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课题总结汇报发言稿
课题总结汇报发言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用到发言稿,发言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你知道发言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题总结汇报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市局领导百忙中专程赶来指导我们的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很荣幸,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方式的研究,被定为市重点课题,因此,有机会聆听领导专家门的指导。但同时,课题研究对我们一线的教师也是极大的挑战,如何切实把课题研究好,向领导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我们近来一直思索的问题。
我先谈谈我们定这个课题的初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讨论式”教学法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之特征,成为拇指教育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这种方法。在许多拇指教育上,讨论甚为激烈,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这自然是快事。然而,我们也发现在一些研究课和自己的家常课上,“讨论式”教学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如:
讨论问题的时机不当。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讨论问题的时间不足。在小组讨论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讨论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小组分工不明确,使得一些学生在桑树底下等枣子吃;参与范围较小,有些讨论很少关注到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所以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就成为一句空话。这些均使讨论陷入尴尬境地。我们课题组成员就在不断思考:怎样在表面繁荣的基础上,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我们初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讨论前的准备,及问题的提出(戴小兵负责);其次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讨论过程中的控制和引导作用(陈建霞负责);第三是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做认真的总结归纳(顾艳云负责)。最后,再概括论述勿滥用讨论法(刘芸负责)。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密切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在课题组间进行“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小组成员间互相听课,围绕此课题评课,做好调查统计工作;组织与课题有关的教学案例、优秀教案设计;每个成员围绕此课题在全校上一堂公开研究课;小组成员分工完成相关论文;最后邀请专家指导鉴定。
我们期望通过这些实践与研究,最终达到以下的目标:切实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集思广益的技能;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当然,由于学识有限,思考不深,研究尚未深入,我们的课题研究方案中还有很多不足,敬请袁主任及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发言人:xx
20xx年xx月xx日
第2篇:课题汇报总结
课题汇报总结
我校在小学音乐学科中进行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与研究已经两年多了,通过脚踏实地地研究与实践,逐步摸清思路,形成了“确定评价内容→设计表现性任务→初步实施表现性任务→修改与完善并再次实施、修改→推广与应用→评价结果的运用”的研究过程。从而摒弃传统的过分关注选拔与甄别的教学评价,改进音乐教学评价方式,构建发展型、形成性的学生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让学生徜徉在音乐世界里,自由主动地发展。学生会幸福地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真正快乐地享受音乐。
一、研究内容:
经过反复的思考,音乐学科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子课题,对“综合性艺术表演”这一实践活动进行表现性评价。并确定了两个研究内容:一是将音乐欣赏与唱游结合起来,设计成比较容易操作的表现性任务,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堂上评价。二是将课本上的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设计开发出一系列体现音乐的人文意义的表现性任务给予实施和评价。
二、研究成果:
1、设计了一批较为成熟的表现性任务。
现有的表现性任务有:
探索音源的表现性任务(建议在一、二年级使用)
音乐欣赏的综合表演任务(建议在三、四、五年级使用);
给歌曲配上伴奏的表现性任务(建议在四、五年级使用);
给音乐配上动作的表现性任务(建议在一、二年级使用)。
2、实施、反思、修改表现性任务
设计好任务后,我在一年级和四年级中各找一个实验班进行实施,经过第一次的实施与观察、反思,找出任务中存在的不足加以修改和完善,进而成为较为成熟的表现性任务,再进行推广。
3、论文撰写。
除了脚踏实地开展课题研究之外,科研组教师们注重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刘舜妙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撰写了一批论文,如:《小学音乐学科的表现性评价方法初探》、《把“筛子”变成“泵”》、《让表现性评价走进音乐课堂》、〈在激励声中评价,在评价声中发展〉等;在表现性任务实施
中的案例分析,如《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小小的船〉教学案例》;表现性任务实施的反思〈我在失败的教训中成长>等;同时,参与评价的学生也写出了不少关于完成表现性任务的实施过程及心得体会。其中,刘舜妙老师的《让表现性评价走进音乐课堂》发表在《广州课改工作通讯》;同时,这篇论文还荣获天河区XX年论文年会一等奖。
在总结前阶段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学校编辑了一本10多万字的阶段性成果集,音乐科对前两年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整理与总结踊跃投稿,发表了子课题方案和三篇论文。
4、协助天河区教研室音乐科组成功举办天河区发展性教学评价交流会,科研成果受到区内外广泛关注。
XX年10月,在广州市教研室于荔湾区人民中路小学举办的试点学校现场会上,音乐课题组教师刘舜妙以案例介绍“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主题,向与会的专家、校长们介绍了我校音乐科组实施表现性评价课题研究的工作情况与经验,受到好评。12月又在我校召开的“天河区音乐科发展性教学评价交流会”中进行经验介绍,得到了有关领导与同行的认可。
我们希望经过实践与研究,能够探索出适合课程新理念下的评价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3篇:小课题汇报发言稿
小课题汇报发言稿
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杨波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早上好!《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的多维化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是由我研究的一个市级小课题。一年时间已顺利结题,并得到市、区教科所老师的肯定。我想取得的成绩与我如何选题、加强课题的自我管理和善于积累,不断反思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把一些体会、经验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一、选题一定是我们教学中迫切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到“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研究,以小见大。“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近几年我们学校英语教师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每位教师课务相对繁重,
第4篇:课题中期汇报发言稿
课题中期汇报发言稿
中期报告是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向科研主管部门汇报课题研究工作进度的情况及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了“课题中期汇报发言稿”,希望能帮助到您。
课题中期汇报发言稿篇1
对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校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和教育研究实践的经验,大力进行“用“情境—问题”教学思想改造传统课堂教学的实验与研究”——数学的课题研究,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及经验,下面对本课题中期研究成果作简要的总结:
一、前期研究工作总结
前期通过对研究课题的深入解理,确定了“用“情境—问题”教学思想改造传统课堂教学的实验与研究”——数学的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法及步骤。并细化了前期到中期研究类容的工作安排,通过各个老师及课题研究组对沙文中学学生进行“用“情境—问题”教学思想的方法对传统课堂
第5篇:课题开题汇报发言稿
课题开题汇报发言稿
在各个领域,需要用到汇报的地方越来越多,汇报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最重要的是结果,经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怎样写汇报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题开题汇报发言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此次我申报的市级小课题是《小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培养的案例研究》。很高兴初审已经顺利通过,现在进入了课题开题报告的提交阶段。
回顾这段时间的课题准备工作,我觉得更多的是我自己对课题的思考,思考自己如何入手去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首先,针对课题:小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培养的研究,我向自己提出,到底小学生学习英语方法有哪些?其中又有哪些是适合小学生学习使用的?又有哪些是被师生所认可的?于是,我开始了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学习。
首先,我对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依据《英语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