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动奥运》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6 07:15: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鼓动奥运》教案范文

《鼓动奥运》教案范文

【教材简析】

鼓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鼓声伴随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中国的鼓文化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代常把鼓用在最隆重的礼仪活动中,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在古代,它还是打击敌人,驱除猛兽的号角和武器。随着历史的发展,古文化伴随历史渐渐普及到民间,用途也更加广泛。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戏剧、曲艺、歌舞、喜庆集会和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奥运歌曲《胜利》是音乐人郭峰为奥运倒计时100天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旋律明快,节奏铿锵,琅琅上口,清晰地传达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深受学生的喜爱。

【设计理念】

音乐新课程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强调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鼓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中重要的一支线索,“鼓的文化艺术”主题单元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国鼓的文化发展脉络,在演奏鼓的实践中,体会鼓传情达意的重要作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学习内容。在教学设计时,尤其要发挥鼓在实践性和创造性方面的优势,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在演奏方法和节奏创编方面的创造性,追求鼓节奏演奏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完美结合。

【教学目标】

一、在欣赏和演奏活动中感受鼓的丰富表现力,培养运用鼓来进行节奏创编的能力

二、能够创作鼓的节奏,配合奥运歌曲《胜利》,为奥运加油助威

【教学过程】

一、鼓语问候,师生以问答的方式演奏鼓节奏。

二、鼓节奏接龙,每个学生演奏四拍子的个性化节奏。

三、分析和演奏《胜利》中的鼓节奏。

1.演唱奥运歌曲《胜利》为奥运加油助威。

2.师:这首歌曲清晰地传达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富有强烈的`震撼力,其中有一种伴奏乐器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乐器?

生:大鼓。

师:听,老师在大鼓上敲击的节奏是几拍子的?(4拍、3拍、2拍)

师:刚才我们唱的歌曲《胜利》是几拍子的?我们唱一唱歌曲的第一乐段,感受一下!

生:2/4拍

师:你能在鼓上敲出2/4拍的强弱对比吗?

师:我们刚才唱的歌词“加油”“胜利”出现在第一拍还是第二拍?

生:第二拍。

师:让我们合作一下,一半同学用鼓敲节拍,一半同学唱,ok?

师:你能边演奏鼓,边演唱这一段歌词吗?

师:刚才我们演奏的是歌曲的节拍,而在音乐中,往往会通过节奏的变化,使歌曲听起来更富有动感,那么,这首歌曲中鼓的节奏在哪一拍有变化?我们听一听。

师:你能在大鼓上演奏出歌曲中鼓的节奏吗?

师:除了节奏的变化,歌曲中鼓的声音色彩听起来也有所不同,你能听出来吗?我们仔细听听。

生:强拍的音色厚重,弱拍的音色明亮。

师:用我们手中的大鼓和小腰鼓,怎么演奏能实现这种音色的变化?

生:大鼓和小腰鼓互相配合。

生:鼓心和鼓边敲击变化。

师:能用这两种方法合着音乐演奏吗?第一排同学演奏单乐句,第二排同学演奏双乐句,行吗?注意听音乐

四、鼓节奏创编与表现

1.师:大家演奏得不错,除了歌曲中现成的节奏,你还能为歌曲即兴创编一个合适的节奏型吗?我们边听音乐边尝试一下。

师:谁能给大家演奏自己设计的节奏?

生:(先单独演奏,然后全体同学一起演奏。)

师:谁的节奏更适合这首歌呢?

(老师板书记录学生演奏的节奏,标注出演奏的方法)

2.师: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三种演奏方法的节奏,我们可以把这些素材,分别应用在歌曲三种不同的段落中,这可是作曲家的工作呀,你觉得自己行不行?边听歌曲边设计一下!

生:(指出哪种节奏型适合用在哪个段落上)

师:你能合着歌曲准确地演奏这些节奏吗?

生:(合着歌曲第一段准确地齐奏相应的节奏)

师:大家演奏得都不错,我想请每个小组分别演奏一种节奏,听一听,哪个小组的同学演奏得更整齐,更有气势!每个小组可以派一个同学到前边来领奏。

> 3.师:很好,奥运健儿要是听到你们的鼓声,一定在比赛中发挥更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演奏,但是与你演奏的节奏不一样,你还能演奏得这么好吗?(老师在音乐中插入节拍和过渡节奏)

4.师:老师在什么地方演奏了与众不同的节奏?你能模仿下来吗?

生:(共同模仿老师演奏的节奏)

五、综合表演

师:我们来看,黑板上有五条鼓节奏谱,它们分别由哪些同学演奏呢?除了做鼓手,你还能兼任合唱队员的角色吗?奥运是世界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再过87天,北京奥运即将胜利召开,就让我们透过我们的鼓声和歌声,为奥运加油,为奥运喝彩,祝福北京,祝福奥运,好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选题来源于我校主题单元开发内容《鼓的文化艺术》,主要思路是通过演奏传统民族打击乐器“鼓”,激发学生对鼓的文化艺术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并配合奥运歌曲《胜利》,创作和演奏鼓的节奏,为奥运加油助威。

总体来看,我认为这节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选题好

《鼓动奥运》是一节上在奥运到来前的音乐课,在大家翘首期盼百年盛事到来的时刻,引领学生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对奥运的期待和对奥运健儿的支持,对于师生来说,无疑都是一次难得的情感体验,这从课堂上学生高唱的奥运歌曲《胜利》和震撼的鼓声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二)选材好

奥运歌曲《胜利》是音乐人郭峰为奥运倒计时100天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旋律明快,节奏铿锵,琅琅上口,清晰地传达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深受学生的喜爱。加上学生创作和演奏的鼓节奏,使歌曲更加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和震撼力,这是本课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三)形式好

在这节课上,学生人手一面鼓,在鼓声中互相问候,在鼓声中展示自我,在鼓声中走进音乐,在鼓声中创造、合作和表现音乐,人人都沉浸在这种特别的活动中,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达到了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四)目标准

新课程实施初期盛行的所谓新方法和花架子,并不是音乐新课程所追求的本质目标。一切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为基本目标。《鼓动奥运》设定了清晰的教学目标:1.在欣赏和演奏活动中感受鼓的丰富表现力,培养运用鼓来进行节奏创编的能力;2.能够创作鼓的节奏,配合奥运歌曲《胜利》,为奥运加油助威。在这个目标指引下开展了符合音乐教学理念的教学活动: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活动设计

“鼓”作为一种常用的打击乐器,以节奏表现为主要手段,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学生的关注和喜爱。选择鼓为音乐课堂教学乐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于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添加了无穷动力,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针对鼓在鼓舞士气方面的巨大威力,选用富有动感和号召力的奥运歌曲《胜利》,使课堂教学无时不沉浸在激情之中。这种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促成了音乐审美(核心)与兴趣爱好(创编和演奏鼓节奏)的完美结合。

(2)以节奏要素贯穿始终,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是鼓的基本表现手段,尤其在歌曲《胜利》中,鼓的节奏贯穿始终,清晰地传达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使歌曲具有了强烈的震撼力和感召力。为此,我设计了以节奏为主线的教学活动,通过聆听提炼节奏;通过演奏感受节奏;通过创造改编节奏;通过实践创作节奏;通过合奏演绎歌曲。这个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每一个活动都建立在先前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使学习过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扎实开展的音乐实践,深度挖掘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我特别强调让学生充分感受鼓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学生演唱歌曲《胜利》,体会歌曲中的奥运精神,以及鼓的重要表现作用;通过聆听老师的演奏分辨节拍,在演奏节拍和演唱歌曲的合作过程中初步感受鼓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其次,让学生听辨歌曲中鼓的节奏并合着歌曲演奏鼓节奏,进一步感受鼓节奏在歌曲表现中的重要表现力。再次,学生通过自己创编节奏,根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适当调整不同段落中的鼓节奏,以便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绪,是学生在前期感受基础上,更深入地理解歌曲和表现歌曲的活动。最后,老师和学生共同随着歌曲演奏大鼓和小腰鼓,用鼓声真切地感受并传达奥运精神。整个过程以歌曲《胜利》为依托,在唱、听、奏中实现鼓节奏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在鼓节奏演奏中深入领会和挖掘歌曲所传达的精神。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创造性的个性化表达

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在鼓节奏接龙活动中,每个孩子都按照统

的速度单独给大家演奏独特的节奏型,这个活动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锻炼,同时也为后续的演奏活动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有时互相配合演奏,有时全体齐奏,有时自由演奏,都充分自主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来,实现了全体参与和个性化表达的有机结合。

第2篇:《鼓动奥运》课文教案范文

《鼓动奥运》课文教案范文

【教材简析】

鼓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鼓声伴随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中国的鼓文化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代常把鼓用在最隆重的礼仪活动中,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在古代,它还是打击敌人,驱除猛兽的号角和武器。随着历史的发展,古文化伴随历史渐渐普及到民间,用途也更加广泛。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戏剧、曲艺、歌舞、喜庆集会和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奥运歌曲《胜利》是音乐人郭峰为奥运倒计时100天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旋律明快,节奏铿锵,琅琅上口,清晰地传达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深受学生的喜爱。

【设计理念】

音乐新课程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强调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鼓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中重要的一支线索,“鼓的文化艺术”主题单元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国鼓的文化发展脉络,在演奏鼓的实践中,体会鼓传情达意的重要作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学习内容。在教学设计时,尤其要发挥鼓在实践性和创造性方面的优势,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在演奏方法和节奏创编方面的创造性,追求鼓节奏演奏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完美结合。

【教学目标】

一、在欣赏和演奏活动中感受鼓的丰富表现力,培养运用鼓来进行节奏创编的能力

二、能够创作鼓的节奏,配合奥运歌曲《胜利》,为奥运加油助威

【教学过程】

一、鼓语问候,师生以问答的方式演奏鼓节奏。

二、鼓节奏接龙,每个学生演奏四拍子的个性化节奏。

三、分析和演奏《胜利》中的鼓节奏。

1.演唱奥运歌曲《胜利》为奥运加油助威。

2.师:这首歌曲清晰地传达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富有强烈的震撼力,其中有一种伴奏乐器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乐器?

生:大鼓。

师:听,老师在大鼓上敲击的节奏是几拍子的?(4拍、3拍、2拍)

师:刚才我们唱的歌曲《胜利》是几拍子的?我们唱一唱歌曲的第一乐段,感受一下!

生:2/4拍

师:你能在鼓上敲出2/4拍的强弱对比吗?

师:我们刚才唱的歌词“加油”“胜利”出现在第一拍还是第二拍?

生:第二拍。

师:让我们合作一下,一半同学用鼓敲节拍,一半同学唱,ok?

师:你能边演奏鼓,边演唱这一段歌词吗?

师:刚才我们演奏的是歌曲的节拍,而在音乐中,往往会通过节奏的变化,使歌曲听起来更富有动感,那么,这首歌曲中鼓的节奏在哪一拍有变化?我们听一听。

师:你能在大鼓上演奏出歌曲中鼓的节奏吗?

师:除了节奏的变化,歌曲中鼓的声音色彩听起来也有所不同,你能听出来吗?我们仔细听听。

生:强拍的音色厚重,弱拍的音色明亮。

师:用我们手中的大鼓和小腰鼓,怎么演奏能实现这种音色的变化?

生:大鼓和小腰鼓互相配合。

生:鼓心和鼓边敲击变化。

师:能用这两种方法合着音乐演奏吗?第一排同学演奏单乐句,第二排同学演奏双乐句,行吗?注意听音乐

四、鼓节奏创编与表现

1.师:大家演奏得不错,除了歌曲中现成的节奏,你还能为歌曲即兴创编一个合适的节奏型吗?我们边听音乐边尝试一下。

师:谁能给大家演奏自己设计的节奏?

生:(先单独演奏,然后全体同学一起演奏。)

师:谁的节奏更适合这首歌呢?

(老师板书记录学生演奏的节奏,标注出演奏的方法)

2.师: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三种演奏方法的节奏,我们可以把这些素材,分别应用在歌曲三种不同的段落中,这可是作曲家的工作呀,你觉得自己行不行?边听歌曲边设计一下!

生:(指出哪种节奏型适合用在哪个段落上)

师:你能合着歌曲准确地演奏这些节奏吗?

生:(合着歌曲第一段准确地齐奏相应的节奏)

师:大家演奏得都不错,我想请每个小组分别演奏一种节奏,听一听,哪个小组的同学演奏得更整齐,更有气势!每个小组可以派一个同学到前边来领奏。

> 3.师:很好,奥运健儿要是听到你们的鼓声,一定在比赛中发挥更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演奏,但是与你演奏的节奏不一样,你还能演奏得这么好吗?(老师在音乐中插入节拍和过渡节奏)

4.师:老师在什么地方演奏了与众不同的节奏?你能模仿下来吗?

生:(共同模仿老师演奏的节奏)

五、综合表演

师:我们来看,黑板上有五条鼓节奏谱,它们分别由哪些同学演奏呢?除了做鼓手,你还能兼任合唱队员的角色吗?奥运是世界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再过87天,北京奥运即将胜利召开,就让我们透过我们的鼓声和歌声,为奥运加油,为奥运喝彩,祝福北京,祝福奥运,好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选题来源于我校主题单元开发内容《鼓的文化艺术》,主要思路是通过演奏传统民族打击乐器“鼓”,激发学生对鼓的文化艺术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并配合奥运歌曲《胜利》,创作和演奏鼓的节奏,为奥运加油助威。

总体来看,我认为这节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选题好

《鼓动奥运》是一节上在奥运到来前的音乐课,在大家翘首期盼百年盛事到来的时刻,引领学生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对奥运的期待和对奥运健儿的支持,对于师生来说,无疑都是一次难得的情感体验,这从课堂上学生高唱的奥运歌曲《胜利》和震撼的鼓声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二)选材好

奥运歌曲《胜利》是音乐人郭峰为奥运倒计时100天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旋律明快,节奏铿锵,琅琅上口,清晰地传达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深受学生的喜爱。加上学生创作和演奏的鼓节奏,使歌曲更加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和震撼力,这是本课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三)形式好

在这节课上,学生人手一面鼓,在鼓声中互相问候,在鼓声中展示自我,在鼓声中走进音乐,在鼓声中创造、合作和表现音乐,人人都沉浸在这种特别的活动中,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达到了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四)目标准

新课程实施初期盛行的所谓新方法和花架子,并不是音乐新课程所追求的本质目标。一切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为基本目标。《鼓动奥运》设定了清晰的教学目标:1.在欣赏和演奏活动中感受鼓的丰富表现力,培养运用鼓来进行节奏创编的能力;2.能够创作鼓的节奏,配合奥运歌曲《胜利》,为奥运加油助威。在这个目标指引下开展了符合音乐教学理念的教学活动: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活动设计

“鼓”作为一种常用的打击乐器,以节奏表现为主要手段,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学生的关注和喜爱。选择鼓为音乐课堂教学乐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于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添加了无穷动力,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针对鼓在鼓舞士气方面的巨大威力,选用富有动感和号召力的奥运歌曲《胜利》,使课堂教学无时不沉浸在激情之中。这种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促成了音乐审美(核心)与兴趣爱好(创编和演奏鼓节奏)的完美结合。

(2)以节奏要素贯穿始终,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是鼓的基本表现手段,尤其在歌曲《胜利》中,鼓的节奏贯穿始终,清晰地传达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使歌曲具有了强烈的震撼力和感召力。为此,我设计了以节奏为主线的教学活动,通过聆听提炼节奏;通过演奏感受节奏;通过创造改编节奏;通过实践创作节奏;通过合奏演绎歌曲。这个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每一个活动都建立在先前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使学习过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扎实开展的音乐实践,深度挖掘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我特别强调让学生充分感受鼓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学生演唱歌曲《胜利》,体会歌曲中的奥运精神,以及鼓的重要表现作用;通过聆听老师的演奏分辨节拍,在演奏节拍和演唱歌曲的合作过程中初步感受鼓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其次,让学生听辨歌曲中鼓的节奏并合着歌曲演奏鼓节奏,进一步感受鼓节奏在歌曲表现中的重要表现力。再次,学生通过自己创编节奏,根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适当调整不同段落中的鼓节奏,以便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绪,是学生在前期感受基础上,更深入地理解歌曲和表现歌曲的活动。最后,老师和学生共同随着歌曲演奏大鼓和小腰鼓,用鼓声真切地感受并传达奥运精神。整个过程以歌曲《胜利》为依托,在唱、听、奏中实现鼓节奏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在鼓节奏演奏中深入领会和挖掘歌曲所传达的精神。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创造性的个性化表达

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在鼓节奏接龙活动中,每个孩子都按照统

的速度单独给大家演奏独特的节奏型,这个活动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锻炼,同时也为后续的演奏活动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有时互相配合演奏,有时全体齐奏,有时自由演奏,都充分自主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来,实现了全体参与和个性化表达的有机结合。

第3篇:《鼓动奥运》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鼓动奥运》-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张洪霞

【教材简析】

鼓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鼓声伴随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中国的鼓文化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代常把鼓用在最隆重的礼仪活动中,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在古代,它还是打击敌人,驱除猛兽的号角和武器。随着历史的发展,古文化伴随历史渐渐普及到民间,用途也更加广泛。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戏剧、曲艺、歌舞、喜庆集会和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奥运歌曲《胜利》是音乐人郭峰为奥运倒计时100天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旋律明快,节奏铿锵,琅琅上口,清晰地传达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深受学生的喜爱。【设计理念】

音乐新课程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强调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鼓动人生作文

鼓动人生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鼓动人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鼓动人生作文1

绚烂的舞台上,霓虹闪烁,一个身影正在舞动双手拼命地敲击爵士鼓,充满激情的音乐倾泻而出,铿锵有力的鼓点,有序的节奏犹如一把火瞬间点燃了整个表演大厅,让人痴狂。这个表演者就是我,我最爱爵士鼓。

爵士鼓,一个美妙而痛苦的乐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炼狱的过程。每一个节拍都是一个精灵,只有练到恰到好处,它才会最迷人。马上就要比赛了,练习也进入最紧张的阶段那一个下午,我一直在哑鼓上练习。三十二分音符真难啊!我跟着节拍器,双手紧握鼓棒,那鼓棒上下飞舞,残影隐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八年级鼓动发言稿

08-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前

八年级动员发言稿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忙碌、紧张而又充实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阴晴圆缺,师生相伴的时光远远超过了你的父母、家人和朋友。你们或许有过欢畅的笑,或许有过痛快的哭。但让老师难忘的是你们课堂上默契的配合,运动场上拼搏的身影。我们相信,深夜的孤灯奋战,夏日的涔涔汗水,父母的声声叮咛,师友的殷殷期盼,都将化作无穷动力,催你前行,励你成功。

回顾过去一年的努力,我们师生的付出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从全镇来看,咱们段过去一年一直是第一名的佳绩。从新密市来看,四十三所初中,在上学期最后一次质量抽测,七年级共考试七科,咱们段有四科成绩名列新密市前十名,其中语文第七名,政治第八名,生物第九名,英语第十名。另外,数学第十一名,历史第十四名,成绩可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鼓动者诗歌

鼓动者诗歌

鼓动者

羊的柔弱滋养着狼的.残暴

已经有一线城市那么粗壮

枝条杂乱

网住了

城市的触须不断伸进的空间

人喜欢在自己的手掌中跳舞

马特别狂暴

蹄子猛踩

任何正在成形的道路

叶子极其繁茂

不断向着

文人笔尖最爱触及的时空扩展

总能成功遮挡

前朝遗漏下的纷争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啊

拥挤着这么多怎么都是

被金钱毁坏了的鬼魂

每个鬼魂都只有

一张嘴巴是真实的

白天沉默着一致反对

夜间嗅到铜臭喧哗骚动

群情激昂一致却都赞成

地圆天方

无穷无尽的圆

簇拥着几毫见长的一点方

宇宙之中可只有鼓动者

鼓动者法力无边

千手万手

只要抓住便是英明

只要握紧就成伟大

只要挥舞一定永远正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鼓动青春(定稿)

“鼓”动青春——

欢乐随我行

机械系团总支社团部 2012年3月10日 “鼓”动青春——

欢乐随我行

团结就是力量。有人说过:“你是一颗星,我是一颗星,缀成集体这条星河;你是一颗草,我是一颗草,铺成集体这块绿茵;你是一朵花,我是一朵花,镶成集体这个花圃……”为了响应和帮助同学们的沟通和配合能力。机械系团总支社团部特此举办这次以发扬学生的操作和配合能力,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为目标的“鼓”动青春。

指导老师:陈方 皮智谋 任成高 张福元 汤礼莎 机械系各班辅导员

组委会:

于轶

杨子英

刘佳斌

黄丽凡 吴凯

策划组:

刘龠 陈飞翔 罗贵雄 张权威 周飞

一、主办单位:机械工程系团总支社团部

二、活动对象:湖南工院机械系学生

三、活动时间:2012年5月24日下午3点半

四、活动地点:湖南工院田径场

五、活动项目:

“鼓”动青春

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鼓动是褒义词

鼓动是褒义词

褒义词是情感词语的一种,俗名“好字眼儿”,又称“褒词”。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敬、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鼓动是不是褒义词吧,欢迎阅读参考!

【鼓动是褒义词吗】鼓动是中性词,多用于贬义

释义:

1、鼓之使动;吹动。

2、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行动起来。

近义词:

激动、策动、促使、激励、动员、带动、煽动、荧惑、启发、煽惑、鞭策、宣扬、唆使、怂恿、发动、促进、鼓吹、推动、鼓励、推进、鼓舞、冲动

反义词:

起义、反抗、劝止、招安、安抚

造句:

1、小燕子鼓动着翅膀向远处飞去。

2、在老师的鼓动下,我们打扫了操场。

3、经他鼓动,不少人都加入了篮球队。

4、运动会上,文娱委员负责宣传鼓动工作。

5、他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触犯了法律。

6、大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鼓动奥运》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鼓动奥运》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