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和谐的论文
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和谐的论文
摘要: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得和谐一致。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园林建筑与植物一起配置时,搭配得当,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
关键词:景观;园林建筑;植物配置;环境协调
1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
1.1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园林建筑除了在自身形象的轮廓、线条、色彩与自然环境主动协调外,对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须用花草树木来加以搭配,使之不孤立。
1.1.1园建筑的为植物种植提供基址通过建筑的遮、挡、围的作用,能够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建筑的外环境为植物提供基址。
1.1.2园林建筑对植物能起到背景、夹景、框景的作用私家园林以墙为纸、以植物绘,使建筑和植物组成优美的构图。
1.1.3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1.2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的作用
1.2.1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据建筑的主题、意境、特色进行植物配置,使植物对园林建筑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园林中某些景点是以植物为命题,而以建筑为标志。例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首先要体现主题思想“柳浪闻莺”,柳树以一定的数量配置于主要位置,构成“柳浪”景观。
1.2.2植物配置协调园林建筑与周边环境建筑造型、色彩等原因与周围环境不相称时,可以用食物缓和或消除矛盾。园林植物能使建筑突出的体量与生硬的轮廓“软化”在绿树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园林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及自然曲线,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结构细致玲珑的建筑物四周,选栽叶小枝纤、树冠茂密的树种。如园林中厕所旁边常植浓密的珊瑚树等植物,使其尽量不夺游人的视线。
1.2.3植物配置丰富园林建筑的艺术构图建筑物的线条一般多平直,而植物枝干多弯曲,植物培植得当,可以使建筑物旁的景色取得一种动态均衡的效果。如青岛的天主教堂前的枝干虬曲的古树配置于圆尖的建筑前,显得既有对比又和谐。树叶的'绿色,是掉和建筑物各种色彩的中间色。如白色的香花衬托于灰色的墙前,尤为醒目。墙面上爬山虎更突出了这种色彩的对比。
1.2.4使园林建筑环境具有意境和生命力植物配置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在景点命题上体现植物与建筑的巧妙结合,在不同的区域栽植不同的植物或突出地方植物特点为主,形成区域景观的特征,增加园林的丰富性。
1.2.5丰富园林建筑空间层次,增加景深植物的枝、干、叶交织成网络,可形成一种界面,利用它可以起到限定空间的作用,使园种植物疏密相间,虚实呼应,高下相称,与建筑相互配合,呈现一种和谐美。
2各种园林中的建筑与植物配置
2.1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特点是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而这种融合的美与环境气氛的创造,在很大的程度上以来于植物配置及配置得体,体现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结合。皇家园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雕梁画栋、色彩浓重、金碧辉煌、布局规则严整、等级分明,建筑体型高大,为反应帝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宫殿建筑特点的特点。一般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如圆柏、海棠、银杏、国槐、玉兰等。
2.2私家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以苏州园林为首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以“咫尺之地”进“城市山林”植物配置重视主题和意境,多于墙基、角落处种植松、竹、梅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体现文人具有象竹子一样高风亮节,象梅一样孤傲不惧。
2.3寺观、陵园等园林的建筑与植物配置寺观、陵墓等园林比较庄重严肃,所以主要体现庄严肃穆气氛,一般多用银杏、油松、圆柏、白皮松等植物。
2.4现代园林的建筑与植物配置现在建筑样式多样灵活,因此可以选择多种树种,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功能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当的树种,如白皮松、榆叶梅、圆柏、海棠、玉兰、银杏、国槐、法国梧桐、合欢、龙柏等植物,栽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是在古典园林,还是在现代化的园林;无论是在街头绿地,居民区的小游园,还是在大规模的综合性公园,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都会引起游人兴趣,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因此,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的协调统一是表达景观效果的必要前提,成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肖和忠,张玉兰.试论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4,52-55
2包群.园林建筑的选址与布局[J].辽宁经济,2005,2:110
第2篇:养老院植物配置论文
养老院植物应用与配置研究
摘要:植物配置是养老院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出发,对养老院植物造景的功能、配置原则和造景手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养老院中植物的应用和配置。
研究起源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劳我以壮,息我以衰老”,让老人安然养老是每个儿女应尽的责任。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我国逐渐出现“四二一”家庭成员构成,即一对夫妻抚育一个孩子而赡养4位或6位老人,家庭的养老、护老功能正在减弱,入住机构养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对高龄老人来说,养老院和老年公寓是他们首选的养老模式;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有义务对那些无配偶、无子女以及大灾难(如512地震)后形成的孤寡老人这一个群体进行集中安置。这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是很大的促进,同时也对养老院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老院的质量除了服务质量外最重要的就是养老院的环境,而在大多数养老院的环境设计中,人们往往只考虑到建筑、道路、水体等方面的特殊需要,而忽略了植物应用与配置。本文从老年人心理和生理方面出发对养老院植物应用与配置进行了研究。并以绵阳市xx养老院为案例
1我国养老院植物配置现状
养老院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它里面的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年是人类必经的生命阶段,老年人退出职业岗位,生活结构转变,由于这种自然衰老机制和社会角色的改变给老年人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客观上对国家和社会必然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的特殊要求。老年人构成了我国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特殊要求与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好的环境不仅可以为养老院老人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环境;而且适宜的园林植物和植物景观,能够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排解孤独感、提高生活情趣,进而安享晚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这个特殊的居住环境,它里面的植物配置通常仅仅是简单地将绿色植物堆积到一起,或者将其等同于其他场所的进行植物应用和配置,并没有从心理和生理上考虑到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植物应用不合理
养老院中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这些植物造成老年人行走的障碍。在养老院植物选择上误区很多,如种植有毒植物如夹竹桃等;有刺植物如蔷薇等;有刺激性或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如漆树等;易发生病虫害的植物,如钻天杨等;选用一些不宜管理、不易生长、多虫害、有飞絮、有毒、有刺激性的树种
1.2植物配置形式单一 1.3空间营造氛围不强
我们却常常见到;而有些养老院植物品种单一,以草代木,缺少观赏价值。此外,在植物季节景观的配置上也不科学,通常将一些花色单
一、季节变化不明显的花、灌木和乔木机械地放在一起,无法让老年人在视觉上、心理上感受到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降低他们的生活热情。除此之外,在养老院的植物配置中缺少“以人为本”的思想,忽视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如老年人视点偏低,轮椅使用者视点更低,在造景时应予以考虑,不能因为乔灌的配置影响到观赏者的观赏,应注意空间的分割和围合,注意树种的选择、疏密和搭配;又如身在养老院的老年人难免会心理上感到孤独,他们的内心也会渴望一份欢快、热闹的生活环境,那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会带来野趣的植物增添生机,如光叶海桐的果实是红色的,常常会招来一些鸟类,从而会营造一片欢腾的景象。
2养老院植物配置的功能 2.1净化环境
植物作为一个特殊的生命群体,在对城市环境进行有限索取的同时,对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主要有:减少粉尘污染、净化空气、杀灭病菌、吸收有毒气体、吸收紫外线、降低温度、减少噪声等。因此,在养老院中配置植物时,应该根据各地不同环境的差异,合理配置。例如:位于工矿附近、城市主干道两侧、人流稠密地区的养老院,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青桐、槐树、悬铃木、毛白杨等易于吸滞粉尘的树木,可以降低粉尘污染;在地表覆盖植株低矮的木本或多年生草本的地被植物,不仅能使表土免于暴露而减少水土流失和尘土飞扬,而且能与灌木、乔木紧密衔接,组成多层垂直混交的植物生态群落;此外,植物还可以同流水、山石等自然元素共同构成有机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养老院的老人真正回归自然。
2.2美化功能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的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磊磊,冬季枝干遒劲。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特有的景观,给老年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除此之外,在园林景观创造中可借助植物抒发情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严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竹则“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三种植物都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被称作“岁寒三友”。其造景形式,意境高雅而鲜明。因此可以在养老院中宜设置一些有助于激发老人生命激情的景观,通过景物引发联想,唤起老人的活力或引发他们美好的遐想,调剂心情。如植物中老茎生花的紫荆、深秋红叶、花开百日的紫薇以及青松、翠竹等都可以激发老人们的遐想,焕发其生命活力。
2.3空间构筑功能
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割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造园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而且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镜的改变会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对于养老院,利用植物创造不同类型的空间,可以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由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的活动能力逐年下降,他们多喜静不喜动,因而多选择不太剧烈的休闲活动,利用植物营造的私密空间,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方便他们休息,晒太阳,下棋,喝茶等活动;另外,老年人生活中常有孤独感受,因而渴望与人交流并得到理解,植物所营造的一些开敞空间,方便他们进行群体交往,如可以聚在一起进行跳舞、打拳、跳健美操、吹拉弹唱等群体娱乐活动。
2.4实用功能
植物不仅能塑造形式美,还有一些实用功能。在老人院中,座椅旁种植的植物除了美化环境外,在炎热的夏天还能起到遮阴的效果,特别是在黄昏时分,老人可以坐在树下乘凉,聊天;在水体旁边种植的植物,除了修饰水体外,对老人还可以起到安全的作用,因为植物相当于一个障碍物,可以阻挡老人太靠近水边而发生危险;另外,有些芳香植物还有保健作用,如具有松树、香樟、薄荷等,它们会散发一些香气,这些香气中的特殊成分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从而促进人体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大脑供氧充足,能长时间保持旺盛精力。另外,花草树木茂盛之处,空气中的阴离子特别丰富,它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机体活力。
3应遵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1指导思想
它是个什么东西,具有什么功能,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养老院是为普通老龄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它是一种社会性的服务机构,服务目的是针对健康状况良好的普通老龄人使其过上既处于群体生活又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为老龄人营造一种愉悦的生活环境。一个特殊的居住环境,在植物应用和配置上,应依据养老院所处的环境条件、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生态群落的稳定性进行规划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突出养老院自然生态与休闲养生相结合的主题,并达到安全性、3.2设计原则
4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形式 5不同植物搭配的效果
第3篇: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
摘要
生态型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生态型园林是以建筑、植物,山石和水为基本要素,运用生态建设方法和景观设计理念,结合科学技术与生态理论的绿地系统。分析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并对生态型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进行讨论。
关键词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生态型园林成为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生态型园林的内涵有2个方面:一是观赏性和艺术性,生态型园林可以美化环境、营造一个优美宜人的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观光的场所,使城市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1];二是改善生态环境,在生态型园林中,草本、藤本、灌木和乔木等各种植物通过光合、吸收、蒸腾作用,发挥防尘挡风、降低噪声、净化空气、调节地区小气候、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