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孤舟》阅读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0 07:13: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野水孤舟》阅读答案

《野水孤舟》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野水孤舟》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野水孤舟》阅读答案1

野水孤舟

梁栋①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②自浮沉。

【注】①梁栋:南宋咸淳四年进士。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②鸥鸟:语出《列子·黄帝》,后世以鸥鸟不惊喻与世无争的隐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首联写眼前实景,骤雨初歇,积水茫茫,四溢的溪涧淹没了平日的行路,描绘出雨后溪流烟水弥漫的景象。

B.颔联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整日没有来客造访,在河岸垂杨的幽淡背景上,只有水波轻轻拍打着一叶小舟,表达出闲适愉悦之意。

C.颈联的“空”为“徒然,白白地”之意;“坐见”,即坐视,有无可奈何之意。整首诗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由写景转为抒怀。

D.这首诗比兴深婉,雨后雨水、行路间断、水深而济川不果都有其深刻含义,给读者的联想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

15.结合全诗,分析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答案

14.(3分)B(应是诗人处境的凄苦和内心的孤寂)

15.(6分)(1)诗人袖手归来,只能栖息茅屋,不惊鸥鸟任其沉浮,(2分)表面上写诗人隐居山林、不再以世事为念恬淡闲适的情感;(2分)

(2)实际上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语,诗人要表达的是目睹国家残破而又无力回天的悲愤和无奈之情。(2分)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野水孤舟》阅读答案2

野水孤舟

梁 栋①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 ①梁栋,南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解析: (1)从内容来看,是一首写景诗,融情于景。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诗歌的寓意。关于寓意,要结合注解中“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来回答。

(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颈联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眼前之景结合起来,再结合注解,不难看出诗人的'无奈与愤激。

答案: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雨后溪水漫流,道路被淹没而时隐时现的迷漫景象,寓意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渺茫,杳不可知。(意思对即可,一、二句的寓意分开写亦可)(4分)

(2)颈联以比喻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和愤激之情。(“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抱负无法施展”说是“报国无门”亦可)(4分)

《野水孤舟》阅读答案3

野水孤舟

梁栋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梁栋,咸淳四年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宋亡,归杭州闲处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8.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分析颔联的表现手法。(5分)

9.颈联中的“空”和“坐见”在这方面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答案:

8.颔联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景中含情。(1分)诗人身处与外界隔绝的孤洲,整天又没有来客造访,在河岸垂杨的幽淡背景上,只有水波轻轻拍打着一叶小舟。(2分)气氛幽冷,环境静寂。“洲”之“孤”与“舟”之“小”,可见诗人处境的凄苦和内心的孤寂。(2分)

9. “空”在此为“徒然,白白地”之意;“坐见”,即坐视,无可奈何之意。(2分)诗人虽然想乘舟渡河,无奈门前流水,水势有增无减,渡水的打算便成了泡影。(1分)南宋末年,国势飘摇,每况愈下,诗人即使有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宏伟抱负,也完全没有施展的可能。在黑暗面前诗人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空”和“坐见”,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悲愤和无可奈何。(3分)

第2篇:野水孤舟阅读及答案

野水孤舟阅读及答案

野水孤舟

梁栋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梁栋,咸淳四年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宋亡,归杭州闲处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8.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分析颔联的表现手法。(5分)

9.颈联中的“空”和“坐见”在这方面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答案:

8.颔联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景中含情。(1分)诗人身处与外界隔绝的孤洲,整天又没有来客造访,在河岸垂杨的'幽淡背景上,只有水波轻轻拍打着一叶小舟。(2分)气氛幽冷,环境静寂。“洲”之“孤”与“舟”之“小”,可见诗人处境的凄苦和内心的孤寂。(2分)

9. “空”在此为“徒然,白白地”之意;“坐见”,即坐视,无可奈何之意。(2分)诗人虽然想乘舟渡河,无奈门前流水,水势有增无减,渡水的打算便成了泡影。(1分)南宋末年,国势飘摇,每况愈下,诗人即使有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宏伟抱负,也完全没有施展的可能。在黑暗面前诗人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空”和“坐见”,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悲愤和无可奈何。(3分)

第3篇:诗词鉴赏《野水孤舟》

诗词鉴赏《野水孤舟》

野水孤舟

梁栋①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 ①梁栋,南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析:(1)从内容来看,是一首写景诗,融情于景。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诗歌的寓意。关于寓意,要结合注解中“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来回答。

(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颈联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眼前之景结合起来,再结合注解,不难看出诗人的无奈与愤激。

答案:(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雨后溪水漫流,道路被淹没而时隐时现的迷漫景象,寓意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梁栋《野水孤舟》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梁栋《野水孤舟》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野水孤舟

梁栋①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

①梁栋,咸淳四年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宋亡,归杭州闲处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迷漫:布满、充满。

2、孤洲:孤独的水中高地。

3、尽日:整天。

4、主人:诗人自称。

5、坐见:徒然看着。

6、浮沈:即“浮沉”,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参考译文

骤雨过后,积水茫茫,四溢的溪涧淹没了平日的行路。与外界隔绝的孤州整天没有来客造访,唯有一叶小舟孤独地栓在垂杨的岸边。本想乘舟渡河,但门前的水势有增无减。只好袖手归来,栖迟茅屋,不惊鸥鸟任其沉浮。

相关试题及答案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颈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孤舟渡》阅读答案

《孤舟渡》阅读答案

我莫名其妙地陷入了一场战争,而且,我是战败者。我没命地逃跑着,面前却横上了一条宽阔的河。

河面一片血色。

我得到了一只小木船。我跳上船,才划出不远,就见一个黑汉子挥着手跑来,叫着:“好人,救救我!救救我啊,好人!”

近了,我看清了黑汉子,他竟然是多年前冒着巨大风险救我性命的恩人。黑汉子也认出了我,高兴地说:“真是天不绝我啊。”

我赶紧将小船向岸边靠去。

“好人,也救救我啊!”又一个白汉子叫着跑过来。我一看,他竟是几年前我救下的人。白汉子激动地说:“恩人,感谢上天,又让我遇上了您,我有救了!”

“可是,我的船只能带一个人了。”我说,“我带你们哪一个呢?”

“恩人,您自己决定。”白汉子想了又想说,“恩人,今天,即使您不救我,我也会感谢您的,要不是您当年大仁大义,我早就完蛋了。”白汉子声泪俱下,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野水孤舟》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野水孤舟》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