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做家务》教学反思
《做家务》教学反思
《做家务》教学反思
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了解,教材创设摆筷子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学具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双安适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探索的结果填入表格,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准备。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从生活中引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这节课里,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解决9双筷子是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数学,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从编制2的乘法口诀到记忆2的口诀,自始自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老师只是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引领性问题,如:要想记住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好办法?怎样很快地记住2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归纳记忆的方法。2的`乘法口诀可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等,?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归纳记忆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与生活,数学应用与生活,宏观上引领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向,整堂课保证了学生探究活动的高效性。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从课的引入,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在家帮助过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会让我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小明和你们一样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等,让学生感受劳动是光荣的,无不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
第2篇:小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小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掌握2的乘法口诀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课堂开始我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小明摆筷子的情境,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但是在编制“二五一十”时,我想让学生发现这句口诀中同时涉及到“2”与“5”,在今后的口诀中都可以掌握此方法,但是,学生似乎有点依赖性的每次加2,而忽略了整个算式,造成学生实际性的掌握不扎实。
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再编制口诀时,我发现还是有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差,没弄清“一双”和“一根”,会给“每位客人”一根筷子。在完成练习册仍是没有注意到“一双筷子”需要“2根筷子”。
在细节上的教学,我还是应该好好引导孩子认真审题并思考,争取每个孩子都不会有些粗心的小毛病。
第3篇:做家务的教学反思
做家务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做家务“白碗筷”具体生活情境导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伴交流,培养了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巩固了新知,拓展了思路。
第4篇:小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掌握2的乘法口诀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课堂开始我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小明摆筷子的情境,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但是在编制“二五一十”时,我想让学生发现这句口诀中同时涉及到“2”与“5”,在今后的口诀中都可以掌握此方法,但是,学生似乎有点依赖性的每次加2,而忽略了整个算式,造成学生实际性的掌握不扎实。
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再编制口诀时,我发现还是有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差,没弄清“一双”和“一根”,会给“每位客人”一根筷子。在完成练习册仍是没有注
第5篇:《做家务》课程教学反思
《做家务》课程教学反思
《做家务》课程教学反思
《做家务》一课我主要是采用通过小明帮妈妈摆碗筷的情境引入,以解决筷子有多少根的问题。本课的导学目标是1.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2.探索出记忆2 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掌握2的乘法口诀。3.能够借由编制2的乘法口诀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相对的,本课的重点是能够编制并掌握 2的乘法口诀;难点是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一节课下来,我能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设计出适合我班孩子学习的教学方法,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但是相对的也有些不足的地方。
在整节课里,我由小明家来客人小明帮妈妈做家务引入到课题数筷子中去,再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小棒代替筷子来摆一摆,然后再根据自己摆的筷子来完成书上第14页的表格。完成表格了再引导学生说出筷子是几个几。如:
第6篇:《做家务》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
《做家务》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家务》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家务》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本课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培养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本堂课,我尝试大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探
第7篇:北师大版《做家务》优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做家务》优秀教学反思
关注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本课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培养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本堂课,我尝试大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出2的乘法口诀。
如:1双筷子有几根?(学生:2根)里面包含有几个2?(1个2)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2=2
能编出口诀吗? 1个2就是:一二得二。
2双筷子有几根?(学生答:4根。)里面包含有几个2?(2个2)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2=2
能编出口
第8篇: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复习5的乘法口诀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复习旧知时,有意识的询问学生如果不记得其中一句口诀应该如何解决,学生能道出联系上句或者下句口诀的答案来推算。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做家务》主题图,由于摆碗筷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讲起来学生并不感到陌生,还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究竟摆碗筷和学习数学有什么联系呢?我和学生共同探究了1、2、3分别乘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剩下的口诀我请每位学生把所需的筷子数填在表格里,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让他们边摆边填表,1双2根,2双4根……再利用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并根据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记忆口诀方面,我先让学生找出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记忆,再请学生以集体背、对口令等方式记忆口诀。突出了从数数——填表——列式——编口诀——记忆口诀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