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图阅读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2 07:13: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伯牙绝弦图阅读答案

伯牙绝弦图阅读答案

伯牙绝弦图

郑思肖

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

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

【注】〔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工诗善画,宋亡后,凡有所求皆不作,渐绝诸侯。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 (2分)

(2)从写法特点上谈谈你对最后两句诗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满地斜阳是此心。(2分)

(2)以哀景写哀情,(2分)借对满地斜阳的凄美的叹惋,来暗喻自己的心正像伯牙那难以言传的忠贞与苦痛。(2分)用语含蓄,用手之“闲”无聊,写出了伯牙破弦不复弹的孤寂与痛苦。(2分)

【译文】

再也不要去寻求知音,从此只得仰面观看山林。一双手闲着无事可做,那满地的'斜阳正是我悲凉的心!

【简析】

结句将一颗悲凉之心比喻为满地斜阳,意象新奇,使人从这惨淡、消沉之景中,感受到诗人留恋、叹惋、寂寞、凄寒、绝望种种复杂的、难以言传的情绪。联系诗人在宋亡后坐卧不北向、画兰不画土的坚贞气节,同伯牙在子期死后毁琴绝弦的高尚情操一脉相通。诗人借图咏志,句句是写伯牙,句句又是写自己,象与意,妙合无垠。

第2篇:《伯牙绝弦图》阅读答案

《伯牙绝弦图》阅读答案

伯牙绝弦图

郑思肖

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

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

【注】

〔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工诗善画,宋亡后,凡有所求皆不作,渐绝诸侯。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2分)

(2)从写法特点上谈谈你对最后两句诗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满地斜阳是此心。(2分)

(2)以哀景写哀情,(2分)借对满地斜阳的.凄美的叹惋,来暗喻自己的心正像伯牙那难以言传的忠贞与苦痛。(2分)用语含蓄,用手之闲无聊,写出了伯牙破弦不复弹的孤寂与痛苦。(2分)

【译文】

再也不要去寻求知音,从此只得仰面观看山林。一双手闲着无事可做,那满地的斜阳正是我悲凉的心!

【简析】

结句将一颗悲凉之心比喻为满地斜阳,意象新奇,使人从这惨淡、消沉之景中,感受到诗人留恋、叹惋、寂寞、凄寒、绝望种种复杂的、难以言传的情绪。联系诗人在宋亡后坐卧不北向、画兰不画土的坚贞气节,同伯牙在子期死后毁琴绝弦的高尚情操一脉相通。诗人借图咏志,句句是写伯牙,句句又是写自己,象与意,妙合无垠。

第3篇:伯牙绝弦图阅读答案

伯牙绝弦图阅读答案

【注】〔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工诗善画,宋亡后,凡有所求皆不作,渐绝诸侯。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2分)

(2)从写法特点上谈谈你对最后两句诗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满地斜阳是此心。(2分)

(2)以哀景写哀情,(2分)借对满地斜阳的凄美的叹惋,来暗喻自己的心正像伯牙那难以言传的忠贞与苦痛。(2分)用语含蓄,用手之闲无聊,写出了伯牙破弦不复弹的孤寂与痛苦。(2分)

【译文】

再也不要去寻求知音,从此只得仰面观看山林。一双手闲着无事可做,那满地的`斜阳正是我悲凉的心!

【简析】

结句将一颗悲凉之心比喻为满地斜阳,意象新奇,使人从这惨淡、消沉之景中,感受到诗人留恋、叹惋、寂寞、凄寒、绝望种种复杂的、难以言传的情绪。联系诗人在宋亡后坐卧不北向、画兰不画土的坚贞气节,同伯牙在子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伯牙绝弦图的阅读答案

伯牙绝弦图的阅读答案

【注】〔郑思肖〕南宋爱国诗人。工诗善画,宋亡后,凡有所求皆不作,渐绝诸侯。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2分)

(2)从写法特点上谈谈你对最后两句诗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满地斜阳是此心。(2分)

(2)以哀景写哀情,(2分)借对满地斜阳的凄美的叹惋,来暗喻自己的心正像伯牙那难以言传的忠贞与苦痛。(2分)用语含蓄,用手之闲无聊,写出了伯牙破弦不复弹的孤寂与痛苦。(2分)

【译文】

再也不要去寻求知音,从此只得仰面观看山林。一双手闲着无事可做,那满地的斜阳正是我悲凉的心!

【简析】

结句将一颗悲凉之心比喻为满地斜阳,意象新奇,使人从这惨淡、消沉之景中,感受到诗人留恋、叹惋、寂寞、凄寒、绝望种种复杂的'、难以言传的情绪。联系诗人在宋亡后坐卧不北向、画兰不画土的坚贞气节,同伯牙在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由“伯牙学琴”的故事导入

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俞伯牙的人,跟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老师感到伯牙只是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缺少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于是,老师就带他去找自己的老师方子春,希望得到他的指点。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驾船去寻师傅,留下俞伯牙一人在此练琴。过了十天,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船上等得焦急。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聆听群鸟的鸣叫。这些景象使他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在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成连先生摇船归来,听到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策略,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做游戏——课前谈话做铺垫

1、做游戏。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伯牙绝弦图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伯牙绝弦图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