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石榴》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课《石榴》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
3、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在读中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石榴实物 自带水果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猜谜语引入新课:
黄瓷瓶,口儿小,里面藏着红珠宝,只能吃,不能戴,酸酸甜甜味道好。是什么呢?(石榴)
响亮地叫出它的名字!(板书:石榴)和老师一起来写写它的名字!一起读课题。2.吃过石榴吗?能跟大家介绍介绍吗?(外皮是红的或是黄的,剥开皮才能吃,里面的果肉酸酸甜甜的。)
知道哪儿的石榴最有名吗?(枣庄石榴园),作者是枣庄人,这是他们自己的石榴园,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榴园。
3、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家乡的石榴的。16 石榴(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词语你一定都认识了,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出示课件词语、句子)
仿佛
成熟
甚至
喜讯
咧开 扒开 剥开 露出
鼓着劲儿 子儿 一半儿
嫩绿 郁郁葱葱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酸溜溜 甜津津 清爽无比
指名2——3人读,及时纠正,相机指导“甚”“佛”,在田字格中各写两遍。齐读。看来大家对词语掌握的挺好,那如果放到课文中是否也能读准确呢?
2、请大家翻到课本第85页,这课共几个自然段?(四个)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我们就找四个同学来读(找四生读课文)师相机指导字音和难读句子。
三、整体把握,理清脉络
1、看来大家已经预习的非常充分了,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都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生自由读,汇报:首先写了石榴园的产地:枣庄,枣庄的石榴园名气可真大呀!文中哪个词语能看出名气大?(驰名中外)能否换个词语说说?(闻名中外、举世闻名、远近闻名、闻名遐迩)
2、学到这,聪明的同学马上会想到,在我们的无锡也有一些水果驰名中外,是什么?此时,你能否用上这句话,来夸一夸它呢?(出示句子)我的家乡在______,这里有驰名中外的_________。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作为无锡人的骄傲和自豪!那此时,你能读出作者心中的那份自豪、那份骄傲吗?
3、除了讲到石榴园在枣庄,还讲了什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春 长叶、夏 开花、秋 结果。)
4、大家可真棒,发现了这么多与石榴有关的内容。请大家默读课文2——4自然段,完成填空。(出示课件填空)生默读课文,完成填空:()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到了(),便开出了()。到了(),石榴花谢了,树上便结出了()。
读了这个填空,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石榴的生长顺序:春天抽枝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作者就是这样按照季节的顺序,给我们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
四、精读第二自然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季节的变换去欣赏石榴吧!
1、研读第一句
春天来了,我们走进万亩石榴园,看到了什么?(生读第一句)(出示课件第一句)老师注意到你特别强调了(例如“抽出、长出”等)这些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是啊,新枝嫩叶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里长得多快呀!谁再来读一读。(再找生读)。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也想读吗?试试看!(生再读)。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你读出了新生的感觉,真好。
2、研读第二、三、四句
石榴树的枝叶长呀长,长到郁郁葱葱时,夏天就到了。在这个火热的季节里,石榴开花了。(出示开花的课件)石榴花什么样呢?
(1)自己读一读吧。(找生读描写花的部分。)(出示课件二、三、四句)
(2)喜欢这夏天绽放的石榴花吗?说说看,什么地方让你喜欢?(相机理解句子,相机出示所对应的课件。)
色艳:火红 绿叶红花,多鲜艳,多醒目啊!花多:圈一圈表现花多的词语,“一朵朵 挂满 越开越密 越开越盛”
形状可爱:好像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呢,好可爱呀,?(生读。)
这石榴花真是可爱极了,作者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爱这盛开的石榴花。他是用什么方法写得这样美的?(比喻 拟人)你能读出这股劲吗?想不想看看绽放的石榴花?好,(出示图片)师配音:到了夏天,石榴树上开出了一个个花骨朵儿。它展开柔嫩的花瓣,越开越密,越开越盛,直到挂满枝头。看,多像活泼的小喇叭呀!它们好像在说什么?
(3)把你的喜欢带进去,美美地读给我们听吧。(生读2、3、4句)
3、多美的花,多热闹的情景呀,怪不得作者说: “我的家乡在枣庄„„”。
4、男女生分读叶子和花朵,讲解详略写法 有什么“发现”?作者把石榴长叶的过程写的很简略,把石榴开花的过程写的相对详细,这样我们对石榴花的美丽印象很深刻!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石榴的生长过程,欣赏了石榴春天长叶、夏天开花的情景,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金秋,去领略石榴树的累累硕果。
六、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甚 讯 甜 练习书写,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感受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2.了解石榴成熟时外皮颜色的特点以及成熟时的外形特点,知道采用拟人的写法时可以从事物的神态、动作等入手,了解拟人的好处,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具体描写的情感。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采用比喻、拟人的方法,从果肉的颜色、样子及味道三方面写一种水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抓住外皮颜色、样子,子儿的色形味等特点来写石榴果和子儿的; 难点:通过观察和品尝,从说到写,用一段话描述一种水果。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 读——:学生读课题 石榴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季节顺序写石榴生长过程的?第二自然段写的是?第三、第四自然段呢?(完善板书:结果、吃子儿)齐读第二小节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过渡:(出示第三自然段)
引读:炎热的夏天渐渐地过去了,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也——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课文怎样来写石榴果的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后边几句话,说说这里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1)“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①找出描写石榴颜色的词语,(点红词语)
你觉得这些词语写得怎么样? 与你平时写的颜色相比,补充:石榴果要三个月才会成熟。
师:这几个词语真实地写出了石榴颜色的变化。写得很细致。是作者长期仔细观察的结果。
①能这样写吗?听老师读:它的外皮是青绿色,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通过颜色词和顺序词,准确、具体地写出了外皮颜色的变化,这值得我们学习。再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句子)(2)学习果实样子的描写
①过渡:成熟了的石榴有一天终于熟透了。看,这就是熟透了的石榴。
(出示图片和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②自己读一读,喜欢这样的石榴吗?指名读,给你什么感觉?用了什么写法写出可爱和有趣的? 交流:很可爱,这里是当作石榴娃娃,写它“高兴地笑了”,像人一样有了神情。很有趣,“笑得裂开了嘴,笑破了肚皮”,像人一样有了动作。(看图比较:裂开嘴 笑破肚皮,体会程度更深,用了“甚至”)
找找第二句中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地方。惹人喜爱,“急切地扒开 朝外张望 报告着成熟的喜讯”,有了人的表情、动作。
③小结:作者用了拟人的写法,把成熟的石榴果当成娃娃来写,从动作、神态上写,让我们感受到成熟的石榴真可爱,真有趣。
指导朗读:看到这样惹人喜爱的石榴,我们心里怎么能不喜爱呢?请同学们带着喜爱的心情来读。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如果这时你站在丰收的石榴园里,看到这些惹人喜爱的石榴,你最想干什么?(拿出石榴)
2、剥石榴,练说话: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个石榴,我们把石榴的外皮剥掉后就能看到石榴子儿。看一看,你觉得这些石榴子儿是什么颜色?(粉红,白色,透明色)像什么?(珍珠,玛瑙)
出示说话练习:这些石榴子儿,多么像。(生:石榴子儿亮晶晶的,就像一个个小朋友紧偎在一起说悄悄话。生:石榴子儿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像一颗颗宝石排列在一起。生:石榴粉中带白,像一颗颗小珍珠聚在一起。)过渡:石榴子儿这么漂亮,把我们看呆了,3、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自由读第四自然段(1)你觉得句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好在哪里?
(玛瑙般——把石榴比作石榴 紧偎——靠得很紧密,写出了样子
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写出了颜色光泽
酸溜溜、甜津津、清爽无比-用了abb的词语,写出了味道和口感。)(2)主要从哪几方面写石榴子儿的?(板书:样子,颜色,味道)
4、小结:石榴子儿不仅样子美,味道也美。我们忍不住要赞美它了。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爱吧!带着赞美的语气读这一小节。指名读。齐读。结合板书:作者
三、总结全文。
(指板书)作者写品尝石榴时,从石榴子儿的颜色、形状和味道三方面,写出了子儿的好看和好吃。
为什么写这么好?(抓住特点,仔细观察)
其实,观察不仅包括看、尝,还包括闻一闻、摸一摸、听一听等。(板书:看 尝 闻 摸)
四、仿写句子一段话。写完后交流评价。
1、今天,大家带来了桔子,我们来模仿作者剥开外皮,请组长轻轻剥开,其他同学观察果肉的颜色和样子。(剥开外皮,只见()。)
预设:小灯笼般的果肉紧紧依偎在一起,黄灿灿的身体上还有丝丝缕缕的条纹。
十几瓣黄呼呼的桔肉围绕在一起,好像兄弟姐妹团结在一起,身上还有很多白丝缠绕着呢!
2、桔子要一瓤瓤吃,来!轻轻掰下一瓤,看看有何发现?
(我轻轻掰下一瓤,一个()出现了。可爱的月牙出现了。
一个弯弯的月牙出现在我手中。
3、请组长给每人一瓣,送入口中,轻轻咬一口,什么味道?把这嚷吃完,口中什么感觉?
(轻轻咬上一口,__ ______。)
4、把刚才的观察和发现写下来。老师巡视,发现精彩的打星。
5、写完后评价 附板书:
16、石榴
春 叶
夏 花
秋 果实{ 颜色
样子 味道
1、长得这么惹人喜爱的石榴里面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
2、拿出你们的石榴,把它剥开,①石榴子儿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大小、排列等方面说说。)
②石榴子儿长得这么漂亮,看得我们真眼馋,赶快尝尝味道吧。对照实物,如:
A、这些石榴子儿熟透了,通红通红的,像什么呢?见过玛瑙吗?实物演示,这就是玛瑙。
B、这些石榴子儿还不太熟,它们像什么?透明的,就像钻石,闪闪发光。老师的手表上就有几颗钻石,它们很小,石榴子儿就像是大钻石,非常漂亮。C、石榴子儿一个挨着一个,靠得紧紧的,就像亲密无比的一家人 D、越红的石榴子儿越甜。
E、不规则的形状,有点像玉米粒。
3、多么可爱的石榴呀,课文里又是怎么写的呢?第四自然段(文),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这小节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石榴子儿的?(板:子儿颜色味道)
4、你觉得第四自然段中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用浪线划出来,并且练习读好它。(玛瑙般、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
5、石榴不仅长得美,味道也美。我们禁不住想要赞美它了。不如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爱之情吧!试试带着赞美的语气读这一小节。自己练习,然后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指名读。齐读。
6、(图)结合板书:作者按石榴生长的顺序,写了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认真观察了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看得出来,作者非常喜欢石榴,因为石榴不仅外表美,内在也美。
四、总结:
石榴不仅叶子_(可爱)、花_、果_,里面的子儿也_,(板书:可爱 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爱、美的特点,按照顺序把《石榴》这篇课文写得多生动啊。我们在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物事物的特点。(出示:抓住特点)
五、石榴园参观完了,同学们,今天的枣庄之行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七、(小练笔:介绍一种水果)
1、今天,同学们还带来了很多水果。谈话:
①你带了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大小怎样?
②这些水果可真诱人啊,快尝尝它的味道。谈话:你的桔子什么味道?你的香蕉呢?苹果呢?葡萄呢?
③你能把刚才说过的话连起来说吗?这个句子能帮助你们:(文:剥开的外皮,只见_____,轻轻咬上一口,________。)
(说说外面、里面和滋味)。第一个同学说完,请大家猜猜他说的是什么水果。④一年四季有很多水果,比如:西瓜、荔枝、水蜜桃、杨梅等等。你还喜欢什么水果呢?喜欢它的什么?试试用上这个句子说一说。(指导学生从营养、方便、长相诱人,口感酥软、嫩滑等方面说。)
2、大家说得真不错,看来写一种水果只要抓住它的外形、颜色和味道的特点,就能写好.3、接下来就让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分享美味诱人的水果吧!
4、大家很会吃,真不愧是小小美食家;但老师更希望你们是小小学问家,不仅会吃,更加会学。课后不妨找些和水果有关的文章来读读,让自己变得更有学问。
5、仿照第四自然段介绍自己熟悉的水果,写一段话。写完后交流评价。
过渡:春天来了,我们走进万亩石榴园,看到了什么?
1、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课文用了哪些词语或句子写石榴的叶和花的?圈一圈、划一划。
2、指名读第2自然段,继续思考。交流:
(1)叶子:“嫩绿”和“郁郁葱葱” 写出了叶子的变化
(2)花:火红 越开越密 越开越盛 挂满 写出了石榴花的颜色美、花多 形状:像小喇叭,(出示图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仅仅是比喻吗?(拟人)从哪看出的?(鼓着劲在吹呢)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你能读出那股劲吗? 展开想象,石榴花好像在对人们说什么呢?
3、男女生分读“春天”和“夏天”的句子,体会作者详略结合的写作方法。
第2篇:《石榴》教学设计
石 榴
主备人:贾小芳 执教人:许琦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3.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教学准备:
石榴、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那,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一个新的果园去作客,愿意去吗?(学生自由说:石榴果园。课件出示课题)石榴果园的小主人来欢迎大家了,大家高兴吗?(学生自由回答)到了石榴果园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课件出示生字)过渡:要读通课文,先得看看这些新朋友你认识了多少?你怎么认识的?
二、学习生字词。1.边读边打拼音,会的学生教读,不会的直接出示拼音让学生读。
相机出示生字:
2.请学生一齐读一读两会生字词。(齐读)出示二类字词
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看看课后拼音。
小结:我们语文是个大课堂,只要你像刚才那些小朋友那样,在和亲朋好友交谈中、在出门逛街时,在读课外书报时„„处处留心,不断积累,一定会学到许许多多生字词、还能学到许多课本中学学不到的语文知识。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过渡:这些生字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吗?(学生自由说)别说大话,想自己先练读练读吗?请小朋友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位小朋友读得最好!(课件显示黑屏,以免影响学生视力)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回指导。2.检查。
(1)课文一共几小节?
(2)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其余小朋友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如有读不准的字、词、句,教师相机打断纠正)
(学生评价)你最欣赏他读的那些句子或者那些句子你还可以读得更好?可以说说理由。(教师相机把难读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例如: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四、再读课文,分组讨论。
过渡:同学们确实读准了生字词,读通了句子,看来这次来石榴果园作客已经有了收获。那么,课文究竟是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
1.课文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 ①小组讨论。(小小组学习)②指名回答。(边回答边送石榴标签)
③请拿到标签的小朋友上台,那位小朋友根据石榴生长过程给他们排排队。(请小朋友上来排序,在不断调整中排正确)
2.请小朋友把石榴标签贴在黑板上。
3.哪位小朋友连贯的说一说石榴生长的过程。(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六、朗读全文。
过渡:石榴娃娃都在为你们喝彩呢!多么可爱的石榴娃娃啊!我们一起在把课文来读一读吧。
七、指导写字。(课件显示)
1.同学们你们看看那些生字难写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甚”、“讯”,教师范写)
2.指导学生开始描红。(教师来回查看,随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指导)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根据各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抄写遍数)
板书设计: 石榴
抽枝
长叶
结果
成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学生读课题石榴 2.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出示词语)老师来验收一下吧。(指名读、齐读)
石榴 枣庄 咧开 抽出仿佛 甚至 肚皮 扒开 喜讯 甜津津 急切 活泼
张望 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酸溜溜 3.课文中的短语你能读好吗?(出示短语)(指名领读)郁郁葱葱的绿叶 火红的石榴花 活泼的小喇叭 熟透了的石榴 笑得咧开了嘴 玛瑙般的子儿
师:同学们生字记住了,词语又读得这么好,肯定是多读了书的结果。下面请大家看看石榴的几幅图片,指出它的叶、花、果,再闭上眼睛想一想石榴的叶、花、果是什么样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枣庄,让我们一起去石榴园看看吧!
二、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来写叶、花、果的。设计意图:让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逐步了解石榴的叶、花、果的特点。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树的叶子。(师:叶子怎么样?你是从哪读到的,请你来读一读,齐读)
板书:叶 嫩绿 郁郁葱葱 4.看到石榴树的花。
(1)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石榴花?生回答(火红的石榴花 石榴花开得多 花的形状像小喇叭)(板书:花)
(2)师出示句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指名交流:
A你觉得火红的石榴花怎么样?(颜色美)(板书:火红)B花开得多、开得盛,谁也看到了这么多的石榴花?(板书:多)你能给大家来读一读吗?
C我们从“鼓着劲儿”可看出石榴花开得怎么样?(花开得生机勃勃)你能读出这股劲儿吗?
(指名读、齐读)(板书:小喇叭)
(4)指导朗读,我们再次把这段话来读一读,读出花开得多,开得盛。
5.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热闹”是什么意思,石榴花会热闹吗?这儿为什么用热闹?生交流
过渡:于是我们在石榴园里见到了一个个石榴
(1)出示句子: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指名读这句句子,其他同学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字或词先是、逐渐、最后
(3)出示: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请你来排一排:先是()逐渐()最后()设计意图:我采用了让学生排列的方法,加深了解这种变化,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观察的仔细。
(4)可不可以把这几个词语调换一下顺序?(不可以,为什么)你看,作者观察得多仔细,用词多准确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长顺序。
(出示:仔细观察、按照顺序)(5)指名读,读出先后的顺序
(6)石榴在一天天成熟,到后来变得怎么样了呢?
A 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 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B 请大声地读一读,体会一下,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娃娃?(可爱)笑(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开、张望、报告(它们会对果农说些什么?)同时展示图片。
C 他们为什么笑啊?为什么这么高兴(开心)啊?为什么这么急啊?(板书:高兴地笑)
D 作者怎么会把这些石榴娃娃写得这么可爱呀?(喜欢石榴)E 你看,作者喜欢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当成了人来写了。让我们也带着这股高兴的劲儿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7)你看,把石榴娃娃当成了人来写,写得多可爱啊,多有趣啊!现在,让我们把小动物也当成人来写,你也能写几句这么有趣的句子吗?
出示句子:花丛中的小蝴蝶开心地挥舞着翅膀,招呼着同伴去参加歌舞会。树上的小鸟()6.石榴娃娃是那么调皮可爱,这时你摘下一个,剥开外皮,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1)出示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指名读,把你看到的来说一说?
样子、色彩美: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紧偎是什么意思?一粒一粒靠在一起,就像玉米粒一样)(板书: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请大家来读一读,读出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的美)(3)那么它的味道如何呢?
味道美:酸溜溜、甜津津的。(板书:酸溜溜 甜津津)(谁也读到了这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请你来读一读。)(4)齐读
(5)下面请大家拿出准备的石榴,来看一看,尝一尝吧。设计意图:以实物来体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三、总结:
石榴不仅叶子、花、果美,里面的子儿也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爱、美的特点,按照顺序把《石榴》这篇课文写得多生动啊。我们在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物事物的特点。
四、同学们,今天的枣庄之行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置课堂作业
请你任意选择两题完成。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设计意图:让学生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感。
2.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画一画,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3.找一找你身边美的事物,试着用几句话写写它的美。
板书设计:石榴
叶 嫩 郁郁葱葱 花 火红 多 小喇叭 果 笑 扒
子(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味)酸溜溜甜津津
第3篇:《石榴》教学设计
《石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
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3、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故乡的喜爱。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拿起手,跟老师一起来写写今天要学的课题。
同学们,榴这个字单独读的时候读第二声,在这个词当中呀要读轻声,咱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石榴
读的真好。说起石榴呀,就不得不提山东的枣庄石榴园。枣庄石榴园有石榴树五百三十余万株,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是我国最大的石榴园,被誉为——
因此啊,它闻名海内外。读了报纸上这段话,相信第一小节中的这个词(驰名中外)你一定也读懂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倪老师想听听谁读出了那石榴园名声很
第4篇:石榴教学设计
石榴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石榴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石榴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儿童生活故事,讲的是王力力听了妈妈的话后,盼望石榴快点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标志是外皮裂开,就像是张开嘴巴笑了。
课文配了两幅插图。第一幅图:小朋友王力力在想办法逗石榴笑,显得天真可爱,让人忍俊不禁,极具儿童情趣。第二幅图:秋天到了,石榴笑了,力力也笑了。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上,能初步感悟到课文意