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学诵读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31 07:15: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国学诵读

1、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8、出塞词

一首描写晚唐时期唐军与吐蕃作战收复领土的现实史诗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9、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渔家傲·秋思

北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11、从军行

唐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2、从军北征

唐代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13、从军行

唐 王昌龄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14、少年行

唐 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今译] 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

15、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6、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17、燕歌行

唐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8、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第2篇:国学诵读

国学诵读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篇》)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篇》)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里仁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篇》)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篇》)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篇》)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子路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罕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篇》)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篇》)

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篇》)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篇》)

孟子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梁惠王上》)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公孙丑上》)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尽心上》)

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公孙丑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公孙丑下》)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上》)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滕文公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滕文公上》)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告子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娄上》)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离娄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告子上》)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庸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同“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曲礼》)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运》)

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上经坤》)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系辞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象传》)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风•周南•关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国风•王风•黍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国风•周南•桃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国风•郑风•子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小雅•鹿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卫风•氓》)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旻》)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小雅•何人斯》)

尚书

诗言志,歌永(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官》)

史记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报任安书》)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史记•留侯世家》)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列传》)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郦生陆贾列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淮阴侯列传》)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秦始皇本纪》)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八十一章》)我恒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七十八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之能与之争。(《二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三十三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庄子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养生主》)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知北游》)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知北游》)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秋水》)

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列御寇》)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骈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知北游》)

下载经典国学诵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典国学诵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