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赏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31 07:14: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赏析

《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赏析

《戏赠元九、李二十》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经典诗词,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

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

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

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

新排十五卷诗成。

【赏析】

元和十年(815)诗人白居易因在朝中直言不阿,作讽谕诗针砭时弊,触怒了权贵,从而遭谗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在这段时期里,诗人极为苦闷,从他写给好友元稹的书信—— 《与元九书》中看出,诗人专门对自己半生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做了全面的总结与回顾,他痛苦,愤激,但对自己的追求并不后悔,认为“诗人多蹇”,自古如此;前辈的李、杜亦穷悴终身,“今之迍穷,理固然也。”自己虽在政治宦途上遭挫,但多年来所创作的几百首诗文却足以自矜。于是,他“检讨囊帙”,将约八百首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编成十五卷,集成后题了这首诗。诗题称“戏赠元九,李二十”,前者指元稹(微之),后者指李绅,都是诗人白居易的好友。可见,此诗既是诗人为自己的诗集题记,又是赠友之作,而且是“戏赠”,即兼有与友人戏谑的意思。全诗八句,诗人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创作用心。《长恨》指诗人于元和元年创作的著名长诗《长恨歌》。此诗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中对唐玄宗的重色误国进行了某些讽刺,所以他自认其诗有风人之情,美刺之旨。《秦吟》指诗人于贞元、元和之际创作的一组反映民间疾苦的著名讽喻诗——《秦中吟》。“正声”,指《诗经》中的“雅诗”。《诗·大序》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雅诗中有许多政治讽刺诗。白居易特意列举出了自己的这些作品,意在表明自己的'以诗歌干预现实的思想和自己成功的实践。

诗第三、四两句下,诗人曾分别自注:“元九向江陵日,尝以拙诗一轴赠行,自是格变。”又注:“李二十尝自负歌行,近见余乐府五十首,默然心伏。”

元稹写诗乃受到白居易的启发,李绅、白居易同作乐府,但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后来居上,令李绅自叹弗如,这里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人称“短李”),又故称曰“偷”、曰“伏”(即服,服气),都朋友之间的戏辞,由此也可见元、李、白三诗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诗中接着写“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这是诗人结合自己命运遭际的牢骚话。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

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白居易后来在与遭谗被贬的好友刘禹锡会面时,曾即席赋诗相赠,其中有诗云:“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虽是就诗人刘禹锡的遭遇说的,但也是发诗人自己的心声。最后,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

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是自矜自许,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不平、辛酸和自嘲,当然也不乏对自己才能的自豪。从整个诗的风格来看,可以说是亦庄亦谐,名曰“题卷”,而不拘泥于记事;称为“戏赠”,并不仅是戏言。全诗对仗工整,又一气呵成,寓深意于轻松调侃之中,读后令人深思,令人叹服。

第2篇:《戏赠元九、李二十》鉴赏试题及答案

《戏赠元九、李二十》鉴赏试题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试题答案:

14.【答案】CD

【解析】试题分析: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误;D项整体表述错误,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故选C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意思对即可。

第3篇: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全诗赏析

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全诗赏析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秋雨中赠元九

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①元九:元稹行九。《秋雨中赠元九》是一首七言绝句。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这两句是说,青苔地上落满红叶,秋天的`悲凉气氛,实令人不堪忍受,何况又是凉风劲吹,晚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白居易《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阅读答案

白居易《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阅读答案

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阅读答案及赏析

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雨中赠元九

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①年。

注①二毛: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

1.诗歌第一、二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3分)

2.诗中“不堪”二字,是“不能承受”的.意思,作者不能承受的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本诗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以哀景写哀情,(1分)用“落叶”“青苔”“凉风”“暮雨”描绘了一幅悲凉的秋天暮雨图,(1分)共同营造了一个凄凉悲苦的意境。(1分)

2.不能承受悲凉之景;(1分)不能承受与元稹分离的孤独之情(或对元九的深切思念之情。);(1分)不 能承受年华易逝,白发丛生。(1分)

作者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诗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巩县(今河南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