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议论文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议论文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拥有善良,意味着获得了成功的密码;播种善良,昭示着丰收了心灵的家园。而失去了善良,生命之泉将因此枯竭。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善良的真谛吧!
有一次,一个印度人看到一只蝎子落水挣扎着,就伸手去救。刚触及蝎子,手就被蜇了。他又再一次想去救蝎子,但蝎子再次蜇了他。路人问“它老蜇你,干啥还要救它?”印度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爱是我的天性。我怎能因为它蜇人的天性而放弃我的爱的天性呢?”
有时候,善良带来的是误解和伤害。也许你的`心会暂时无法得到宽慰,甚至抱有一时的怨恨。但若因此而永久性的挫伤了善良之心,缩回了援助之手,这就不再是善良。善良是不图回报的。如同太阳赐予大地光与热,无私地奉献着。但善良一定有回报。
卢梭有语:“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做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一粒泥土的回报是一枚甜美的果实,一盏泪烛的回报是一束希望的光芒,一个善行的回报是一颗感恩的心。美好的回报,首先是善良的付出。
回报的前提是善良。善良的前提是播种。世上有许多种子,有的是罪恶、欺骗、吝啬、无耻的瘴气,有的是善良、诚实、大度、自尊的珍珠。播种珍珠,精心照料,她将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到了秋天,硕果装饰你的生命,人生之路将是多么辉煌!
我对善良说:你是干涸的土地上落下的甘霖,你是黑暗的隧道里点亮的灯光,你是无情的风雪里温暖的炉台。你是润滑剂,能打破隔阂,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你是热量,能融化千百年来不融的积雪。拥有了你,即拥有了世界。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执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所以,凭良心做事,用善行打动人心,你将收获的是你意想不到的。让灵魂最美的乐章——跳跃吧!
第2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当今社会中,对于金钱、物质的追求使很多人变得冷漠、自私、吝啬,不屑于表露对于他人的感受。但他们可曾想过,给予是一种快乐。这个暑假旅行中的一件事情,更加证实了我的感觉。
暑假我游历了许多地方之后,终于回到了我安静的书桌前。一幅画映入我的眼帘。这看似是一幅普通的国画,但它却有两个特殊之处,一是它的画法特殊,是用指和拳画的;二是它的来历特殊。它让我想起了在大理的那个难忘的夜晚:
经过一天长途颠簸的我们来到了大理某三星级饭店的大厅用餐。人困马乏的我们刚动筷子,就见一个主持人出来报幕。原来,今晚有一个全国知名的拳指画家马老先生要来现场表演。刚开始,大家十分响应,许多人上前观看。我和同伴也夹杂其中。只见他手指蘸足了墨,在宣纸上龙飞凤舞起来。没过多久,一幅绝妙的指书作品完成了。我俩被他的书法折服了,决定留下来继续观看。接下去,是他的作品拍卖。每幅画都是用拳和指画的,异常精美,而且都是以裱糊价出售的,价格100元,真可谓是物美价廉。但全场人都无动于衷,更无人问津。自己的作品受到如此冷遇,马老先生如坐针毡,尴尬无比。我和同伴于心不忍,想饭后去安慰他一下。我回到座位上,顾不得细嚼慢咽,急急忙忙吃完了饭,离开了桌子。那时,焦群老师和陈晓华老师已经在那儿和他攀谈、安慰他。我也走上前去,恳切地对他说:“大师,您的画真是非常得好。”他很感激地点了点头。之后,我和他交谈起来,并向他解释了我们没有买画的原因,是因为路途遥远,行李过多,还要游览其他的城市,实在不方便携带,但我们确实是非常欣赏和喜爱他的作品的。他也对我们表示理解。接着,我们又聊起了绘画方面的事情。他给了我一些绘画方面的指点,我听了后很受启发。我也表示回去要更加认真地学画。我和老师们向他告别后回到了汽车上。当汽车快要发动的.时候,只见一个人朝我们的汽车跑过来,我一看,原来是马老先生。他跨进车门,把他的一幅小作品递给了我,说:“这幅画送给你留作纪念。”我接过这幅画,又惊喜,又感动,一下子呆住了,只是连声说着“谢谢,谢谢”。汽车开动了,马老先生消失在夜色中。我捏着画,心里好温暖,好温暖。
我实在没有想到,我这样一个小丫头说的几句话竟能让一个老艺术家如此感动,还亲自跑下楼来给我送画。虽然今晚阴雨霏霏,但我们俩的心都是暖融融的。我终于亲身体验到了这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把阳光奉献给别人的时候,我的世界没有因此而变得阴暗起来,相反,我和别人一起分享着灿烂。因为我尊重老先生,欣赏他的作品,所以我能在他受冷落的情景里,感受到他的落寞,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我对老艺术家的崇敬,温暖他的心。给予是一种快乐,这就是俗话常说的“施比受有福”。奉献一份温暖,回报一份温馨。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份小小的温暖,给周围的人一点小小的关爱,这个世界会因你而变得更加美好。
第3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阿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历史上多少伟人以他们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世人所传颂。
为发展我国原子弹、氢弹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是儿时的伙伴,都在美国留学并取得博士学位。当杨振宁在世界物理学界的声名与日俱增,引起举世瞩目时,邓稼先却在归国后告别妻儿,隐姓埋名,一生奔波在荒山野岭,戈壁沙滩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进行着艰苦的科学攻关,为我国的两弹试验成功地铺平了道路。张爱萍将军亲笔为他题写了一幅条幅:“两弹元勋邓稼先。”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邓稼先耐住了常人难耐的寂寞,为国家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我国著名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