名荀况,代表作品是《劝学》

5.我国第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文学常识试题考点分析和专项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学常识试题考点分析和专项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