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驻村的民情日记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6 07:12: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下乡驻村民情日记

5月7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早晨,我们连心室的同志一起到凉树塘转了转,对村容村貌做更一步了解。

当走到杨文斌家门是,有几个人正在聊天。看到我们后,其中一个人说:“那边有个小型水库,太危险了,前年就有一个小孩掉到水给淹死了,马上要到夏天,怕小孩下去洗澡。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给拦一下,不要让那种悲剧再发生”。得到村民的反应后,我们一行来到了那个小水库。这个小水库就到村子的旁边,还有几户人家住在那里。经观察,的确很危险,80度的斜坡建成的,如果大人不小心掉进水里,都无法爬出来,何况小孩。

得到这一情况,我联系包村领导乡纪委书记杨荣新到了水库现场。经过勘察,初步决定:“做一个护栏,加两个不要下河游泳的提示牌”。一起在场的村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其中一个人说“期盼已久的问题,终于可以得到解决”。

5月16日 星期四 小雨

今天早晨虽然下着绵绵细雨,对于郭家湾的几个葡萄种植大户来说,他们的心确是艳阳高照。面到微笑的来到连心室。

经过干群连心室同志这么久以来的走访,了解到现在几个葡萄种植户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缺乏技术,管理不当”。为了尽量满足种植大户的技术需求。积极联系上级部门,请求给予技术支持。在与县农牧科技局联系决定到我乡进行技术指导。5月16日进行葡萄管理技术培训。

培训主要内容:

一、葡萄生长期间植株的管理(也称夏剪)。(1)抹芽;(2)绑梢和去卷须;(3)新梢的摘心和副梢的处理;(4)花序、果穗的修整。

二、肥水管理:

1、葡萄的需肥特点: (1)需肥量大 :(2)需钾量大:(3)需肥种类的阶段性变化:

2、葡萄根外追肥:对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显著效果,而且方法简便。

3、葡萄比较耐旱,但如能适期灌溉,产量可显著增加。最后,技术人员还带领大家进行现场指导。

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农户种植葡萄技术和管理水平,将有利于提高葡萄的产量。

5月13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早晨,刘家组村民刘洪告来到连心室。他说明来意后,才知道因为他的合作医疗本不慎丢失。要重新补办来打证明的,他以为村委会的公章在连心室,所以来到这里。

当我告诉他公章在村主任张仁明哪里时,他“唉”了一声。我便问他怎么了,他说:“由这里走到他家再回来就得半早晨了。知道到他的担忧后,我说:“我带你去吧,我有摩托车,那样快些”。我便用摩托车带他去禄坪盖章,在回来的路上。他说“现在农忙季节,今天这么好的天气,不得去除草,弄这些东西真太浪费时间了”。我就问他:“你合作医疗是不是马上要用呀,我明天姚去政府,要不我明天一起帮你办”。他高兴的说:“那好呀,我现在也没用合作医疗,我把证明拿给你,有时间你帮我弄哈”。就这样他把补办合作医疗证的证明拿给了我。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老百姓并不需要政府给他们多少钱,他们只是想要帮办实事的人。

3月2日 星期六 晴

3月2日17:00,在走访三岔村民组时,突然接到刘国果来反映:2013年3月2日10时许,因三岔组通路向七里塘村的简易公路被修高铁的支委挖远土石方损毁严重,造成出行的大人、小孩极为不便,由于通路坝田不高,雨天行人不便走,尤其是小孩上学非常不便。为此,村民组多次要求实施工方车辆通行。

接到反映后,我立即与平溪镇相关领导联系,并先后赶往事发地进行调解处理,要求施工方挖砂填平路石,保障安全和村民组的正常出行。这一行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同时深刻体会到“干群连心室”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驻村干部的责任感意识越强。

第2篇:下乡驻村民情日记

下 乡 住 村 民 情 日 记

县委常委、武装部长张凯瑞

2011年12月22日。早晨7:00起床,洗漱完毕,站在窗口,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已然变亮,感受着微风吹动枝条的动静之美,空气是那样地清新凉爽,人也感觉特别轻松。草草吃过早饭,我便领着副部长冯树田和政工科几个干事来到下喇叭乡冻牛坡村进行了调研。下喇叭乡位于山阴县的西北方向,低处山区,紧靠虎山线,境内地形梁峁起伏,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冻牛坡村位于乡所在地西约五公里处,总人口764人,总耕地面积5095亩,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仅3433元。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又没有矿产资源,村里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开展以来,如何为农民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使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见到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是我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进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走访。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冻牛坡村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高速公路占地出现了矛盾隐患造成了不稳定;二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战斗力不强。走访中看到李培祥、李怀珠两位老党员家居简陋,生活十分贫困后,我当场拿出了1000元送到了他们手中;对高速公路占地纠纷户进行了协调与调解,帮助他们认真分析问题,找根源找和解结合点,经过调解,多数村民表示愿意协商解决自己的问题。

1座谈会上,不大的村委会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村里的困难和发展思路,近距离的接触,使我感受到老百姓的淳朴与亲情,军民之间,官民之间在那一刻已融为一体。我围绕“十二五”期间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等话题,与大家共同商讨项目建设和发展规划。并就当前影响和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困难,提出了四点发展思路:一要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只有把吃水问题解决了,才能解决山区农村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二要充分利用当地地理资源优势,发展以养羊、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大胆探索“土鸡”散养,通过规模化土鸡饲养,使土鸡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要做劳务输出文章,发展打工经济。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群众进行劳务输出,能稳定提高农民收益,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四要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快村种植业转型步伐。

中午,在村民王二家,就着一盘萝卜丝,喝着调和饭,吃着莜面窝窝,和老王拉起了家常。“这么多年了,没想到今天有您这么大的领导能住在俺家的土窑洞里,真想不到啊。”“老王,全市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就是通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农户,解民忧,帮助你们脱贫致富,转变我们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一席话感染和打动了老王,也让我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

冻牛坡村是我的下乡住村联系点,说实话,对于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来之前我心里很有些担忧,但通过住村以来的所见所闻,改变了我的认识,也增强了帮扶的信心,感觉收获很大,体会很深。

1、思路决定出路。当前农村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多是由农民自发而成的,形不成规模或规模较小,也缺乏长远规划。开展下乡住村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村干部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抓调产、转思路、上项目、兴产业,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2、在农村,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一支战斗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谈发展和增收无异于纸上谈兵。要在为党支部输送新鲜“血液”上下大功夫,培养后备人才,特别是要抓住这次村委换届契机,把农村的致富“能人”选进班子,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推动村转型跨越发展步伐。

3、农民思想的解放程度和观念的更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产业的发展。在下午召开的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上,我向大家简要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县会议精神,看着大家聚精会神舍不得离开的情景,我深有感触。我讲的这些内容不是有多新,电视、报纸上都能听到看到,但为什么村民愿意听,关键是村民很少听到来自上级面对面的声音。如果我们每个下乡住村干部,都能自

觉做一名宣讲员,把党的惠农政策、发展信息、致富思路说给群众听,群众不是会接受的更快吗?

4、让群众得到实惠,让群众亲身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这是群众对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迫切期盼,也是检验下乡住村活动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干部下乡住村联系的都是贫困村,发展问题、增收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了的,需要我们发挥优势、协调优势,靠前服务,多下乡,常住村,带着感情解难题,这样才能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这实际上也是对我们干部作风的大检阅。

天色已晚,由于明天县里还要开会,便踏上了归途。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座谈会上与会人员提的许多建议,特别是解决山区农村发展难题的独到建议,对我深有启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只有经常深入基层,多和群众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发现并运用群众的首创精神,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3篇:下乡驻村民情日记

下乡驻村民情日记

下乡驻村民情日记月日星期三天晴和马主任一家吃过早饭已到九点了,今天我们的工作计划是上午下田收割玉米,体验农活,下午到四社走访农户,并把村里的黑板报办起来。

这些也是我昨夜思考良久的。

特别是作为从机关下村的干部,下田体验农活很有必要。

村委马主任忙于村里的工作,三四亩玉米还在田里,所以我们决定到马主任田里收割玉米。

到了田里,我学着马主任的样子掰玉米棒子。

虽然小时候帮家人下田劳动,但是老家那边种的都是小麦、豌豆等作物,所以掰玉米棒子还是头一次。

不过这活一学就会,就是一手抓住玉米棒子,另一手拿小刀在包叶上面划一道口,然后顺着那道口子剥开包叶,再把里面的玉米棒子掰下来,工序就这样简单。

由于海拔较高的原因,每株只结一个玉米棒子,偶尔也有两个的,不过其中一个很小。

掰了一会儿后,我的手法越来越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下乡驻村的民情日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下乡驻村的民情日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