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对联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4-01 07:13: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讽刺对联

讽刺对联

讽刺与幽默常常象是一对孪生兄弟,讽刺中含幽默, 幽默中又带讽刺。对联中运用了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可以淋漓地喜笑怒骂,可以善意地批评规劝,使人读了之后,有的 令你解颐,有的令你捧腹;或如骨鲠在喉,或如芒刺在背。

一、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有屁无捐。

郭沫若同志十四岁离家去乐山读书,进城时见到守门官 吏衙役对老百姓敲诈勒索,挑一担粪要捐一个铜板。激起了 少年心中的愤怒,写了一副讽刺和揭露兼有的对联:“自古未 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

二、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据清代文廷式《闻 尘偶记》记载,中日甲午战争和议成后,慈禧太后粉饰太平, 大庆万寿,有人在城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 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既而社会上又传出一副对联:“台 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两副对联对慈禧太后一 边卖国,一边庆寿的可耻行径做了多么辛辣的讽刺。

三、

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抗日战争胜利后,名画家吴湖帆讽刺汉奸梁鸿志、吴用 威的对联:“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此联用两个历史故事的四个人名:孟光是梁鸿的妻子,封建 时代有“举案齐眉”的佳话;吴用是宋江的军师,人称知多星。 此联之巧,在于嵌字自然天成,还颇有点歇后语的味道,道 出了这两个汉奸的丑恶灵魂和无耻面目。

四、

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民主革命时期,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郭亮,看到广大人 民群众生活在饥饿苦劳之中,便写了一首很通俗、很锐利的 白话诗,题目是《问问社会》。这首诗很快就传开了,不久, 传到了当地自治局长那儿,于是,郭亮被传去训话。郭亮出 来以后,便动笔写了一副对联,贴到自治局长的衙门上:“鱼 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 道何在,公理何存。”这是一副讽刺性很强的对联,它有力地 鞭挞了自治局长一类的官老爷们,讽刺他们只知鱼肉人民, 吃喝玩乐,不过是一群猪狗王八。

五、

造成东倒西歪屋;

用尽贪赃枉法钱。

清代有个叫蒋伯生的,在外做官,很刮了一些钱财,后 罢官回乡,盖了一座园子。他的弟弟看不下去,便在园成之 日,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造成东倒西歪屋;用尽贪赃枉 法钱。”这位蒋大人见了这副对联只好干笑而已,他还能说什 么呢?

六、

一木焉能支大厦;

欠金何必起高楼。

清代有个长沙巡抚叫陈本钦,在任职时忽然提出要修自 己的书院和楼房,于是他巧立名目,募捐纳税,一番搜刮。 待完工之时,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一木焉能支大厦;欠金何 必起高楼。”联中的“一木”、“欠金”是将本钦二字拆开,用对 联形式给予讽刺。

七、

乌不如人,胸中只少半点墨;

军无斗志,身边常倚一条枪。

清代有个叫乌达峰的尚书和一个叫恽次远的学士,一同被派 到浙江主持考试。可是这位乌尚书是一肚子草包,那位恽学 士又是个大烟鬼。有人为这两位官人题了副对联:“乌不如人,胸中只少半点墨;军无斗志,身边常倚一条枪。”这是以乌、 恽二姓做文章,用讽刺的笔调将二人的神态活灵活现地描绘 出来。

八、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苦是;——秦桧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王氏

害死岳飞的秦桧是个千古遗臭,万人唾骂的卖国贼,在 西湖岳坟的对联中被人们斥为佞臣。清代的阮元曾经模仿秦 桧夫妇二人追悔的`口气写了副对联,贴在岳飞庙前铁铸的秦 桧与王氏的像上:“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苦是;啐!妇 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幽默里含讽刺,风趣中有痛斥, 连阮元本人以后谒岳飞庙时见了这副对联还不禁失笑呢。

九、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他还是一个题对 联的里手。有一次他到镇江金山寺去游览,寺里管招待的和 尚见他衣着简朴,以为不过是个普通的游客,便随便地说了 声:“坐,茶。”后来看见他挺仔细地欣赏墙壁上的书画,心 想这个人大概不是一般的俗客,就稍为客气地招呼说:“请坐, 泡茶。”并且走上前去请教姓名,当他得知是当今大名鼎鼎的 画家郑板桥时,就赶忙张开笑脸、毕恭毕敬地逢迎说:“请上 坐,泡好茶。”后来当郑板桥要告辞离去时,和尚拿出纸墨笔 砚,想请他为金山寺题副对联,郑板桥并不推辞,含着微笑 拿起笔来,在纸上书写了下面两行字:“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郑板桥这副对联是对社会上包括和尚在 内的那些看人下菜碟的势利小人的讽刺,也是对那种趋炎附 势的恶劣的社会风俗的针砭。

十、

与鬼为邻;

望洋兴叹。

一九00 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当时,清朝政府中有个 大臣叫徐桐,他的府第离东交民巷(当时各外国大使馆所在 地)很近,他是一个顽固派,有严重的排外思想。他曾写了 一副对联以自嘲:“与鬼为邻;望洋兴叹。”可是,就像这样 的一个顽固派,后来也在崇洋媚外,卖国投降中自杀了。

十一、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古时候有个叫解缙的,因为年青而有才,所以当时朝廷 里有的老臣颇为看不上眼,总想找机会教训教训他。在一次 许多臣僚参加的宴会上,有个上了年纪的大臣出了一句上 联,并提出要解缙当场对出下联来,这句上联是:“二猿断木 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句)?”解缙知道这个老家伙是想 当着众人挖苦他一顿,他怎么会肯甘拜下风呢?于是解缙稍 加思索,很快对出下联:“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生怎能出蹄 (题)!”当解缙的下联一出口,立刻引得在坐的人哄堂大笑, 那个老臣也被搞得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第2篇:对联的讽刺与幽默

对联的讽刺与幽默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一,讽刺时事:1924年6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校门口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人斯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黄埔军校蜕化成为谋取名利的终南捷径,有人将对联改为:升官发财莫往他处,贪生怕死请人斯门1949年4月1日,南京各大专院校举行大规模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争自由、争民主、争人权”示威游行,遭到当局血腥镇压,致使学生死伤多人。几天后在中央大学召开的追悼会上,挂起了一副无字联,写满了触目惊心的标点符号:?,??,???,!,!,!!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喊得最响的口号是“民国万岁”“天下太平”。很多县党部以此为对联。刘师亮略改两字,便成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抗战时,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当时的陪都重庆,官僚机构林立,特警横行,民众叫苦不迭。重庆一小土地庙贴出一幅讽刺联:婆婆莫擦摩登红,谨防特务打主意公公要留络腮胡,免得保长抓壮丁一些保守人士所撰讽刺时事的对联,现在读来同样令人忍俊不禁。清廷设同文馆,有保守分子作对联(据翁同和日记同治六年即1867年2月13日日记):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又载(2月24日):其

一、未同而言,斯文将丧其

二、孔门弟子,鬼谷先生清李伯元《南亭四话》记载,清末办新式学堂,一私塾老先生极为不满,作联曰:大学堂,小学堂,不大不小中学堂,学剪辫,学改装,学来了半人半鬼中教习,西教习,不中不西华教习,教自由, 教革命, 教出些无父无君

二、讽刺人物:郭嵩焘作为大清朝的第一个驻外使节,出使英国,朝野一片骂声,甚至被视为汉奸。家乡湖南有讽刺联曰: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苏昆名丑杨三在演白蛇传时,讽刺李鸿章的卖国行为,后被李迫害致死。民众十分气愤。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李二先生。张佩纶以马尾之败遭谴戌,李鸿章把自己的幼女嫁给张。新婚之日,有人作对联嘲曰:三品功名丢马尾,一生艳福仗娥眉另有一联并嘲张佩纶、张之洞和陈宝琛:八表经营,也不过山西禁烟,广东开赌三洋会办,请先看侯官降级,丰润充军张之洞爱说“经营八表”之类的大话。侯官指陈宝琛,丰润指张佩纶(二人的籍贯所在)。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撰联讥讽康有为: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联末隐去了“妖孽”,下联末则隐去了“贼”字,两联末尾凸现了“有为”二字,隐含骂康为“国贼”、“妖孽”之意。而王闿运去世,有人为挽联打趣(王与其佣人周妈感情特殊,联中七里铺即为周妈故居):讲船山学,读圣贤书,名士自风流,只怕周公来问礼登湘绮楼,望七里铺,美人今宛在,不随王子去求仙近代人物,袁世凯可谓一代枭雄,只因逆时代潮流而行,落得千秋骂名,对他的讽刺对联举不胜举。“洪宪”复辟时,一派浊浪滔天、群魔乱舞的景象,一联概之日:洪水横流,淹没汉满蒙回藏宪章文武,尽是公侯伯子男福州某报曾刊出讨袁征联:或入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園”字出“袁”入“或”为“國”字,表达了国人驱逐窃国大盗、恢复中华民国的强烈呼声。不久袁氏复辟失败病殁,有人模仿老袁的口吻对出下联:余临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袁世凯过50岁生日时大摆宴席,演剧庆贺。有一位名士拍马屁,给他献上一副寿联:戊戌八月,戊申八月我佛万年,我公万年戊戌(1898)八月,是袁世凯出卖光绪和维新派开始得势的日子,戊申(1908)八月,是袁的50岁生日。我佛,指老佛爷西太后,我公,当然是指袁世凯了。然而好景不长,两个月之后慈禧就一命呜呼,袁也被罢官免职。有一位祝鸣元,便在此基础上改了几个字:戊戌八月,戊申十月我佛今年,我公明年意为你老袁从戊戌八月发迹,到戊申十月下台;老佛爷今年命归西天,你怕也熬不过明年了。王闿运撰联抨击袁世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袁世凯死后,有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意为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又: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举国情狂,情狂情狂情情狂上下联均是模拟锣鼓的敲击声。“当”拟小锣声,“庆”拟小钹声,“情”拟大钹声,“狂”拟大锣声。从内容上来讲,“普天同庆”当然应是“当庆”,“举国情狂”,“情狂”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情狂”二字是贬义,又指男女苟合,用在窃国大盗袁世凯及其追随者身上很合乎情理。还有人拟了这样一幅讽骂挽联:毋人负我,宁我负人,惟公善体斯意不能留芳,亦当遗臭,后世自有定评袁世凯帝制美梦化为泡影,在四面楚歌声中一命呜呼。当时有报纸曾刊载两副对联:其

一、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其

二、鹿逐中原,浩劫遍及廿二省龙飞何处,伤心惟有十三人六君子,指当时为袁世凯称帝效犬马之劳的“筹安会六君子”,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二陈汤:是指陈树藩、陈宦、汤芗铭。时陈宦为四川督军,陈树藩任陕南镇守使,汤芗铭为湖南都督。“六君子”和“二陈汤”本都是中药名,此处用于联中,既是巧合,又语带双关。“二陈汤”中尤以陈宦当时积极劝袁世凯当皇帝最为积极,深得袁信任,被派往四川坐镇。可是,当蔡锷在云南举起义旗后,“二陈汤”相继发表宣布“独立”的文电。陈宦还特别声明“与袁氏个人断绝关系”。袁世凯接到此电,如五雷轰顶,茶杯掉地粉碎,人从座椅上滑跌到地上,从此卧床,直至一命呜呼。据说其临死最后一句话是:“他害了我!”有人说这个“他”是指杨度,有说指陈宦,也有说指袁克定。总之,袁之死,“六君子”鼓吹帝制是起病之因,而“二陈汤”通电“独立”是丧钟。汪精卫是近代中国头号汉奸。当时有人以其姓名,作了这样一副对联:白费精力,有碍卫生横批:一片汪洋旧时讽刺贪官污吏的对联很多,如:早去三朝天有眼,迟走几日地无皮这是四川祟庆县百姓为县长叶某所立的劣政碑联。有条(金条)有理,无法(法币)无天大胆揭露了富人把持法律,穷人无处申冤的不平世道。清时,民间流行一幅讽刺县太爷的对联:县老爷做生,金也要,银也要,票子也要,红黑一把抓,不分南北。小百姓该死,谷未收,麦未收,豆儿未收,青黄两不接,送啥东西。

三、讽刺封建迷信:民间流行不少讽刺封建迷信的对联,如今读来,仍不失风趣幽默,又引人深思:经忏可起生,难道阎王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贪官!何不将手双垂下,抹得人间一样平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奉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我若有灵,也不至灰土处处堆,筋骨块块落。汝休妄想,须知道勤俭般般有,懒惰件件无。四川新都宝光寺有一幅流传极广的对联,劝人要思想开朗,处世豁达: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白马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庙,有这样两副对联:其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其二: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

四、讽刺抽大烟(鸦片):门前债主雁行立;室内烟人鱼贯眠这是解放前烟馆的真实写照。还有人在某大烟馆门前题写一副楹联:因火成烟,若不撇下终是苦;官舍为(舍+官),入能回首便成人这是一副拆字联,从字义看,规劝那些抽大烟者,及时醒悟,还可以重新做人。上联指出,执迷不悟,将永远受苦;下联指出,迷途知返,则一片光明。一正一反,互为紧扣。巧嵌烟馆二字,辛辣讽刺,不可多得。《新编对联大全》中亦收有一联,拆法与上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因火成烟,若不撇下终是苦;欲心为欲,各宜捺住早成名似乎是在玩文字游戏,诚心规劝将烟撇开,将欲按住。上联意思一目了然,若不停止吸鸦片烟,到头来还是自己受苦。用的是假设判断句式。下联意思更为有趣,捺住欲火不放纵才能早日功成名就。全联喻意戒烟、节欲,在当时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奇联妙对》载题某鸦片馆联:任凭尔能说能行,到此大瘾发时,还有力否须知我不赊不欠,且把长枪放下,快数钱来近代《巧妙对联三千副》有嘲谑吸鸦片烟瘾嗜好者联:一榻长眠,哪管他地裂山崩,海枯石烂半生虚度,总有日烟消火灭,灯尽油干与祖宗呼吸相通,方是香烟一脉叹子孙诗书未读,也知灯火三更好一个“灯尽油干”“一榻长眠”,哪还有心思读书,君不见到头来“只剩下几寸囚毛,半抽肩膀,两行清涕,一副枯骸”,不久老命呜呼。惨不忍睹,悲哉,哀哉。有一好事者为某烟友挽联,语言诙谐有趣,令人寒噤,摘录如下:鸦片正相因,问君何故丢枪,遽骑瘦鹤;龙潭原不远,愧我未亲扶柩,怕拉肥猪旧时“拉肥猪”乃指绑票也,枪者烟枪也,柩者棺材也。联句调侃俏皮,幽默酸楚,淋漓尽致,一针见血,虽达不到催人泪下的最高意境,但不乏催人警醒之功效。给毒品“瘾君子”画像:孤魂灯,照着宿头乌龟,不慌不忙,安心上当哭丧棒,抵着弓背猴子,吃来吃去,讨口下汤描写“瘾君子”的结局: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还有一副模拟大观楼长联:五百两烟泥,赊来手里,价廉货净,喜洋洋兴趣无穷,看粤夸黑土,楚重红瓤,黔尚青山,滇崇白水,估成辨色,不妨请客闲评。趁火旺炉热,煮就了鱼泡蟹眼;正更长夜永,安排些雪藕冰桃,莫辜负四棱响斗,万字香盘,九节老枪,三镶玉嘴;数千金家产,忘却心怀,瘾发神疲,叹滚滚钱财何用,想名类巴菰,膏珍福寿,种传罂粟,花号芙蓉,横枕开灯,极尽平生乐事。尽朝吹暮吸,哪怕它日烈风寒;纵妻怨儿啼,都装作天聋地哑,只剩下几寸囚毛,半抽肩膀,两行清涕,一副枯骸。

第3篇:讽刺

学习“讽刺”艺术语言的鉴赏

“讽刺”《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初三《差不多先生传》是运用讽刺来表达作者感情的典型文章。品味和鉴赏语言就离不开对讽刺的解读,是学生理解本文的难点。品味解析讽刺的语言特色有助于学生学习运用,对写作教学也会起到助推作用。

一、教学设计

1、利用基础问题导入语言品味,引导学生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

2、通过圈划典型语句引导学生沉浸文本,体会语言特色。

二、教学步骤

1、提问:对差不多先生的生活态度,作者是持肯定还是否定态度?(要求学生在文本中找到依据并圈划具体语句)

2、品味语句的含义,解析讽刺的特点和色彩。

(1)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2)真是一位有德行的认„„叫他做“圆通大师”(3)无数无数的人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讽刺流行语

0

1不嫉妒,不迎合,有话聊,不尴尬。

——两个人相处的最佳状态

02

1.你这病很严重;2.但是还能治;3.不过需要很多钱。

——医生的三句话能 让你感受到人生的波澜起伏

03

西游记告诉我们,凡是有后台的妖精都被接走了,没后台的都被一棒打死了。

——西游记新解

04

女人就像股票,本来看好的股票买到手就一个劲儿下跌,以前看不到的弱点和缺点都暴露出来; 一旦抛出去,到别人手里又变得那么可爱。

——男人评价女人

05

啥叫抢红包,就像过去旧社会,财主老爷站家门口抓把铜板往外一扔,一帮叫花子抢得满地乱滚,财主老爷哈哈大笑。

——别把好运气都用在这上面

06

学了二十多年的对错,却发现现实只讲输赢。

——事物是彩色的,并非只分黑白

07

听说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天摸150次手机,我笑了:怎么可能?

明明就一次,睡醒拿起,睡前放下。

——网友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讽刺双簧

(甲上场,对观众作揖抱拳,乙在后台出声音)

乙: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在此,我代表我二人祝在座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国税事业万事如意!主持人:哎?怎么就来了您一位啊?你的搭档**呢?

乙:他不就在这吗?(甲手指地面,指自己)

主持人(四处看看):没有啊?

乙:他不是一直在和你说话吗?

主持人:和我说话?没有吧?

(乙上场,边走边说)

乙:我不是一直在和你说话吗?

主持人:噢,敢情一直是你在和大家说话啊!

甲:哎,这所谓双簧呢,就是一个人在前面演,乙:一个人在后面说,甲:要表演得天衣无缝,乙:就得跟一个人似的。

甲:我们合作这么长时间,都是我在前台出形象,乙(跑到甲身后):我在后台出声音。

主持人:哦,那请问你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节目呢?

乙: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最新创作的双簧——《双面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讽刺幽默语录

篇1:论《围城》中幽默与讽刺的语言艺术

论《围城》中幽默与讽刺的语言艺术

摘 要:钱钟书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围城》的语言之所以具有幽默讽刺的鲜明特色,这主要得益于叙述语言自身的幽默俏皮。本文试从《围城》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心理描写以及无锡方言等四个方面对钱钟书语言艺术进行探讨,通过作者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的语言表达,展示出作者对人性、人生和人类的体察与思考。钱钟书在他的《围城》中,以幽默的、独树一帜的语言使作品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它是不可多得的汉语言艺术珍品,成为令后世敬仰的语言艺术典范。

关键词:《围城》;小说;幽默;讽刺;语言

the theory of fortre besieged in humor and irony art of language k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讽刺对联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讽刺对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