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道上》 阅读题及其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30 07:15: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徽州道上》 阅读题及其答案

《徽州道上》 阅读题及其答案

徽州道上

①傍晚必须赶到屯溪。主人刚沏的新茶喝了二道,还那么青绿,就不得不停杯启程了。皖南晴雨不定,早上还是大晴天,这会儿变脸,下起雨来。离开家乡近三十年了,北方的干燥却不曾使我忘掉家乡雨丝的记忆。中学时,每当春秋远足郊游,最怕的就是阴雨天,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担心屋檐的滴答声。那时我尚未尝过失眠的滋味,一觉睡到天亮,心里有事,四五更时会自然醒来,揉着惺忪的眼睛到天井里去仰望太空。多少次登太白楼、爬翠螺山的兴致,被这讨厌的雨丝抹掉了。

②早起听广播,说江面有六七级大风。多年不曾有过的怕雨的心情又潜上心头。昨天与那沙同志约好,上午他从合肥到芜湖,我跟他的车一道去屯溪,我们要参加的座谈会明天开始。这么大的风,轮渡能照常开吗?二十年前有次我从裕溪口过江,赶上大风,轮渡停摆,只好伫立江边,眼望长江浪涛中点点风帆颠簸远去,恨不得一脚跨过江南,去亲吻那令人依恋的青山绿水。现在可不同了。这点风算什么?十时半那沙同志准时过江了。我们从芜湖出发时,漫天的急雨突然驻脚,天空明亮起来,将这座江城涤净一新。

③我平日自称是皖南人,不说黄山,连皖南山区还未去过。那沙同志是广东人,在安徽工作多年,皖南山道跑熟了。沿途稍大一点的集镇,多半能说出它们的名字,有时还能长长短短谈些有关的风俗人情的趣话。

④中午到了宣城,李白的足迹到过这里,光凭这点,就使这座古城遐迩闻名。友人请我们尝新,泡了本地出产的敬亭碧雪。据说,这茶近年很为中外茶客称道,颇有与皖南名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争势的劲头。我从小随大人养成喝茶的习惯,现在每天至少要换两杯。说实话,无非是驴饮,哪里知道喝茶还有许多讲究,什么粗茶细喝,细茶粗喝,好茶的水冲出来是清的,次茶的水冲出来是浑的。我端起玻璃茶杯,茶水明净,透过浮动的新芽嫩叶,能清晰地看到坐在我对面的一位老人。他是我三十年前的语文教师,现在这里的一所中学教书。

⑤这是我今天在途中最意外的收获了。年岁渐渐增大,有时出其不意地在他乡会遇上故人,交谈几句,情感也会被少年往事所牵动。今天也一样。他是熏陶我爱好文学的启蒙老师。1954年大水退潮之后,他被调到江北工作。远行时,我们一群十六、七岁的伙伴,曾在两岸葱绿的长堤上送别过他,五七年他因发表一篇文章遭受厄运多年,曾被放逐泾县老家务农,据说自学行医,成了附近一带有名气的郎中。前两年才彻底平反,重返教育岗位。我细细端详他,虽然苍老了,却依旧那么干瘦,有精神;当谈起他的近况时,他习惯地做了一个为我异常熟悉的手势,说:现在还好。还好,那就好了。至于其它原该探问的一切,我都不敢去触动它。我尊敬地递给他一支香烟,他随手接过,我划亮了火柴

⑥在我的记忆里,他是吸烟的,烟瘾还不小呢!解放初期流行一种简装硬盒烟,一盒50支,没有牌子,比较便宜。他的书桌上常常摊开了这样的盒子烟。有次他为北京一家杂志写稿,大概是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评吧。见我进门,放下笔,习惯地伸手摸烟,才发觉烟抽完了。我连走带跑替他上街买了几盒回来。此情此景,还在眼前。现在,我见他吸烟的神态还是老样,不自禁地微笑了。他见我点烟,也笑着说:你头发虽白了几根,样子没大变,在街上能认出。我问起当年一些老师,他说多年没联系了,听说多半在皖南各县。

⑦停留短促,我们又继续赶路了。雨越下越大,夹有冰雹,汽车以一小时八、九十公里的速度疾驶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目的地快到了,远近星散着黑瓦白墙的小楼房。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行进在徽州古道上。

(取材于吴泰昌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重纪实、轻评说,读来有一种亲切、平和的感觉。

B.作者描写李白的.足迹曾到过宣城,使文章内容更加丰满了。

C.第③段介绍那沙同志的内容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明净的茶水引出了触动作者情感的老人,这一笔颇为精妙。

E.这篇散文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令人称道。

2.阅读第⑤⑥段,简要分析作者笔下的启蒙老师是怎样一个人。(4分)

3.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文章第①段用了不少笔墨写我中学时的怕雨,有何用意?(4分)

②文章结尾写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行进在徽州古道上,这样写有何妙处?(3分)

参考答案:

1.(4分)AD(B项,文中只是捎带一笔,写出李白的足迹曾到过宣城,没有进行描写,也没有使文章内容丰满。C项,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E项,这篇散文反映的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4分)

【答案要点】这位老师是一位颇有才学、经历坎坷、对命运对生活能泰然处之的人。

【结合文本分析】略。

3.(7分)

①(4分)【答案要点】在内容上,突出我少年时代渴望郊游的急迫心情;在结构上,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②(3分)【答案要点】呼应题目;深化主旨;令人回味。

第2篇:《徽州砖雕》阅读答案

《徽州砖雕》阅读答案

(一)

自古以来,徽州砖雕就被誉为我国古徽州地域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砖雕是在徽州盛产的青灰砖上雕刻图案的一种建筑装饰。徽派建筑多用青灰色屋脊和屋顶,雪白色粉墙,水墨青砖的门罩、门楼和飞檐等,砖雕装嵌其中,显得和谐美观。徽州砖雕的图案涉及人物、山水、花卉、走兽、文字等,可谓无所不包。其工艺更是令人赞叹不已,见方尺余、厚不及寸的砖坯上能被雕出情节复杂、前后透视、多层镂空的画面。此外,门楼上访四角翘起、弯曲上扬的砖雕可以避雷,门枢上方的门罩砖雕可以引导鱼雨水顺墙面流下,窗罩的方框砖雕能够遮挡墙面上方的雨水,避免墙窗潮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

明代是徽州砖雕的大发展时期,随着徽州商帮的异军突起,徽州砖雕在民居、祠堂、庙塔等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一时期的徽州砖雕构图强调对称,刻风粗犷质朴,多借助于简单线条进行人物造型。清代时,徽州商帮雄踞中国商界翘楚。据《歙县志》记载,商人致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以此光宗耀祖,炫耀故里。同时,徽商“贾而好儒”的文化品质使他们追求生活的艺术品味,强调用建筑的布局、结构、装饰展现主人的涵养,这也促进了徽州砖雕艺术的'发展。另外,徽州本土的新安画派、徽州版画等艺术流派也逐渐繁荣起来,对徽州砖雕建筑艺术的发展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此时的徽州砖雕风格渐趋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雕刻层次更加分明。

(三)

位于安徽屯溪博物馆的一幅门罩砖雕作品,颜色为淡灰色,由52块砖雕拼接而成。砖雕画面主板内容为《三国演义》中的三组故事,从左至右分别为长坂坡赵子龙单枪救阿斗、刘备招亲、借东风。主板画面雕刻有楼台、亭阁、屋宇、人物,布局严谨,远近适宜,层次分明。其四周有数块花卉、寿字纹等雕刻,下面左右边角处刻有对狮,活灵活现。这幅砖雕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活泼,人物、建筑、狮子极富立体感。

14. 文段(一)主要介绍了徽州砖雕和谐美观、 、 、实用性强的特点。(2分)

15.阅读文段(二),概括明清时期徽州砖雕得以发展的原因。(3分)

答:

16.借助文段(二)的相关内容,判断文段(三)中屯溪博物馆的门罩砖雕是明清哪个朝代的作品,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

参考答案:

14.答案示例:图案题材广泛工艺精湛(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示例:①徽州商帮的崛起。②儒学思想的影响(或“徽商‘贾而好儒’的文化品质使他们追求生活的艺术品位”)。③徽州艺术流派的繁荣。(共3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6.清代

示例一:屯溪博物馆的门罩砖雕作品内容为《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体现了清代砖雕注重情节的特点;主板、四周、边角处的雕刻,体现了清代砖雕注重构图、层次分明的特点;砖雕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活泼,富有立体感,体现了清代砖雕风格细腻繁复的特点。

示例二:屯溪博物馆的门罩砖雕作品内容为《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体现了清代砖雕注重情节的特点;主板画面雕刻有楼台、亭阁等景物,远近适宜,体现了清代砖雕层次分明的特点;主板、四周、边角处的雕刻,体现了清代砖雕注重构图的特点;砖雕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活泼,富有立体感,体现了清代砖雕风格细腻繁复的特点。(共3分。判断朝代1分,说明理由2分,意思对即可)

第3篇:《峨嵋道上》阅读答案

《峨嵋道上》阅读答案

前面没有平坦的路了。所谓路,就是用一块块两尺见方的石板接连起来的阶梯。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非常吃力,停步(仰望、眺望),只见石阶像一架天梯,坚在前面树木葱茏的陡坡上。我们的旅程,就是要攀登这架长长的天梯。

在途中,我们遇到了十几个背竹篓的人。他们把竹篓靠在路旁的岩石上,站在那儿歇息。走近了才发现,每个背篓里都装着一块大石板。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

我问他们往山上背石板做什么一位长者指了指脚下的石阶操着浓厚的四川口音回答说干这个

铺路我疑惑地说

他点了点头,告诉我说:去洪椿坪的那段路被山洪冲毁了。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了石板,背上山去重铺(p)、p&)冲毁的路。

他们是给峨嵋山铺路的人啊!

峨嵋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200多里。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峨嵋道上》阅读答案

《峨嵋道上》阅读答案

小编整理了关于《峨嵋道上》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也祝同学们的阅读理解的技巧更好,祝大家学习进步!

峨嵋道上

前面没有平坦的路了。所谓路,就是用一块块两尺见方的石板接连起来的阶梯。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非常吃力,停步(仰望、眺望),只见石阶像一架天梯,坚在前面树木葱茏的陡坡上。我们的旅程,就是要攀登这架长长的天梯。

在途中,我们遇到了十几个背竹篓的人。他们把竹篓靠在路旁的岩石上,站在那儿歇息。走近了才发现,每个背篓里都装着一块大石板。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

我问他们  往山上背石板做什么  一位长者指了指脚下的石阶  操着浓厚的四川口音回答说 干这个

铺路  我疑惑地说

他点了点头,告诉我说:去洪椿坪的.那段路被山洪冲毁了。他们在十多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盲道上的爱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盲道上的爱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4分)

上班的时候,看见同事方老师正搬走学校门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视网膜出了问题,告诉我说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有啥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当然是失明了。

我听了差点死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多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抠出来给了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真的是做好了把双眼捐给女儿的充足心理准备。

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我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徽州道上》 阅读题及其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徽州道上》 阅读题及其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