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诊所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9 07:13: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乡村诊所散文

乡村诊所散文

(一)

老公早年东北当兵,天寒落下腿疾,年轻时不觉怎样,岁数大了渐感诸多不适,最近常常疼的夜不能眠。侄儿推荐他的同学——一个乡村医生给我们,据说针灸技术不错。

骑上电动三轮车,载着老公到周楼卫生所去就诊。

小诊所坐东朝西,大约四百平米,对于一个村卫生所来说,规模已是不小。推开玻璃门,进去就是一个大厅,迎面是药房,大厅里靠墙摆放着铁质的座椅和输液架,厅的南北两面各有三个房间,门与门之间的墙壁上,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的宣传画镶嵌在玻璃镜框里,每个门旁上方都有个牌子,分别写着“综合诊疗室”、“配药室”、“观察室”等等,还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们去的不算晚,也就8点多钟,已经有七、八个人坐在大厅打吊瓶,头顶一个大吊扇不紧不慢地转着,打吊瓶的老少男女前后门住着,谁家锅门朝哪都知道,边打着吊瓶边家长里短的聊着。

我们在右首的观察室找到仅剩的床位,等待医生施针,另外四张床上躺着岁数大些的患者,靠墙的椅子上还疏落的坐着几个。里里外外只看到年约五十的周大夫在忙活,不停地兑药、扎针、换水、起针。20分钟后,才捏着几枚银针来到老公床前,询问疼痛的情况和疼点,将两枚针熟练地扎下。

趁老公扎针的时间,我走出观察室,仔细打量这个小诊所,墙上的玻璃框里清楚的写着组长:周某某;主治医师周某某;司药周某某;护士张燕。不难看出这三周的关系:主治医师就是眼前忙着的这位,药房的司药也已上班,是个三十不到的小伙子,看长相毋庸置疑是医生的儿子小周,至于那个没露面的.张燕定是儿媳,领导人嘛,当仁不让是他们家的老爷子——医生的爸爸,司药的爷爷。这张诊所成员表无非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而检查人员也不会无脑到理不清这里面的关系,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诊所陆陆续续又进来很多人,周家父子忙得不可开交,病者和他们的家属,有的两三个陪着一个,房间里有床有椅有风扇,东墙上还悬挂着个大电视,正在放着“喜洋洋和灰太狼”,如此下火的暑假,凉快又可看电视的地儿不多,所以他们三三两两聚集于此,甚至带来自家的狗,趴在铺着瓷砖的地面上,哈哈的吐着舌头。这景象只能在这种乡村诊所看到,城里医院绝不可能。

从药房开着的门可以看到那堆积如山的装满盐水瓶的一摞摞纸板箱,半掩的栅架储藏柜里一捆捆盒装的针剂,小周接过病人家属递过来的钞票,随手放进桌子中间的抽屉,既不开发票,也不记账,显然这是家庭式的诊所,除了必交的捐税,收入大头都是自家的,无需记账和防范有谁趁机中饱私囊。

整个诊所布局合理实用,大厅的顶上还设了个长方形的天窗,照的厅里光线充足,四面都有门,和门相对的是窗,空气对流,没有一丝的汗臭杂味,甚至闻不到医院特有的那种药味。整个诊所建筑装修,加上医疗器械厂家定制的桌椅床柜,怎么也得百八十万。我一面惊讶于这个家庭医院的规模,同时更加深信这个行业的“黑”。据说药品的利润最高,几十倍的差价,尤其是打吊瓶,那种250CC小瓶盐水加入一把不值钱的针剂,少则十几,多则几十上百,而那种针剂多数不过二三毛钱,一瓶盐水八毛多,到了病家那里变成三块八,怪不得家庭医院和私人药房腰包涨的那么快,本来病人进医院就是医生说了算,没听说病人象买三斤萝卜二斤菜那样讨价还价的。不值钱的药经过厂家、药品批发商、再加上几个转手倒腾的,最后全部转嫁到病人头上,翻了不知多少倍。为了去除病痛,只有伸着脖子挨宰喽。

我这里溜达一圈,还没发完感慨,老公那边已经起针,我们要先付十天的钱,周医生说不用,最后结算(有侄子在,不用担心我们会赖账跑掉)钱先不收,倒叫我们心里没底,又不好意思问价格,听说有的私人针灸一次要五十元,治好了还无所谓,如果效果不大,掏伍佰元也够亏的。嗨,只有随它去喽。

(二)

我们的房后不足百米,就是小区的卫生室,在这城郊,也可以说是一所乡村卫生室。医生、护士、司药会计、采购……加起来就是两个人。

全科医生姓鲍,六十岁的人,看上去只有五十出头。红光满面,说话总带着笑。但是,有谁能想到,就是这个满面笑容的汉子,却是一个癌症患者。

五年前,鲍医生查出肺癌,曾经在市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来,每隔个把月,再去进行化疗。五年了,他的病症没有恶化,这要归功于他所掌握的医药知识,归功于他的良好的心态。得了癌症,是件很痛苦,很恐怖的事。据说,百分之八十的癌症患者都是死于恐惧和绝望。其实,得病是既成事实的事,再伤心难过,再害怕绝望又有什么用?相反的,端正和调整好心态,会使自己的肌体对疾病产生一种抗体,帮助你一起对付病魔。无所畏惧的人,才有希望为自己赢得生命的存续。

鲍医生的医术很高超,经他诊断的疾病,即使再到大医院用精密的仪器检查,也几乎毫无二致。每天从早到晚,就医的病者络绎不绝,鲍医生的一日三餐都难以安安稳稳地吃。对于一个身体有着隐患的亚健康者来说,劳累辛苦可想而知。也许,你会说,再忙再累,还不是为了多赚钞票?这话不假,他的诊所是个人承包,他的女婿就是这个村的书记,一把手。一切条条款款对他都是绿灯放行,钞票自然也少赚不了。

但是,他又并不在乎多赚少赚,因为他的家境殷实,无需如此卖命。当我看到他笑容可掬地为病人诊脉;当我看到他早来晚归地终日辛劳,我感觉得到,他是将救死扶伤当做了自己神圣的职业,从中获得了治病救人的乐趣。同时,让自己不至于无所事事地为病烦恼,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心态,一种医病的良方。

相比城里的大医院,收门槛费、收红包、套用医保补助的恶习,乡村诊所的确少挣不少昧心钱。也因此有些医术高明的医生,在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乡村诊所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象。

前几天,从电视上看到,县委出台一项动议,准备提高乡村医生的工资待遇。在和鲍医生聊起这个话题时,鲍医生显得很兴奋,告诉我,今年省里定向培养五百多名医科大学生,学费全免,还要发给助学金。前提:这批大学生毕业后,必须全部到乡村诊所工作。

这是一个很好的措举。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不得病,忍着病痛去大医院排队挂号,等待就医,而使乡村诊所门可罗雀,实在是暴殄天物,浪费人才时间。能够在家门口轻松解决小病小痛,何乐而不为?

但愿这批受到特殊待遇的大学生,学有所成之后,能够用学到的医术报效社会和人民,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第2篇:乡村诊所

我眼中的乡村诊所

2010级:物管好1033班姓名:;刘晶

学号:1020033317调查目的:了解当地乡村诊所的基本情况

调查方法:访谈

调查时间:2011-8-10

调查对象:刘元医师

调查内容:医疗设施,医疗状况,就诊人数,医疗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身心健康,健康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这样严重的危机,政府开始了医疗改革,希望使每一个人的健康都得到保障。另外政府对农村医疗改革特别重视。为了能够更多的了解农村医改的内容,我向一位基层医生进行了一次访谈。希望从他的访谈中来了解现在医改的进程。、首先与他取得联系后,我们约定了的时间是8月10日。那天我早早的吃完早饭。拿上我的道具手机就准备出发了。我调查的这家诊所位于隆回县雨山镇丁塘村。我们这一个村就开了着一家诊所,所以这家诊所每天都很忙碌。今天我早一大去了,就看见有好几个人在看病。事前我给刘医生打过招呼了,看见他这么忙碌,我不好意思采访他了。看着他给病人看病也不好玩,我想到不如先看看他的工作室,了解一

下他的工作环境。他的工作室分为三个部分,诊疗室,药放,医疗室。然后我就一个个的观看。诊疗室非常小,大概十平米,里面摆放了一张药台,上面摆放着各种药物,非常的零散。我仔细而所有东西中最值钱的的看了看,全部是西药。突然我发现一个高技术设备,我从来都没有看过。出于好奇,我就询问了正在忙碌的刘医生。刘医生笑了笑,说这是用来消毒的。我起先把这个工作室的大体布局都看了一遍。发现这个消毒设备已是这所有东西最值钱的,然后我又问了一句,问这是否是自己买的,他说是政府资助的。听了他的回答我我感觉现在的政府对基层医院好像逐渐关注起来了。照了一张相片,走出诊治室,来到医疗室,正看见刘医师为一个七八岁小孩输液,小孩哭着闹着不肯,这时他的妈妈不耐烦了,想要打孩子,刘医师急忙劝住他妈,然后就哄着小孩说爷爷打针不痛,不一会儿这位慈祥的爷爷就说服了他,看到这情景我也跑过来帮忙,当针扎进去的时候小孩也没哭,刘医师就逗着小孩说爷爷没骗你吧,小孩嘻嘻地笑了,我也笑了。这间医疗室专为看病的病人提供的,里面有四张背椅、几根凳子,专给病人及家属提供休息的。里面的人数比较多,房子又小,我停留的时间也很少,就跑去看了一下药房。说到药房,我觉得里面应该有很多药。可是我想错了,里面的药物比较少,大部分是一些氨基酸、葡萄糖。我闲着没事,就数了数药物的种类。药的种类分的很清楚,但是我看了看,都是一些治疗感冒以及各种伤痛的药膏。

走出药房,看到刘医师也忙得差不多了,然后我就给他说出我今天来的缘由,他坐在办公椅上,邀请我坐下,一一帮我解答我提的问题。

现在我要介绍下这位医师,刘医师他没能够像我们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够上大学,他读的是一个卫校,并且那时是半工半读的,读完三年卫校然后回来就在我们村开了一个诊所,从此他的从医生涯就开始了。我们都知道,在乡下当医生没有城里的条件,在工作环境、待遇、医疗设施等方面都与城里无法比拟的。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他却没有半点怨言,反而很高兴,他跟我讲当他半夜冒着风雨,背着一个药箱去给那些病人看病时,当把他们的病治好,家属含着泪感谢他时,那时的他觉得一点也不苦,反而自己觉得很幸福。当他能够给我说出这样的话语时,我被他所感动了。

不过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他有一颗为人着想善良的心和高超的医术,因此受到村里人人的称赞。小孩不但不怕他反而喜欢围着他,年轻人看见他总会投来耀眼的眼神,老年人一提及他就会赞不觉口。人人都视他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好医生。所以村里人的小疾病都在他那诊治的。并效果也很好。人们愿意去他那看病,他们也觉得放心。他不仅深受人们爱戴,也从中得到一定的经济帮助。

谈及此他说如果这几年没有政府的帮助他也不能撑到现在,现在也有很多人不太相信乡村诊所,很多人愿意去县级医院就诊,所以对我们这样的小诊所就是个打击。政府的医疗改革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消毒仪器就是政府资助的,像我这么小小的诊所怎能买的起这么昂贵的仪器。

我很疑惑,我说我看见你这里每天病人还比较多,今天就有好几个。他说并不是每天有这么多人,然后我要求他给我看一下病例表,我看了七到八月到这看病人数。对比了一下,两个月的人数差不多,我数了下差不多每个月有二十多人。他又给我讲看病人数较多季节主要是秋季和冬季。随后我又问了这药的种类为什么这么少,他很谦虚的回答我说,由于自己能力不足和现在的设施不齐全,只能给乡村们解决些小疾病,对于一些严重疾病还需要去大医院治疗。通过与他的交谈我真的觉得他是位好医生,同时也让我觉得当一名好医生也不是件容易事情。

临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了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他说学医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非常难,首先必须要勤劳,多看书,学好理论知识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然后要多动脑,多动手,这样有利于开发大脑,活动思维。他又认为临床经验很重要,如果放假有空的话,可以到我这来瞧一瞧。

通过这次调查我从他那学到很多东西,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样的锻炼机会。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政府对基层医疗改革还有很多欠缺地方,像工资,医疗设备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真的希望像刘医师这么好的医生应该得到他应有的价值。

第3篇:乡村诊所调查报告

“盛秀苑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我们本小区的一所基本医疗服务中心,由最基本的日常病情治疗小诊所,为本地职工免费基本检查,划价,开药等部分组成,是小区人们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在这次的调查过程中,首先是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其次是针对社区常见病症咨询了各位坐诊医生,向他们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和所需要的帮助。

社区卫生服务站就位于社区的中心地带,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所需。当他们遇到了普通的病症或是想要开处方领取常用药品时,只需携带他们的职工医疗保险卡即可。首先可以先咨询当天的坐诊医生,就病情和不舒服之处与其做一个交流。随后可带上开好的处方划价取药即可,如有需要通过打点滴等小型治疗方式解决病症的即可在本社区服务站进行治疗。其内容与方式还是比较方便,易于老百姓操作的。

接下来我也和其中的一位坐诊医生了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乡村诊所调查报告

乡村诊所调查报告

在发生了一个事件或情况之后,我们务必要去调查清楚情况,我们在调查结束后还需要完成调查报告。好的调查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村诊所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盛秀苑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我们本小区的一所基本医疗服务中心,由最基本的日常病情治疗小诊所,为本地职工免费基本检查,划价,开药等部分组成,是小区人们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在这次的调查过程中,首先是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其次是针对社区常见病症咨询了各位坐诊医生,向他们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和所需要的帮助。

社区卫生服务站就位于社区的中心地带,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所需。当他们遇到了普通的病症或是想要开处方领取常用药品时,只需携带他们的职工医疗保险卡即可。首先可以先咨询当天的坐诊医生,就病情和不舒服之处与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乡村诊所抒情散文

【概貌】

诊所是由一间废弃的木料加工厂改建的,锯木面的气息弥漫其间,那是另一种生命消亡后,遗留下来的气味。现在,这种气味正在被一种叫来苏水的药味所取代,那是专为伤口准备的营养液。不少的伤口闻到这种气味,走进这间屋子,幻想通过它来止血。就像不少的人,被生存的骄阳,烤成一根根朽坏的木头后,又被其他人抬进来,幻想在这间屋子里,让枯竭的枝干重新充盈水分。

诊所处于乡村一隅,很偏僻。但再偏僻,都有人找到它。就像疾病,总能找到躲避它的人。诊所里陈设简陋,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药架外,必要的医疗器械,它都没有。诊所不是医院,它是被医院遗弃的一个挂着鼻涕的孩子。就像乡村不是城市,它是被城市背弃的一个衰老的母体。

尽管如此,这间诊所,依然是这个乡村的避难所。老人在里面,躲避风寒;妇女在里面,躲避贫穷;小孩在里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乡村诊所抒情散文

乡村诊所抒情散文

【概貌】

诊所是由一间废弃的木料加工厂改建的,锯木面的气息弥漫其间,那是另一种生命消亡后,遗留下来的气味。现在,这种气味正在被一种叫来苏水的药味所取代,那是专为伤口准备的营养液。不少的伤口闻到这种气味,走进这间屋子,幻想通过它来止血。就像不少的人,被生存的骄阳,烤成一根根朽坏的木头后,又被其他人抬进来,幻想在这间屋子里,让枯竭的枝干重新充盈水分。

诊所处于乡村一隅,很偏僻。但再偏僻,都有人找到它。就像疾病,总能找到躲避它的人。诊所里陈设简陋,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药架外,必要的医疗器械,它都没有。诊所不是医院,它是被医院遗弃的一个挂着鼻涕的孩子。就像乡村不是城市,它是被城市背弃的一个衰老的母体。

尽管如此,这间诊所,依然是这个乡村的避难所。老人在里面,躲避风寒;妇女在里面,躲避贫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乡村诊所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村诊所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