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18 07:13: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认识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认识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本周学习了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学习重点如下:

1.统一长度单位.

在课堂内,我们通过组织孩子们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同一长度,

引导孩子们提出疑问:明明是同样长的物体,为什么量得的数量不同呢?使孩子们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实践生活中充分感受1厘米和1米的长度.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充,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的规定.在课堂内引导孩子们观察尺子上有些什么?有刻度线,数字,大格,每两个数字之间叫作一个大格,像这样的一样大格的长度定义为1厘米.在生活中去寻找1厘米,量一量孩子们的每一个小手指,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呢?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1厘米长度的物体很多很多,1厘米它比较短.

出示米尺,感受1米的长度.用手势来表示出1厘米,1米究竟有多长.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再拿尺子来准备测量.

3.学习测量的方法.

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数字几.不过,有的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引入小数的介绍,但是不宜过多强调.

4.线段的认识.

线段的认识重点抓住两个特征:1直;2有两个端点.在黑板上画上一条直线,问:"这是一条线段吗?"有的孩子说:"是的,因为它很直."有的说:"不是的,它没有两个端点.""对,这是一条直线,它没有两个端点,它的左右两端是可以无限延长,我们无法用尺子量出直线的长度.但是,点上两个端点,就像用剪刀剪下了其中的一段,这就是"线段",线段是可以测量出具体的长度.其实,线段的定义是由直线引出的,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但是,在低年级阶段,我们通过比较形象的语言,比较有趣的比方来引导孩子们理解什么叫作"线段".

4.学会用尺子画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

画法指导:画线段时,注意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尺子断了,没有了"0"刻度了,那又该怎么办呢?引导孩子去发现用任意的一个刻度线做为起点,都可以的.如:用刻度"1"为起点开始来起,画3厘米长的线段,那就1+3=4,画到刻度"4"的位置,画完后,记得点上两个端点,表示这是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如果没有点上两个端点,那你画出来的就是一条没有长度的"直线".

5.本周的学习问题:

(1)口算的准确率退步较大.在课堂练习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孩子"口算"退步很大,11-7不记得了,84-8写出的答案也是非常奇怪,还有100-10等于几?有的孩子怎么样都想不出答案了.这两周需加强口算的训练。

第2篇:《认识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认识长度单位》第一课时教后反思本节课开始,通过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拃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长度不同,由此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就对统一长度单位有了想要进一步探究下去的欲望,在解决这种冲突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认识尺上的刻度0及由于学生带的尺子规格不同,演示的尺子又距离比较远,因此花的时间比较多,以致后面的练习进行的比较仓促。

《认识长度单位》第二课时教后反思学生认识“米”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米比厘米的机会少。本课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的,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认识米,体会1米的长度。在数中理解,1米=100厘米,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比划,测量讨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时,所学的知识不断内化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构建起知识体系,而且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动手操作,观察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长度单位》第三课时教后反思线段作为几何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要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有些难度。因此本节课教师主要分两个层次教学来达到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后的样子,引入线段,是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再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他们明白,直尺,黑板,教材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二、在教学中,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画线段时,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的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体会线段与多边形的内在联系。

第3篇:《认识长度单位》教学反思范文

《认识长度单位》教学反思范文

《认识长度单位》第一课时教后反思本节课开始,通过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拃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长度不同,由此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就对统一长度单位有了想要进一步探究下去的欲望,在解决这种冲突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认识尺上的'刻度0及由于学生带的尺子规格不同,演示的尺子又距离比较远,因此花的时间比较多,以致后面的练习进行的比较仓促。

《认识长度单位》第二课时教后反思学生认识“米”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米比厘米的机会少。本课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的,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认识米,体会1米的长度。在数中理解,1米=100厘米,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比划,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拉开了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序幕,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学了《长度单位》,很多孩子都觉得数学很有趣,很好玩 „„

确实,这几节课看起来大家似乎一直都在玩,用硬币、图钉、回形针量课本、铅笔盒,用尺量自己身体上的数据,比如步长、一尺长等等,用卷尺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还有大量的估测、观察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亦乐乎!

其实,要理解“米”、“厘米”的概念,建立长度的表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使孩子们能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合理运用知识,我们呈现的材料、组织的学习活动就应该具有现实行、情景性。

反思这几节让孩子喜欢的课,我觉得首先得益于教材的合理安排。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南宁市新阳路小学 马相锋

新学期开学,我和孩子们就一同进入二年级的数学王国里去共同探索新的知识了,迎接我们的是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就学习过“比长短”,孩子们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学期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学习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孩子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因此,解决困难很大程度上在我们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这也是孩子们感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的学习长度单位。这对于他们是新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是老经验了。通过探索性操作,在这次《长度单位》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基本上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米与厘米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实际长度!

所以这样的课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1、在原来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框架,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很近。

2、纠正老经验的错误认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两者建立联系,能用新知识去测量生活中的物体。能用老经验检验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猜一猜。让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上完课后有一些体会:

1、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

2、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3、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并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课桌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等,对学生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认识长度单位》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长度单位》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