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1 07:13: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

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四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 ,欢迎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

林黛玉进贾府 ———— 谨小慎微

关于黛玉的歇后语

叫林黛玉抡板斧 ———— 强人所难

黛玉焚稿 ———— 忍痛割爱

林黛玉的脾气 ———— 爱使小性子

林黛玉的身子 ———— 弱不禁风

林黛玉的'性子 ———— 多愁善感

林黛玉的眼睛 ———— 泪汪汪

林黛玉焚稿 ———— 忍痛割爱

林黛玉焚诗稿 ———— 断了痴情

林黛玉进贾府 ———— 谨小慎微

林黛玉看《西厢》 ———— 入神

林黛玉葬花 ———— 情悲意冷;自叹命薄;无可奈何;自嘆命薄

让张飞绣花,黛玉领兵 ———— 滥用人才

林黛玉看《西厢》 —— 入神

《红楼梦》歇后语

001 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002 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003 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004 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005 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006 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007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008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009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010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011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012 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013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014 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015 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016 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017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018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019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020 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021 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022 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023 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024 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025 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026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027 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028 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029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030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031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032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030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031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033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第2篇: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

【学习重点】

1. 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

2. 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及因此而形成的不同个性化语言。3. 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学习难点】

1.学会有意识地通过对人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把握,通过多种描写手段(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去分析人物形象。

2.把握人物的性格,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3.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预习案

一、作家作品

二、通读课文。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敕造()阜盛()绾着()内帏()盥沐()两靥()忖度()宫绦()嗔视()茗碗()

懵懂()憨顽()纨绔()敛声屏气()

2、理解下面词语。

小厮: 敛声屏气: 茗碗: 憨顽: 懵懂: 草莽: 潦倒: 纨跨: 膏粱: 劳什子:

偏僻: 便宜: 态度:

不经之谈: 体格风骚: 可怜: 惫懒:

探究案

细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展示)下列问题:

一、“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次来了,她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别家有哪些不同?

1、她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这些环境描写旨在表现什么?

2、她进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这些环境描写旨在表现什么?

3、她去拜见二舅舅时看到“荣禧堂”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字迹,道是:座上珠讥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副对联含义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用来反映富贵人家的奢华。B、用来炫耀朱大族的财富。

C、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D、用来显示官僚贵族的权势与财富。

二、人物形象分析。

1、王熙凤。

小说从出场、肖像、言行三个方面来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1)登场。

王熙凤未登场,却先传来笑声和放诞无礼的寒暄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就像传统戏曲表演时,人物先在台后唱上几句再出来亮相一样。这种写法叫什么?

答:

这些人都是”敛声屏气“的,唯独王熙凤这样”放诞无礼“,还有”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可见她在贾府中是个怎样的人?

答:

从中也可以看出她的性格特征:

(2)肖像。

小说描写王熙凤的肖像是是从两个角度写的,一个是服饰,一个是:容貌。

写服饰表现的性格:猛一见”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项上、裙边的饰物放着珠光宝气,全身上下衣裙华贵而绚丽。这透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写容貌表现的性格:”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可见她年轻貌美、风骚绝伦;”三角眼“”吊梢眉“又写出她绝非安分、善良之辈,而是刁钻、狡黠之人。”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画龙点睛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3)言行:

王熙凤和黛玉相见时,携着黛玉的手,细细打谅,是因为她喜欢黛玉吗?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

王熙凤在见黛玉的过程中,神态发生怎样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和王夫人的对话,表现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小结王熙凤的形象:

2、林黛玉。

原文中哪一句话能说明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答:

在邢夫人处,邢夫人挽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 这一席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

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

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这表现她怎样的性格?

答: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坐了。这表现她怎样的性格?

答:

贾母向黛玉问念何书,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过了一会儿,宝玉问她:“妹妹可曾读书?”“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林黛玉回答前后不一致呢?表现她怎样的思想性格?请简析。

答:

关于黛玉的肖像有两次描写,一是“众人见”黛玉,二是宝玉见黛玉。请回答下面问题。

――这两次描写表现黛玉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次描写表现黛玉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宝玉。

在“宝黛初会”之前就侧面描写了贾宝玉。请概括其主要内容,并指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1)主要内容:王夫人劝戒林黛玉,说贾宝玉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2)主要内容:林黛玉听母亲说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无人敢管。

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西江月》二词有什么深层含义? 答:

“心有灵犀一点通”。

文中是这样写“宝黛初会”的: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 :“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 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 “宝黛初会”这一细节,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人物性格。写黛玉侧重写心理活动,写动作是“见”,这对于羞涩的少女,这是得体的。而写宝玉是侧重语言和动作,“笑”,“看罢”“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这表现宝玉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宝玉、黛玉相见时,作者对黛玉的服饰只字未提,原因是() A、为了行文简洁,突出人物形象特点。 B、黛玉服饰平常,没有什么特别。

C、在宝玉眼中,服饰是不屑之物,所以视而不见。 D、宝玉是个懵懂顽童,不注意服饰细节。

贾宝玉“衔玉”而生,“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可他为什么要摔这一“

通灵宝玉”? 答:

三、合作探究:一问一答见性情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节描写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情景。作者通过不同人物的语言展现了贾府众人的不同态度,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极为生动传神。一问一答之间,各人性情跃然纸上,对比读来,鲜明有趣。试以王熙凤见黛玉和贾宝玉见黛玉时的语言为例,说说各人不同心理、性格与感情。

1、王熙凤一见黛玉一连三问是在关心黛玉吗?她的目的是什么呢?试就本段内容对王熙凤的心理和性格加以分析。

2、阅读宝玉见黛玉的一段对白和问话,体会宝玉的情感,试结合具体的语言加以分析阐述。

3、在热情似火的王熙凤和初次见面的宝玉面前作者是如何安排黛玉的?在这两个人面前她是怎样一种心理?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目的?

训练案

1、“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对这句话的理解,选出恰当的一项()① 王熙凤夸贾母的外孙女比孙女美。② 夸贾母的外孙女的同时也夸孙女。③ 认为林黛管贾母叫奶奶贾母更高兴。④ 王熙凤转弯抹角地对黛玉母亲表示不满。⑤ 王熙凤的意思是称颂“老祖宗”的福泽深厚。⑥ 自己以前没见过真正标致的人儿。⑦ 要说风度气派,还是贾母最美。⑧ 极力称赞黛玉相貌出众。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⑤⑥⑧

C、②⑤⑧

D、⑦⑧

2、《赢在课堂》相关练习。

3、背诵三个人物的肖像描写以及《西江月》判词

第3篇: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的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设想

构成本单元的讲读课文和课内自读课文均属我国古代长篇小说节选,拟增加单元阅读导言,阐明两点:①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意义和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以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②就小说而言,根据课文特点,《林黛玉进贾府》重在研讨环境、人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重在研讨故事情节;《明湖居听书》重在鉴赏;以做到学前心中有数。

本课,首先介绍《红楼梦》及其作者,使学生对这部古曲名著及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匠有初步了解,引发他们读全书愿望。其次根据课文特点,重点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