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走近寨九坳散文
走近寨九坳散文
走近寨九坳
寨九坳这个地名,很早的时候就萦绕在我的心头了——那还是6年前的2004年仲夏,我们赣县摄影工作者协会曾经组织过一次摄影活动,就是去寨九坳采风拍摄的,但是由于当时公务的冲突没有成行,所以就一直没有造访寨九坳的机会,也就一直在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能够走近寨九坳呢?
机会来了,今年“五一”假日期间的5月2日,受三溪乡新星村战友老张的邀请,我与朋友赖局、军人、大夫、巧缘、黄兄等一行近十人驱车来到寨九坳,亲临实地感受到了这里独特的风景和韵致,使我实现了走近寨九坳的宿愿。
寨九坳,位于离赣州市58公里的赣县三溪乡境内,是一处典型的、少见的丹霞地貌景区,景区内沟壑纵横、丹霞壁立、群峰斗奇、石窍玲珑,“九师拜象”、“将军寨”、“定光寺”等人文景观别致,令游客流连忘返,中国国家摄影家协会曾专门去那里采风呢。游客登上将军寨,可以看到九狮拜象的自然景象。在山顶四面望去,寨九坳这个方圆不过三平方公里的村落,竟然全是丹霞地貌。或呈狮形状,或呈大象状,或呈马鞍状,或呈石鼎状,尤其绝妙的是,将军寨正西方的一溜九座石岩(狮子岩、将军寨、鬼面山、马鞍山、定光山、试剑石、佛盈脑、酒坛山、靠石殿),面对象山岩,竟无比生动地营造出“九狮拜象”之景致!(此幅命名为“九狮拜象”的巨幅图画由赣县摄影工作者协会摄影放大装裱后张挂在三溪乡政府的膳堂里)。我漫步在寨九坳景区的这条路途并无坎坷不平还略显不一般地开阔且没有铺垫卵石或条石的.古驿道上,看着朋友们那饶有情趣的拍摄动作,我久久沉思过后才恍然明白这条驿道懒懒地从赣州、江口蜿蜒而至,绕过寨九坳丹霞景区西北一侧,再蜿蜒往北边的兴国县地域而去,一路悠悠啊……寨九坳古驿道的历史痕迹荡然无存,是有它缘故的。也许正缘于它的坦途吧。大凡坦途,似乎都行者如川,景物是制造得容易,却也是破坏得也同样容易的。看到景区内那枯海歇礁的遗韵,我跟赖局探讨的说:远古时候这里一定是海……
探访寨九坳,令我获得了非同一般的视觉感受,尤其是能够同赖局等朋友在定光山寺前拍张照片,与历史的余韵相连串,的确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这定光山寺在一座石山内收的凹处,当时庙里杳无一人,两个大殿都虚掩着门。左边大殿的偏房是厨房,我看见了主持做饭的痕迹;右边大殿的右侧,是另一幢钢筋水泥建筑,门锁着,显然是主持的住房。两个大殿都是借石窟建起来的,一半在石窟里,一半在石窟外。头顶则是万仞石壁,通向蓝天。看墙上介绍,此寺原为道庵,建于宋朝赵匡胤年间,屡废屡建,变为道释一家了。据说,蒋经国主事赣南时,还来此为寺庙题过两幅对联:“慧日慈云拥古刹,仙风法雨浴苍生。定然安待西天佛,光庇照临世界人。”
由于阳光骤然变得炎热起来,加上开发商有勘察事务,恐怕会塞车,我们围绕寨九坳转了一圈就撤出了景区。啊,寨九坳,何时我能走进你呢?……
第2篇:走近九井散文
走近九井散文
这个夏天,我还没有真正地深入内质。甚而,连距家仅有10分钟车程的九井也还是第一次走近。
讲到九井,似乎就与水扯上了关系,事实上也正是这样。
这个夏天,我拗不过自己的兴致,最终还是驱车来到了三河的“九井”。
临走时,巧遇一位同事在店门口闲聊,与其让他闲坐,倒不如约他一同前往。岂料,他欣然答应下来。
“苏力”号台风的登陆,却也搅和了这儿的天气。昨日蓝艳艳的天,今儿就变了个脸,空气里布满了浓重的水汽。不时地飘起阵阵细雨,落到脸上倒也凉快。“九井”也就在这样的天气里与我们晤面了。
迤逦而下的水泥路面汪着湿湿的水汽,右边便是波光粼粼的水库。细雨中的水面别有一番情致,飘飘渺渺,若烟似雾,两岸青山倒映水中,给宽阔的水域增添了无限的绿意。此时,我便忆起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虽比不上雨中的西子,却也蕴含着明山秀水的简约与清雅。这样想来,没有了遗憾,没有了感伤,心头却多了一份闲情逸致——淡妆也安好!
几只燕子翻飞在水面上的低空中,不时擦过水面;数不清的蜻蜓也空中慢飞,头顶上不时地洒下一注阳光,像是有人用手电斜射过来。扇动的羽翼在雨雾里似乎增加了一点分量,飞翔的速度仍那样地慢;两只匀速滑行的白鹭飞往滴翠的山林,于水中投下倩丽的影子,甚是悠哉。一如我这两位游客,于雨中独享一份难得的清幽。水是那么地曼妙与飘渺;山是那么地清爽与空濛;路是那样的润湿与起伏;就连路边的青槎在雨中也滴着几许烂漫与生动……这里虽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恢弘景致,却也是山里数颗明珠中的一枚,闪着多情的眸子,不乏深情地向每一个路人招手迎送宾朋的雅致。“歇会儿吧,你来的正是时候,天公作美情更浓啊!”
“呶,那就是井,缸在那儿!”同事惊指。顺着手指的方向,我隐约地看到了龙的“杰作”——九井!只因水库在开闸放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浪头,溅起的水花淹没了龙井,我们只能在雾气里辨认。哪里是井,哪里是缸。须晴日,定会走近她的身旁,亲身感受井水凉彻心骨的那把小性子来,一如女人抓着一句话不放的那样特有的小性子。站立桥头,面对大坝,向眼前远远地望去,除了倾泻而下的水花,大坝下方光溜溜的石踏,满耳的轰鸣,只剩下我们惊呼的声音了。在指指点点中,我们仿佛就被眼前前呼后拥的库水给镇住了,不想移动双脚。缸就在石踏的右边,并排三个,壁沿光滑,在急流涌入的声浪中,轰然作响。井就在石踏上,龙尾搅摆的痕印便是这仅留的九口井了。如今,只有余下的三口井了,其余几口井都给电站大坝抢占了席位!
凡来到三河的外地人,问及九井缸的所在,只要是能说会道的孩子,都会给你带路,或给你一个具体的旅游线路。它的名声虽不能走进“高山打鼓”的3A行列!却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了!如果你有兴致的话,来到三河,不去九井,肯定会留下遗憾的!正因为它的名声应了“妇孺皆知”这个成语,我倒是要一睹为快了。
九井的美,并非在它的景色,在于它的水,在于它的声,更在于它的传说。
这次邀友来玩,一来听声,二来观水,三就是冲着它的美妙的传说而至的。相传很久很久,有条败龙在此停留,为了显摆自己的威力,于三河抄口的地方拦截洪水。扬言要在一夜之间,即鸡鸣狗叫之时,蓄满河水,并要从黄沙岭头漫到天堂里去。可想而知,那百姓可就遭殃了。右边的山排上一巨石块壁下有一岩洞,名曰“观音洞”。观音菩萨听闻败龙嘬水,淹没良田,危害百姓,就于午夜时分装作鸡鸣,败龙以为天要亮了,于是放弃此举,此刻,水已经漫到右手边余凼那个山岭了。后来取名为“漫家岭”。败龙自知嘬水不成,弃之而去,走时,将龙尾搅了九下,遂留下了九井的痕迹。自此,“九井缸”这个地名一直流传至今。据说,曾记得九井皆有“四两黄丝打不到底”之说。“缸”更是如此。有人曾经用细长的竹篙试探过,都证实无误。此后,无人敢试,因为太深,怕出万一。又听老人说,九井三缸,井井想通,缸缸相连,缸井互为一体。故有发大水时,“缸里水洪井水洪”之说。这不是哄人的梦语,老人目睹为证。
这个美丽而久远的传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三河人。提到“九井缸”,几乎是无人不知。如今,电站修建后,石踏上的“九井”,只余下三口井了,其余的.都给碎石渣掩埋了。因而“九井”也只是几个符号,但我们仍然从这残存的井里去揣测九井的样子了。留给后人的将是追溯前人的记忆,一个美妙的传说罢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九井”,怕就只能这样昭名于世的吧?
平桥下方有一河潭,平时水库蓄水时,这个形似“升子”的河潭,中间一块石头显露出来,将一潭分隔开来,且命名为“升子格”。河的两端便是壁立千仞的峰峦,通往洋河的水泥公路就修在半山腰上,车子通过时,人置身谷底,朝上方的车子望去,像是蠕虫在爬,岭上加油门的声音传到着河潭中,与电站机组发出的轰鸣相互合奏,似在演奏着一曲山村的赞歌。
临别前,黄羊的叫声又平添了九井的静谧。机组奏出的赞歌也在耳畔渐行渐远。车子在绿海中穿行,奇痒的喉嗓里不自觉地跳出了别样的音符。也许,这种释放自我的方式,在外人看来,那俨然就是山里的一对疯子,尽管调子走失了模样,但将欢愉已然丢给了草丛,丢给了身后的水泥路面,撒给了盈盈碧波以及空中漫飘的雨丝……这就足矣。
扭头回望那片盈盈碧波,心头冒出个念想,若能在碧波轻漾的水面上扯起几叶彩帆,荡几叶扁舟,一字并行,夏日里,那将是一种别样的风景,定会叫这里的山水大放异彩,那才真叫是“银鳞新放彩,匠心一重天”了。
走近九井,寻的是快活,一如水中游曳的鱼儿。
第3篇:走进九寨散文
走进九寨散文
经过一天的行程,下午四点多钟,车子也终于到达了九寨沟,到九寨沟的第一个行程便是进藏家,体验藏家风情,跳锅庄舞。导游还特别叮嘱我们,当地的藏民向我们进献哈达的时候,一定要说一句:扎西德勒,以示礼貌,扎西德勒在藏语里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因为怕自己说不好,还特意在车上多练了几遍,毕竟对于内地人来说,藏族是一个神秘遥远的民族,对他们的风土人情还是很有几分向往的。车子缓缓停在一个藏民家的院子门口,一下车,便有一个穿着藏袍的漂亮小姑娘向我们敬献哈达,虽然是表情呆板,可是我们都还是很有礼貌的说了:扎西德勒,旁边也还有扛着相机的藏族小伙子在不停的抢着镜头和抓拍。
导游此时也已经不知去向了,随着主人的指引,我们来到了二楼,在上楼梯的时候,藏家客厅里传出的阵阵欢歌笑语,似乎也感染了我们不知不觉的赶快就坐
第4篇:忆九寨的散文
忆九寨的散文
记忆里有很多东西必须重新唤起,才能重温当时的余韵,我总是想用记忆或者用相机去记录那些我所认为美好的事物。
回想去年国庆期间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九寨沟,早晨的九寨淅沥沥的下着雨,我们从山脚下坐着观光车一路驶向山顶,贪婪地看着九寨的每一处,心情异常的兴奋,使我把来路奔波困顿抛到了九霄云外,从小长在西北,上学也没离开北方的我,被这样美好的景色彻底触动了,现在想想真是文字和照片都不能将它完美的诠释!上到九寨山顶,看着九寨的景色交替变化,从山顶的皑皑白雪、山中细雨淅沥,再到山下却已是明媚阳光,真是神奇的九寨啊!他就像一个孩子,清澈透明,无暇纯净。
然而总有一些意外,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到来,总有一些美景,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消失。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那个风景如画,山水奇幻的九寨沟被7.0级地
第5篇:梦幻九寨游记散文
梦幻九寨游记散文
一、遇见
有些山,有些水,就像有些人,你一生都不能抵达,一生都不能亲近,但是她一直在,在你的心灵深处,灵魂之巅,与你心心相映,目光相接,气息共振,一生一世,彼此守望着,温暖着。
有这样的一个人是幸的,有这样的一个山水也是幸的。
我是幸的。美丽的九寨沟啊,奇幻的山水,世间唯一的容颜,你留在我的心里不知道已经多少年了。我知道,在一些凡俗的流年时光里,你我若飘蓬,似柳絮,无论风来雨散,云卷云舒,始终搂紧自己的坚定,遥寄彼此的认同。曾经,遥远的云彩捎来远方的消息,说你换了装扮,淡淡的妆无数次卸了又装,装了又卸。曾经,悠扬的歌声带来你的音讯,说你盛装出行,溅起惊鸿片片;曾经,影者猎取你的身影,说你早已做了万物的新宠;曾经,驿路的骏马、飘飞的红叶,南下的河水,无一不告诉我关于你红颜为谁红、流水为
第6篇:印象九寨的散文
印象九寨的散文
如果不是仁山智水的盛邀,也不可能日夜兼程,迢迢地去赶赴她的约会;如果不是内心的向往,也没有这次愉快而不同寻常的行旅,怀一颗淡定的禅心,去沐浴明日的阳光万缕,踏着岁月如歌的行板,去寻找她千般窈窕与万种风情,生命的歌吟只为这场梦幻的风云聚合,想要把不羁的灵魂安置在灵山秀水的造化里,放飞在天光云影、水韵山色的世界中。
对于山水,曾有着宿命般的顾念。这些年也走过一些名山大川,那博古幽深的境域,悠远宁静的氛围,都成为心底永远的牵挂。一山一水皆可入画,春花秋月尽能入诗。又逢秋高气爽,阳光绚丽,正是她最为灿烂的季节,蓝天、白云、雪山、森林都在用魔幻般的风致,温情地把人们召唤,那奇妙的景物和斑谰的色彩,那流动的热烈与禅静的深幽,都在诱惑着天南地北的客旅,抛弃尘世的扰攘,放下疲惫的心囊,丢掉忧虑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