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阅读练习附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2 07:14: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陆游《书愤》阅读练习(附答案)

陆游《书愤》阅读练习(附答案)

【原文】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阅读训练】

一、

1.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分)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1分)

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三、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诗歌的倒装性)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4.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参考答案】

一、

1.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2.诸葛亮

3.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二、

1、怀什么古——颔联既是叙事又是写景,概括了25年前的两次胜利的战斗(古事):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充满豪情气势。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2、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3、艺术手法: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三、

1.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欲图收复失地

愤“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3.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第2篇:陆游《书愤》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陆游《书愤》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①夜雪瓜洲渡②,铁马秋风大散关③。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大型战船。②金国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将金兵击退。③诗人与金兵在大散关曾发生遭遇战。

1.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分)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1分)

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答案: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诸葛亮

评分:1分。

3.答案: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评分:每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第3篇:陆游书愤阅读答案

陆游书愤阅读答案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①夜雪瓜洲渡②,铁马秋风大散关③。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大型战船。②金国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将金兵击退。③诗人与金兵在大散关曾发生遭遇战。

【题目一】

8.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分)

9.“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1分)

10.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一】

8.答案: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诸葛亮

评分:1分。

10.答案: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评分:每点1分,共2分。意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陆游书愤阅读答案

陆游书愤阅读答案(通用11篇)由网友 “悲伤大肉包”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陆游书愤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陆游《书愤》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

书愤①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②。

细雨春芜上林苑③,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写于同一时期。②《旧唐书·张巡传》:“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毗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③上林苑:古代园林建筑,汉武帝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官苑,规模宏伟,官室众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卧”字刻画诗人卧病不起的情形,为下半句的抒情做铺垫,并起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书愤陆游阅读答案

书愤陆游阅读答案

《书愤》抒发了诗人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后人读后热血沸腾,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书愤陆游阅读答案,更多杂文阅读请您继续访问(www.ruiwen.com/wenxue)。

【原文】: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阅读训练】:

一、

1.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分)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1分)

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陆游《书愤》阅读答案

陆游《书愤》阅读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游《书愤》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陆游《书愤》阅读答案1

诗歌鉴赏

书愤①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②。

细雨春芜上林苑③,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写于同一时期。②《旧唐书·张巡传》:“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毗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③上林苑:古代园林建筑,汉武帝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官苑,规模宏伟,官室众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陆游《书愤》阅读练习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陆游《书愤》阅读练习附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