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导学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8 07:12: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诚实与信任》导学案

《诚实与信任》导学案

《诚实与信任》导学案

教材分析:

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而今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培养青少年的诚实美德。目前,商业战线也提出了诚信经营的口号。因此,诚实是人心所向。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知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9/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并能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研读课文,培养学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我与车主的对话,倡导个性化朗读。

情感目标:

懂得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用一句话概括钱的作用(学生说话交流)

2.故事激趣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德国某名牌大学博士学位后,决定留在德国发展。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均被谢绝。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猜测。)

真正原因:该生逃过三次票。

这个中国留学生缺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诚实与信任》中找答案。

二、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整体感知内容

1.出示插图,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述)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

3.指名读课文(2人)。首先让学生自己决定读课文哪部分内容,视情况老师建议第一个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为什么请第一位同学读到第三自然段,借机检查对课文的初步感知情况。

4.交流反馈:

三、与文本对话,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解读文本

问题一: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

重点推敲:

句1: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是看不清。(天气原因)

句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车主违章停车的原因)

句3: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归心似箭,车速过快的原因)

问题二:为什么要留纸条?

重点推敲:

句1:虽然这辆但它毕竟是停着的,事故的责任应该在我。

句2: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这辆车的雨刷下。

问题三:字条上会写些什么?

1.讨论,各抒已见,这张留言条该怎么写。

2.悟出作者为什么不写事故原因。(表现了我不怨天,不尤人,敢于承担责任的可贵精神。)

四、精读课文,深入解读文本,培养能力,形成价值观

<写字条>

(1)讨论句子: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A.学生说体会

B.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继续交流。

C.什么叫环顾,我为什么要环顾?

D.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学生联系课文说理由)

(2)小结: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作者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精神真令人敬佩,谁能读好这句话?

(3)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写这张字条?

A.学生说字条内容。

B.现在你准备把这张字条

C.我想劝你别放,为什么呢?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

D.你依然决定留下,为什么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

(4)我留下了字条,你觉得我还留下了什么?

(5)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看到字条会说什么?

<打电话>

过渡:刚才大家所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事隔二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

(1)出示对话,找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车主说的。

(2)同桌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听了这一段对话,有什么问题吗?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动?

(5)让我们带着疑问再自己读课文对话。

(6)讨论: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小红车主人,使他要感谢我?

(7)交流。重点围绕我为什么坚持要付款,让学生理解我的真诚。从而理解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

(8)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

(9)我真诚的言行得到了小红车主人的感谢,在小红车主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10)两人的对话充满了真诚和对话,可小红车主人却搁下了电话,为什么?

五、设计练笔。加深理解

1.读、背最后一段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2.关于诚实与信任,你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你想说什么?请用一两句话把他写下来。

3.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我,请你用上自己的姓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给车主留个条。

4.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第2篇:诚实与信任语文导学案

诚实与信任语文导学案

诚实与信任语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诚实与信任教案。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感悟“我”勇于承担责任的高尚品质,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学语言,提高积累语言、鉴赏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语文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逐步形成和发展基本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诚实和信任的故事、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驱车 碰碎 超出 环顾 联系

陌生 感谢 歉意 诚实 信任

2、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分段情况。

3、用上述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一言一行总关情

1、哪些语句表现了我“我”的诚实呢?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体会、去感受。(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学生交流分享感受,重点体会:

●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教案《诚实与信任教案》。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结合“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和“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是在我。”体会感悟。)

(1)在这种情况下,“我”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主动写下字条。“我”为什么这么做?

(2)假如是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3)如果你是这辆车的主人,看到自己的爱车反光镜被撞坏了,又看到了这张留言条,你会怎么想呢?

● 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说明了什么?

师:是呀,前半句作者说责任每人一半,后半句责任在我,这是不同的两种看法,作者用了“但”字把这转折的意思写出来。

车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作者勇于承担责任,你又从句中哪些词语看出?

预设:毕竟,应该

师:当他发现小红车的车主也违反规定以后,还是主动承担了责任。多么令人敬佩啊!

● 语言:设身处地悟深情

1、同桌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动作、神态,想一想:哪些话又进一步表现了“我”的诚实?

2、指名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学生结合重点词语、句子对话交流,教师相应点拨。

●正面:首先说“对不起”,表示道歉;后声明“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主动承担责任,并表态“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态度诚恳、坚决。

●侧面:车主从“我”言行中受到的感动和对“我”的感谢

4、再读句子,加深体会。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5、再次分角色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进一步体会“我”的诚实和车主由此对“我”产生的信任。

6、车主说的话很多,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的是哪一句呢?我相信这句话同样也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学生反复朗读,记住这句话。点明题目)

三、总结课文,含英咀华品至情

1、无意碰坏,无人知晓,却主动要求赔偿;车子遭撞,物件被损,却打电话致谢,“我”与小红车主人的这段真诚对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现在,你一定明白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了吧?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诚实的心灵》……)

四、拓展延伸,妙笔且抒个中情

1、练习四的小故事。(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和完成书上的习题。)

2、读读背背中的短语。

3、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哪些同学在“诚实和信任”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或平时有没有见过这一类的名言警句和大家交流一下。

4、课外搜集

古人说:“与人相处,第一要谦下诚实。”惟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故事都赞扬了诚实这一美好的品质。

课后继续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3篇:《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导学案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导学案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导学案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些重点词语。

3.学会几种根据段落大意的方法,了解描写人物对话无提示语等写作知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概括大意的方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路,揭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几乎每个同学都听过这个故事,老师小时侯也不止一次的地听过。可以这么说,《狼来了》这个故事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成长。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够这么广泛地代代相传吗?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板书课题:诚实与信任)课题中的“诚”是个生字,它与“城市”的“城”很容易混淆,你有好办法区分它们吗?

3.今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诚实与信任》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诚实与信任》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