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优秀鉴赏:水柳庄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5 07:12: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诗歌优秀鉴赏:水柳庄

诗歌优秀鉴赏:水柳庄

村庄的水柳

爱读鹅卵石板路

读一节一节三楚春秋

轻轻盈盈地读

在水牛的瞳孔里

在乌蓬船的歌吟里

读出一颗颗酸梅来

读出一个个失眠夜来

青砖灰瓦檐的梦

在水底晃荡

从月亮古老的.清泪中

笛音般的姑娘

纤纤玉手

撩动丝丝嫩绿的燕语

楚、汉剧味的场景

菱、荷香的节奏

在一座座村庄里风弥着

水缠绵成柳树

水缄默成炊烟

从此,你再也走不出那水

从桃红的唇边

幽幽折折淌来

一支龙船调

游在你掌心

第2篇:兰陵王·柳诗歌鉴赏

兰陵王·柳诗歌鉴赏

兰陵王·柳

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度。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天北。

凄恻,恨堆积!

惭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鉴赏: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写的是作者此离开京华时隋堤上所见的柳色。所谓柳阴直,极类绘画中的透视画面:时当正午,日悬中天,柳树的阴影不偏不倚直铺地上,而长堤之上,柳树成行,柳阴沿长堤伸展开来,划出一道直线。烟里丝丝草碧转而写柳丝:新生的柳枝细长柔嫩,象丝一样;它们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就故意飘拂着以显示它们的美,而柳丝的碧色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更有一种朦胧的美。这样的柳色已不止见了一次,那是为别人送行时看到的。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隋堤指汴京附近汴河的堤,因为汴河是隋朝开的,所以称隋堤。行色,行人出发前的景象。柳拂水飘绵如送行色。这四个字锤炼得十分精工,生动地摹画出柳树依依惜别的情态。那时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别人的回归触动了自己的乡情。

这个厌倦了京城生活的客子的凄惘与忧愁有谁能理解呢?隋堤柳只管向行人拂水飘绵表示惜别之情,并没有顾到送行的`京华倦客。

接着,将思绪又引回到柳树上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词人设想,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

寻是寻思、追忆、回想的意思。踪迹指往事而言。当船将开未开之际,词人忙着和人告别,不得闲静。而这时船已启程,周围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闲下来了,就很自然地要回忆京华的往事。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意思是:想当初寒食节前的一个晚上,情人为他送别。送别的宴席上灯烛闪烁,伴着哀伤的乐曲饮酒。这里的又字是说从那次的离别宴会以后词人已不止一次的回忆,如今坐船上又一次回想到那番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写明那次饯别的时间。寒食节清明前一天,旧时风俗,寒食这天禁火,节后另取新火。

唐制,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催寒食的催字有岁月匆匆之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天北。这四句是作者自己从船上回望岸边的所见所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风顺船疾,行人本应高兴,词里却用一愁字,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那人已若远天边,只见一个难辨的的身影。望人天北五字,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与凄惋。

第二叠写乍别之际,第三叠写渐远以后。凄恻,恨堆积!恨这里是遗憾的意思。船行愈远,遗憾愈重,一层一层堆积心上难以排遣,也不想排遣。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从词开头的柳阴直看来,启程中午,而这时已到傍晚。渐字也表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不是刚刚分别时的情形了。这时望中之人早已不见,所见只有沿途风光。大小有小口旁通叫浦,别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那里水波回旋。津堠是渡口附近的守望所。因为已是傍晚,所以渡口冷冷清清的,只有守望所孤零零地立那里。景物与词人的心情正相吻合。再加上斜阳冉冉西下,春色一望无边,空阔的背景越发衬出自身的孤单。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月榭之中,露桥之上,度过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宛如梦境似的,一一浮现眼前。想到这里,不知不觉滴下了泪水。暗滴是背着人独自滴泪,自己的心事和感情无法使旁人理解,也不愿让旁人知道,只好暗自悲伤。

此词构思和章法布局上颇具匠心。全词由实入虚,实虚不断转换。开篇景起,由堤上柳引出对往昔送别的回忆和久离京师的身世之感,又由回忆和久客淹留之感折回到目前的离席;由离席再生发开拓出去,预为行者设想别后愁思,又由预为行者设想为归入现实中自己的别后之思;最后,又由现实引发出对昔日相聚时的回忆。未别之时,回忆离别之苦;己别之后,则又回忆相聚时的欢乐,而诗人的久客淹留之感,伤离恨别之情,完全这种回旋往复的描叙中展示出来。

第3篇:题柳的诗歌鉴赏

题柳的诗歌鉴赏

题柳

作品介绍

《题柳》的作者是温庭筠,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78卷。

原文

题柳

作者:唐·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注释

①吹:全诗校:“一作移。”

②张静婉善歌舞。

③娇娆:后汉宋子侯有《董娇娆》诗,见《乐府诗集》卷七三。娆:全诗校:“一作饶。”

④古乐曲有《折杨柳》。管:全诗校:“一作笛。”曲:全诗校:“一作笛。”

⑤陌:全诗校:“一作曲。”

⑥自:全诗校:“一作不。”

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年-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他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柳水残忆诗歌

柳水残忆诗歌

忧愁在心中蔓延

他就这样——

这样轻悠悠的走来

又悄无声息的消失

他可曾来过

相思草疯长一丛

挣扎出心房

缠裹住全身

想他,从未有过的想念

江南水乡的小镇

弥留这一大一小的足迹

并列着踏遍条条阡陌

徒留的——

留的.只是痛苦与无奈

那夕存的影像

似西落的残阳

等待着暗夜的逼近

等待着光辉的消失

那水中的小舟翩翩游走

漾起了心底的涟漪

轻轻地撩拨水面

飞溅出串串白珠

然后——

然后幻为泡沫消失在了天边

那腾飞的水鸟

掠水而过带走的水珠

转瞬便弥散为空气

时间

迷失在清幽的湖面

记忆

驻足在江边的小镇

如果可以

让时间停留在水边的垂柳

我站在树下

他划船而过

我笑

他也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唐代诗歌鉴赏:韦庄

唐代诗歌鉴赏:韦庄

唐代: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先后衰亡,宛如南柯一梦。江鸟哀婉啼叫,听来悲悲切切。只有台城柳树最是无情,依旧灯笼十里长堤。注释⑴台城:也称苑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原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⑵霏霏:细雨纷纷状。⑶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⑷烟:指柳树绿阴阴的.,像清淡的烟...

显示全部

译文及注释

佚名

译文 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先后衰亡,宛如南柯一梦。江鸟哀婉啼叫,听来悲悲切切。

只有台城柳树最是无情,依旧灯笼十里长堤。

注释 ⑴台城:也称苑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诗歌优秀鉴赏:水柳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歌优秀鉴赏:水柳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