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晓景的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6 07:14: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六)【思考训练】

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不是,是

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七)古诗欣赏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诗人紧紧抓住惠崇《春江晓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诗中万物,无论岸上的、江中的、静的、动的似乎都有知,都在感到春的到来而欣然欲动。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难怪它能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第2篇:惠崇春江晓景的教学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重走诗歌作者从构思到成型的创作思路,在探究思路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特定心意,在探索诗词的创作技法的同时感受诗词意境,从而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提升。

2.将学生自己与诗词作者同位思考,在追溯诗人的心灵轨迹的同时体验自己的心灵波动;

3.在还原和再现文本语言所创设的人物场景、事物场景、虚拟场景、心灵场景过程中,去认识人物的本质特征,感受人物跳动的情感脉搏,再现其音容笑貌;去探究事物的'来龙去脉,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去把握景物的各种特征,欣赏其外在和内在美。在此基础上探求语言的表达方式,文本的构筑法则,文化的博大精深、价值的核心体系。

4.探索一条诗词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全新思路,追求“以诗化人、以诗寓趣、以诗育人、以诗增智”的理想效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能借助资料了解作者。

3、能借助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

4、能背诵古诗,对古诗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5、能进行诗配画或美文积累。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书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堂课进行诗配画或美文积累。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 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3. 搜集赞美春天的词语、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不绝口,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听说你们能背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是真的吗?敢不敢让老师来考考你们?(敢)老师出示图画,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一)观察图画

1.(课件出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见过这幅图吗?你们觉得这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

2. 学生自由发言。

(二)揭示课题

1.这是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宋代诗人苏轼为这幅画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惠崇春江晓景》。(课件出示《惠崇春江晓景》诗)板书课题。

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而写的。

2.齐读课题。

三、熟读古诗,触摸美景

(一)了解作者,读懂课题

1、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苏轼、惠崇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

△(课件)简介惠崇:北宋有名的和尚,能诗善画,尤善画鹅、鸭等小动物。

△(课件)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初读诗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

(课件)提示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文读顺。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

③借助多种方法落实生字教学的任务,在上下文中理解字、词。如:晓、暖、满、短、欲等。(学生互动,教师点拨。)

(三)熟读诗文,读出节奏

1.咱们班同学的朗读能力都很出色,谁来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学生评价)

3. 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去掉拼音,再读课文。(展示课件)

5、这几个同学读得都很流利。古诗文有一个特点,具有韵律美,我们可以通过停顿和声调把它表现出来。该怎么在诗句中标出停顿呢?谁来说说?

(学生说:每句都是两个字停顿,两个字停顿,最后三个字停顿。)

是这样吗?

(课件)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咱们一起读一读。

6.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四、(课件) 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第3篇: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惠崇春江晓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诵读、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习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反复吟诵,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课题

l.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美春天并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诵读、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习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反复吟诵,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课题

l.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美春天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描写春天的古诗。

(喜欢)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读课题。

二、学习《惠崇春江晓景》

春天令人心旷神怡,你们想知道宋代诗人苏轼是怎样写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惠崇春江晓景》,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原诗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诵读、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习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反复吟诵,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课题

l.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美春天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描写春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惠崇春江晓景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惠崇春江晓景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