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故事:温暖的水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4 07:13: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暖水山泉供货合同

供 货 合 同

供方:鄂尔多斯市暖水山泉饮业有限公司

需方:

供需双方本着真诚合作和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经供方、需方协商,需方所定19L桶装水的单价为元/桶,不含税。若需方结账时必须有税票,则税金由需方承担。

二、需方向供方订货,需提前1天通知供方。

三、供方保证供应需方专用货物的质量,必须是带有合格证及生产日期的正规渠道货物。

四、供方将货物送到需方指定地点,需方指定收货人,该收货人签字代表需方。

五、付款方式:原则上采用货到付款,但如双方另有约定,按双方约定付款方式付款。

六、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如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在可交予供方所在地的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

七、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所作补充形成合同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八、本合同一式两份,供需双方各执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本合同自双方代表签字之日起生效。

九、本合同的有效期为:年月日起至年月止。供方(签章)鄂尔多斯市暖水山需方(签章):

泉饮业有限公司

企业责任人:企业责任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合同签订日期:年月日

第2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下文是励志网整理收集的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流言: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青蛙直接放到热水里面,青蛙就跳出来了;而把青蛙放到凉水里面慢慢加热,青蛙就不会跳出来,直到被煮死。

故事外的故事: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不同人说的版本略有不同,不过大意都差不多。这个寓言所讲的道理,也已经被广泛的引申,特别是来形容人们对于危机的意识。说直接进入危机,那么人们会立刻警醒,而逐渐地陷入危机,人们就不这么重视了。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所以,这个寓言,被人权斗士们,环保主义者广泛引用,要求人们对于一点一滴都不能放松。似乎教授管理的,也喜欢讲这个故事?不过在管理领域,这个故事也可以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一些变革要慢慢来做,逐渐让人适应,这样才不会出问题。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以至于你不需要把这个故事讲完整,只说温水煮青蛙,就足够让别人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温水煮青蛙甚至还有了一首歌曲,这首2006年发行的叫做“煮熟了的青蛙”(Boiled frogs)的歌曲,讲述的是普通的劳动者,在逐渐增加的劳动负荷,逐渐降低的实际工资面前,无能为力,默默忍受的故事。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的版本。说有人真的作了试验,把青蛙放到开水里面,青蛙没来得及跳出来,死了。而把青蛙放到冷水里面加热呢,青蛙却自己跳了出来。反正这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错的。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真相:

青蛙放到沸腾的开水里面肯定会被烫死的。水沸腾差不多要100度,加上水蒸气,造成的烫伤是很严重的。青蛙在进入沸水的过程中造成的烫伤,应该足够让青蛙丧失运动的能力了,自然就跳不出来。我估计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人会有疑问。不过要是说把青蛙放到热水里面可能跳出来呢,也应该是可信的。总应该存在一个水的温度,既不会造成对青蛙的严重烫伤而影响其运动能力,也会让青蛙感觉到不舒服,于是决定离开,也就是跳了出来。当然只在这里推测没多大意思,最好还是看看实验结果。

你别说,还真有人做煮青蛙的实验。不过做的不是把青蛙放到热水里面,而是放到冷水里面加热,也就是这个故事的第二部分。慢慢加热青蛙,青蛙究竟会跳出来,还是死在里面呢?

做这个实验的,是奥克拉何马大学的动物学教授霍奇森,霍奇森研究的是不同种类的两栖类对温度的反应。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两栖类是冷血动物,也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环境的温度进行调整。霍奇森研究的,就是两栖类可以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多少。你看看,科学家总是会给一些稀奇古怪的实验找一些听起来很科学的借口。霍奇森选定的加热速率,是每分钟2华式度,也就是差不多1.1摄氏度。霍奇森发现,到了一定温度以后,青蛙会开始躁动不安,试图逃离这个环境,如果装载的容器允许,青蛙还是会跳出来的。基于此,霍奇森宣布,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错误的。

不过,再翻翻故纸堆,当然是在计算机上面翻,还能发现更早期的实验。

早在1869年,就有人煮过青蛙了。一个德国的科学家哥而茨,在寻找灵魂这个东西的时候,设计了这么一个实验。把切掉了大脑的青蛙放在冷水里面慢慢加热,青蛙就被煮死在里面了,而把正常的青蛙也同样处理,正常的青蛙会试图跳出来。这个实验原意我们不用去理会到。不过,看来差不多150年前“温水煮青蛙”这个事情就已经有了结论。

不过等等,哥而茨不是唯一一个在100多年前做这个实验的。1872,一个叫做亨滋曼的宣布,如果你加热的速率足够低,那么,青蛙并没有跳出来的打算。1875年,这个实验还被另外一个人证实。

两个实验矛盾吗?不一定。哥而茨与亨滋曼的实验的区别是加热的速度不同。哥而茨的实验中,从17.5摄氏度加热到56摄氏度,花了10分钟,这样,每分钟的平均升温速度就达到了3.8摄氏度,比后来霍奇森使用的加热速率还快。所以,哥而茨观察到青蛙很不喜欢这个温度,试图跳出来。而亨滋曼的实验,加热速率就要低很多了。亨滋曼使用了90分钟把水从21摄氏度加热到了37.5摄氏度,平均每分钟升温速率不到0.2摄氏度,就没观察到青蛙的行为异常。不过,37.5度是不是有点低了呢?也许青蛙本来就对这个温度还可以忍受?毕竟亨滋曼的实验没把青蛙弄死,算不上证实了这个故事。

1882年,另外一份报道称,如果加热的速率控制在平均每秒钟0.002摄氏度,或者说每分钟0.12摄氏度,那么,加热两个半小时以后,青蛙就死了。这个试验结果,发表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实验研究Stud. Biol. Lab.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882): 385.。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结论:

综合以上实验的结果,青蛙究竟会不会在加热的水里面跳出来,取决于加热的速率。只有在相当相当慢地加热速率(每分钟0.12摄氏度)下,温水才能把青蛙煮死。

第3篇:三字经:温舒抄书故事

三字经:温舒抄书故事

路温舒编蒲抄书的事迹被做成幼儿成语故事大全和幼学千字文详解,一直被教育界使用,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三字经:温舒抄书故事,更多佛学经文阅读请关注应届毕业生文学网。

原文: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启示〗路温舒和公孙弘这两个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想办法把书抄在蒲草或刻在竹子上学习,我们今天能有印制精美的书本,学习条件和环境如此优越,更应该刻苦读书。

【译文】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温舒抄书】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路温舒和公孙弘这两个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想办法把书抄在蒲草或刻在竹子上学习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美文故事:温暖的水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文故事:温暖的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