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家长的尊重,是幼儿成长中一缕温暖的阳光
一、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家庭教育现象——家长漠视孩子的人格,教育孩子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尊重,由此导致对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极大影响,尤其是对于上小班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本文主要从真诚的表扬、学会理解、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不随意对幼儿发脾气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家长该如何真正地尊重孩子,以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关键词
尊重 真诚 理解 独立人格 说话方式
导语:如果说幼儿是一株小苗,那么,家庭的爱,会是滋润他们成长的甘露;家长的尊重,更是温暖他们身心的阳光。
没有人不渴望获得尊重,包括孩子,甚至是幼儿。家长的认可与尊重,可以促使幼儿更健康地成长。
但是,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心智尚未远未成熟,而且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于是乎,他们就认为不需要尊重孩子,欺骗、责骂、唠叨、在孩子面前随意吵架、随时想树立绝对的权威……那么家长们或许以为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倘若长此以往,那么,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渐渐加深,也必将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尤其是幼儿。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怎样去尊重自己的孩子呢?我们不妨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尝试一下。
一、真诚的表扬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应该说,家长对幼儿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并没有错,但必须中肯、得体。幼儿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一般事物起码的鉴别能力也已具备,家长如果想用廉价的表扬去满足他们,只会让他们嗤之以鼻,时间长了还会使幼儿失去对家长的信任。当然也有的幼儿会逐渐习惯并喜欢这种表扬,虚荣心由此而慢慢形成了。例如,有一男孩第一天上学特别开心,早上主动将自己的小被子叠了起来,虽然叠得歪七扭八,其家长仍表扬说:“叠得真好,比妈妈叠得还漂亮。”谁知男孩子小嘴一噘:“妈妈撒谎。”
所以,家长要在尊重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去表扬幼儿,本着“跳一跳就够得着”、“物有所值”的原则进行鼓励,即使幼儿一时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家长也可对他克服困难的精神加以肯定,突出表扬某些比其他幼儿表现出色的细节,这样就在幼儿脑中根植下“努力了,参与了,就是好样的”意识,从而淡化幼儿对荣誉、对结果的看重。
家长同时必须切记的是,中肯的表扬必须来得及时,事过境迁之后再怎么表扬,对幼儿也失去了强化促进使用。
二、学会理解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理解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以无意注意为主,自制力差等,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兴趣,且兴趣不稳定。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多读一点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方面的书,从理论入手了解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尊重幼儿也有自我意识,有一定的自尊心。家长在平时要时时处处注意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平等的人来对待,切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或使自己以一个“家长”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孩子面前,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选择,才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相信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不久能增强孩子的信心,加强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同时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在平时,父母要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交谈,利用假期和孩子一起郊游,沟通感情,加强彼此的信任感,同时注意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优点、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耐心教育,切忌轻易训斥和打骂孩子。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幼儿除上幼儿园以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家里度过的。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的正常发展常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和睦友爱、热情温暖、舒适优美的家庭和争吵不休、冷漠寡情、环境脏乱的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智力开发、品德培养和身体发育将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前一种环境将使幼儿活泼开朗、好学上进和体格健壮,后一种环境将使幼儿孤独怪僻、任性放纵和身体虚弱。
然而,不少家长并没有考虑到这点,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了“空气”或是“透明人”,在孩子跟前随意吵架、抱怨,甚至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殊不知,这种漠视孩子存在,丝毫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负面作用是极其可怕的。甚至,孩子将会有样学样。
家长首先应尊重老人,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之间应互相尊重、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温暖、欢乐的家庭气氛。家长千万不可以为孩子可以忽视,只有懂得尊重孩子,在孩子跟前做好表率,才能因势利导,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四、不随意发脾气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家长疼爱孩子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有些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或乱破坏东西,就满腹牢骚,一副心生怒火和不耐烦的表情,于是就唠叨不休地骂个没完。
其实,在责骂小孩的时候,不能老是跟他说“你不可以说这种话”,或者对孩子做出人身攻击,全盘否定他的人格。生气责骂时所说出去的气话,对小孩而言,有时候会变成左右他一辈子的伤痕,或永远残留在他心中,造成他日后对人生,甚至将来自己与子女之间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骂难听的话之前,请父母三思。
尤其是,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责骂、侮辱孩子,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五、说话有分寸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教育子女是有一些禁用语的。然而,这点却为不少家长所忽视。他们或许以为想怎么跟孩子说话就怎么说,丝毫没估计顾及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应该可以从与孩子的对话中做起。
例如,有的家长随意否定小孩的人格,常常说“烦、笨蛋、没人要的小孩”之类的话; 有的家长会说“我才不需要你”“把你送给别人”“你可以不用再回来了”“跟你爸爸一样,不像样”的话 ;也有的家长喜欢吓唬小孩,说什么“叫人家来打针”“要跟幼儿园的老师说” “不让你到幼儿园去”“叫警察伯伯来把你带走”“叫爸爸来骂你”……
不成想,家长这些话语会让孩子受到伤害,甚至留下心理阴影,而家长却误以为一点关系都没有。更有甚者,会全然不顾小孩的能力,对孩子做无理的要求。例如,他们会说“快一点”“再做好一点”“连这个也不会 ”“打破了不行”“你怎么还尿床?”“为什么尿尿也不说一声”
还有些家长喜欢拿孩子和兄弟姊姊、同年龄的小朋友相比较。责骂自己的孩子说,“王大明都会,而你……”“鸿源哥哥都行……”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
尝试尊重孩子,把他当来成“独立的、真正的人”来对待,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
六、承认孩子的独立意识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家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成长,这样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
例如,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再例如,当孩子过两岁生日时,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又长大一岁了,从明天开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脸了”;又如,当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下个月就要上幼儿园了,从现在开始要自己一个人睡觉,学会盖好被子。”
结语:当家长学会真正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她)的尊重,此时,这将帮助孩子树立更健全的人格,更有自信地成长。而尊重,常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很简单,你、我,都可以做得到。
作者: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 苏桂燕
第2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尊重---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
一、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现象——家长忽视孩子的感受,教育孩子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尊重,由此导致对培养孩子健全人格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本文主要从如何和孩子沟通交流、学会理解(换位思考)、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不随意对幼儿发脾气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家长该如何真正地尊重孩子,以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愉悦地成长。
二、关键词尊重
沟通交流 理解 健康成长 尊重
导语:如果说幼儿是一株幼苗,那么,家庭的爱,会是他们成长的源泉;家长的尊重,更是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
没有人不渴望获得尊重,包括孩子,甚至是大人们自认为“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幼儿,家长的认可与尊重,可以促使幼儿更加健康愉悦地成长。
但是,很多家长自以为孩子心智尚未成熟,而且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于是乎,他们就认为可以不尊重,通过恐吓、责骂、欺骗、甚至更有甚者大大出手、以此在孩子们面前树立所谓的家长特权---“权威”,什么都是我说了算,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长此以往,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日渐加深,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怎样去尊重自己的孩子?个人仅从自己家庭教育中总结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下。
一、沟通交流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所有教导都是徒劳,父母所说的话在孩子们的耳中都是废话。家长应当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谈一谈,而不是和孩子们吵吵甚至动手打孩子,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常常有父母苦恼地说(包括我):“我让孩子到家先写画画,再玩,可是他根本就不听。”孩子为什么听不见也听不进父母的话,这跟孩子的个性、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有很大关系。但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静下好好的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子,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尊重孩子的选择,而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我们心目中所设想的 “完美孩子”,使孩子很不爽。甚至孩子会选择对着干,心想反正你不能把我怎么样。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好好的谈一谈,给孩子大胆发言,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然后再发表我们自己的想法,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灵和耳朵,这样交流起来就是事半功倍了。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相互信任、依赖。无论遇到什么孩子都愿意和我们分享,家庭关系才会更加的和谐,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学会理解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理解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且兴趣不稳定同时幼儿比较任性自制力比较薄弱。所以作为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适当的读一点幼儿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书,从理论上初步的去了解孩子心理活动及行为,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更好的与孩子相处。
尊重幼儿也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家长在平时要时刻注意把孩子当作独立人、与自己平等的人对待,切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或自己以一个“家长”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孩子面前,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选择,才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相信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更可以加强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同时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在面对任何困难时有勇气、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的很好。所以在平时,父母要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交谈,可以讲讲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讲讲自己一天在学校里经历了什么、收获什么、觉得自己哪些方面还做的还不是太好,通过这种沟通交流,加强彼此的信任感、亲切感,同时要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优点、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耐心教导,切忌训斥和打骂孩子。
三、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幼儿除上幼儿园以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块。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正常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和睦友爱、舒适优美的家庭和争吵不休、环境脏乱的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智力开发、品德培养和身体发育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和谐的环境将使幼儿活泼开朗、能融入到大环境中去;而后一种环境将使幼儿孤独怪僻、任性。
然而,不少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了“空气”或是“透明人”,在孩子跟前随意吵架、抱怨,甚至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殊不知,这种漠视,给孩子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孩子产生的负面作用是极其可怕的。甚至,孩子将会有样学样。
记得有次和我家先生在家为了一个工作上的事情,我们观点不一致,于是乎,说话声音比较大,口气也不是太好,我三岁的女儿就跑过来:“爸爸、妈妈,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说话这么大声,不可以吵架的”。女儿的一句顿时让我愣住了,从那以后我和先生商量有什么事情的时大家要相互冷静,千万不可以这样子大声了,或者是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要这样子。
所以在生活中家长首先应尊重老人,给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之间应互相尊重、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温暖、欢乐的家庭气氛。通过这些行为举止在孩子跟前做好表率,才能因势利导,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四、不随意发脾气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家长疼爱孩子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或破坏东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副心生怒火和不耐烦的表情刷的就表现出来了,然后就抱怨唠叨个没完甚至是责骂孩子。
其实,在责骂小孩的时候,不能老是说“你不可以这样子、怎么老是这个样子、怎么总是屡教不改”,或者对孩子做出人身攻击,全盘否定他的人格。生气责骂时所说出去的气话,对小孩而言,有时候会变成左右他一辈子的伤痕,或永远残留在他心中,造成他日后对人生,甚至将来自己与子女之间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骂难听的话之前,请父母三思。尤其是,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责骂、侮辱孩子,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女儿收拾、整理自己物品一直是我头疼的事情,很多时候我都会说:“跟你讲了多少遍了,为什么每次画完画不收拾好彩笔、蜡笔”等等诸如此类的琐事,我有的时候总是会说,再记不住,我就把你送到爷爷、奶奶家去寄养的话时,我女儿总是一言不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其实此时孩子心理更多的是恐慌,心里想的是妈妈不喜欢我了、我该怎么办?等我冷静下来的时候我经常会像女儿道歉,并和她交流跟她讲为什么一定要收拾、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这样做有什么益处,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一种自己物品自己收拾好的良好习惯。
结语:当家长学会真正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她)的尊重,这将有助于孩子健康愉悦地成长。而尊重,常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很简单,你、我,都可以做得到。
第3篇:幼儿园家庭教育论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该如何 与幼儿园教育 实现互补
【摘要】 家庭与幼儿园是 幼儿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其不 同的特点,两者都有其优势也有 其缺失。本文主要从家庭教育 的角度出发,论述家庭教育应该 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与幼儿园教 育的结合互补: 第一是家庭教育 应该为幼儿园教育做好准备; 第 二是家庭教育应该对幼儿园的 教育内容进行延伸和巩固; 第三 是家庭教育应该补充幼儿园教 育的缺失。只有实现家庭教育 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互补方能 使幼儿获得更科学健康的发展。【关键词】 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 互补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 幼儿面对的两大教育方式,对幼 儿而言二者缺一不可。幼儿进 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并不意味着 家庭教育可以放松甚至淡出幼 儿的生活,幼儿与家庭成员的血 缘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对幼儿
第4篇:幼儿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幼儿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儿童家庭教育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儿童家庭教育论文1
“情商”即“情绪商数”、“EQ”.是指人的自控能力和心理稳定的程度,它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他人情感的能力。健全的情商关系到孩子良好性格、优良品质的形成,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当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孩子缺乏自控力,不知分享,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苦,遇到一点挫折,就难以承受,难以与人沟通交往,孤僻,不合群等等。这些情绪若不加有效引导,将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甚至终身的发展。高情商并非与生俱来,关键在于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