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深秋的酒散文
深秋的酒散文
深秋的酒,透着记忆的味道。
又是暮雨初歇的时候,晚秋的天气已经转凉。伴着潺潺的水声和暮色的掩映,风从泛黄的树叶上淌过辽阔空旷的田野,轻抚着田埂上零落瑟缩的稻草垛,又俯身穿过清水江边雕花的旧木房檐,然后悄悄地闯进各家庭院,倾洒了一身醉人的酒香,欢喜着飘散在悠悠的曲巷里。
故乡人爱酒。淡红的杨梅酒甘甜绵柔,入口温软,恰如为人的朴实平凡;纯白的糯米酒香醇浓烈,痛饮烧喉,恰如劳作的固执火热。若是农忙时节,酒能缓解晚归人的疲劳,浅酌就好。若是逢年过节,酒能拉近远客作朋友,一醉方休。无论天南海北,姓甚名谁,都请围坐桌边,推杯换盏,侃侃而谈。生活的苦和难,累和汗,都就着浓稠的酒水,穿喉的火辣,共同举杯,一饮而尽,无言就好……
记忆里,外婆善酿,而我就是那个喜欢偷吃酒糟的孩子。
在贫穷的年代里,又是偏远的山区,物质的匮乏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没有店铺,没有糖果,儿时的我拥有的为数不多的甜食就有秋天里外婆亲手酿造的酒糟。于是,儿时的我总贪心地希望时间能在秋天和过年之间循环转换,那该多好!
犹在农忙过后的时日,外婆终于偷得十天半月的清闲。趁着天气还暖,她就开始晾晒新收的稻谷,只等重阳的时候,准备酿酒。
其实,外婆起初并不擅酿酒,也不好饮酒,只在逢年过节、热热闹闹的时候浅酌几口。只是,外公爱酒如命,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人逢喜事的时候还要喝个酩酊大醉,不醉不归。于是,年轻时的外婆就慢慢学着酿造:晾晒稻谷,脱壳成米,慢火蒸煮,撒入酒曲,漫长发酵,蒸出酒水……一步步,从时间到用量,她渐渐地熟能生巧,甚至还琢磨出了增加酒香的秘方。因此,重阳过后,院里院外都会缠绕着独特的酒香,还伴着金桂和秋菊的味道。
而这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在美好如初的童年里。
松鼠鼻一遍遍地轻嗅空气里的香味,真是让人着迷啊。我会迫不及待地要去揭开用来发酵的酒桶。可每次都会被外婆及时发现,然后叮嘱我要耐心等待:“酒还没好,不急着吃酒糟。”可嘴馋的.我已经等不及了啊!就去找“志同道合”的外公,外公最疼我了――趁着外婆不在的时候,外公就会抱着我,偷偷摸摸地走进屋里,轻轻揭开木桶,小心翼翼地舀取一些木桶中央小坑里的酒糟,然后放进我的小碗里。看着小坑慢慢变大,我和外公会相视一笑,然后默契地做出嘘气的动作,再把木桶原封不动地盖好后,偷偷地跑到门前的小坝上,闻着秋风喂着我吃……直到现在,我的脑海里还会断断续续地浮现小坑的模样,还会回响着秋风里痴痴的笑。
奇怪的是,外婆每次都只说有人偷吃了她的酒糟,问我们知不知道。于是,我就在外公示意的眼神里,微笑着摇头晃脑……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可惜的是,无论我想多么努力地挽留,却留不下任何东西、任何人事,连回忆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去。
外公走了,也是在枫叶泛红的深秋,在弥漫着浓浓酒香的房间里。那个时候,年幼的我还不知道死亡的含义,就像现在的我也仍然不愿去理解,奢望着他还能回到我的身边,紧紧抱着我,抱着我去偷吃酒糟,抱着我坐在小坝上开心地笑……可是,现在连酒糟都没有了。它仿佛是被外婆遗落在了岁月深处,遗落在深深的记忆里,遗落在她安静无人时茫然凝望的眼神里。
很多时候,我会不经意地看见外婆轻擦酒杯时的停顿,看见她轻触着酒坛时的失神。我真的感到无比的心疼,却不忍打扰,只能悄悄地走开,留给外婆一份回忆的安静。
时间无情。她让他们在一贫如洗的岁月里共同承担,彼此扶持,艰难地维系着家里的柴米油盐,还要抚养孩子。虽然磕磕绊绊,有吵有闹,但终究走过来了。却又在生活慢慢富裕,足够温饱的时候,只留下外婆一个人,在平淡的岁月里煎熬。
其实,当生活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一个人也就没有了念想,没有了期望。那么剩下的时光,又能算作什么?
还记得去年重阳,看着消瘦的外婆独自站在蒸酒的土灶旁边,看着铁锅下凝结的酒水顺着小竹槽流进她跟前灰黑的坛子里,不久就溢了出来。可外婆却宛若未闻,仿佛静静地停在了某个时光里面,不愿挣脱――地上流淌的酒水,就像回忆的眼泪。
有人说,时光流逝,老去的只是些风声。可我看见的,为什么是她的残忍?外公与我们阴阳两隔,外婆容颜渐老,日渐瘦弱,而我连儿时的回忆都不能完整……
时间啊,能不能许给我最后一个心愿:让我的梦境里,还是一切安好?
这个重阳,远在他乡的我,又想起深秋的酒,是怀念的味道,是难忘的味道。
第2篇:深秋 散文
深秋 散文
不知不觉中,已然深秋。
一阵风吹过,有种凉飕飕的感觉。随风四处飞舞着的落叶,黄黄的、一片一片的。太阳光忽而躲闪着,是那样的温和而又典雅。温暖的阳光下,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正急匆匆地向着学校的方向赶去……
此时的我,总会有种感觉,似乎这种景象曾经在梦里见过,但却不记得它的具体时间。也许太过真实,曾经那个可爱的村庄已然历历在目。一米阳光从白云间映射出来,有阳光陪伴的秋天,真好!
走在路上,享受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是那样的明亮、温暖。诗人墨客总喜欢借着深秋的温暖释怀、感叹,是因为秋天的凄凉、秋天的忧伤、还是秋天的美,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深秋季节,是多情的季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不知李清照的这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会多出几分?也许只有深秋季节,李大诗人才能做出这种惆怅的诗篇。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不知不觉中,我走向了一片孤独的林荫路上,看着飘飞的落叶撒向早已成堆的树叶之上,将树叶堆不断地升高、再升高。踩在淅淅沥沥的落叶上面,就像笔尖在纸上摩擦,沙沙沙地一阵阵轻响。阳光透过树荫,洒下一抹黄色,那地上的树叶泛着金黄色的光芒,就好像地面铺就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坐在金黄色的“地毯”上面,凝视着树梢上摇摇欲坠的树叶,四周已然是静悄悄的。风带起的叶子,敲打着我记忆中的碎片,拼接起的已不再是完整的图片。
这个城市的深秋,偶尔也会有一个角落透着安静、祥和,就好像我所在林荫小道。我轻闭双眼,感受着拂面的微风,我忘记了平时的`奔波忙碌,忘记了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我只想好好地享受这一刻,享受这一刻属于我的宁静。我满脸的喜悦,那拂面的微风,仿佛正轻柔抚摸着我的面庞。
道路两旁的树干已清晰可见,她褪去了金色的衣服,她在等待着,等待着一场秋雨的洗礼。
我惋惜这深秋的第一缕阳光,可遗憾装不进口袋,只能尽收眼底,装进记忆的最深处。
深秋,也许有太多的留恋,还有埋下的一丁点的希望。已深秋了,再过几天另一个季节又即将来临。我不忍心美的离去,于是我就近捡起几片树叶塞进我的口袋。我想总能留住,毕竟深秋的美丽已经深深地刻印在了我的心里。
已然深秋,却也深秋……
第3篇:感悟深秋散文
感悟深秋散文
看落叶飘零在心空的长谷,静静聆听深秋的忧伤滑过季节的伤口,那汩汩流动感悟的忧愁,凋谢在一个午后的黄昏。
时至近日暮,目光依暮色。天空,显得格外清远、空旷。广袤的原野上,只有一棵老树,伸着光秃秃的枝桠,含着忧虑的眼神,缄默地站着。叶,多已坠落,剩下稀稀拉拉的几片,无力向着秋风,西西飘舞,漠然无语。
对于深秋,我的感叹是一年一年地深了,心境也一年年的杂乱,一面因其凄凉的悲痛而忧伤,一面又满怀着对秋风秋凉的渴望。然而,当它真真切切抑郁地出现在我面前,我又不忍心独对。因此,我深秋的落叶中,把那泯灭不了的忧郁经一季滤洗已沉淀为悲凉。
在过去的岁月,子美曾有“万里悲秋”之句。其实,秋之悲凉何止万里,天地之间,人心叵测,何处不被这浩淼磅礴的氛围充斥?
每逢秋季,人的心境总分外沉重。纵是一个囚徒,亦必会有
第4篇:深秋经典散文
深秋经典散文
在那个多雨的夏日,在那个山间小亭,一场及时雨把我送进你的空间。我爱阅读你画的山水画,更爱读你飘逸的长发。你送我一幅《夕阳》,我送你一本《雨中的紫丁香》。从此便朦胧了记忆,朦胧了夏夜,朦胧了我的心,朦胧了一张张信笺……
又是深秋,怎么又是那样不经意的相逢,时光轻烟般地流去,那场萌芽的爱情悄悄开花,我们一起种下的山百合已开了许久。不敢轻易接下你的`目光,我该对你说些什么呢?家乡小屋依旧是淡淡的乳黄色,屋边的小河依旧流泻夏日的欢畅,那幅浪漫的《夕阳》依然在我心中火红。
岁月竟这样匆匆。
你依旧是那样文静、潇洒,依旧是那样大声地说话,开心地唱歌。你说我变了许多,变得那么沉默……
秋天的果实无声地坠落,轻轻地打响记忆的风铃。
你问我故乡的枫叶该是火红了吧?那南国的相思树结满了红豆了吧?
我答不上来。
往事
第5篇:戈壁深秋散文
戈壁深秋散文
秋季是景色最美的季节,更是庄稼收获的季节。秋季的美众人喜欢,诗人和歌唱家更是喜欢迷恋,然而,秋的美是要分地域环境的,否则有时会让你大失所望,收获如果在中原和南疆肯定不用怀疑,如果在北国要去赏秋景,还是需要动一番脑筋,需要有的放矢,否则寻觅秋景让你大失所望,沮丧的心情会伴你旅途一路沉重,因此平平淡淡的平常心才能保持岁月静好,才能保持阳光心情珍惜人生每一天。
农村土话常言说:“年怕中秋月怕半,每周但怕星期三。”中华民族伟大得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河边感叹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换一句话说:时光一去不复返,失去的不可追回,即将到来的要好好珍惜。伟大的思想家这句诗还有人曾经这样翻译,原文如下:“一、孔子在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