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误用例析介绍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17 07:14: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词语误用例析介绍

词语误用例析介绍

1.名词误用

(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高考(“条理”本是名词,此处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有条理”)

(2)你这种行为就不中国了。(“中国”是名词,可改为“不是中国人的行为”)

2.动词误用

(1)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感动”是一个动词,此处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感动人”或“让人感动”)

(2)思维这个词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使用”是动词,此处使用显得冗繁,可去掉)

3.形容词误用

(l)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使我心中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此处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重感”)

(2)这本书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悬殊”本是形容词,此处误用为动词,可改为“相差”)

4.代词指代不明

(1)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呢?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或“我们”)

(2)在老校友聚会的那天,张青和王捷一见面,他就说:“你还认识我吗?”(“他”究竟指张青还是王捷呢?可将其改为“张青”或“王捷”)

5.副词误用

(1)新的政委和老政委一样,更会体贴战士。(“更”与语境不符,应删去)

(2)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是偶尔的。(“偶尔”是副词,不能作谓语,此将其误用为形容词,应改为“偶然”)

6.介词不当

(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应去掉)

(2)我关于美学很有兴趣。(“关于”应改为“对于”)

7.助词误用

(l)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2)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前后不能重复,否则,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将”和“了”矛盾,应删去“了”)

8.连词误用

(1)大家主动地批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使本不为并列关系的词语变为并列关系,应改为“等”)

(2)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义学历史或者学地理。(“或者”应改为“还是”)

第2篇:小学生词语误用的例析

小学生词语误用的例析

1.词语误用

(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条理”本是名词,此处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有条理”)

(2)你这种行为就不中国了。(“中国”是名词,可改为“不是中国人的行为”)

2.动词误用

(1)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感动”是一个动词,此处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感动人”或“让人感动”)

(2)思维这个词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使用”是动词,此处使用显得冗繁,可去掉)

3.形容词误用

(l)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使我心中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此处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重感”)

(2)这本书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悬殊”本是形容词,此处误用为动词,可改为“相差”)

4.代词指代不明

(1)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呢?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或“我们”)

(2)在老校友聚会的那天,张青和王捷一见面,他就说:“你还认识我吗?”(“他”究竟指张青还是王捷呢?可将其改为“张青”或“王捷”)

5.副词误用

(1)新的政委和老政委一样,更会体贴战士。(“更”与语境不符,应删去)

(2)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是偶尔的。(“偶尔”是副词,不能作谓语,此将其误用为形容词,应改为“偶然”)

6.介词不当

(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应去掉)

(2)我关于美学很有兴趣。(“关于”应改为“对于”)

7.助词误用

(l)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2)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前后不能重复,否则,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将”和“了”矛盾,应删去“了”)

8.连词误用

(1)大家主动地批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使本不为并列关系的词语变为并列关系,应改为“等”)

(2)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义学历史或者学地理。(“或者”应改为“还是”)

第3篇:词语误用的八种例析

词语误用的八种例析

1.名词误用

(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条理”本是名词,此处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有条理”)

(2)你这种行为就不中国了。(“中国”是名词,可改为“不是中国人的行为”)

2.动词误用

(1)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感动”是一个动词,此处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感动人”或“让人感动”)

(2)思维这个词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使用”是动词,此处使用显得冗繁,可去掉)

3.形容词误用

(l)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使我心中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此处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重感”)

(2)这本书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悬殊”本是形容词,此处误用为动词,可改为“相差”)

4.代词指代不明

(1)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成语误用例析(整理)

成语误用例析

一 望文生义“搭错车”

因为要表达的话中有某个字眼恰与成语中某个字相同,甚至意义也接近,于是便错用该成语。例【如】:

1、走进大厅,她爽朗一笑,引来众人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2、老张被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几点)的事弄得疲惫不堪。

3、相声小品的发展趋势也一样,数量越多,质量越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

4、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以致酿成了大祸。

5、他多年勤奋工作,不孚众望(孚,使人信服),被选为模范。

6、标点重要,写文章,怎么可以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二、褒贬不明“入歧途”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使用的时候如果不分褒贬之义,便会出错。【如】:

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艺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初中成语误用例析(推荐)

初中成语误用例析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1、今天的气温是零下3度,走在大街上,不能不叫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

2、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

3、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让梨推枣”用于兄弟关系友好,不用于谦虚。)

4、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词语误用例析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词语误用例析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