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设计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五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东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工作计划《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8、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9、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0、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11、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第2篇: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1
课标解读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及其工业分布特点;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东西融合的文化”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地图、景观图和文字三大部分。作为“第二地理语言”的地图,分别说明日本的地形和组成、日本的矿产资源进口贸易、日本的工业部门及工业分布。同样也展示了日本的风光、文化、建筑和经济;文字部分为我们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渔业、交通运输业)状况提供了资料。学情分析学生尝试利用日本地形图,认识其他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资源短缺,岛国多优良港湾等特点,认识日本人民利用这些综合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与“世界关系密切的”外向型经济的。最后,学生需要大致了解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从众多的地理信息中概括出一个国家的突出地理特征,将感性的知识转化为理性、综合的知识,不断提高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日本发达的工业及其分布特点;了解日本民族构成和东西让兼容的文化。 过程与方法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学习重点、难点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图片导入
激发兴趣播放图片《日本产品》,从这些熟悉的产品中大家能看出点什么吗?观看图片
同学回答:来自日本,日本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等观点播放《日本产品》的图片图片导入,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站:
认识日本工业的分布
读日本的`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带图,分析日本工业的分布:
1.日本有哪些工业区?
2.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
3.分析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及主要形成原因?
学生讨论,小组回答:日本的工业区主要有5个,这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一带,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日本需要进口原料、燃料,出口产品;二是这里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等。展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带图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第二站:
日本工业与世界的密切联系
读“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探究日本的对外依赖性。
1.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
2.日本的这种经济特点是什么?
3.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力条件和不利条件?学生
过渡:日本的工业对外依赖性强,与世界联系密切。不仅如此,日本的文化业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这种东西方兼容的特点,也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第三站:
东西方兼容的
文化
看书本上的图片,讨论日本文化的特点。
1.哪些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这些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有什么关系?
2.日本文化中,西方文化的代表有哪些?举例回答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世界地图中找到日本的位置,并能举一反三推出确定国家位置的方法。
2、能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并能在日本图中找到相应位置。
3、会通过计算人口密度,并能与世界人口密度的比较得出日本人多地少的特点。
4、能用读图分析的方法得出日本气候特点。
5、能说出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联系实际,懂得防灾、减灾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6、能做到联系实际,同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等地理内容的方法。
2、在学习中,以小组讨论,集众人智慧。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2、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进行研讨、图文并用的方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xx年的世博会将在哪里举行?
学生:中国上海。
教师:那你们知道xx年的世博会在哪里举行的吗?
(展示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一组图片)
(由学生通过安排查找的相关资料作说明)
教师:请欣赏下面的自然风光图片,你能说出它是反映什么地方的自然景观吗?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教师说明)
教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吧。
展示日本国旗。
教师:日本意即东方“日出之国”。请同学们谈谈对日本的了解。
学生:富士山、樱花、地震、抗日战争……
教师:同学们对日本的了解可真不少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更系统地学习它。
[新课讲授]
教师:你们掌握了认识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了吗?
学生:认识国家位置的一般方法:一般是由大范围至小范围,再到具体的周边环境。
展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
配以递进式的问题:
1、日本在世界哪一大洲?
2、日本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3、日本的四周是什么地区?
4、日本在哪个大洋的包围下?
再展示“日本图”,配以“日本周围有哪些海域或国家?”等问题,让学生结合《世界地图册》中的图加以研究后回答。
学生:略。
教师点按鼠标,亚洲、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太平洋、日本海的名称一一出现在屏幕的地图上。
“日本领土主要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______面积最大。”
教师:对照《世界地图册》中的“日本”图,完成问题。
教师点按鼠标,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的名称一一出现在地图上。
展示日本图,配以问题:
1、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2、这对日本哪些方面有利?
学生:日本的海岸线曲折。这促进了日本渔业、造船业、海洋运输业和与国外的联系。
显示日本的面积和人口数,给出人口密度的公式,配以日本拥挤的街道,人群的图片。
教师:人口密度是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人口多少、人口分布密集与稀疏的重要标志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日本的人口密度。
学生:日本每平方千米约有333人。
教师: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0人/平方千米)比较,得出日本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之一。
展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神户人工岛和大阪关西海上机场的图片。
(日本主要靠填海造陆解决用地紧缺的问题。)
板书:
一、东亚岛国、人多地少
播放“樱花”的景观图片。
教师:这是日本的国花,美丽芬芳,是在什么样的适宜气候条件下,才使得它漫山遍野成为日本的街头美景呢?
(不要求学生回答,只是为了引出气候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日本的气候。
展示日本冬夏季节的风向图。
教师:日本所在的海陆位置造就了它具有了这样的气候特点。
教师提示:日本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板书:
二、深受海洋影响的季风气候
展示有关富士山的图片及简单文字介绍。
教师: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日本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近80座。世界10%的活火山都集中在日本。火山爆发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火山灰却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胜地和地学科研基地。日本不仅多火山,还多地震。
教师:日本被称为“火山、地震的王国”。日本全国每年平均有1万多次地震,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破坏性地震近百年来发生了100多次。日本频繁的地震带给日本的灾难是深重的,也提高了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日本的建筑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而人们在地震发生时,都能够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自己,这一点值得我们效仿。
板书:
三、多火山、地震
思考:日本是我国的邻邦,“文化无国界,天涯若比邻”,在我们领略完日本的秀美风光后,来共同了解日本东西交融的文化。
同学们能举出日本与我国在文化上相似的例子吗?
教师小结:我们无论为人,还是做事都应该扬长避短,继承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传统的精粹要发扬光大,外来的要注意取舍。
最后,让学生自己来谈谈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言之成理即可)
作业设计:让学生利用地图,分析日本、中国、蒙古地理位置的优势和不足。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具有学习国家地理起始课的功能。教学中用了大量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等直观材料,使理性的知识感性化。这节课中对学生的学法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
在导入设计上,借由xx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引出xx年日本爱知世博会,进而进入日本的新课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还很自然的过渡到日本的教学。自始至终拿日本与我国进行对比,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自己国家还有不足处,需要我们一代代国人的努力,共同发展,作为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做准备。解决问题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独立思考,或是讨论完成。
在知识点的顺序上,有一定的改变,将“人口与民族”的内容融合到“日本的位置”,一并学习。在“领土组成”的内容后,加入“海岸线特点”学习,为后续课程有关“经济”的学习作铺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广播的普及,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以小组设计介绍日本的某一方面的主体小报,在课堂上每讲到一个知识点,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资料来介绍日本,这样效果也许会更好。
第3篇: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
学习习惯分析
学生知识能力
七年级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不深,对地理学科特点认识欠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待培养,学习习惯有待养成,大部分同学探究创新能力不足
教学目的任务
1.紧扣中考考点,完成每一章教学内容。
2.注重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3.重视地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力争因材施教。
5.结合教材和生活有机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
第4篇: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即将开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范文,供各位教师参考!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
第5篇: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马店学校地理教师XXX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浓厚,对世界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已初形格局,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地理时要轻松了许多。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另一方面是因为七年级下册地理相对于七年级上册而言,难度要小了许多,内容上也更具体、更直观,便于记忆和理解。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
第6篇: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学年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好,加之班级纪律较差、学风不浓,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各章节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
使学生知道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