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对地理学科有较强的好奇心,体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第一部分较抽象,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具体,化验难为易,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有良好的心态。
二、教材分析
本学年使用的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地理》,教材的主要特点如下:
1.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教材中的“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这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三、教学总体目标
1.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 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3. 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安排
§与同学们谈地理(2课时)
§1.1地球和地球仪(1课时)
§1.1地球和地球仪(4课时)
§1.2地球的运动(3课时)
§1.3地图(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校运会、国庆节停课
第一单元小测(1课时)
§2.1大洲和大洋(2课时)
§2.1大洲和大洋(1课时)
§2.2海陆的变迁(2课时)
§2.2海陆的变迁(1课时)
第二单元复习小测(1课时)
§3.1多变的天气(1课时)
§3.1多变的天气(1课时)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
§3.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3课时)
§3.4世界的气候(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三单元小测(1课时)
§4.1人口与人种(2课时)
§4.1人口与人种(1课时)
§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2课时)
单元复习小测(1课时)
§5发展与合作(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总复习
第2篇: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县底中学罗 思
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第二章地图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习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第六章地区发展与国际合作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
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习中挖掘学
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
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
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重点、难点的处理
● 图领全文 培养能力
●知识拓展 共同探究
●亲身体验 参与实践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课时
第二周: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2课时
第三周:地球的自传2课时
第四周:地球的公转2课时
第五周:第二章 地图 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2课时
第六周: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2课时
第七周:地图的应用第三章海洋与陆地 第一节海陆的分布2课时
第八周:第二节海陆的面貌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2课时第九
周:复习2课时
第十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一周: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生活2课时
第十三周: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气候2课时
第十四周: 第五章 人类活动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生活 第二节气
温的变化与分布2课时
第十五周:第五节影响气候的因素第六节人类活动与天气2课时第十六周:第六节 人类活动与气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习2课时
第二十周:复习期末考试2课时
第3篇:初一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初一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上册地理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上册地理教学计划1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依据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坚持、巩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更
第4篇: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孙军红
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
第5篇: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为了更好的教学,请看下面的教学计划吧!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第6篇: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xxx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