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7 07:13: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六年级《正比例意义》教学设计

六年级《正比例意义》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正比例意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内容】

正比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准备】

投影仪。

【复习导入】

1.复习引入。

用投影仪逐一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回答。

①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板书:=速度。

②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板书:=单价。

③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板书:=工作效率。

2.引入课题: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首先来研究这些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1的图和表格。

学生观察上表并讨论问题。

(1)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有关系吗?

(2)铅笔的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3)铅笔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根据观察,学生可能会说出:

①铅笔的总价随着数量变化,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数量增加,总价也增加;数量降低,总价也减少。

③铅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即单价一定。

教师指出:总价和数量有这样的变化关系,我们就说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总价和数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教师出示: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路程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路程和时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汇报: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扩大,时间也跟着扩大;路程缩小,时间也跟着缩小;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写成关系式是=速度(一定)。

教师小结:所以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3.归纳概括正比例关系。

①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上面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规律?

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要求学生把握三个要素:

第一:两种相关联的量。

第二: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

第三: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4.用字母表示正比例的关系。

教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表示:(一定)

5.教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学生举例说明并说出理由如: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每袋牛奶质量一定,牛奶袋数和总质量成正比例;衣服的单价一定,购买衣服的数量和应付钱数成正比例。地砖的面积一定,教室地板面积和地砖块数成正比例;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的“做一做”(1)~(2)。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篇:六年级数学 《正比例》教学设计

《正比例》教学设计

范桥镇中心小学 李晓云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1页《正比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互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能利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难点: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电子课本、多媒体课件、表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情境一:

1、观察表格,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是否有关系?它们的变化分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说说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

3、引导小结:

(1)正方形的周长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

(2)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也就是比值是4不变。(3)正方形的面积也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的比值在变,并不固定。

(二)情境二:

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见表格。

1、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引导小结:

(1)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是一定的。

(三)1、总结规律,形成概念。

请同学们思考,说说以上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师小结:1.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2.两个量对应的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2、出示正比例定义,齐读三遍。

指名同学找出定义中的关键信息。

板书成正比例的两个条件:1.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2.两个量对应的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四)想一想:

情境一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面积与边长呢?为什么?

师小结:(1)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周长与边长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请同学也试着说一说。(2)正方形的面积虽然也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但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变化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五)运用新知,练习巩固 书本第42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间交流想法,指名回答,老师订正。

(六)同桌合作,共同探究。

两位同学分别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一个不成正比例的例子,与同桌交流。

(七)课堂小结,知识巧记

(八)聆听童谣,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正比例

1.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2.两个量对应的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教学反思:

第3篇:北师大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间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2)单价数量总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2、引入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六年级《正比例与反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的总评83-85页比例,反比。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通过审查和交流,鼓励学生组织自己的知识,形成系统。

(2)通过了解具体问题,进一步了解比例,比例反比例。

(2)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

通过审查和完成,加深对正负比例含义的理解。并利用正负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功能奠定基础。

(C)情绪的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学习区分正负比例。

教学沉重,困难:

(1)进一步了解正负比例的意义,并可以用正负的含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断积累经验,体验重要的数学思想。

教学法

自我评价,团体交流,班级交流,互助

教学准备

表格,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况创造,进口审查 1,确定以下两个问题在每个问题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①速度必须,距离和时间()②一定距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 《正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教学重点

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教学难点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教学过程

活动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一)情境一

1.观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填入表格中。请根据你的观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是否有关系?它们的变化分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

说说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

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间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2)单价数量总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