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教化--与后进学生的沟通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3 07:15: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心灵的教化--与后进学生的沟通

江苏省金湖县中学徐军

颜氏家训中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虐,则师友之诚,不如师婢之指挥。止凡人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喻。”这就是说,同样的话,人们一般更相信关系密切、感情亲近的人所说的;同样的指令,人们首先听从在自己心目中有威望的人发出的;纠正儿童不良行为,别人的真诚规劝,不如家中仆人的话更起作用;人们争吵斗殴,旁人用尧舜之道劝解,还不如自己的妻子劝解更有效。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说朋友无能,也不是尧舜之道本身没有说服力,而是说关系密切、感情亲近的人说的话更容易使人相信、理解和听从。

许多班主任对后进学生的教育总是电闪雷鸣、暴风骤雨,列举学生诸多的不足之处,一番批评教育之后再责令其限期改正。久而久之,学生从感情上就渐渐疏远老师,而且这样做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有些学生还会产生不可改变的抵触心理,走向教育的对立面。

说实话,有很多学生,调皮捣蛋,不求上进,不断给你制造麻烦。让你很难从他们身上发现“情感火花”。与他们的沟通的确是件很困难的事。

美国教育学家凯诺˙梅克教授说:“我的研究遵从一个基本思想原则,就是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最大限度地去发展这个长处。”因此,我觉得作为班主任,要做学生的“亲人”,首先要对每个学生的长处有所了解,并且经常如数家珍地一一道出,给学生以勇气,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调动学生的优越感。其次,在班上应创造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采取鼓励、引导、共同讨论的民主形式,利用集体的感化作用、榜样的激励作用,从心灵深处呼唤出学生的上进心。再则,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牢记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长处,在某个方面他或她是最优秀的,这样就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在心理上留下阴影,使每一个学生都永远过着“阳光灿烂的日子”。最后,班主任应注意言传身教。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这样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既有雷厉风行的令行禁止,又有春风化雨的潜移默化。从良好性格的形成,到优秀品德的教育;从集体主义的灌输,到爱国热情的培养,无不渗透着班主任的倾情奉献,无不体现着家长似的殷切关怀。像这样长期保持下去,师生之间的亲情定会油然而生。而感情亲密者的指令、劝慰往往可以立竿见影。人与人的感情越亲密,信任度越高,情感的感染力就越强,教化作用也就越大。

我经常在班上对学生说:“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个个都是好样的。”

的确,我是努力把班级变成一个大家庭的。学生从不喊我老板,而是叫我老爹。课外,我常常不直呼学生的大名,而是称其为小立新,祺祺等昵称。久而久之,我和同学们就象一家人一样了。在这个家庭里,大家都养成了谦虚、好学、热情、开朗、坦诚、善解人意、认真细心的好性格。

同时,教师的优秀品格为学生所崇拜和效仿。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性格,如民主、公正、谦虚、慷慨、幽默、耐心、宽容、尊敬他人和良好的与人合作精神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相识、熟悉、亲近、进而发展成为朋友、伙伴,亲情油然而生。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的工作终于得到了回报。三年来,我们班的各项常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2002年高考总成绩全县第一。

学生,是教师智慧的延伸,亲师信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让爱心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关心感化学生的行为习惯。让我们象珍视生命一样珍视这份亲情。让心灵的教化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2篇: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用爱心来感化学生心灵,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与心理素质,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如果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当,即使心怀美好的动机,也会造成很多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1、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主要是因为“身教”是无声的教育,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孔子说“君子怀德”,认为做老师的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人格魅力就是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道德的人讲道德,学生才能信服。因而,教师应努力学习,具备渊博的知识底蕴;要努力锻造自身高尚的品格与道德情操,以此去影响和感召学生。生活中,才华横溢、知识渊博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最有威望,也最令学生信服。因此,教育者要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处事公正、与人为善、知识渊博的人。

2、积极倾听与反馈。倾听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地聆听对方,了解他心中的感受。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显示了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在倾听中,教师首先应表现出对学生谈话的专注,其次要用简洁及扼要的语言将学生的观点复述出来。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之后要主动及时地找他谈心,听他的心里话,理解他、接纳他。有了这样的尊重和理解,也许不用再做任何事情,学生的心结就自然解开了。我班里有一位女生,个性较强。一次,英语老师下课后对我说,这个女生上课总是跟他对着干,没认真听讲,批评她一句,她还气呼呼地把课本全摔到地上。我当即把这名女生叫到办公室,没有批评她,而是问她是不是对老师有什么想法,开始她还不想说,后来看我态度很诚恳,于是就说出原因。原来这个女生因为有一次英语老师没及时给她发测试卷,她便以为老师是针对她而处处跟英语老师作对。后来我请英语老师过来,对她说明情况后,她心里的疙瘩才解开,也向英语老师道了歉。

3、换位思考。一般而言,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尊重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他懂得“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得怎样对待别人”;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得到朋友的最好办法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

4、表扬与信任相结合老师对学生的表扬与信任,有助于他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树立自信心。表扬、信任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重要方式,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 扬、鼓励之外,还可以把这种表扬通过电话告诉家长,扩大表扬的激励效用。有些学生总是丢三落四,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种事情本来就是难免的,如果我们总是对学生严厉批评、失望放弃的话,他们可能就会破罐子破摔。这时候我们应该多一点耐心,对他们充满信任,这样才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们不但需要各种技巧,更需要充满爱心,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的班级气氛,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个学生心里,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育人。

第3篇:一次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一次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上周进行了单元测试,其实每一单元学习完后我都要给学生进行测试,但是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这一次因为有难度,成绩就比较差了,我有些生气,因此,让每位同学都写一个测试总结,不少于200字。

昨天学生交了上来,看完之后,颇为感动,真是一次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同学们说:老师不要放弃我们,不要放弃我们班,要对我们有信心。看完后想到孩子们的担心,这些90后的孩子是多么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得到关怀,也希望证明自己!我感觉到了教师的伟大,教师的责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做到了哪些呢?我会告诉同学们,这里是我的母校,我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也对大家有绝对的信心。

我也为同学们的勇气而感到骄傲,他们都敢于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学习弱点,正视自己学习上的失误,单单这一点是不是也让我们这些成年人自惭形愧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心灵的教化--与后进学生的沟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灵的教化--与后进学生的沟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