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葡萄沟说课稿
《葡萄沟》说课稿
二一丁小稳
《葡萄沟》是2017部编教材第四组第11课。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教学目标
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向往之情。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葡萄沟葡萄的特点,好在哪,难点是培养孩子对葡萄沟的热爱、向往之情。
(三)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课件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带领学生游览了第四组课文的名山大川,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双读、小组读、议读、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吐鲁番的瓜果熟了”的介入让学生看到许多诱人的瓜果,孩子们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抓住孩子们的激情,我再采用双读法,让学生读出葡萄沟五月、七八月、八九月有哪些水果,从而知道葡萄是最惹人喜爱的,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我播放“走进葡萄沟”,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欢呼了,有的甚至拍手跳起来。我抓住这个契机说:“作者描绘得更美,想听吗?”孩子们高呼:“想!”我播放“朗读示范 ”,孩子们仔细听着,有的还小声跟着读。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到班上朗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葡萄沟。由于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很难理解,这段我采用图片形式,先质疑再读文。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什么要制成葡萄干?”“阴房到底是什么样的?”“葡萄干是分几步制成的?”我用课件图片展示“葡萄干的制作”,直观形象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豁然开朗了,也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好。
3、品读生悟。
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我范读“课文朗读”,让学生回顾全文。屏幕上美丽的景色,晶莹剔透的葡萄,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深深感染了他们。“读出你们最喜欢的句子吧。”我一说完,孩子们满怀激情地读了起来。欣赏中学生拓展了思路,加上品读优美句子,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美景,用“内在的耳”去听作者的心声,领悟到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学生沉浸其中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孩子们创造性的用诗、用画、用歌、用导游等形式来抒发他们的感情。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美声中结束。
(四)教学体会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让学生一开始就听范读,有声有色地模仿,然后让他们自读自悟,并大力赞赏提出疑问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了他们的独特感受。我特别注重读的重要性,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激发情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
我利用课件及课本中的插图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把静态图文变为动态画面,学生较快突破了重点,理解了难点,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拨动学生的情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所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是本节课我的重点研究目标!
第2篇:葡萄沟说课稿
《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稿
霍市三小 王晓博
一、分析教材、学生
《葡萄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0课,本课围绕课文总结“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的重点叙述,葡萄沟葡萄五光十色,种类繁多,新疆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及葡萄沟的葡萄干色鲜味美,让学生感悟葡萄沟确确实实是一个好地方,不仅因为那里有最美的葡萄,更因为那里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老乡,体会出葡萄沟景美、人更美,让学生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及增强对民族大家庭中少数民族人民热爱之情。
本班学生已是二年级,虽已具备一定识字及阅读能力,但其年龄比较偏低,阅读理解领悟文本的水平较差,因此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综合课文内容及新课标阅读教学理念制定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等词组,结合来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及过渡到对家乡热爱之情 根据教学目标,我制订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葡萄沟的好在哪里,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向往之情,对家乡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葡萄沟的制作方法
三、教法学法
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我采用创设情况,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感悟教学本课,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我紧扣读、悟,引导学生深入的读,在读中感悟并巧用多媒体教学,图文结合,让学生轻松地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获得审美体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以充满激情的导读(今天我们
继续去葡萄沟玩一玩,以去葡萄沟玩一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后提出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导入新课)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本课重点是葡萄的五光十色及老乡的热情好客,因此,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开门见山直接让学生走进葡萄沟,抓住文章的重点段第二个自然段:
1、让学生轻声读课文,从中我们知道什么?(这个问题设计,主要激发自主读书,有自己的收获)
2、接着抓住“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等词结合图片,让学生感悟什么是梯田、茂密及五光十色,感悟梯田的外形,葡萄藤的枝繁叶茂及葡萄的品类繁多,体会作者的用词巧妙,尤其是在领悟“五光十色”这一词中,我设计了“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对比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光”入手,体会出光是发光发亮的意思,那葡萄在阳光的沐浴下,发光发亮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像玛瑙、晶莹剔透(没有想到的是学生说像玻璃球,很真实的感受,感受到“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不同),增强了文字的形象性,让学生能直接触摸到文本,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下一步感悟广西的情感奠定基础,在品词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走进体验的世界,如感受葡萄藤搭起凉棚使人凉爽,我先引导学生走进凉棚,为了感受凉棚凉快、舒服,我这样设计:“孩子们快,快点愿意钻进哪个凉棚就钻进哪一个”,体现新课标的人文性,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再有在感受葡萄园“五光十色”,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了解文中几种葡萄颜色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想象还有什么颜色葡萄,不仅培养了学生想象力,更是让学生体验葡萄颜色、品种多。最有效的体验,莫过于让孩子们把文本中作者情转化成自己情感,让孩子深深带着这种情、这种体验,通过有效的读来与作者情感交融,因此,我在本课中大量的读,有轻声读、评读、范读、默读、个性展示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融入一体,体会感悟葡萄的五光十色,葡萄干的色鲜味美,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再通过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这里的葡萄为什么香甜呢?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里人多么了不起、聪明能干、勤劳致富,感悟这个地方真是个好地方。——景美、人更美。
三、巧妙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主要说说对于葡萄干制作过程,我紧紧抓住“阴房”,让学生结合图片理解(有的学生说像茅房,确实很像,尊重他们的理解,四周带孔„„),至于葡萄干制作过程,这里本课难点,我借助视频来让学生理解,把无声的文本变成有声有色的视觉文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再有在拓展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最后一个图片(课上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细说),在这里那个图片叫“煤电双飞”是我们霍林河第二输煤系统向电厂运煤的情景,让学生能看见家乡、摸到家乡,从而自然引发对家乡热爱——霍林河真是个好地方。
第3篇:葡萄沟说课稿
《葡萄沟》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10《葡萄沟》。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描写物产丰富、人民热情好客的风土文章,作者以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有丰富多样的水果,那里有独特美丽的景色,那里有和蔼可亲的维族老乡……这一切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全文正是围绕这一句展开,在教学中要结合本单元“夸家乡、热爱祖国”的主题,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本课我用两课时完成。今天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特点,我确立了本节课的(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
第4篇:《葡萄沟》说课稿
《葡萄沟》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葡萄沟》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葡萄沟》说课稿1
一、“承前启后”说教材
《葡萄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课是继第九课《日月潭》之后的又一篇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主要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
这个单元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第十课《葡萄沟》是本单元的一篇例文,引导学生掌握此篇的阅读方法,可带动学好后面两篇课文,达到以篇带篇的目的;学文后还可延伸到“口语交际”夸家乡和“展示台”感受家乡变化的一系列活动中去,引发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三维结合”说目标
基于以上解读与安
第5篇:葡萄沟说课稿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ershoushouji”为你整理了“葡萄沟说课稿”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葡萄沟说课稿 篇1
说教材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说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文特点,设计边朗读、边理解、边体会的教学手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说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内容,导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提问:课文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