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时别把校园当公园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9 07:14: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旅游时别把校园当公园

北京青年报2002-10-09刘浦泉

“十一”期间,北京出现了“高校旅游热”,一批批渴望感受校园文化氛围的旅游者纷纷涌向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但是部分游客把“校园”当成了“公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连日来,北大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未名湖等地到处都是成群的游客。其中既有组团来的各地中小学师生,也有自发而来的大中专学生,更多的是前来寻找大学梦想的家长和孩子。一些家长已把“游北大、逛清华”作为对孩子的大学启蒙教育。

但是,记者也看到,一些出租车和旅游车随意进出北大校门,既造成校园交通堵塞,也带来尾气污染。游客践踏草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孩子上树追逐松鼠、刺猬、喜鹊等小动物。未名湖畔到处都是观赏风景和拍照的游客。一位北大学生抱怨说:“节假日期间,校园里的游客太多了。”

据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黎明介绍,每到节假日,北大校园就成了各地游客向往的地方,每天慕名而来的游客达数千人,有时高达万余人。每次“长假”期间,北大校园内的学习氛围都受到一定影响,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破坏。“长假”过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张黎明认为,“高校旅游热”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教育、科技、文化的重视。但是,大学校园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点。节假日期间,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仍在照常进行。北大热情欢迎来访的每一位中外游客,同时希望进入北大的游客不要把“校园”当成一般意义的“公园”,尽量保持校园宁静的学习气氛

第2篇:别把刻薄当正直

别把刻薄当正直

春节聚会来了一个朋友的朋友。当有人谈起投资,他一开口就说:“你落伍了,要再多进修。”众人面面相觑。有人讲起澳大利亚红酒好喝。他马上说:“这是品位问题。我喝红酒已经很多年了,澳大利亚红酒,根本不登大雅之堂。”

不久,我又在另一公开场合遇到他。当时有一位年纪较长的知名女士在场,他一开口就说:“久闻你年轻时是个美女。”女士当然很不高兴。女士离开后。又听见他说:“她提供给媒体的照片,应该都是年轻时照的吧。岁月真不饶人,她早应该回家伺弄孙子了。”他在说这些话之前或之后,都会加上一句:“我这人不说假话,说话就是很直接。”

说话不带脏字,但使人人都觉得被羞辱,他在话锋上似乎都占了上风,别人却会私下警惕:“此人不宜深交。”有不少人,以正义之士自居,觉得自己如何高深,如何清高,如何把时局看得清楚,比别人眼光敏锐。但事实是,这种“正直”,让人感觉到他的刻薄,心态有问题。

在我们公司,也有一个极其刻薄的人,他倚仗着名牌大学毕业的身份。总感觉自己很了不起,看不惯这看不惯那。我们公司员工的工资是底薪加奖金,每到月束发工资的日子,大家都很紧张,如果领的工资比自己预想的少,有人会感叹,现在的.劳动真廉价。而每当这个时候,他总会唠叨几句:“人要活得开阔一些,别整日为一点钱斤斤计较,俗!”如果工资超过自己的预料,有人会高兴,他便又吐出几个字:“鼠目寸光,没见过世面!”见大家脸上有阴云,他总很深沉地说:“我知道你们不高兴,但我说的是事实。实话总不好听,我也是对你们好。”

一次,经理安排我和这位同事去车站接一批货,我本打算是坐公交去的。但他不愿意,他说这么热的天,还是打的算了,经理又不差这个钱。不过,我知道,经理是个精打细算之人,他平时出去都是坐公交,如果他知道我们是打的,肯定会挨批。于是我便说:“我们还是坐公交吧,也很方便,”

没想到他竟然说:“经理给你什么好处了,这么为他着想?”我一时语塞。他说:“咱经理那人,注定是干不了大事的人,太小气。我见过的老板多了,他是一个最没品位的。就他那点墨水,我们跟着他混也没什么前途。”

当时我心想。没前途为什么你还不辞职呢?只是我懒得理他。那天我找了个借口,没与他一起出去。

曾国藩曾说过,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如果说惯说假话的人固然难当朋友,自以为处处说真话者也很容易树立敌人。待人处事挑别、无情,言语刻薄、过分苛求的人,必定没什么好福气。

留意观察一下,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把刻薄当成正直,看什么事都不顺心,看什么人都不顺眼,什么都要批评,完全不留情面。还美其名曰“心直口快”。其实,这种不讲方式和场合的话语,看似正直,实则反映出一个人的素养。

刻薄和正直是有本质区别的,刻薄者,自以为是。不顾方式、场合和效果,妄加批评和评论。而真正的正直,是公正、正派、正道、正气,是不畏强势,敢作敢为。能够坚持正途,勇于承认错误。莫把刻薄当正直,这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第3篇:别把讲话当待遇

别把讲话当待遇

2013-03-04 第01版:国家大局 作者:李红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675

近些年会议越来越多。会议一般都讲究规格,请什么人出席,由谁来致辞,谁讲多长时间,等等,往往是会议主办方煞费苦心的问题,因为这代表了会议的档次,代表领导是否支持、是否重视。尤其是一些形式大于内容的会议,诸如发布会、纪念会等等,更会看见一些“嘉宾”(大多是方方面面的领导)走马灯似地“致辞”。即使是在一些研讨会、交流会等具有实质内容的会议上,以上情况也屡见不鲜。这种时候,往往讲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人上台去讲了。

讲话也是有规矩的。一般而言,职位高的领导先讲,讲话时间相应较长,职位低的如果讲的时间超过职位高的,就会被认为不懂规矩,有“越位”之嫌。会后的新闻报道中,谁的话用了多少,也是参会发言者特别关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旅游时别把校园当公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时别把校园当公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