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班数学简单推理教案
大班数学简单推理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简单推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简单推理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捕捉有效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2.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3.感受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见本期附赠的光盘),盒子一个,记分牌、筐子各两个,带有1~1O数字的红、蓝圆片各1O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推理
1.请幼儿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
2.小结:刚才我们都猜是小画片,这不是乱猜的,我们是根据得到的信息才猜出了正确答案。
(这个环节的猜想,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先让孩子漫无边际地猜,幼儿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答案的;然后在教师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但幼儿从中感悟到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教师的再次提示下,幼儿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并从中领悟到“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
二、初步获得简单推理的经验
1.教师放映PPTl,提问:你能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2.请幼儿猜猜谁最重,为什么?(放映PPT2验证答案)
3.小结:要想猜出答案,必须找出有用的信息,然后一步一步想,就能很快推理出正确答案。
三、捕捉有效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1.幼儿分成红队和蓝队比赛,教师交代比赛规则:(1)两队交替猜,哪个队猜对就给哪个队加10分,如果猜不对,给对方队加10分。(2)如果没有轮到自己队猜就说出答案,也给对方队加10分。(3)由排头用记分牌计分.排头要等老师说“排头请加分”才能翻一张牌加10分。
2.放映PPT3,提问:请问红队小朋友,被挡住的是几个什么颜色的珠子?为什么?小结:被挡住的是4个黄颜色的珠子,因为黄珠子是依次增加一个。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没有能力用抽象概括的语言对数学现象进行表述,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归纳提升,帮助幼儿学习使用数学语言)
3.放映PPT4,提问: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请蓝队小朋友猜猜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一样重。教师操作课件(PPT5-PPT6),展示推理过程。
(利用大班幼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的年龄特点,借助直观的水果图,帮助幼儿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进行思考)
4.放映PPT7,请幼儿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请红队、蓝队小朋友分别猜猜l号、2号、3号小兔穿什么颜色的裙子。
(借助小兔“不是穿某种颜色的裙子”,引导幼儿运用排除法进行推理、)
5.依次放映PPT8--PPTl5,小鸭从左岸游到右岸算游一次,请蓝队小朋友猜猜小鸭游9次后会在哪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单数次都在右岸,双数次都在左岸。
(在左右河岸标出小鸭游泳的次数,帮助幼儿进行抽象思考、概括)
6.小结:今天,我们一直都在猜一猜,但不是乱猜的,猜也是要动脑筋思考的,所以猜也是有学问的。
四、运用推理解决问题
1.两队互相在对方的额头上贴上带有l~10数字的红圆片或蓝圆片(不能偷看自己是几号)。
2.幼儿猜出自己是几号后迅速按数的顺序排好队,以排得又对又快的队为胜。
3.获胜队先到前面选教师送的小画片。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问题追问,引导幼儿说出推理的依据和过程,帮助幼儿对事物背后抽象的数学关系进行思考,达到内化简单推理的思路与方法的目的。由于幼儿思维的片面性,他们有时表达得不完整、不太准确,这时就需要教师顺应幼儿的思路,用数学语言进行提升和概括。如在让幼儿“找出有几个什么颜色的珠子被挡住”的环节中,幼儿答出“有4个黄色的珠子”,在我追问“为什么”后,幼儿回答“因为一个红的一个黄的,一个红的两个黄的,一个红的三个黄的,一个红的应该是四个黄的”。可见,幼儿知道黄珠子是依次增加一个的,但是不会用精炼的数学语言表述,我就及时回应道“你看出来黄珠子是依次增加的,每次增加一个”,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学会用精炼的语言概括现象,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简单推理教案2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数学逻辑推理、肢体运作、空间、内省、自然探索智能。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并发现事物间内在的联系,进行简单推理与分析。
3、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红、黄丝带若干条;故事图片,眼罩一付,自制大书大小颜色不同的碗;1个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谈话: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范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在玩游戏之前,小朋友先告诉我10以内的单数都有谁?10以内的双数都有谁?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名称:跳单双①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今天我们小朋友身上都系有漂亮的丝带,那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丝带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那我们系红丝带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系黄丝带的小朋友在红丝带小朋友的外面再围一个大圈,小朋友手插腰跳,里面的小朋友往外跳,外面的往里跳,按照老师的.的口令来回的跳反复进行,直到老师说:“停”则立即停下,老师检查完丝带就可以判断出你跳的是单数还是双数,你们相信吗?﹙教师要说的神秘一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②游戏过程:教师喊口令幼儿做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并对犯规的幼儿及时提醒。 ③教师总结:为什么老师能说出你们谁是单数,谁是双数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2、教师讲述故事《小鸭子学游泳》 ①教师提问:乌龟老师为什么说小鸭子撒谎了。﹙幼儿可以根据刚才玩的游戏的经验判断,推理﹚②教师总结:因为它在原地往对面游,到对面是一次,到原位是2次,反复……﹙让幼儿说出答案﹚听完了这个故事小朋友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聪明吧!是因为老师通过简单的分析和推理才想出它的结果,所以我们小朋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难题时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接下来我就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谁。”
3、游戏名称:猜猜他是谁游戏规则:教师选一位幼儿戴上眼罩,任意再请一位幼儿上前,让戴眼罩的幼儿用手摸摸其头部并可以提任意的问题。如:是男孩还是女孩,胖还是瘦的,喜欢什么等,请戴眼罩的幼儿来猜猜他摸的是哪位同伴。
4、阅读推理游戏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奇妙的大书,出示大书幼儿观察,从封面到第3页,封面是彩条,依次红、橙、黄、绿、紫,第1页是一个大大的红苹果,第2页是两个橙色的桔子,第3页是三个黄香蕉,请幼儿依次猜猜后面几页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
5、小朋友真聪明接下来我们在玩一个游戏“猜猜看”。出示三个碗和小球,请幼儿闭上眼睛,把三个碗倒扣好,再将小球放入任意一个碗中,根据情境给线索,如球放在最右边的碗里,给出的线索可以是不在中间的碗里,也不在中间碗的左边的碗里,请幼儿猜出小球换位只继续游戏。 6、小朋友你们喝果糖水吗?那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猜猜哪杯水最甜”在3个杯子里倒入不同量的开水,水量区别大一些在分别放入一勺糖,请幼儿猜一猜哪杯水最甜,并说明理由,尝一尝验证一下。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小朋友通过动脑筋思考,进行分析与推理说出了很多难题的答案和结果,最后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获得了爱动脑筋的小明星,接下来我们一起到外面继续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第2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简单推理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简单推理
作者:王 琼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01-04
活动目标
1.能捕捉有效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2.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3.感受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见本期附赠的光盘),盒子一个,记分牌、筐子各两个,带有1~1O数字的红、蓝圆片各1O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推理
1.请幼儿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
2.小结:刚才我们都猜是小画片,这不是乱猜的,我们是根据得到的信息才猜出了正确答案。
(这个环节的猜想,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先让孩子漫无边际地猜,幼儿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答案的;然后在教师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但幼儿从中感悟到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教师的再次提示下,幼儿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并从中领悟到“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
二、初步获得简单推理的经验
1.教师放映PPTl,提问:你能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2.请幼儿猜猜谁最重,为什么?(放映PPT2验证答案)
3.小结:要想猜出答案,必须找出有用的信息,然后一步一步想,就能很快推理出正确答案。
三、捕捉有效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1.幼儿分成红队和蓝队比赛,教师交代比赛规则:(1)两队交替猜,哪个队猜对就给哪个队加10分,如果猜不对,给对方队加10分。(2)如果没有轮到自己队猜就说出答案,也给对方队加10分。(3)由排头用记分牌计分.排头要等老师说“排头请加分”才能翻一张牌加10分。
2.放映PPT3,提问:请问红队小朋友,被挡住的是几个什么颜色的珠子?为什么?小结:被挡住的是4个黄颜色的珠子,因为黄珠子是依次增加一个。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没有能力用抽象概括的语言对数学现象进行表述,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归纳提升,帮助幼儿学习使用数学语言)
3.放映PPT4,提问: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请蓝队小朋友猜猜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一样重。教师操作课件(PPT5-PPT6),展示推理过程。
(利用大班幼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的年龄特点,借助直观的水果图,帮助幼儿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进行思考)
4.放映PPT7,请幼儿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请红队、蓝队小朋友分别猜猜l号、2号、3号小兔穿什么颜色的裙子。
(借助小兔“不是穿某种颜色的裙子”,引导幼儿运用排除法进行推理、)
5.依次放映PPT8--PPTl5,小鸭从左岸游到右岸算游一次,请蓝队小朋友猜猜小鸭游9次后会在哪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单数次都在右岸,双数次都在左岸。
(在左右河岸标出小鸭游泳的次数,帮助幼儿进行抽象思考、概括)
6.小结:今天,我们一直都在猜一猜,但不是乱猜的,猜也是要动脑筋思考的,所以猜也是有学问的。
四、运用推理解决问题
1.两队互相在对方的额头上贴上带有l~10数字的红圆片或蓝圆片(不能偷看自己是几号)。
2.幼儿猜出自己是几号后迅速按数的顺序排好队,以排得又对又快的队为胜。
3.获胜队先到前面选教师送的小画片。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问题追问,引导幼儿说出推理的依据和过程,帮助幼儿对事物背后抽象的数学关系进行思考,达到内化简单推理的思路与方法的目的。由于幼儿思维的片面性,他们有时表达得不完整、不太准确,这时就需要教师顺应幼儿的思路,用数学语言进行提升和概括。如在让幼儿“找出有几个什么颜色的珠子被挡住”的环节中,幼儿答出“有4个黄色的珠子”,在我追问“为什么”后,幼儿回答“因为一个红的一个黄的,一个红的两个黄的,一个红的三个黄的,一个红的应该是四个黄的”。可见,幼儿知道黄珠子是依次增加一个的,但是不会用精炼的数学语言表述,我就及时回应道“你看出来黄珠子是依次增加的,每次增加一个”,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学会用精炼的语言概括现象,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编辑:cicy
第3篇:简单推理教案
第十六讲 简单推理
【知识概述】
小文比小林高,小林比小佳高,那我们可以推断,小文一定比小佳长得高,这也是一种推理。与前面推理题不同的是,这种推理解答时不需要或很少用到计算,而要求我们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做推理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认真分析,为了找到突破口,有时先假设一个结论是正确的,然后验证它是不是符合所给的一切条件,若没有矛盾,说明推理正确,否则再换个结论来验证。
【例题精选】
例题1 红红、聪聪和颖颖都戴着太阳帽去参加野炊活动,她们戴的帽子一个是红的,一个是黄的,一个蓝的。只知道红红没有戴黄帽子,聪聪既不载黄帽子,也不戴蓝帽子。请你判断红红、聪聪和颖颖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思路点拨:从已知条件中可知,“聪聪既不戴黄帽子,也不载蓝帽子”是个关键条件,因
第4篇:简单推理教案
简单推理
知识要点
一道算式题都是用运算符号和数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图形算式,就是在算式中用图形来代表不同的数,要我们通过计算把图形所代表的数求出来。解答时,要根据加、减、乘的意义和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来解答,通常要用分析法、代入法、推算法等。
典题解析
例
1、☆、○、□各代表什么数字?
☆+☆+☆=18 △+☆=14 △+○+○+○=20 ☆=()○=()□=()
练习1:
1、△+○=24 ○=△+△+△
△=()○=()
2、○=△+△+△+△+△ ○×△=20 △=()○=()
例
2、找出下面式子中☆和△各代表什么数。
☆+☆+☆+△+△=22 ☆+☆+☆+☆+☆+△+△=30 △=()☆=()
练习2:
1、□+□+△+△+△=21 □+□+△+△+△+△+△=27 △=()□=()
2、□+□+○+○=
第5篇:《简单推理》教案
《简单推理》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单推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简单推理》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捕捉有效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2、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3、感受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见本期附赠的光盘),盒子一个,记分牌、筐子各两个,带有1~1O数字的红、蓝圆片各1O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推理
1、请幼儿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
2、小结:刚才我们都猜是小画片,这不是乱猜的,我们是根据得到的信息才猜出了正确答案。
(这个环节的猜想,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先让孩子漫无边际地猜,幼儿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答案的;然后在教师的提示下“犹豫”猜,
第6篇:二下数学广角简单推理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数第三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 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 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猜一猜
1、提问后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通过刚才的猜一猜, 我们知道要猜出准确的答案, 必须要找到有利于猜想
第7篇:一年级简单推理教案
一。课题:
简单推理,数学基础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教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分析,进行有根据的推理,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到问题的正确
答案。
三.教学过程
①引入方式
②新概念如何讲
③例题
1. 小红,小青和小兰个从家里拿来了些书,小红说:“我比小青多5本。”小青说:“我比
小兰少6本。”她们三个人谁的数最多?谁的数最少?
解析:
根据小青说:“我比小兰少6本。”可以认为小兰比小青多6本,再根据小红说:“我比小青
多5本。”就可知道小红,小兰都比小青多,也就是小青最少;再根据与小青比,小红多5
本,小兰多6本,就知道小兰最多,顺序是小兰﹥小红﹥小青。
2. 妈妈买了3本书。妈妈对小强说:“《生命的起源》比《成语故事》厚,《小学生天地>
比《成语故事》薄,《生命的起源》比《小学生天地》厚,这三本书,哪本书最厚?哪本书
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