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让他人心灵之石光滑美文摘抄
让他人心灵之石光滑美文摘抄
他一心要成为一名高僧,16岁那年,他来到临水寺。
他想,临水寺大师众多,向每位大师学一点,自己的目标也就不难实现。在方丈慧能大师为他取了悟净的法名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
当天,悟净就一一拜访各位前辈及师兄。他知道要长见识,必须虚心、多看多思。在拜访完毕后,善于观察的他还真的发现了一个问题:方丈配给自己的石凳凹凸不平。
他对慧能大师说:“方丈,能不能给我一个如师兄们一样光溜溜的石凳呢?”大师看了他一眼,很肯定地说:“不能,别人的石凳开始时和你的也一样。”他略加思索,说:“方丈,我明白了,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给这样一个石凳,是提醒修行的人,如要修成正果,必须下苦功夫。”
从此,天还没亮,师兄们还在睡梦中,悟净洗漱完毕,便捧起一本经书读起来。每读一会儿,他会用手摩挲一下石凳,看比先前光滑一些没有。见效果并不明显,他还特意在裤子的臀部位缀上一块粗棉布,坐在石凳上不那么疼了,于是他开始加大摩擦力量,重重坐,重重起。这样一年过去,石凳果然光滑了,可他并没成为大师,因为没有谁承认他。
悟净有些不明白,对方丈说:“我的石凳光滑程度并不比大师们的.差!”方丈看了佛案上摇曳着的灯火,问:“灯火为什么会动呢?”悟净看了一眼打开着的窗户,说:“是风吹火苗动。”方丈说:“不是风动,也不是灯火动,而是心动。”
悟净终于明白,一年来自己只有一个念头:让石凳变得光滑,并没真正用心念佛修行,当然也就成不了大师。
他从库房中又搬来一个凹凸不平的石凳,悟净要重新开始。他只穿了一条单裤,坐在石凳上,开始时觉得挺疼痛的,由于一门心思读经修行,疼痛也就低下了头。这让他领悟到,读经修行力量是强大的,而疼痛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一年后,悟净盘点了一下,上一年只读完一本经书,而且还是囫囵吞枣,这一年竟然研读完了三本。
之后,他依然整天坐在石凳上,青灯黄卷,苦读苦思。春去秋来,又过了一年,悟净的头脑丰富了,石凳也非常光滑了。他想,这次应该称得上大师了吧!可依然没有人承认他,连香客们也不认可。
这次,他将几本反复阅读书角已经打卷的经书带在身边,来到方丈面前,说:“我想向大师请教,这几本经书上的内容我已熟记于心,可不明白,我究竟离大师还有多远呢?”
这次方丈没说话,只是拿眼睛看着寺内寺外来来往往的人。悟净回到住处,思考着方丈为什么不说话。经过一晚上的参悟,他终于明白了。
悟净又从库房拿了一个凹凸不平的石凳来,他要重新开始。坐在石凳上读经之余,他也会在丛林法会上做持香盒执掌烧香及行礼的“烧香侍者”;还去为住持起草往来文书,做一位“书状侍者”;接待照应住持的私人来客,做一位“请客侍者”……
除了这些,他还一改过去闭门念经参悟的做法,将禅房大门打开,在读经参悟时,一旦有香客进来,他就发扬慈悲,传递佛法,积极认真地为香客解惑答疑。正所谓教学相长,在为香客服务,让别人增长智慧,去忧解愁时,也让悟净真正长了见识,受到启发,且得到一份从来没有过的舒心和快乐。
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他已记不清接待了多少香客,反正他去四方化缘时,几乎没有施主不认识他的,都说悟静师傅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师,要不了几年,也许就成为世人尽知的一名高僧了。当然他的那个石凳也变得比较光滑了。
修行就如一个石凳,不能只顾表面光滑,而是要从心灵打磨它。这且不够,不仅让自己的心灵光滑,还要去关注别人的内心,让他人的心灵也变得光滑起来。
想想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在修行吗?只有在帮助他人中,自己的境界才能真正得到升华,在成为他人一块“垫脚石”时,也让自己具有了一块美德的基石。
第2篇:让心灵也奔小康美文摘抄
我原先是个不太快乐的人,看见乞丐会抑郁,看见美女很惆怅,自从习惯每天都为别人做些小事情后,内心晴朗、敞亮了许多,这是很美的。
我们都在奔小康、中产生活,可是我们的心灵小康、富足了吗?这是一个妙趣的问题。
西方心理学家早就建议,如果你遇到人生不幸,挫折,痛苦,那不妨去医院做天义工,那是最好的心灵拯救与解脱;东方人喜欢把它演绎为积德,其实也是,你可以得到所谓的“现世报”,准确地说是“当下报”,回报给你的是可贵的快乐。快乐真的非常珍贵。
一次,打车,刚坐定,只见那师傅果断地把抽一半的烟摁灭。我当即谢谢他,他非常惊喜地回头端详我,然后回我一句“也谢谢你”,彼此陌生,但是内心那一刻是默契的,都读懂对方的好与喜悦。下车的时候,跟朋友一般地告别,很温暖。那天,我是去办理一件棘手的事情,也许是好心情赋予我的好容颜、好态度,结果事情办得异常顺利……再次带着好心情走回家,也不会轻易发火打儿子了!良性循环,一天下来,像是看每一朵花开,赏心悦目。
不久前,单位员工一起去度假,节省开支后,每人还可分到50元的现金,因为出纳手头都是整票100元,只好每两人合领100元,个人再去分。我与小潘一组,他代领,结果,回来后,他忘记了这个事情,没有给我50元。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我笑谈过这个事情,孩子们问我那怎么办?我说,在心里,我早就愉快地把那50元赠给他了,他常常帮助我维护电脑,虽然这份感激的“薄礼”他没有觉察到,也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但是,我很安心,送礼的真诚与快乐都在心里,现在想着这件“不署名的好事”,还忍不住会心一笑。
确实,还有一种好事,是发生在心里,一件很中性甚至不好的事情,转念一想,就可以变成好事,如暗喜,非常生动而美好,这很考验一个人的快乐胸襟与快乐能力。
第3篇:让心灵也奔小康美文摘抄
让心灵也奔小康美文摘抄
我原先是个不太快乐的人,看见乞丐会抑郁,看见美女很惆怅,自从习惯每天都为别人做些小事情后,内心晴朗、敞亮了许多,这是很美的。
我们都在奔小康、中产生活,可是我们的心灵小康、富足了吗?这是一个妙趣的问题。
西方心理学家早就建议,如果你遇到人生不幸,挫折,痛苦,那不妨去医院做天义工,那是最好的心灵拯救与解脱;东方人喜欢把它演绎为积德,其实也是,你可以得到所谓的“现世报”,准确地说是“当下报”,回报给你的是可贵的快乐。快乐真的`非常珍贵。
一次,打车,刚坐定,只见那师傅果断地把抽一半的烟摁灭。我当即谢谢他,他非常惊喜地回头端详我,然后回我一句“也谢谢你”,彼此陌生,但是内心那一刻是默契的,都读懂对方的好与喜悦。下车的时候,跟朋友一般地告别,很温暖。那天,我是去办理一件棘手的事情,也许
第4篇:心灵美文摘抄
心灵美文摘抄
拿起笔,停在空中,任时间在白纸上流淌。曾几何时,自己驾驭的游刃有余的思绪,而今,阔别了许久以后,也对自己提出了抗议,笔尖再也找寻不到能让自己欣慰与感动的文字了,以下是“心灵美文摘抄”,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篇一:每天都要恩赐】
曾经有一个女孩子跟我说,妈妈死后,她才知道做家务是多么辛苦。妈妈活着的日子里,她连衣服都不用洗。
当你发现人生无常的时候,你是否为自己拥有的一切而感谢上天?
我们有所爱的人,有爱我们的人;有父母的爱,兄弟姐妹,朋友和情人的爱,这是多么难得可贵。
有健康的身体,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是多么幸福!
我们有睡觉的地方,有一个可以歇息的怀抱。
每天早晨醒来,可以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还有朝霞,晚霞和月光。这一切,原本不是应得的。
我们有一颗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