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1 07:15: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伊索寓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1

重点:体会寓言寓意,学会创作寓言。

难点: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注意引导学生留意宙斯和赫拉的身份)

3.结果令赫耳墨斯满意吗?他值得同情吗?

4.分析人物性格,点明寓意。

5.小结写作特点。

6.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讲“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等有同样寓意的故事,开展交流活动。

(二)《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3.点明寓意。

4.小结写作特点。

5.请学生说出知道哪些点明同样寓意的故事。(《龟兔赛跑》)

6.请给课文加上一个不同的结局。

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身价(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爱慕虚荣)

说明了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结果往往只会适得其反,遭到别人的轻视。

情节一波三折。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胜 败

狮子———蚊子———蜘蛛

扬长避短 得意忘形

———骄兵必败

———构思精巧,拟人神似,描写生动。

教案点评:

寓言故事本身简单明了,因此不过多地揣摩字句,而要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多下功夫。

探究活动

1.可把《蚊子和狮子》编排成课本剧,或者作为极好的朗诵素材,对学生进行朗诵指导,分角色朗读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学生搜集伊索寓言的相关资料,以及搜集优秀的寓言故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学习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学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2、查阅资料,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二、初读寓言、读通读顺。

1、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2、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

3、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提醒学生注意: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2、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3、“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4、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四、积累迁移,自学写字。

狸、葡、萄、馋、酸

《伊索寓言》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则寓言《牧童和狼》。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抓住重点词语,读懂课文。

3、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4、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二、学习第三则寓言《蝉和狐狸》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自己讲一讲。

2、初读寓言《蝉和狐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3、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4、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5、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三、积累迁移。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当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语文补充习题》作业。

第2篇: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

重点:体会寓言寓意,学会创作寓言。

难点: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注意引导学生留意宙斯和赫拉的身份)

3.结果令赫耳墨斯满意吗?他值得同情吗?

4.分析人物性格,点明寓意。

5.小结写作特点。

6.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讲“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等有同样寓意的故事,开展交流活动。

(二)《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3.点明寓意。

4.小结写作特点。

5.请学生说出知道哪些点明同样寓意的故事。(《龟兔赛跑》)

6.请给课文加上一个不同的结局。

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身价(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爱慕虚荣)

说明了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结果往往只会适得其反,遭到别人的轻视。

情节一波三折。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胜 败

狮子———蚊子———蜘蛛

扬长避短 得意忘形

———骄兵必败

———构思精巧,拟人神似,描写生动。

教案点评:

寓言故事本身简单明了,因此不过多地揣摩字句,而要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多下功夫。

探究活动

1.可把《蚊子和狮子》编排成课本剧,或者作为极好的朗诵素材,对学生进行朗诵指导,分角色朗读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学生搜集伊索寓言的相关资料,以及搜集优秀的寓言故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一个寓言故事交流会。

第3篇:课文《伊索寓言》教案范文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伊索寓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文《伊索寓言》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注音

赫拉hè 宙斯zhu 庇护bì 粘住 zhān

释义:

庇护:包庇;袒护。庇:遮蔽,掩护。

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2.查阅资料与工具书 ,了解作者及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

3. 了解与本文有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伊索寓言教案

读《伊索寓言》,品智慧人生

———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胡各庄镇中心小学张立香

阅读目标:

1、通过赏析《狼来了》这则寓言,让学生走进《伊索寓言》,喜欢读寓言故事,明白寓言故事给人的启示。

2、掌握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搜集介绍《伊索寓言》有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火眼金睛识价值

1、认识伊索的坎坷经历

同学们,我们课下都搜集了有关伊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你搜集到的有关的知识?(是学生发言)

2、教师小结(幻灯片出示):

伊索出生在希腊,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童年时期他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意思;再加上他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妈妈时常讲故事给他听。

母亲去世后,他就跟着曾照料过他的一位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伊索寓言》教案

《伊索寓言》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伊索寓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伊索寓言》教案1

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注音

赫拉hè 宙斯zhu 庇护bì 粘住 zhān

释义:

庇护:包庇;袒护。庇:遮蔽,掩护。

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2.查阅资料与工具书 ,了解作者及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

3. 了解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伊索寓言》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研读课文,探讨理解文章主旨。

2、深入领会作者对寓言新颖独到的见解。

3、认真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步具有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获取新认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清思路,探讨文章主旨

2、结合语境,理解难句含意。

教学难点

1、探讨作者引用九则寓言故事阐发的新观点、新看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

1、问答法。

2、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映幻灯片)让同学们猜出图片中所显示的寓言故事,再想一想,对这些故事大家是否有过新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或什么也说不出)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员、作家、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读了《伊索寓言》后,就对原有故事有了新的看法。他有怎样的新见解,又是怎样得出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读<伊索寓言>》。

二、解题:

1.寓言,伊索寓言

一种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伊索寓言教案

伊索寓言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伊索寓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伊索寓言教案1

教学目的

一、在反复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旨,读《伊索寓言》教案。

二、培养学生发现、研究探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揣摩、理解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的能力。

四、提高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训练学生逆向和多角度思维。

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研究探讨,深入领会”为教学重点。目的是培养、教会学生独立发现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已知的内容,要训练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并解决好这个疑问。

本文的语言相当含蓄、隐晦,钱钟书先生又是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性的思考来感悟《伊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课文《伊索寓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文《伊索寓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