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写景抒情:傲雪梅花
写景抒情:傲雪梅花
傍晚,我走在雪道上,刺骨的`寒气催促着我快点回家。
那红梅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在这一片洁白的世界中点缀出点点妖艳的红,我不由停住脚步。
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欣赏着落日和梅景。
红梅在寒风中坚挺着,我不经打冷颤,这是‘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啊。红梅的点点红颜已与昏阳融为一体,暮光洒在花上,越发显出它的妖艳、妩媚。这也衬出了并没有注意到的那点点白星点。
正所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那白很素雅,白的仙风,梅枝也衬得道骨。
夜幕拉下,周围的白有了淡淡光晕,仔细看却没什么大不一样。
此时正是花败落,亦是梅花最艳时。
第2篇:《傲雪梅花》说课稿
《傲雪梅花》说课稿
一、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傲雪梅花”是初中美术第七册第四课的内容,这一课内容属于中国画范畴中的一些基本的知识。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学习本课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分类、技法以及中国画是怎样运用笔墨进行作画的。为以后学习、欣赏中国画打下基础。使学生能了解古代文人怎样以物咏志抒发自己的情怀。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的韵味。 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审美情感。
(三)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从而达到以物咏志抒发情怀。所以把笔、墨的表现方法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古人是通过笔墨的表现来抒发情怀,展现个性。每一幅大师的作品都是他们人格的写照。但是怎样通过笔墨来表现个性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而把“有个性的表现笔墨的关系”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结论的教学理念。
2、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三、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思路及设想: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画发展史、表现题材、技法分类。演示用笔用墨的方法。
第二课时:选用梅花的诗歌及图片设置情境导入,然后介绍梅花外型及所蕴含的寓意、及象征精神,接着示范画法及技法讲解、学生分析和尝试。
第三课时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创作。
教学中始终贯彻美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而不是培养画家。
即学生只要知道怎么画、为什么这样画,并不要求“他们”一定会画的方针。
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得出问题的过程,注重使用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其中)这一方法得出结论。
五、教学程序:(教学环节设计)
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②探索求进,学习新知
③教师示范,引导观察
④展开讨论,激发思维
⑤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以上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是:学生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
传授知识与增进民族情感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相统一等教学规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王维的诗(谜语)引出新课,使学生认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自豪感。 探索求进,学习新知
1、运用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讲解中国画的发展史,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3、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提高学生美术的素养。
教师示范,引导观察 教师(示范)画一张花鸟画,让学生观察中国画的用笔用墨。通过演示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画是怎样画的,又可以通过观察教师作画,进行思考,进而领会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展开讨论,激发思维 让学生讨论教师演示时使用的笔法和墨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教学方法。学生自己通过探索总结的结论,比教师告诉的结果印象会更深,掌握的时间会更长。利于学生将来能自主的学习,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现今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并不是培养画家。因此,本环节,只要学生能大胆的用手中的画笔在宣纸上涂、抹、甚至乱画都行。
学生在体验笔墨韵味的同时,他们(小组)之间会互相学习,学生自己会发觉谁“涂”得好、谁的不够好。而这些体验教师是无法直接告诉学生的。
本缓解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学生能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或技巧。
第3篇:傲雪梅花(优秀)
教 案
贾得一中王芳
课题:《傲雪梅花》
教学目标:
1、能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的韵味。
2、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画的表现技法。
3、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艺
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中国画材料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朗诵诗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设 问: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3、学生回答,引出本单元课题——《傲雪梅花》。
二、赏析、探究
1、赏梅:(多媒体展示)
梅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天酒地之一,被
第4篇:傲雪梅花作文
傲雪梅花作文
梅花是冬天里唯一傲雪怒放的花朵。梅花一直坚持开放,从不像寒冷低头。
严冬腊月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姥姥家过年。看到路边有许多枯萎的树,唯独有一棵梅花傲然怒放。非常鲜艳,就像是冬天花朵里的佼佼者。
过了好长时间,我们回到了淄川的姥姥家。我第一眼看到的场景让我终生难忘。姥姥家前面的'公园里,开满了梅花。这些梅花就像蝴蝶一样,成双结对。我独自来到公园欣赏梅花。我看到这么冷的天气里只有梅花独自开放,没有人和其他植物和她做伴。梧桐树,杨树,和柳树都掉光了叶子,但是这梅花的场景却要比春、夏、秋这三个季的场景都要漂亮上近百倍。
不一会,妈妈走了过来,说:“你觉得这白里透红 ,红里如玉的梅花漂亮吗?”
“太漂亮了!”我毫不犹豫的说到。
妈妈说:“这梅花,只有在冬天才会开放,不像旁的花,都是在春夏才开放,天
第5篇:梅花傲雪作文
梅花傲雪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梅花傲雪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梅花傲雪作文1
从古至今,人都喜欢牡丹,因为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但也有一些贤人雅士,喜欢莲花或是菊花,莲花清洁菊花低调,而我却最看重梅花。
从春天到夏天,无花不放,无花之不夺目,在百花群中,枝枝争香,枝枝斗艳,我也自然沉醉在百花之中,为他们的美丽而驻足。可此节一过,它们便像失去信念一般,开始慢慢凋谢,华丽的外套也就慢慢脱落了,使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寒冷的杀手将要来临,在杀手的面前,它们不得不弯下身躯,鞠躬尽瘁,放下繁华,进入一段漫长而恐惧的黑暗游戏——那就是冬天。尤其是花儿,可直到我看
第6篇:傲雪梅花优秀说课稿
傲雪梅花优秀说课稿
一、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傲雪梅花”说课稿是初中美术第七册第四课的内容,傲雪梅花说课稿这一课内容属于中国画范畴中的一些基本的知识。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学习本课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分类、技法以及中国画是怎样运用笔墨进行作画的。为以后学习、欣赏中国画打下基础。傲雪梅花说课稿使学生能了解古代文人怎样以物咏志抒发自己的情怀。
(二) “傲雪梅花”说课稿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的韵味。 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审美情感。
(三)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