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8 07:12: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第五单元 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 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 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 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3.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入

1.有关风筝的诗歌导入,引入本文的篇名、体裁和作者。

2.简介本文的作者鲁迅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预习检查

读准下列字音

1.生字

丫杈

chà

憔悴

qiáocuì

模样

嫌恶

xián wù

可鄙

什物

shí

惊惶

huáng

瑟缩

惩罚

chéng

虐杀

nüè

宽恕

shù

苦心孤诣

duò

蜈蚣

wúgōng

伶仃

líng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

嫌恶

愤怒

duò堕落

zhuàn

赚钱

shù

宽恕

zhuì下坠

jué

诀别

jué

决定

jué

抉择

3.多音字

è

凶恶

ě

恶心

嫌恶

shí什物

劳模

shén

什么

模样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朗读课文

1.朗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②停顿恰当;③读出感情;④读出重音。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④试着用

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

(二)思考

1.“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2.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鲁迅对等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何不同?(对待自己当年的行为,深深地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

四、合作探究

质疑、讨论、答疑

(一)1—2段(第一组问题)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二)3—4段(第二组问题)

1.3-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

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2.对我流露出什么感情?

鲁迅是在自责自己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出了同情、后悔、自我谴责之意。

3.朗读(1)你能读出明显表现出作者忏悔心情的文字吗?

(2)应用怎样的情绪和语调朗读?(沉重的)

4.小结一:本文的一个重要的情绪是忏悔,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自我遣责的意味。

(三)5—8段(第三组问题)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些事情?

3.朗读。(用沉重的语调读出忏悔的感情)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4.核心问题探讨:

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作者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

(四)9—12段(第四组问题)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

2.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3.小结二: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情结——悲哀。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社会遣责意味。

(五)课堂总结

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

五、探究文意

整篇文章看完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思考一下: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要告诉我们什么?

参考(可以从以下角度去思考)

1.鲁迅对于小兄弟的感情

2.对于自己的错误该怎么办

3.怎样看待游戏

(手足情深、知错就改、反抗封建教育)

六、自由感悟——向生活延伸

1.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概念。

2.有关天性的名言。

3.说话训练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很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第2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2篇精读课文《草原》、《珍珠鸟》;2篇略读课文《零点降生的女孩》、《母爱》及练习五。

体现课标思想:

1、注重指导学生朗读,继续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加强学生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学生能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从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安排材料的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并用多种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安排材料的思路。

教学时间:7课时

17、草原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10个新词;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美丽,感受民族团结友好,产生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点:1、了解草原的美丽景色,体会草原人们的热情好客。

2、用不同的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了解草原的美丽景色,体会草原人们的热情好客。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10个新词;

了解课文的内容。

第3篇:语文版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语文版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语文版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体会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逐段阅读,扶放结合,引导自学、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船的演变,感悟人类的智慧与社会的发展。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

重难点、关键: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17船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学习课文1、2自然段,认识船演变的最初阶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1如果让你出去旅游,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为什么?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导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第五单元实践活动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实践活动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实践活动教案设计

科 任教 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网上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网上交流的方法。

3、了解网上阅读与交流应注意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合作、讨论交流,师生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网上读写与交流,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重难点

重点:网上读写与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提高网上读写与交流的效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1、导语

?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地球变小了。即使远隔重洋,一样可以在瞬间互通信息。在网上,不仅可以读到各种文章,而且还可以进行写作和文字交流。

但是,网上的信息极为丰富,几乎是无所不有,令人眼花缭乱,有时侯也有一些东西是不好的。如何正确辨别、进行有效高效阅读和交流,对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期的中学生来说,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第五单元作文教学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作文教学教案设计

探索月球的奥秘

【作文目的】

1、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

2、在掌握一定资料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像,进行写作训练。

3、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与月亮相关的传说、典故、诗词歌文等。

【训练要求】

1、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和思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思成文。

2、遵循想像作文的创作原则:合理性、积极性、探索性和启迪性。

3、大胆想像,巧妙构思,创造出新的形象。

【思路提示】

文题1: 围绕“月球”这一话题,展开想像,写一篇文章。

提示一: 想像是作者将自己头脑中原有的感性形象、生活经验调动起来,根据已知的事物,推测未知的事物,补充不足的环节,从而组成并创造新形象。作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的想像就越活跃,就越有创造性。在想像作文的写作中,大致可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数学第五单元总复习教案设计

数学第五单元总复习教案设计

数学第五单元总复习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2。运算定律、混合运算

3。多边形的面积

4。简易方程

5。应用题

复习要求: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复习重点:

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解简易方程。

4。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复习安排:六课时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总复习第5题,练习三十二第5~8题。)

复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多边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复习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12厘米,这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第五单元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五单元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