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清平乐》(春归何处)(苏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0 07:13: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清平乐》(春归何处)(苏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1、掌握晏畿道、黄庭坚在诗词创作上的基本主张和他们对诗词发展的贡献。

2、体悟每首词的意象,鉴赏诗词所反映的作者的感情倾向。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课前活动:

作者: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在词的发展史上,他不是向诗歌的意境去发展的,他又回归到供美丽歌女们歌唱的歌词上去了。但是因为他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他写的词比较文雅,更富于诗意。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之一。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有《山谷词》。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一、 学习《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题材类别: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景,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即“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

合作探究

1.上片词人是怎样将“春愁”写得缠绵深婉的?

A.梦后酒醒。B.春恨年年。

C.落花微雨。“落花”“微雨”,春芳已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

D.双飞独立。无情的春燕尚且能够双宿双飞,而有情之人却只能落花微雨之中独立,以物衬人,孤寂伤感之情深化。

2.初见小蘋“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表面写小蘋的衣着与技艺,深层处还写出了什么?你能说说小蘋这个少女的美好形象吗?

“两重心字”暗指心心相印,“说相思”因害羞而以琵琶传相思之情,两情相悦。天真烂漫、娇美可人、温柔多情。

3.五个时间词,带出两个深情款款的画面,是哪两个画面?并说明表达了怎样的深情。

A.梦后酒醒: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落花微雨的冷清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春愁的孤独与空虚。

B.初见当时:两情相悦、伤心离别的画面,表达了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深情。

这两幅画面全由春愁二字连缀为一体。

二、 学习《清平乐(春归何处)》

写作背景: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合作探究

1“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2“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黄鹂用清脆圆转的歌声回答我,可谁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留给词人自己的,只是满腹的惆怅。一阵风起,卷走那凋谢的蔷薇花瓣……句中所写之景已暗示初夏到来,晚春将逝。读至此处,读者方明白作者并非不知春去了哪里,只是惜春深情使他不忍心说破而已。

写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终于无奈地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了。

3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4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

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委婉含蓄。B构思新奇巧妙。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三、达标检测

1、 背诵这首词。

2、 完成《枣庄资料》p165页1---4题

学后反思:

周广锋

第2篇: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中所选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以此寄予“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

2、理解词人凄凉环境所烘托的孤寂氛围。

教学方法:朗诵、品悟、理解

教学过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一.作者简介:

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

在词的发展史上,从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到晏殊、欧阳修,是在意境上面逐渐加深,用没有个性的歌词,来传达作者的一种修养、品格和情意。意境的加深,是词诗化的一个过程,而晏幾道的词是这种发展长流中一个向回转的漩涡。他不是向诗歌的意境去发展的,他又回归到供美丽歌女们歌唱的歌词上去了。但是因为他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他写的词比较文雅,更富于诗意。所以黄山谷给他的词写序,说他的词是“狎邪之大雅”。狎邪,是指那种风流浪漫舞榭歌台的生活,大雅,是说在狎邪的这种歌词里边比较有诗人高雅气质的歌词。

二.词作赏析:

1.题材类别: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景,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即“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

2.上片词人是怎样将“春愁”写得缠绵深婉的?

1).梦后酒醒。因怀念之深而以酒醉销愁,酒醉而有相见的美梦,梦虽美丽但却短暂,酒醒梦断后,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愈加孤寂。

2).春恨年年。“去年”“却来”,显见春恨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来已久,点出春恨之深长难销。

3).落花微雨。“落花”“微雨”,春芳已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

4).双飞独立。无情的春燕尚且能够双宿双飞,而有情之人却只能落花微雨之中独立,以物衬人,孤寂伤感之情深化。

3.初见小蘋“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表面写小蘋的衣着与技艺,深层处还写出了什么?你能说说小蘋这个少女的美好形象吗?

“两重心字”暗指心心相印,“说相思”因害羞而以琵琶传相思之情,两情相悦。

天真烂漫、娇美可人、温柔多情。

4.“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如何理解?

彩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意,彩云常用来比喻美好而薄命的女子。明月传统意象也暗写分离。当时的明月今日仍在,而明月之下的彩云(人)却已不在,以物是衬人非,表达无尽的思念之情。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5.找出词中表时间的词汇和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的词语。

梦后、酒醒、去年、初见、当时。(时间上由近及远)春恨。

6.五个时间词,带出两个深情款款的画面,是哪两个画面?并说明表达了怎样的深情。

1).梦后酒醒: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落花微雨的冷清孤寂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春愁的孤独与空虚。

2).初见当时:两情相悦、伤心离别的画面,表达了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深情。

这两幅画面全由春愁二字连缀为一体。

三、学生背诵

四、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第3篇:《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注释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注释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代表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写作者与恋人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抒发对歌女小蘋的挚爱之情。上片描写人去楼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伤春伤别的凄凉怀抱。“落花”二句套用前人成句而更见出色。下片追忆初见小蘋温馨动人的一幕,末二句化用李白诗句,另造新境,表现作者对往日情事的回忆及明月依旧、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全词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堪称佳作。下面我们来看看《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注释。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原文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翻译

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教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一。导入

一位宋代的词人,他有一个名声显赫的父亲,在仁宗时官至宰相。但是他明白,他的父亲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是他的官位,而是他偶作的小词,他父亲的一首“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可谓家喻户晓,流芳千古,这个人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宴几道。

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宴几道对一位歌妓的怀旧之作。

二.背景。

晏几道结识歌女小苹之后,两人成为知己。后来传闻小苹卖身葬父,沦落为妓,不知身在何处。听了这个消息,宴几道悲愤难忍,泪湿衣衫,写下了流传至今的《临江仙》,追忆小苹。

三.目标

一,体会作者的感情;二,欣赏借景抒情的艺术

四.整体感知,听录音。(同时思考问题:一,全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二,上下片各写了什么,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听录音后指名回答。

五.词作分析。

(一)上片

让我们看上片如何写春恨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清平乐》(春归何处)(苏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清平乐》(春归何处)(苏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