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31 07:15: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教学目标

设计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教学方法

设计

1、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2、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争取学得主动,学有收获。

3、安排质疑环节。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

二、感悟读诗并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2)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和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3)再把生字放入诗中识字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在交流中老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在两首诗的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第二首诗中“含”的意思在全诗中至关重要,对学生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堪称难点。在教学中,对“含”字的理解要走几个回合。“含”的本意是包含,但理解至此只能是本义,教师要帮助学在字的本义与诗句意境的融合中加深对“含”的认识。根据图画想一想诗人的位置,想一想诗人凭窗眺望的情境,从而升华对“含”的认识。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简介作者。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题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三、示范讲解指导书写生字。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书空。

四、朗读感悟并识字。

程序基本同上节课。(略为改动:先让学生感悟读,不要看图,通过读诗想象图画,然后再看课本上的图进行品评。)

五、指导书写。

六、总结

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首诗中引情入境,激情朗读,大体可分五步:第一,自读自学诗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感知瀑布的气势;第三,学生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依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出气势;第四,欣赏有关庐山瀑布景象的录像片,诗画结合,引导学生融入意境;第五,结合图像及理解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

在古诗教学中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资料。课后,收集两位诗人的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五、指导书写

“遥”、“瀑”写得左窄右宽。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

练习用钢笔描红。

六、再读诗句,说说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

2、通过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七、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2)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八、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练习背诵。

九、指导书写。

“鹂”左右结构,“鹭”上下结构,写时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十、总结

课后反思两首古诗相比,《绝句》比《望庐山瀑布》要简单易懂,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我侧重于让学生学习领略《望庐山瀑布》中所描绘的美景和诗人热爱大自然,欣赏瀑布的气势宏大的激情,重点指导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及诗人用词的精妙,在教学《绝句》一文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更鼓励学生动脑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色,并把自己想到的大胆地画一画,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只是在品味“疑似”这一词时,我只要求学生能说出 “疑似”是什么意思,诗人用这个词的好处就可以了,并没有深入去将“疑似”和“好像”轮流在诗中替换比较。

第2篇: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一单元园地一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一单元园地一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方案(一)

年 级

一(4)

课 题

识字一

课 时

2

设计者

李丽华

执 教 者

李丽华

执教日期

教材简析

本园地共有4个板块:“我的发现“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语言、练习朗读,练习书写基本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口语交际”是通过音乐的引导,使口语交际有了凭借,并与前面所学的课文相互呼应;“展示台”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了解汉字的组字规律。初步掌握汉字的识字方法。并能积累词语。

情感

价值观

1、正确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春天果园美丽

教学关键

小组讨论,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讨论结果,向大家汇报。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中人物语言)生字卡片。

音乐歌曲《春天在哪里》

课外延伸

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课后反思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环

过程设计

一、我会认

1、课件出示“我的发现”今天我们又来发现些什么呢?来看看吧

2、交流发现

3、总结:掌握了这一识字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认识很多的字。瞧!

用这种方法你又认识了哪些字。

4、出示(平、方、齐)这一组字。你能猜出右边字的读音吗?

5、出示换一换的一组字,请小朋友讨论有什么发现。用以上的方法,你能认识多少字呢?

6、以“油”为例,依此类推猜猜“铀 柚 鼬”的读法

7、总结换偏旁识字的方法。

二、日积月累(我会读)

1、出示“日积月累”这一组词语,你又有什么发现。

2、说说这样的四字词语。

3、“百花盛开、五颜六色”这两个词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你能说说有数字的词语吗?

三、我会写

1、小朋友真能干,掌握这么多识字方法,又记住 了这么多有趣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跳跳,演演柳树醒了。

2、课文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柳树醒了,春天来了——

3、写一写:春天来了,小朋友们长高了。

4、你还能说说“春天来了,什么也长高了?”

5、你能写一写吗?

第2课时

教学环节

过程设计

一、读读背背。

1、春天是个非常热情大方的姑娘。她把她的美丽毫无保留地送给大地的每一个孩子。瞧!她把美丽送给了谁?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

·指名读,正音

·分小组练习朗读

3、你认为春姑娘把美丽送给了谁?我们给课文取个名字吧!语?

4、扩展练习:我也能来说一首。

1、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果园,果园成了花园。春天还悄悄地来到了哪里?

2、揭题《春天在哪里》

春天到底在哪里?

二、口语交际

一、唱春天

教师播放有关春天的歌曲,学生自由跟唱,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口语交际。

二、看春天、听春天

1.一年之际在于春,古今中外的人都赞美春天,你知道哪些词是描写春天的吗?(学生说几个词,教师板书。)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词语和句子,请大家快速记几个,一会儿说话时用上一些。(学生看大屏幕,边读边记。)

2.教师出示春景图课件,学生仔细观察、倾听,然后同桌互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3.除了刚才看到的和听到的以外,在春天里,你还发现了哪些变化?四人一组,交流自己看到的春天,收集的图片或画的图画,说后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三、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

1.学生动手贴、画春景图(可以课前布置学生画春天,以便课上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口语交际。),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可自主选择合作伙伴,选贴画材料,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也可以独立做画,画出美丽的春天。

2.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内容。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然后把作品放入自己的成长袋中。

第3篇: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

年 级

一(4)

课 题

识字一

课 时

2

设计者

李丽华

执 教 者

李丽华

执教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采用识记相反的词的方法来学汉字,正确认读“矮、瘦、暗、丑、闲、旧”六个字。

2、准确认读26个汉语拼音字母,为用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了解大脑和双手的用处。通过猜谜活动,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

4、进一步发现一字多义的'情况。

5、通过自主识字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多渠道识字的习惯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会认6个字,准确认读26个汉语拼音字母

2、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难点:通过猜谜活动,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纸条(上面有学生自己写的谜语)

数学、音乐、美术书

资料链接

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方案(一)

年 级

一(4)

课 题

识字一

课 时

2

设计者

李丽华

执 教 者

李丽华

执教日期

教材简析

本园地共有4个板块:“我的发现“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及知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里意思不同;“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词语的同时巩固生字,同时会背一首小诗《鞋》;“口语交际”是通过活动使口语交际有了凭借与识字2的课后要求呼应;“展示台”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的方法。

初步了解多义词。

能积累词语。

熟读背诵《鞋》

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情感

价值观

通过朗读《鞋》和口语交际,体会到家庭的亲情,愿意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年 级

一(4)

课 题

识字一

课 时

2

设计者

李丽华

执 教 者

李丽华

执教日期

教材简说

本次园地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四块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

1、引导学生发现按偏旁归类识字和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积累反义词,巩固学过的生字。

能力

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情感

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体会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3、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我的发现”一题中的五个生字,并能运用巧妙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引导学生发现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一单元识字1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一单元识字1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二、课时总设计

年 级

一(4)

课 题

识字一

课 时

2

设计者

李丽华

执 教 者

李丽华

执教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会认13个生字,特别要读准“柳、冰、丁、百、争、鸣”,识记“复、争、舞”

能力

目标

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情感

目标

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产生寻找春天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难点:通过朗读韵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

课件及生字卡片

三、分课时设计:

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

过 程 设 计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识字

三、学习韵文

四、书写“丁、冬”

五、学习运用。

播放音乐,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小朋友们,瞧,可爱的小燕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方案(一)

年 级

一(4)

课 题

识字一

课 时

2

设计者

李丽华

执 教 者

李丽华

执教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的方法。

初步了解多义词。

能积累词语。

熟读背诵《鞋》

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情感

价值观

通过朗读《鞋》和口语交际,体会到家庭的亲情,愿意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多义词。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中人物语言)生字卡片。

让部分学生课前画一画小手。

课外延伸

回家做一件关心体贴长辈的事。

课后反思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方案(二)

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

过程设计

一、我会认

1、呈现第1题:“我的发现”读读这些字,你有什么新发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