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同友人游青溪》阅读答案
《同友人游青溪》阅读答案
同友人游青溪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1)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4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云不是固体之物,能把峭壁“撑”起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雾之浓和峭壁之陡。诗人再用一“拥”字写出了瀑布水珠四溅,众多浪花环绕四周的美景。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诗人对青溪壮丽景色的`喜爱。(解析各1分,思想感情2分)
(2)这两联将平凡的景象写出了新意。颈联充满神奇的想象,不说柏树栽种于魏晋时期,而说它能讲述魏晋间的事(此处是化用《桃花源记》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来),本是枯燥的时间交代就写出了新意。(2分)尾联借嘱咐同伴之趣话,侧面烘托这人间仙境之优美迷人,写法也很新颖。(2分)
第2篇:同友人游青溪阅读答案
同友人游青溪阅读答案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1)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云不是固体之物,能把峭壁“撑”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雾之浓和峭壁之陡。诗人再用一“拥”字写出了瀑布水珠四溅,众多浪花环绕四周的美景。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诗人对青溪壮丽景色的.喜爱。(解析各1分,思想感情2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这两联将平凡的景象写出了新意。颈联充满神奇的想象,不说柏树栽种于魏晋时期,而说它能讲述魏晋间的事(此处是化用《桃花记》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本是枯燥的时间交代就写出了新意。(2分)尾联借嘱咐同伴之趣话,侧面烘托这人间仙境之优美迷人,写法也很新颖。(2分)
第3篇:同友人游青溪的阅读题答案
同友人游青溪的阅读题答案
试题内容:
1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8分)
同友人游青溪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1)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4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4分)
试题答案:
14.
(1)云不是固体之物,能把峭壁“撑”起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雾之浓和峭壁之陡。诗人再用一“拥”字写出了瀑布水珠四溅,众多浪花环绕四周的`美景。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诗人对青溪壮丽景色的喜爱。(解析各1分,思想感情2分)
(2)这两联将平凡的景象写出了新意。颈联充满神奇的想象,不说柏树栽种于魏晋时期,而说它能讲述魏晋
第4篇:王维《青溪》阅读答案
王维《青溪》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青 溪
王 维
言①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②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藻漾泛菱荇,澄澄映霞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③。
[注]①言:语助词,无义。②趣途:走过的路程。③东汉严子陵辞官后曾在富春江钓垂,安享晚年。
(1)前人曾点评说“喧”“静”二字俱极深妙,请具体说说这两个字的.深妙之处。(3分)
(2)这首诗透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最后四句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3分)
参考答案:
(1)“喧”字写出了溪水流经山间乱石中时水流湍急的状态,造成了强烈的声感,是以声衬静。“静”字写出了松林的茂密、安谧。这一联中一动一静,声色相通,表现了环境的清幽宁静,极富意境美。(3分)
(2)诗歌表现了作者淡泊恬静、闲逸超脱的情
第5篇:语文青溪 王维 答案
语文青溪 王维 答案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不是律诗,更不是绝句,在这首五言12句诗中,作者隐隐表达了归隐之心。
导读:
青溪在如今是一座古镇,但是诗中的青溪只是指一条水质很好的溪流。其原文如下:
青 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阅读答案:
(1)前人曾点评说“喧”“静”二字俱极深妙,请具体说说这两个字的深妙之处。
答:“喧”字写出了溪水流经山间乱石中时水流湍急的状态,造成了强烈的声感,是以声衬静。“静”字写出了松林的茂密、安谧。这一联中一动一静,声色相通,表现了环境的清幽宁静,极富意境美。
(2)这首诗透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最后四句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诗歌表现了作者淡泊恬静、闲逸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