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喜晴》杜甫诗词作品赏析
《喜晴》杜甫诗词作品赏析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
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力难及黍稷,得种菜与麻。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英贤遇轗轲,远引蟠泥沙。顾惭昧所适,回首白日斜。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
作品赏析
【鹤注】以前篇“雨过苏端”考之,当是至德二载三月甲戌,雨止之后作。今按:前篇云“久旱雨亦好”,此篇云“既雨晴亦佳”,两章为同时作明矣。
皇天久不雨①,既雨晴亦佳②。出郭眺西郊③,肃肃春增华④。青荧陵肢麦⑤,窈窕桃李花⑥。春夏各有实⑦,我饥岂无涯⑧。
(首言雨后初晴,麦果有望,以见晴之可喜。)
①魏文帝《愁霖赋》:“仰皇天而太息。”《易》:“密云不雨,自我西郊。”②又:“既雨既处。”③《记》:“四郊多垒。”④陶潜诗:“肃肃其风。”肃肃,整齐貌。春华,春光华美也。⑤《西部赋》:“琳珉青荧。”《庄子》:“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王肃《诗注》:“善心曰窈,善容曰窕。”此借形花意也。⑥曹植诗:“容华若桃李。”⑦实谓谷实、果实,有实则可以充饥矣。⑧《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干戈虽横放①,惨澹斗龙蛇②。甘泽不犹愈③,且耕今未赊。丈夫则带甲④,妇女终在家。力虽及黍稷⑤,得种菜与麻。
(次言乱时得雨,耕种可资,尤见晴之可喜。干戈龙蛇,指禄山之乱。犹愈,言犹胜旱干。未赊,言耕锄未迟。夫征妇种,遭乱而农事多荒也。)
①《左传》:“日寻干戈,以相征讨。”②《世说》:“今先集其惨澹。”《汉·五行志》:“皇极之不建,厥罚恒阴,时则有龙蛇之孽。”③陆机《云赋》:“甘泽霶霈。”《荆楚岁时记》:“夏必有三时雨,田家谓之甘泽。”④《国策》:“带甲百万。”⑤《诗》:“黍稷翼翼。”
千载商山芝①,往者东门瓜②。其人骨已朽③,此道谁疵暇④?英贤遇轗轲⑤,远引蟋泥沙⑥。顾惭昧所适⑦,回首白日斜⑧。汉阴有鹿门⑨,沧海有灵查⑩。焉能学众口(11),咄咄空咨嗟(12)!
(末乃自叙已怀,伤乱而欲远遁也。前引商山东门,思古人之高蹈,英贤二句,乃结上。后引鹿门海磋,愧避世之已迟,顾惭二句,乃起下。虽叠用四事,而意非重复,欲决意远去,故不作空嗟。此章前两段各八句,后段十二句收。)
①《高士传》:四皓避秦入商雒山,作歌曰:“晔晔紫芝,可以疗饥。”②《萧何传》:邵平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长安城东,甚美,世谓东陵瓜。③《史记》:老聃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已朽矣。”④《左传》:“不汝疵瑕。”
【朱注】《龟策传》:“黄金有疵,白玉有瑕。”⑤《楚辞》:“轗轲不遇。”⑥孔融《与曹操书》:“高翔远引。”《扬子法言》:“龙蟠于泥,蚖其肆矣。”郭璞《江赋》:“混沦乎泥沙。”⑦陶潜诗:“顾惭华髩,负影只立。”顾,念也。⑧张骏诗:“感此白日倾。”晋苕华诗:“日斜思鼓缶。”⑨盛弘之《荆州记》:庞德公居汉之阴,司马德操居洲之阳,望衡对字,欢情自接。希曰:鹿门在汉水之阴,地属襄阳,非指汉阴郡。汉阴郡乃金州也。⑩海上查,出《博物志》,见十七卷《秋兴》诗注。(11)甄皇后诗:“众口铄黄金。”(12)咄咄,用殷浩事,见本卷。《通鉴注》:咄咄,咨嗟语也。《阮籍传》:咨嗟良久。
第2篇:《月》杜甫诗词作品赏析
《月》杜甫诗词作品赏析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作品赏析
此当是至德二载七月作,故云“秋期近”。是时官军尚在扶风,至闰八月二十三日,始命郭子仪收长安。国西营,指扶风军士。扶风,在长安西北也。
天上秋期近①,人间月影清②。入河赡不没③,捣药兔长生④。只益丹心苦⑤,能添自发明⑥。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⑦。
(上四月中之景,下四月下之怀。蟾兔,承月影来,紧注下半截意,言月色常明如此,恐照已照人,各惹愁恨耳。三四借蟾兔点染,不必另生议论。)
①高昂诗:“天上人间无可比。”《诗》:“秋以为期。”②梁简文帝诗:“月影出迟迟。”③庾肩吾《望月》诗:“渡河光不没。”④张衡《灵宪序》:”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说文》:“蟾蜍,虾蟆也。”傅玄《拟夭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⑤又诗:“丹心为寸伤。”⑥吴质笺:“白发生鬓,所虑日深。”⑦戴暠诗:“西园偏照人。黄生曰:此诗咏月,全首作嗔怪之词,实与《一百五夜对月》同一奇恣,特此首精深浑雅,故读者不见其奇耳。
王嗣奭曰:杜诗凡单咏一物,必有所比,此诗为肃宗而作。天运初回,新君登极,将有太平之望,秋期近而月影清也。然嬖幸已为荧惑,贵妃方败,复有良梯,入河而蟾不没也。国忠既亡,又有辅国,捣药之兔长生也。所以心愈苦,而发增白耳。
张綖曰:蟾兔以比近习小人。入河不没,不离君侧也。捣药长生,潜窃国柄也。丹心益苦,无路以告也。自发添明,忧思致老也。故结言休照军营,恐愈触其忧耳。当时寇势侵逼如此,而近习犹然用事,何时得见清平耶。
第3篇:杜甫《喜晴》唐诗原文注释及赏析
杜甫《喜晴》唐诗原文注释及赏析
【作品介绍】
《喜晴》的作者是杜甫,也题作《喜雨》,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4首。这首诗作于至德二载(757)三月。
【原文】
喜晴 (一作喜雨)
作者:唐·杜甫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
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力难及黍稷,得种菜与麻。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英贤遇轗轲,远引蟠泥沙。顾惭昧所适,回首白日斜。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
【注释】
①至德二载(757)三月作。
②皇天:对天的尊称。
③出郭:出城。
④肃肃:整齐貌。全诗校:“一作萧萧。”春增华:为春光增添华美。
⑤青荧:青碧色。陵破:田野中的高坡。《庄子·外
第4篇:杜甫《雨晴》赏析
杜甫《雨晴》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雨晴》赏析相关内容。
雨晴
杜甫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翻译:
下雨之前鲜花初开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绿叶中间再也不见鲜花。蜜蜂蝴蝶就纷纷飞到墙的那边去了,我真怀疑春色在隔壁人家的院子里。
赏析:
这首即兴小,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
第5篇:晴,晴杜甫,晴的意思,晴赏析
晴,晴杜甫,晴的意思,晴赏析(共9篇)由网友 “小唐不毒奶” 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晴,晴杜甫,晴的意思,晴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晴
今天是星期二,早上起来因为说好今天妈妈送我去学校所以我起来就叫醒了妈妈,然后穿衣再洗漱,做好后等妈妈,然后上学,到吃糯米饭的店里去吃糯米饭,吃好到学校去了,妈妈的车停在了校门口,然后我背起书包进校门,不料被监督岗说这是非法停车的,所以扣了班级的集体分,
晴
。进了教师,开始早读,然后做操,做好操下课,然后在上课。到中午吃饭时吃好我就出去玩了,玩了会上课了。上完剩下的.三节课我放学了,我把科学课代表要做的事做完就回家了,到家,我出去了下回来就写字,写完子就来这里写了这篇日记了,篇2:晴,晴杜甫,晴的意思,晴赏析
晴二首,晴二首杜甫,晴二首的意思,晴二首赏析
第6篇:登高杜甫诗词赏析
登高杜甫诗词赏析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成都府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于是乘舟东下夔州。其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吐蕃、回纥经常犯边,地方割据势力的争斗也愈演愈烈,时局颇不太平。代宗大历二年(767)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百病缠身,耳聋齿落,年已56岁的杜甫独自登上长江边上的一座高山,面对汹涌奔腾的长江水,诗人感慨万端,于是写下千古名作《登高》。
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写眼前具体景物。作者选择了风、天、猿啸、渚、沙、鸟飞六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每种景物后边加了一个形容词,十分准确地写出夔州清秋独有的特点和凄凉的韵味。颔联则由近及远,虚实结合,渗入作者的想象,从大处着笔,写出夔州无边无际的秋色。无边,见其辽远;萧萧下,不仅写秋声,亦可见秋色之深。不尽,写长江源远流长;滚滚,写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